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5章 皇子們站臺

‘愚民’兩個字對於十歲的小傢伙來說,還顯得頗爲深奧。

朱慈燁,朱慈熠兩人都是一臉的不解,不明白這裡面的含義。

朱栩笑了聲,沒有難爲他們,道:“去,叫上煓兒,跟着首輔,在議事廳去轉轉。”

朱慈燁與朱慈熠對視一眼,疑惑着着眨了眨眼,而後道:“是父皇。”

說着,兩個小傢伙一臉不解的出了乾清宮,轉向鍾粹宮,去找他們四弟,太子朱慈煓。

朱栩斜倚在軟塌上,手指輕輕敲着桌面。

兩個議員的爭吵,打架,或許是偶發事件,但裡面的代表的意味,並不偶然。

歷代中原王朝採用的教育政策,基本上都是壟斷下的yú mín zhèng策,這種政策心照不宣的綿延了千年之久,沒有哪一個朝代改變過。

這種情況已經不能說是無意爲之,而是久而久之的下意識手段。

孫傳庭等人壓下這次的打架事件,根本原因是爲了大議的順利進行。

他們有沒有察覺到教育制度的改變破壞了千年的傳承以及民智開啓後可能造成的可怕後果。

這種後果簡而言之就是不利於統治階層的統治與管理,最根本的威脅是朱家的江山慢慢的將會被動搖。

這些問題,是深層次的,長遠的。朱栩從未與任何提起,是他心底的衆多不可言說的秘密之一。

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動力,朱栩期待着教育的普及以及之後的百花齊放後的盛景。

“慢慢來,不着急,不着急……”

朱栩安慰着自己,微笑着看着外面,臉上的着急慢慢隱去。

朱慈燁帶着朱慈熠,朱慈煓,三兄弟來到內閣二樓,正看到孫傳庭等人在各個議席之間走動,與在場的人寒暄。

劉時敏帶着三位皇子向着孫傳庭等人走過來,孫傳庭等人連忙過來見禮,而後眼神疑惑的看着劉時敏。

劉時敏微笑,道:“陛下說,讓首輔帶着三位殿下轉轉,認認人。”

孫傳庭轉瞬會意,這是乾清宮在給他站臺,微笑着牽過朱慈煓的手,道:“太子殿下,臣帶你見一些人。”

之前孫傳庭對朱慈煓過於嚴厲,甚至還打手板,張筠心疼不得了,特意找朱栩旁敲側擊過。

朱栩或明或暗的點了一下孫傳庭,這才結束。

即便如此,已經三歲的小傢伙還是挺怕這個嚴厲的老師的,想縮回手,沒縮回,只好小臉拘謹的跟着孫傳庭。

朱慈燁,朱慈熠也跟着,在孫傳庭兩旁。

“太子殿下,這是禮部尚書呂大器,呂尚書寫了一手好楷書,皇上贊‘能文能武,可倚大事’……”

“這是兵部尚書張國維,張尚書文采斐然,是文壇巨擘,在兵部勞苦功高……”

“太子殿下,這是南直隸巡撫陳奇瑜,之前是順天巡撫,南直隸紛紛擾擾,全靠陳巡撫一力彈壓,是國之重臣……”

“這是皇家商貿集團的董事長,李幼唐,原本的內閣中書,行爲有度,諸事得法,皇上曾贊曰‘穩重識大體,堅毅無棱角’,是社稷之才……”

“這是陝西巡撫鄭酬庸,戶部右侍郎李邦華,二位大人正在爲陝西籌謀劃策,鞏固陝川之穩定,夙興夜寐,辛苦萬分……”

小傢伙之前還挺拘謹,沒幾個,小傢伙反應過來,漸漸從容,每一個都擡着手,聲音稚嫩的道:“本宮代父皇謝大人,大人辛苦。”

越往後小傢伙越熟練,如果想起誰,還會停住腳,多問一句,貌似很關心的樣子。

儘管小傢伙做起來很是幼稚,但這是太子殿下,代表的是朱栩,誰不是感銘肺腑,激動異常。

孫傳庭等人陪着,眼見一切,一路上面露詫異。

這位太子殿下還真是了不得,小小年紀居然就有這樣的沉穩氣度。

當今皇帝年幼之時,也無這般模樣吧?

孫傳庭等人很是欣慰,若是這位殿下能培養的得好,大明何愁後繼無人?何愁‘新政’不能延續?

他們的目光也落在朱慈燁,朱慈熠二位皇子身上,朱慈燁倒是應對得體,偶爾會與一些人交談幾句,大部分人時間很沉默,跟在孫傳庭身後。

朱慈熠之前還很拘束,後面就顯得無聊,東張西望,不時掉隊,相比之下,就差得遠。

這一圈轉下來,議事大廳裡相當熱鬧,似乎被激發了某種熱情,一掃之前打架事件留下的陰霾。

孫傳庭乘此機會,召集各巡撫,由他們呈送各省議會的反饋,再次與這些巡撫‘協商、談判’,半個時辰後,總算達成了新方案。

各巡撫再次回到議席,一番溝通,總算壓下混亂,議事廳漸漸平息了激烈的爭議,靜等着下午開場。

兩個時辰的休息時間很快過去,衆人就位,對於孫傳庭這份施政報告,議會進行表決,四百二十一人,贊成數高達三百四十七人,順利通過。

這雖然在意料之內,但孫傳庭等人也是鬆口氣,沒出幺蛾子。

下半場是由大元帥府副元帥秦良玉代表元帥孫承宗進行演講,宣讀大元帥府今年的總結,以及明年的計劃。

相比於內閣的龐大,複雜,涵蓋方方面面的施政報告,秦良玉的演講報告相對簡單。

站在高臺之上,白髮蒼蒼,滿臉皺紋依舊精神矍鑠,身體筆直的秦良玉,擡頭看了眼下面,對朱栩傾身示意,便開始了她的演講,或者是看似溫和實則凌厲的宣讀。

“大明景正七年,大元帥府改革以及發展,總結綱要。”

“我大明軍隊目前分爲四大類,五個兵種,九個小種。第一類是傳統的步軍,步軍下轄三個兵種:步兵,炮兵,槍兵。第二類是騎兵,騎兵有兩個兵種,常規騎兵,重甲騎兵。第三類是海軍,是新型兵種,主要應對海外威脅。第四類,是皇家兵團,皇家兵團是混合兵團,是軍隊改革的試探性方向之一……”

“目前,步兵有三個大營,三十三省常備軍,總數是三十五萬不到,騎兵六萬五,海軍五萬,皇家軍團十萬——囊括騎兵在內,我大明總軍隊數量不足五十萬……如此小的數目並不足以穩固我大明遼闊疆土,是天災下,國庫空虛的的硬性要求……”

“大元帥府將對大元帥府結構進行優化,取長補短,提升行政效率,打擊**,人浮於事,專注于軍隊的改革與長遠發展……”

“步兵將按既定計劃,發展預備役,培養軍官,增加實訓,提升實戰水平……”

“騎兵將持續訓練,對塞外保持高壓,增加對塞外的影響,尤其是保持在漠西以及西北的長期軍事存在、影響力……”

“皇家軍團駐紮廊坊,將不定期的進行長途拉練,是對大明新軍種以及未來軍隊發展方向的試驗,帥府將一直關注並支持長足發展……”

“我大明涉及海外利益越來越多,內閣的數據顯示,每年從海外購入的糧食已經達到三千萬石,收入的白銀超過五千萬,是天啓五年國庫收入的四十倍……”

“因此,有一支強大的,足以保護我大明海外利益的海軍時所必須,帥府將加大力度投入,加強海軍的訓練,支持海軍後勤建設,艦隊補充,士兵的招募,遠洋訓練等等……”

秦良玉的演講條理異常清晰,彷彿就是一幅圖貼在衆人的臉上。

議事廳裡的大人們,議員們聽的相當認真,不等秦良玉講完,紛紛皺眉,繼而竊竊私語,讓傅昌宗多次敲錘喊‘肅靜’。

第九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燭第六百二十八章 攏網第五百一十九章 朱由檢鬆了口氣第五百八十九章 艱難險阻第兩百五十四章 召見孫傳庭第四百六十九章 周延儒被控制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1442章 格局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鹽法第七百四十三章 誓師迎戰第一百五十章 閹黨成勢(求訂閱~~)第1445章 局面改善第1506章 強推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驚魂第十八章 畢懋康(求收藏,推薦~~)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四章 駱思恭第八百四十一章 情敵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陰謀不斷第1175章 陰森森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一千零六十章 擠兌第1345章 人頭滾滾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1262章 辯論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兩百一十三章 廷推輔臣第三百零一章 嚴峻的形勢第八百二十六章 周應秋去職第1383章 風雨飄搖的幕府第四百五十九章 閒不住的神捕第五百一十三章 威脅信王第六百四十一章 比秦淮河如何?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八百二十六章 周應秋去職第九十九章 錢謙益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新人與舊人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驚人相似的歷史第1329章 倭國對策-聯姻第六百六十三章 沒涵養的皇帝第1125章 踏雪第三百六十一章 再殺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1377章 血腥戰術第八百四十六章 甚囂塵上第兩百八十五章 孫承宗入宮第1499章 深夜訪客第三十三章 魏良卿(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八百五十三章 畏罪第六百九十一章 這是我的大明第五百五十八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1533章 絕境第1434章 飽暖思第兩百八十三章 遼東李家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四百二十七章 詭異的多爾袞第1163章 黃太吉境遇第八百三十七章 該下猛藥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貢第1445章 局面改善第1503章 對上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推第1456章 抨擊儒學的開始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商人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五百四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1323章 殺氣縱橫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持信王第七百三十九章 劫掠商隊第1345章 人頭滾滾第九百九十五章 船到橋頭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獲全勝(第四更!)第1158章 一概接受第四百五十九章 閒不住的神捕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1523章 對秦良玉的攻擊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波瀾涌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額哲來歸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上出事了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岸第一千零八十章 貿易發展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國號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中)第四十八章 恩威並重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風暴前的震動第五百五十八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
第九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燭第六百二十八章 攏網第五百一十九章 朱由檢鬆了口氣第五百八十九章 艱難險阻第兩百五十四章 召見孫傳庭第四百六十九章 周延儒被控制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1442章 格局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鹽法第七百四十三章 誓師迎戰第一百五十章 閹黨成勢(求訂閱~~)第1445章 局面改善第1506章 強推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驚魂第十八章 畢懋康(求收藏,推薦~~)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四章 駱思恭第八百四十一章 情敵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陰謀不斷第1175章 陰森森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一千零六十章 擠兌第1345章 人頭滾滾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1262章 辯論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兩百一十三章 廷推輔臣第三百零一章 嚴峻的形勢第八百二十六章 周應秋去職第1383章 風雨飄搖的幕府第四百五十九章 閒不住的神捕第五百一十三章 威脅信王第六百四十一章 比秦淮河如何?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八百二十六章 周應秋去職第九十九章 錢謙益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新人與舊人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驚人相似的歷史第1329章 倭國對策-聯姻第六百六十三章 沒涵養的皇帝第1125章 踏雪第三百六十一章 再殺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1377章 血腥戰術第八百四十六章 甚囂塵上第兩百八十五章 孫承宗入宮第1499章 深夜訪客第三十三章 魏良卿(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八百五十三章 畏罪第六百九十一章 這是我的大明第五百五十八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1533章 絕境第1434章 飽暖思第兩百八十三章 遼東李家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四百二十七章 詭異的多爾袞第1163章 黃太吉境遇第八百三十七章 該下猛藥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貢第1445章 局面改善第1503章 對上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推第1456章 抨擊儒學的開始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商人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五百四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1323章 殺氣縱橫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持信王第七百三十九章 劫掠商隊第1345章 人頭滾滾第九百九十五章 船到橋頭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獲全勝(第四更!)第1158章 一概接受第四百五十九章 閒不住的神捕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1523章 對秦良玉的攻擊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波瀾涌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額哲來歸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上出事了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岸第一千零八十章 貿易發展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國號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中)第四十八章 恩威並重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風暴前的震動第五百五十八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