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

熊文燦到京比預計的早了些,他先與孫承宗,申用懋,毛文龍等人碰頭,深夜進宮。

景陽宮偏殿內,燈火通明,四周都是突突跳動的火焰,幾個人影閃爍,晃動着。

房間內拼接了幾張大桌子,然後是一副巨大的地圖,將明朝以及四周都描繪了出來。不過明朝,東面的海島,南海上島嶼以及東南諸國相對詳細,其他的北方,漠西等幾乎是一片空白。

申用懋站在朱栩的右側,有些激動的看着地圖道“皇上,這是兵部這一年趕製的,已經涵蓋了我大明的所有國土以及周邊區域的地圖。”

這張地圖太大了,涵蓋的區域也太大了,古之未有!

朱栩目視一圈,微微點頭,道:“雖然粗糙了一點,但總算是有了,日後再慢慢精細,做出一副我大明完整地圖來。”雖然這麼說,朱栩更希望是一張世界地圖,眼下是不大可能,等海貿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也就有了。

孫承宗,毛文龍也都在盯着地圖看,雖然已經看過很多次,可再看着,還是心生震動。

大明的國土已經超過了太祖初建國之時,比永樂時也大出不少,不看這幅地圖,他們還真難想象大明到底有多大!

朱栩也心潮涌動,心底野心的小火苗突突跳動,難抑遏制。

北方基本上是一片空白,還是蒙古各個部落的地盤,俄羅斯帝國的觸角還沒有延生過來。倭國現在是一百多個諸侯國,現在正上躥下跳,一面聲稱要入朝納貢,一面小動作不斷。再有就是東南半島,幾個國家中,緬甸是最不老實的,陰奉陽違,兩面三刀。

這些朱栩心裡都有着模糊的計劃,雙手抓着桌角,道:“地圖就在這了,跟朕說說兵部的計劃。”

孫承宗看了眼申用懋,示意他來說。

申用懋側身向朱栩,道:“皇上,我大明目前有二十一個省,外加科爾沁,朝鮮,薩摩藩等等,在冊的兵力是三百二十八,外加其他的,總數在四百二十萬以上,其中陝.西六省四十多萬,雲.南等南方戰區是三十五萬,遼東是二十六萬,海軍已經擴張到十二萬,新兵營目前在冊的有六萬,今年退役四萬,明年計劃招錄六萬……”

朱栩靜靜的聽着,大明現在的軍制比天啓以前清爽很多,能夠一目瞭然。

“說說你們的精簡計劃。”朱栩道。

這件事兵部已經籌謀很久了,申用懋道:“皇上,遼東情勢基本穩定下來,有祖大壽的泰寧衛以及科爾沁的騎兵,外加我大明的施壓,察哈爾暫時不敢冒犯我大明,所以,臣等計劃,將遼東的軍隊削減到十萬以下,最好保留在八萬左右。陝.西六省目前民亂降低,外加遷移人口越來越多,危害已不大,甘.肅等鎮今年戰事規模都不大,臣等建議,將軍隊數量削減到十五萬左右。安南已經收復,其他諸國都被震懾不敢妄動,南方戰區,臣等議將數量保留在十二萬左右,其他各地,總共削減二十六萬左右,海軍的規模,臣等認爲控制在五萬左右,最爲合適……”

朱栩聽着申用懋的話,眉頭不時的皺起。

按照申用懋的說法,大明的軍隊將大幅度削減,保留的數量大約還不到兩百萬,削減的都是常備軍,對各地總督府的人馬保留不動。這顯示孫承宗等人對大明四周的局勢有一個極度樂觀的預估,只考慮應對國內,對外幾乎沒有任何的‘念頭與想法’。

這也讓朱栩再次審視朝廷,尤其是軍方的守舊心態。

裁軍的目的,除了是由於財政問題,迫不得已,朱栩也是希望帶領明朝軍隊進行變革,現在是冷兵器時代向熱武器時代過渡的關鍵時刻,明朝必須要走在世界的最前面,精兵化,高機動化,槍炮配合是主要目標,可孫承宗等人似乎並沒有意識到,哪怕是已經有了幾次極其顯著的戰爭例子在前的情況下。

‘看來,不止是朝廷需要改變,軍方也要動一動了……’

朱栩心裡若有所思,但他沒有立刻開口,待申用懋說完,道:“說說你們的具體辦法。”

申用懋這次沒有開口,看向孫承宗。

孫承宗側身向朱栩,道:“皇上,除了遼東,舊港,呂宋等海外之省,其他的省份,臣等打算將各地駐軍進行合併,成立大營,彼此交叉,負責鎮守兩個省份,比如,陝.西,山.西的兩西大營,江.蘇,浙.江的江浙大營,這樣既能確保各地安全,又能節省財政支出……”

“也就是說,陸上十八個省,只要九個大營,每個大營兵力是多少?”朱栩神色如常的道。

“五萬。”孫承宗道:“另外,對於各地的總督府,臣等也打算進行精簡,去除雜兵,如同‘新政’一樣,進行認認真真的梳理,確保軍令通暢無阻。”

雖然孫承宗以及兵部的想法沒有達到朱栩想要的高度,但總體計劃是一致的,這樣的佈置也說不上不好,只是隨着災情加重,不知道還有多少變數,朝廷可調用的正規軍不能出現捉襟見肘的情況!

“新兵營是什麼情況?”朱栩目光看向申用懋。

申用懋道“目前新兵營有六處,分別在河.南,山.西,江.蘇等地,每年都有一萬人退役,若是朝廷有需要,可以在一個月內召集三十萬人,甚至更多,皇家軍院的畢業生,都要在新兵營待一年以上才能調任,升遷,目前已經有一千多人充斥在全國各軍之中……”

朱栩點點頭,稍作沉吟,道“還不夠,新兵營要擴大,再大一倍,新兵營要自給自足,朝廷的撥款要減少,優勝劣汰,不能含糊……”

新兵營都會佔據很大一塊地,這些地足以夠他們吃喝用度。

“是。”申用懋應聲,而後道:“皇上,關於兵部對軍改的具體奏本,臣等會盡快上呈,現在的問題是海軍。”

說到這裡,一直摻和不進去的熊文燦神色微緊,連忙擡手道:“皇上,諸位大人,海軍下轄雖然有十二萬,可在呂宋,舊港就駐紮了六萬,還有各處基地,尤其是朝鮮,薩摩藩,琉球又分去兩萬,臺.灣,安南又是一部分,海軍真正能用於調遣的,不足五萬之數……”

熊文燦話一出,孫承宗,申用懋都看了他一眼。

他們都認爲,裁軍是皇帝,朝廷的既定計劃,海軍的作用已經大大減弱,不應該還有那麼多兵丁。

明朝現在要兩條腿走路,一個是陸軍,一個是海軍,尤其是海軍還是朱栩重點扶持的,不但不能縮減,投入還要繼續增加!

朱栩將一羣人都表情盡收眼底,心裡思索一陣,道“海軍目前偏弱,西夷之人此番戰敗,還不知是否會報復,現在不能馬放南山,呂宋,舊港剛剛歸附,不能棄之不管,海軍的人數還是有些少了,准許海軍有一處招募新兵的基地,用以訓練海軍,海軍的總規模,控制在二十萬左右!”

孫承宗等張口欲言,朱栩直接擺手,道:“這件事就這麼定了。”

朱栩話音落下,屋子裡的人再沒人開口,朱栩在軍事上的能力與威望,讓他們都沒有底氣去辯駁。

熊文燦心裡大喜,神色越緊的道:“臣遵旨。”

朱栩看着地圖,沉思半晌,道:“關於你們說的大營,朕不反對,不過要仔細規劃,寫詳細的條陳來給朕看,朕要再斟酌一二。嗯……關於兵殿,兵部,你們是怎麼想的?”

爲了控制兵權,明朝自建國之初就用五軍都護府來統兵,兵部來調兵,將軍權一分爲二,集中於皇帝。朱栩後來軍改,大概也沿襲了這一思路,設置了兵殿統兵,兵部調兵,但由於兵部強勢已久,兵殿幾乎是空懸。

孫承宗,申用懋,毛文龍等人都是一怔,熟悉朱栩的孫承宗,申用懋心裡紛紛一跳。

孫承宗眉頭微緊的道“皇上的意思是?”

朱栩手指敲了敲桌子,這幾人的態度他已經可以預估了,不過他還是要進行推動,道“現在我大明的疆土前所未有的大,兵部在朝廷中顯的很是弱小,你們覺得是否要改變?”

自古以來的朝代,都是重文輕武,或者說抑武,明朝還好些,宋朝就是個奇葩。

孫承宗知道朱栩‘好武功’,神色誠懇的道“皇上,臣認爲兵部有所節制是必須,若是擡升兵部地位,怕是會引起朝局不穩。”

朱栩聽着,微微點頭。

孫承宗的顧慮是有道理的,強勢的兵部對朝局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並且發展方向不可預測,需要萬分謹慎。

不管是陸上還是海上,明朝面對的對手都非常強大,並且決不能敗,若是敗了,會被這個世界拋棄!

建立一個海上強國,陸上強國是朱栩的一大目標,哪怕是現在這種艱難處境,他也在所不惜!

朱栩站起來,揹着手,心裡慢慢斟酌着。

明朝是文人當政,不管是政務,還是軍務都是文人把持,他們的普遍觀點都是‘小富即安’,沒有什麼進取之心,戰略眼光也都集中在‘中國’。

“朕打算設立一個大元帥府,”

朱栩目光巡視着幾個人的臉色,道:“下轄作戰處,統領處,參謀處,後勤處,裝備處等等,統領我大明的陸軍,海軍以及其他,兵部掙脫出來,只負責日常事務,你們覺得怎麼樣?”

第1539章 一直活着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攻寧遠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風雨前(求收藏~)第1461章 皇家貿易集團更人第兩百零一章 如山的壓力第1409章 給孫傳庭看的土地官司(加更)第六十三章 後遺症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三百三十六章 范文程之死第1330章 僕從軍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第一次會議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1164章 最後的安排第六百五十八章 顧炎武第1537章 一場大雪第1345章 人頭滾滾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六百二十五章 權勢收攏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1172章 非嫁不可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出手第1515章 謀大事者無名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五百一十九章 朱由檢鬆了口氣第兩百八十六章 小爽一把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三百二十一章 投降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第1310章 孫傳庭的演講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九百九十四章 意外的手段第六百六十九章 封禁秦淮河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1307章 開始了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七百二十八章 萬國商會第八百零零二章 內閣強勢第五百九十三章 奇異的搶劫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普通的壽宴第七百七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1471章 集權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薦~~)第1527章 截殺孫承宗第六百八十八章 畫了一個圈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普通的壽宴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懷第五百九十五章 被襲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活就是杖斃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1225章 禍之蕭牆第1208章 打頭風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們反抗了第1319章 家宴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兩百九十一章 後金徵朝鮮第七百八十一章 刺客來襲第七十五章 駱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1203章 攻守同盟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1451章 多爾袞謀自立第1324章 話儒第1415章 如山,如濤的壓力第八百八十八章 送行第七百三十五章 靖海第1347章 李定國登岸第五百六十章 姐妹花第七百六十九章 出使歐洲第三百七十章 鎮壓第1215章 無聲無息的對峙第七百三十章 黑夜奏對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1285章 一場好戲第七百四十三章 誓師迎戰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變蛟入京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了第兩百九十章 遼東黃太吉第八百一十七章 定調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第八百三十八章 君臣交心第兩百七十四章 有錢有糧的人第1409章 給孫傳庭看的土地官司(加更)第四百三十三章 林丹汗復出第二十章 不好預感
第1539章 一直活着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攻寧遠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風雨前(求收藏~)第1461章 皇家貿易集團更人第兩百零一章 如山的壓力第1409章 給孫傳庭看的土地官司(加更)第六十三章 後遺症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三百三十六章 范文程之死第1330章 僕從軍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第一次會議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1164章 最後的安排第六百五十八章 顧炎武第1537章 一場大雪第1345章 人頭滾滾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六百二十五章 權勢收攏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1172章 非嫁不可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出手第1515章 謀大事者無名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五百一十九章 朱由檢鬆了口氣第兩百八十六章 小爽一把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三百二十一章 投降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第1310章 孫傳庭的演講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九百九十四章 意外的手段第六百六十九章 封禁秦淮河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1307章 開始了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七百二十八章 萬國商會第八百零零二章 內閣強勢第五百九十三章 奇異的搶劫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普通的壽宴第七百七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1471章 集權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薦~~)第1527章 截殺孫承宗第六百八十八章 畫了一個圈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普通的壽宴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懷第五百九十五章 被襲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活就是杖斃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1225章 禍之蕭牆第1208章 打頭風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們反抗了第1319章 家宴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兩百九十一章 後金徵朝鮮第七百八十一章 刺客來襲第七十五章 駱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1203章 攻守同盟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1451章 多爾袞謀自立第1324章 話儒第1415章 如山,如濤的壓力第八百八十八章 送行第七百三十五章 靖海第1347章 李定國登岸第五百六十章 姐妹花第七百六十九章 出使歐洲第三百七十章 鎮壓第1215章 無聲無息的對峙第七百三十章 黑夜奏對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1285章 一場好戲第七百四十三章 誓師迎戰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變蛟入京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了第兩百九十章 遼東黃太吉第八百一十七章 定調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第八百三十八章 君臣交心第兩百七十四章 有錢有糧的人第1409章 給孫傳庭看的土地官司(加更)第四百三十三章 林丹汗復出第二十章 不好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