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章 要有個結果

因爲這一道聖旨,宮外掀起了巨浪。

‘清都書院’是直接逃離京城,這引起其他書院的震動,繼而就是破口大罵,一篇篇奇形怪狀,光怪陸離又辭藻華麗,‘有理有據’,洋洋灑灑的文章紛至迭出,在京城流動。

京城的士林現在很明顯的分爲兩派,一派是堅定的支持朝廷的‘新政’,認爲大明厄需革新,時不我待,其中以政院畢業的生員爲主,他們的聲音漸漸加強,有了說話的地位。

另一派,則是視‘東林’爲先賢,將朝廷當做洪水猛獸,不管什麼事情,都是張嘴就罵,一番痛批。這些人大部分是東林黨,閹黨的餘孽,外圍之人,還要加上那些被朝廷清除,禁令阻擋科舉,入仕的人。這波人最爲龐大,數量驚人。

在京城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聚集在秦淮河,每日流連於河上,名妓作陪,詩歌唱和,高談闊論,鍼砭時弊,大談時事,又借酒澆愁,溫柔鄉里醉生夢死。

相對來說,在朝的官員,或者支持‘新政’的朝野官員倒是少數,他們也更沉默,一般不會參與到士林間的‘爭論’中去。

此刻,諸巡撫,總理大臣都接到內閣的詔令,要求半個時辰內,帶好文書等趕赴內閣,繼續商討‘新政’等一系列改革計劃。

傅府。

李邦華,林日瑞來拜訪傅昌宗,三人坐在涼亭裡,喝着茶,說着事情。

已經是初春,沒有那麼冷,三人環坐,並沒有其他人。

林日瑞不過五十歲,虛胖,穿着厚厚棉衣,坐了一會兒滿頭的汗,一邊擦着一邊道:“傅大人,這京城果然如你所說,魑魅魍魎到處都是,沒個太平。”

李邦華久在京城,之後也是調往天.津衛,對這些是知之甚深,要是退到萬曆,天啓年間,那更可怕,黨爭熾烈,白骨累累!

傅昌宗雖然一直在京城,但在朱栩的保護下,倒是沒什麼事情,也無所畏懼,看着林日瑞,笑着道:“再待幾日,咱們一同離開。”

林日瑞點頭,目光看向李邦華。

這‘新政’久拖不決,他心裡也着急,朝廷大政要急,甘.肅那邊一堆事情等着,更急。

李邦華臉角瘦削,身體筆直,看着傅昌宗道:“傅大人,這‘新政’,你到底是何想法?”

對於內閣的‘新政’計劃,傅昌宗從頭到尾都沒有說話,最多就是某些問題,發表了‘中立’的意見,並沒有露出他的態度來。

傅昌宗看向李邦華,如常的道:“今天就會見分曉了。”

李邦彥神色微震,略帶喜色的道:“大人是說,今天會表態嗎?”

傅昌宗在朝野的影響力,絕對不是內閣可比的,他不止是皇帝的親舅舅,執掌戶部多年這麼簡單。

他是隱而未顯的‘帝黨’魁首,滿天下的官員都看着他,只要他開口說一句話,比內閣的詔令還管用!

他是一個風向標,橫亙在皇帝與天下百官之間,無數人注視,準備隨之搖擺!

傅昌宗若是開口,在朝野將會有巨大的波瀾,繼而成爲定海神針,莫能相抗!

傅昌宗平靜不語,沒有人能比他更瞭解現在的朝局了。

如果是以往的皇帝,只怕早就迫不及待的將這些事情定下來,免得天下沸盈,人心動盪。可這一次,皇帝不言不語,絲毫暗示都沒有。

這說明,皇帝在醞釀着什麼,在等待時機。

從內閣傳令人的話語中,傅昌宗已經隱約察覺到,內閣着急了,一些事情或將由不得他們繼續與內閣爭取。

很多人都覺得,內閣的計劃是出自他們自身,只有傅昌宗等人才明白,那裡面有着當今皇帝深厚的影子,如果內閣強勢起來,預示着乾清宮即將要插手,這些紛紛擾擾都將過去。

林日瑞看着傅昌宗的神色,眨了眨眼,道:“大人,你到底是何想法?我們六省地廣人稀,災情如火,不能全憑內閣計劃,別說登記人口,丈量田畝,就算剿滅匪患也不是一年半年,天下不平,這些事情根本就無從談起……”

傅昌宗又豈會不知道,整個大明如熱鍋上的螞蟻,燥熱難耐,沒有半刻平靜,太多細緻的事情無從着手,尤其底層,大明朝廷的手根本插不進去。

從最下面層層報上來的各種數字,減少了一半以上,想要做事,首先要摸清實情。但內閣太着急了,給各地劃了時間線,任務量,要限時完成。

並且,很多改革政策爭議太大,剝奪了地方太多的權利,監察的又無數,地方上的大員不敢輕易認同。

這些都是膠着的核心點之一,至今還沒有一個妥協的辦法。

傅昌端起茶杯,平靜的喝了一口清,淡淡道“傳話出去,今天看我的眼神行事,待會兒我再與周大人商討一番,今天,該有個結果了。”

李邦華,林日瑞雙眼大喜,連忙道:“下官遵命!”

只要傅昌宗與周應秋開口,即便是內閣也得退讓!只要內閣稍稍退讓,他們這些人也就沒有過多的奢求,今年的大議就能徹底定下,未來兩三都能有規可依,全力去做事,完成計劃!

但是,傅昌宗的話還沒有傳出去,那些巡撫就彷彿感覺到了一股冷風過境,衆人都面色凝重,好似已經預感到了什麼。

內閣的議事廳裡,孫承宗,汪喬年,靖王,孫傳庭都神色微異的看着埋頭做事的畢自嚴,不時相互對視一眼。

這位畢閣老如同換了一個人,精神抖擻,幹勁十足,不再如以往那麼深沉,給人如淵,老成謀國之感,整個人都像是年輕了十歲,做事麻利,有銳氣,動作乾淨利索。

畢自嚴沒有察覺到這些,翻着一道道文書,不時開口。

“陝.西番薯等種植超過了三十萬頃,這個數字真實嗎?”

“去年一年茶稅四百八十萬兩,可有瞞報,怎比去年還少了許多?”

“鹽稅一千一百萬,爲何比去年低了三百多萬?”

“反貪局那邊查到了禮部一個員外郎受賄,以權謀私,是否是窩案?可有其他人涉案未報?”

“二十二御史已經出京多日,可有回報?”

畢自嚴的每一句問話,都有內閣中書等在回答,他或批,或留,或打回,忙全神貫注,絲毫不停歇。

沒有多久,一個侍衛進來奏稟,道“大人,諸位巡撫已經入宮,請求入內。”

畢自嚴擡起頭看了眼,放下筆,收起身邊的文書,道:“讓他們進來。”

孫承宗等人也相繼停筆,收拾一番,靜靜的看向大門。

經歷近一個月,今天要有一個結果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還是漕運第七百九十八章 資本思想萌芽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驚魂第九百四十一章 聯想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兩百九十一章 後金徵朝鮮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天下共主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八百四十五章 牛鬼蛇神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參崴第九百二十九章 席捲京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凍結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九百八十六章 反省第1471章 集權第七百五十九章 各種條約第1230章 風向陡轉第1414章 緹騎再現第九百四十七章 杯酒論權第二十二章 諱莫如深(小手一揮,求收藏~~)第五百五十八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1163章 黃太吉境遇第二百零八章 軍政佈局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風雲激盪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六百九十七章 外表恭順第三百九十章 皇上準了第1432章 朱栩出海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九百五十二章 定情信物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三百一十二章 錦州戰事番外三第1319章 家宴第九百七十七章 進行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遭遇信王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1249章 小小警告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檢的驚醒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1350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一十四章 圍而不攻第五百五十九章 海貿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硝煙瀰漫第兩百七十八章 信王的立威第六百八十九章 訓斥封疆大吏第九百四十四章 快速推進第一千零一章 姍姍來遲第1125章 踏雪第兩百四十二章 貫徹皇帝的意志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出手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二十九章 官身如白丁第九百章 謠言第1293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七百七十章 平安南第一千零一章 姍姍來遲第一百三十章 鴻臚(第三更,求訂閱~)第七百八十章 雞蛋裡的骨頭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兩百一十章 茶稅(求訂閱~)第1390章 幕府最後的兵力第九百九十三章 要有個結果第1305章 平王要說話第五百五十二章 首輔空懸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九百四十章 謝恩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1427章 泛舟湖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驚喜交加第六百七十四章 耍威風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1384章 倭國艱難的談判第兩百七十六章 晉王府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擊第六百四十三章 荒唐壽宴第一百一十六章 虎頭蛇尾(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反應(求收藏,求推薦~~)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埔第三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1521章 海外建國?第1169章 太妃喪第八百七十章 童謠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被殺上門第1130章 國祚千秋第1243章 緊張了第兩百八十七章 偷得半日閒第1112章 人工降雨第七十一章 第一步
第一百一十一章 還是漕運第七百九十八章 資本思想萌芽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驚魂第九百四十一章 聯想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兩百九十一章 後金徵朝鮮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天下共主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八百四十五章 牛鬼蛇神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參崴第九百二十九章 席捲京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凍結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九百八十六章 反省第1471章 集權第七百五十九章 各種條約第1230章 風向陡轉第1414章 緹騎再現第九百四十七章 杯酒論權第二十二章 諱莫如深(小手一揮,求收藏~~)第五百五十八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1163章 黃太吉境遇第二百零八章 軍政佈局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風雲激盪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六百九十七章 外表恭順第三百九十章 皇上準了第1432章 朱栩出海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九百五十二章 定情信物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三百一十二章 錦州戰事番外三第1319章 家宴第九百七十七章 進行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遭遇信王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1249章 小小警告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檢的驚醒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1350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一十四章 圍而不攻第五百五十九章 海貿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硝煙瀰漫第兩百七十八章 信王的立威第六百八十九章 訓斥封疆大吏第九百四十四章 快速推進第一千零一章 姍姍來遲第1125章 踏雪第兩百四十二章 貫徹皇帝的意志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出手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二十九章 官身如白丁第九百章 謠言第1293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七百七十章 平安南第一千零一章 姍姍來遲第一百三十章 鴻臚(第三更,求訂閱~)第七百八十章 雞蛋裡的骨頭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兩百一十章 茶稅(求訂閱~)第1390章 幕府最後的兵力第九百九十三章 要有個結果第1305章 平王要說話第五百五十二章 首輔空懸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九百四十章 謝恩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1427章 泛舟湖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驚喜交加第六百七十四章 耍威風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1384章 倭國艱難的談判第兩百七十六章 晉王府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擊第六百四十三章 荒唐壽宴第一百一十六章 虎頭蛇尾(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反應(求收藏,求推薦~~)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埔第三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1521章 海外建國?第1169章 太妃喪第八百七十章 童謠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被殺上門第1130章 國祚千秋第1243章 緊張了第兩百八十七章 偷得半日閒第1112章 人工降雨第七十一章 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