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

督政院,不止在京城可以調查二品以下,也就是六部尚書以下的官員,在地方還可以調查三品以下,也就是巡撫,總督以下的所有官員,不需要朝廷授權!

這樣的權力,即便是錦衣衛,東廠都沒有,不止京城的官員,京城的官員都是心不安!

這要是稍一放任,還不天下大亂!

“下官贊同。”周應秋這一次是第一個舉手,比畢自嚴身側的孫承宗還快。實則上,他對於這個佈置心裡不同意,可景陽宮的皇帝一再堅持,不做絲毫退讓,他也只能站出來支持。

周應秋是吏部尚書,對天下官吏最有發言權。

他一擡手,傅昌宗接着擡手向北道:“下官贊同。”

這兩人如同一個風向標,趙晗,張瑞圖,黃立極,錢龍錫,蔣德璟,王三善等等,一羣巡撫紛紛擡手支持。

隨着巡撫的支持,當地的總督也都跟着擡手,在某種程度來說,他們是一體的,一旦有事,誰也跑不了。

六部尚書中,除了袁可立資格比較老,沒有跟着周應秋等人,其他五人都擡手。

內閣,五部尚書,這個分量誰都掂量的清,立場偏中立的一羣人紛紛擡手,將場面變得非常壯觀,一羣人齊齊擡手向北。

這樣的壯觀場面,讓另一小波人就顯得尷尬,擡手不是,不擡手也不是。

畢自嚴早就料到了,看了眼,道“過半,通過,下一條,吏部改制。”

內閣中書與司禮監內監都悄然記錄,人數,比例,誰沒有擡手。

一羣人內心忐忑,倒也坦然,哪怕皇帝找他們麻煩,他們也敢理直氣壯的解釋。

吏部的改革,有擴權也有收窄,大體上沒有意見。

而後是戶部,戶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錢糧都在手,皇帝的錢袋子,戶部尚書還是皇帝的親舅舅,可見這個分量。

戶部分出去了收稅權,分出了錢庫,可以說傷筋動骨,大爲瘦身。

這個是極其不合常理的,六部的權職總體上來說一直擴大,包括兵部,這是皇帝的需要,可皇帝最爲看重,也最爲忠君,外界稱爲‘帝黨黨魁’的傅昌宗,戶部尚書,卻大權被削!

這要是傳到外面,只怕會是一場震驚天下的大地震!

好在在場的都算明白人,分出去的稅務總局還是戶部指導,管理國庫的皇家錢莊是傅濤在管,可以說,戶部雖然改革,還是沒有脫離傅昌宗的掌控。

沒有什麼意外,戶部的改革全票通過。

接着是工部,工部的職權在擴大,也有削減,包括鑄造戰艦,修繕宮殿等等,這些都將新設成商行,劃歸漸漸整編完成的惠通商行。

刑部的職權同樣在擴大,尤其是刑獄司,接管了全國的刑獄,這樣的權利,也足以讓地方心驚,甚至畏懼。好在這個刑獄司是刑部與地方雙重管轄,不至於完全被動。

禮部的職權同樣擴大,鴻臚寺的大部分權力都被移交了過來,負責國家禮制,接待外賓等等。

兵部的職權在收窄,因爲前面幾年需要兵部完成軍改,權力持續擴大,現在軍改基本完成,是時候分權,可還是比天啓以前的權力大。

這一點朝臣們異常的統一,哪怕是兵部尚書申用懋,孫承宗,孫傳庭等人都着力推動,自是沒有什麼阻力。

六部之後,是地方衙門的權職。

巡撫衙門是合兵了布政使司,按察司二司,都指揮司算是整改成了總督衙門。

明朝歷代巡撫,總督都是因爲地方三司互相惡鬥,沒有統屬而設置的,但也不是常設,往往都是欽差的角色,過一陣子就會走。

朱栩將大明政治體制從上到下都給摧毀,重建,巡撫衙門的職權遠超過去的二司,行政權覆蓋全省,同時受到的限制也在增加,比如督政院,刑獄司。

有利有弊,總體來說,權力增大了數倍,遠超過去的巡撫。

總督衙門不比過去的衛所制度,直接分成了省府縣三級,省兵,府兵,縣兵,不涉政務,專注於地方政務,不得跨省行事。

地方頭腦的集權也是一種需要,朝廷的大臣們擔心地方坐大,進行了非常嚴格的限制。

對於擴權,這些巡撫總督都很高興,可那些條條框框的限制心裡又有苦可不敢說出口。

表決的沒有任何意外,很順利的通過,再接下來,就是任命了。

各省的巡撫,總督職權過大,不能長時間待在一地,這一次就要進行一個輪換。

大明的內部情況非常複雜,除了江.蘇,浙.江兩省,其他地方都是困難重重,尤其是西南,那裡的巡撫,總督都是勞苦命。歷史上的陝.西總督,巡撫不知道被崇禎殺了多少個,可見艱難。

十八省,除了責任心比較重的王三善等人,其他人都想奔着富得流油的南方去。

畢自嚴看了眼,有心今天一次性通過,可剛纔的一系列改動,這些人想必心裡有了不少怨氣,沉吟一聲,看向孫承宗,然後道:“今天就到這裡,關於各省巡撫,總督的安排,諸位可以再找內閣商議,內閣會做出妥善安排。”

一羣封疆大吏都暗鬆一口氣,有些地方等同於死地,萬萬不能去的。

文昭閣的一舉一動都落入朱栩的眼裡,文昭閣剛一散,他就拿到了記錄。

看着粗暴的閣議,暗自搖頭。

不過,這已經算是好的了,要是放在天啓朝,怕是文昭閣都能被拆掉。

朱栩揮手將那內監揮退,心裡暗鬆一口氣,總算是有個結果,不管是好是壞都邁出了這一步。

“皇上,徐大人求見。”劉時敏見朱栩有了空隙,便上前道。

朱栩微怔,這纔想起來,道:“嗯,傳他進來吧。”

劉時敏躬身在那,道:“皇上,徐大人說,帶了湯若望來求見。”

朱栩頓時眯了眯眼,這個湯若望他不是不知道,卻一直在刻意迴避着他。

這個人一心想要在大明傳教,可大明上下都是敬畏天地,敬崇聖人,敬奉祖先,哪裡會信什麼上帝?

因此湯若望以及他前面的一些傳教士在大明傳教,無不受到重挫。因此,他們改變了策略,以‘科技’爲先導,與大明上層士大夫交好,包括李一藻,徐光啓等人都十分喜歡他,甚至一度傳出徐光啓入教受洗。

最讓朱栩感到震驚的是,前一陣子有十八個內監入教,要在皇宮內受洗!

自然被朱栩阻止了,將宮裡的西洋人全數驅逐出去,包括在欽天監任職了兩年的湯若望。

這次徐光啓帶他入宮,少不得要談及‘傳教’的問題。

對於教會,朱栩不排斥,可傳教士的背後往往都是歐.洲殖民的先鋒!即便有些人是真心傳教,他的著作傳回歐洲,同樣會成爲幫兇。

荷.蘭人現在正是在海上囂張的時候,朱栩需要對外保持大明的神秘,強大,維持海疆的安穩。

所以,朱栩早就決定強化海關,港口的控制力,限制這些歐.洲人進入陸地,控制他們的活動範圍。

劉時敏靜靜的看着朱栩,目露疑惑,他不知道爲什麼徐光啓求見,皇帝會面色微沉的沉吟這麼久。

好半晌,朱栩回過神,頜首道:“嗯,傳他們進來吧。”

“是。”劉時敏應聲,吩咐內監去通傳。

徐光啓一身侍郎服,臉色疲倦,不時咳嗽一聲,進來向着朱栩擡手道“臣徐光啓,參見皇上。”

湯若望是一個有些佝僂的中年人,高鼻子,藍眼睛,捲髮,微笑從容,面露寬和之態,學着徐光啓,擡手道:“湯若望,參見大明皇帝陛下。”

湯若望不是他的真名,這是根據漢人的習慣,自取的。他在明朝多年,學識比一些進士只高不低,加上來自域外,眼見開闊,頗讓國人尊敬。

朱栩神色平淡,道:“都免禮,來人,賜座。”

徐光啓神色微動,眼神帶着感激之色,擡手道“謝皇上。”

湯若望跟着行禮,沒有說話,眼神若有若無,始終在打量着朱栩。

他知道,他以及他的教友能否在明國傳教,全都得上面這個人決定。

湯若望神色不動,心裡暗自驚奇,大明皇帝果然年少,看似去只有十七八歲,卻有着驚人的非凡魄力。一些改革,想法,與現在歐.洲一些激進想法頗爲相合。

‘心思如海,眼入星辰’這是湯若望在心底給朱旭的評價、

朱栩看着徐光啓,情知這位老大人身體怕是不行了,關心的道:“朕給你休沐半月,派太醫住在府上,安心養病,其他的事情不要思慮太多。”

徐光啓咳嗽連連,連忙站起來道:“臣謝過皇上,只是臣並無大礙,不會誤了政務……”

朱栩擺手,道“朕知道,讓你休息就休息。”

徐光啓嘴角動了動,沒有爭辯,擡手道:“臣遵旨。”

徐光啓實則也知道他身體的狀況,只是所謂的‘士爲知己者死’,當今皇帝,就是他的伯樂!他有很多事情要做,爲皇帝做,也爲他自己!皇帝的關心讓他震動,越發的想要在臨死前多做點事情。

朱栩本來想問問軍器局的事情,眼見徐光啓重病在身,他只得轉向湯若望道“湯先生,來見朕可是有什麼事情?”

‘或許,可以從這個人身上找到與荷.蘭人溝通的一個橋樑……’朱栩心裡突然暗道。

第兩百四十九章 朱栩的反思第1506章 強推第七百五十一章 決戰(一)第四章 駱思恭第兩百章 第一波試探(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一百七十九章 平王府看戲第1256章 新勢力第九百三十五章 事發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行第九十章 佈局第九百六十八章 詭計第三百二十章 坑殺第1336章 要錢的天皇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風暴前的震動第三百四十章 欲裁一京第1235章 變局裡的人第二十六章 端倪(收藏收藏收藏~~)第八百四十八章 禁軍如狼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四百三十一章 鬧市見聞第1187章 破局第五百一十一章 判決第七百三十章 黑夜奏對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1526章 送行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陰謀互懟第八百一十四章 下一個對付誰第1257章 威勢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否定聖人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求收藏,推薦)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1284章 戲水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習(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既得利益者(求訂閱~)第九百七十七章 進行中第九百八十九章 解決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出手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兩百三十四章 努爾哈赤死了第1439章 歸來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九百九十章 大跨步(求月票~)第1409章 給孫傳庭看的土地官司(加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1133章 四大發明的新進展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1538章 血染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凍結第五百一十四章 朱由檢裁減東廠第兩百三十二章 張維賢的覺悟第1524章 新問題第1349章 突變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亂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九百四十九章 悠閒番外二第1246章 教訓畢自嚴的人第四百零八章 火燒巡撫衙門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初心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六百一十九章 暴打惡少第兩百九十四章 尾隨追殺第1140章 開戰第八十九章 狠揍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第九百三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七百三十七章 插滿大明旗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1477章 舉報信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感動莫名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紛呈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三十四章 試探(求收藏~)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危險了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兩百八十八章 諸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突兀的一面國旗第五百二十七章 巡撫被擄走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二十六章 端倪(收藏收藏收藏~~)第1156章 小手段與大謀略第九百五十一章 多爾袞入京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王的兩面三刀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九百七十二章 像霧又像雨第一百七十八章 晉商找上門(求訂閱~~)第1482章 大議開始第四百八十三章 瀋陽第六百一十九章 暴打惡少
第兩百四十九章 朱栩的反思第1506章 強推第七百五十一章 決戰(一)第四章 駱思恭第兩百章 第一波試探(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一百七十九章 平王府看戲第1256章 新勢力第九百三十五章 事發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行第九十章 佈局第九百六十八章 詭計第三百二十章 坑殺第1336章 要錢的天皇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風暴前的震動第三百四十章 欲裁一京第1235章 變局裡的人第二十六章 端倪(收藏收藏收藏~~)第八百四十八章 禁軍如狼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四百三十一章 鬧市見聞第1187章 破局第五百一十一章 判決第七百三十章 黑夜奏對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1526章 送行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陰謀互懟第八百一十四章 下一個對付誰第1257章 威勢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否定聖人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求收藏,推薦)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1284章 戲水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習(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既得利益者(求訂閱~)第九百七十七章 進行中第九百八十九章 解決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出手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兩百三十四章 努爾哈赤死了第1439章 歸來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九百九十章 大跨步(求月票~)第1409章 給孫傳庭看的土地官司(加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1133章 四大發明的新進展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1538章 血染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凍結第五百一十四章 朱由檢裁減東廠第兩百三十二章 張維賢的覺悟第1524章 新問題第1349章 突變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亂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九百四十九章 悠閒番外二第1246章 教訓畢自嚴的人第四百零八章 火燒巡撫衙門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初心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六百一十九章 暴打惡少第兩百九十四章 尾隨追殺第1140章 開戰第八十九章 狠揍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第九百三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七百三十七章 插滿大明旗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1477章 舉報信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感動莫名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紛呈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三十四章 試探(求收藏~)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危險了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兩百八十八章 諸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突兀的一面國旗第五百二十七章 巡撫被擄走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二十六章 端倪(收藏收藏收藏~~)第1156章 小手段與大謀略第九百五十一章 多爾袞入京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王的兩面三刀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九百七十二章 像霧又像雨第一百七十八章 晉商找上門(求訂閱~~)第1482章 大議開始第四百八十三章 瀋陽第六百一十九章 暴打惡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