第1438章 眺望漠西

張獻忠話音落下,有兩個人異口同聲,斬釘截鐵。

但其他人卻沒有說話,張獻忠也沒有開口。

做爲一個經所過短暫正統教育,知曉朝廷強大,京城富饒的人,張獻忠可不想就這麼窩囊的在窮山惡水與朝廷zhōu xuán一輩子。

他不說話,下面的人頓時面面相覷,不知道如何繼續。

一個大漢,名叫孫可望,他揣摩着張獻忠的心思,忽然道:“大王,陳新甲三千精兵已經不遠,還攜帶火器,我們不是對手。其他各處也在逼近,要將我們剿滅在這裡。現在,我們要麼遠遁貴州,要麼進入四川。但貴州很窮,數十里無一戶人家,養不活我們萬rén dà軍。四川關隘多,山路難行,不能去。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陳新甲沒有合圍之前,疾速行軍北上,只要到了長城附近,我們就能縱橫馳騁,無懼官軍……”

他話音一落,頓時有人嗤笑,道:“怎麼北上,前面有好幾個官軍的駐地,即便跑出去了,長城附近的榆林關還有騎兵,咱們這不是送死嗎?”

“不能北上,我們去貴州,到貴州,就去雲南,再去湖廣,天高皇帝遠,誰也不能把我們怎麼樣!”

張獻忠的這六個人也是派系橫縱,孫可望一說,反對聲就想起。

孫可望沒有解釋什麼,表情平靜。

幾人爭論幾句,陡然反應過來。

北上是不能,穿過貴州,去雲南,湖廣?這不是扯淡嗎?他們一萬人穿省過府,遠離陝西跑到千里之外?

腦子壞了的人都不會這麼幹!

別說他們不願意,下面那些人肯定更不願意背井離鄉。

張獻忠面無表情,看着孫可望,道:“你是說,同意朝廷的詔安?”

孫可望道:“那也得看朝廷給的條件。比如大王,起碼得是一個副總兵,在京城給一座大宅子,白銀萬兩……”

其他人不知道是看清了大勢,還是知曉了張獻忠隱秘的態度,都看着他,不說話。

張獻忠眼神閃爍一番,道:“朝廷能給?”

孫可望淡淡一笑,道:“他們現在那麼多事,不會跟我們耗,我敢肯定,朝廷十有**會同意。”

孫可望話音落下,其餘人蠢蠢欲動,表情十分渴望。

既然張獻忠能得到副總兵的高位,他們也少不了一個都尉吧?要個大宅子,七千兩銀子,不過分吧?

張獻忠俯瞰着下面,神色不動的道:“大家放心,我有肉吃,定然要分大家一分,好處絕對少不了!”

孫可望等人連忙站起來,大喜的道:“多謝大王!”

張獻忠微笑,眼神有着期待之色。

能做官,誰願意做匪?

孫可望等衆人情緒平復一點,又道:“大王,那南方來的那幾個商人,我們……”

張獻忠皺眉,他起事沒多久,就有人給他送錢送糧,目的只有一個,要他鬧得越大越好。

現在,他們準備接收詔安,這些人,是供出還是繼續隱瞞留有他用?

“再說。”張獻忠道。

這個模棱兩可的態度,就相當於默認要隱藏那些商人了。

張獻忠這邊商量妥當,立刻釋放消息,鄭酬庸的使者進入寨子,與張獻忠密談。

雙方很快有了結果,使者返回陝西的時候,先見了陳新甲。

陳新甲見陝西能詔安,不開戰,自然再好不過。

不過五天,從京城的信鴿就飛回陝西,帥府任命張獻忠的任命狀以及他所屬的六個人的都尉的任命,外加應承的銀子,大院子房契,地契等一起。

張獻忠等人就此被陳新甲收編,護送着回西安府。

陳新甲不是進士,只是個秀才,在大明也算是異數,憑藉功勳上位。對於這些亂匪,自然不會掉以輕心,看似委以重任,實則是層層監視。

一場本來可能的大亂,被鄭酬庸詔安,輕鬆消弭,朝廷自然大加讚賞。

張獻忠很快就被調往倭國,鎮壓倭國的起義,在西安府只停留了不過兩天。

而後警備總部獲得了三百萬的‘維安金’,用於維持地方穩定,掃除匪盜。

朱栩倒是不管孫傳庭那邊的麻煩,在廣州待了一陣子,視察了神龍府下的兩個縣,做了一番規劃後,沒有多停留,轉去雲南,而後穿過貴州,進入四川。

這一走下來,就到了四月中。

熊廷弼在四川,任西方戰區大都督一年多,已經基本熟悉四川,掌握各地軍隊。

朱栩已經在甘肅鎮,站在城上,眺望北方。

熊廷弼,祖大壽,趙率教,馬祥麟等陪同,一樣目視遠方。

朱栩揹着手,拿着馬鞭,指着西方道:“在漢朝的時候,這一片就都是我中國之地,千年下來,幾經流轉,已經不復中華痕跡了。”

熊廷弼等人知道,軍情處,錦衣衛十多年來一直在對西方滲透,大明甚至有青海,西藏,新疆這樣的虛省。

由此可見,皇帝對這片目視不及的地方早有想法。

馬祥麟立即附和,道:“皇上,漠西蒙古早已經臣服,那這裡就是我大明的國土,教化之事,還需兵戈先行。”

熊廷弼瞥了他一眼,道:“皇上,漠西蒙古雖然四分五裂,面對的敵人比較多,但實力尤強,非一戰可定,還需耐心等待時機。”

朱栩轉頭看了看,目光落在祖大壽,趙率教身上。

祖大壽稍顯木訥,反應卻奇怪,道“皇上,可以逐步吞噬,先從漠北蒙古入手,近來他們有些不老實,要求非常多,有要挾朝廷之意。”

趙率教緊跟着,道:“皇上,臣陪同曹大都督西行一路,見到了太多,都是荒蠻不化,野蠻成性,當需王道聖化。”

朱栩不禁笑了聲,要是以往,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肯定一大堆理由來反對,‘和’字在大明是深入骨髓,現在能有這樣的態度,朱栩很是欣慰。

“朕不着急,”

朱栩揹着手,感受着來自戈壁的寒風,道:“你們也不用急,給朕盯緊了,五年之後,朕要再來!”

熊廷弼等人感覺到了朱栩勃勃野心,還有一種無法言喻的強烈信心。

今年是景正七年,歷史上的崇禎十三年,最多還有五年,災情就會慢慢消退。

那時,‘新政’已經差不多完成,大明的國力會飛速恢復,加上海貿的助力,將會有一個不可預期的騰飛!

本書來自

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九十五章 隱疾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一百五十三章 楊漣彈劾魏忠賢第六百八十五章 士人之心第兩百六十五章 迫近的危險第五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1364章 清晰的戰局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五十四章 教學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習(第一更)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1519章 手段齊出第1206章 威脅第十八章 畢懋康(求收藏,推薦~~)第1455章 閒聊下的大事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1475章 對外干涉的起念第1169章 太妃喪第八百四十七章 熾烈如濤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第1142章 血腥清洗第九百五十三章 就緒第一百零七章 禍水東引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薦~~)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六百九十章 大演武第1424章 最後一刻第1140章 開戰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岸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攻九州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東策第1413章 嚴重的後果第1525章 恩送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九百九十三章 要有個結果第四百一十九章 激戰第六十一章 朱由校的異變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亂之始(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五百四十章 兩面受敵第四百四十八章 女神捕第八百八十六章 舊事第一千零四十章 絕境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七百七十八章 突病第1459章 大元帥府換人第1187章 破局第1309章 大規模集權第1489章 分地伊始第六百五十五章 鹽幫之爭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兩百五十八章 如潮的壓力第七百三十八章 藩籬第1351章 決戰之夜第九百九十四章 意外的手段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交鋒第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八十九章 信王是好用的擋箭牌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五百五十八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參崴第九百二十二章 戰略轉變第1258章 絕無僅有的威勢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王的規勸第兩百三十六章 給大臣們的甜頭第七百九十章 京城好熱鬧第兩百二十二章 趙南星等人進京第四百一十四章 明緬之戰第1363章 大戰來臨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氣第三百五十四章 劫後餘生第1496章 羣狼環伺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三百四十九章 黃太吉的親筆信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1187章 破局第1338章 圍剿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亂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1409章 給孫傳庭看的土地官司(加更)第1485章 皇子們站臺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出征第七百七十章 平安南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六百四十六章 科爾沁鉅變第八百五十九章 入內閣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七百九十七章 動作迅速第七百八十五章 朱栩的態度堅決第九百七十二章 像霧又像雨
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九十五章 隱疾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一百五十三章 楊漣彈劾魏忠賢第六百八十五章 士人之心第兩百六十五章 迫近的危險第五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1364章 清晰的戰局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五十四章 教學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習(第一更)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1519章 手段齊出第1206章 威脅第十八章 畢懋康(求收藏,推薦~~)第1455章 閒聊下的大事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1475章 對外干涉的起念第1169章 太妃喪第八百四十七章 熾烈如濤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第1142章 血腥清洗第九百五十三章 就緒第一百零七章 禍水東引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薦~~)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六百九十章 大演武第1424章 最後一刻第1140章 開戰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岸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攻九州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東策第1413章 嚴重的後果第1525章 恩送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九百九十三章 要有個結果第四百一十九章 激戰第六十一章 朱由校的異變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亂之始(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五百四十章 兩面受敵第四百四十八章 女神捕第八百八十六章 舊事第一千零四十章 絕境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七百七十八章 突病第1459章 大元帥府換人第1187章 破局第1309章 大規模集權第1489章 分地伊始第六百五十五章 鹽幫之爭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兩百五十八章 如潮的壓力第七百三十八章 藩籬第1351章 決戰之夜第九百九十四章 意外的手段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交鋒第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八十九章 信王是好用的擋箭牌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五百五十八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參崴第九百二十二章 戰略轉變第1258章 絕無僅有的威勢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王的規勸第兩百三十六章 給大臣們的甜頭第七百九十章 京城好熱鬧第兩百二十二章 趙南星等人進京第四百一十四章 明緬之戰第1363章 大戰來臨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氣第三百五十四章 劫後餘生第1496章 羣狼環伺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三百四十九章 黃太吉的親筆信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1187章 破局第1338章 圍剿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亂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1409章 給孫傳庭看的土地官司(加更)第1485章 皇子們站臺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出征第七百七十章 平安南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六百四十六章 科爾沁鉅變第八百五十九章 入內閣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七百九十七章 動作迅速第七百八十五章 朱栩的態度堅決第九百七十二章 像霧又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