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艱難險阻

朱栩出了馬車,一屁股坐在李如靖邊上,習慣的拿起餅與湯碗。

李如靖皺眉看了眼朱栩,挪了挪屁股。

王瓊玉沒有說話,端着碗,靜靜的喝湯。

沒多久,李鏢頭走過來,看了朱栩一眼,又瞥了瞥不遠處站着的曹變蛟,漠然道:“過一會兒就啓程,下一個地方就會有驛站,附近都有官軍,所以這段路會有危險,你們都小心一點。”

“嗯。”王瓊玉捧着碗點頭。

李如靖擡頭看着李鏢頭,沉色道“是。”

朱栩神色不變,看着車隊前面,饒有興趣的暗道‘這趟鏢只怕還真押了好東西,前面的路要不太平了……’

李鏢頭沒有多看朱栩,雖然陶掌櫃再三叮囑,這位貴少爺不能有事,可在他看來,這樣的貴少爺最擅長保命,並不需要他多做什麼。

與此同時,一大早的京城,彷彿都在準備着什麼,安靜的可怕,都異常統一的關注着皇宮。

率先出現的是宮門口貼出了司禮監關於‘政改’的通過告示,繼而是內閣頒佈新的大明律,景正朝報以及六部報紙的齊齊火熱出爐。

“什麼,首輔空懸?兩個次輔?”

“外戚沒有限制?臣強主弱,皇帝就不怕外戚篡權嗎?”

“六部的改動居然這麼大,尤其是刑部,看着就覺得心驚肉跳,那些巡撫,總督是怎麼答應的……”

“戶部要重新登記戶籍,丈量田畝,這可是大事情……”

“官府不在負責審案,由大理寺分級負責?那要官府還做什麼……”

“督政院……的權職比過往的都察院還要大,在地方上也擁有監察地方的權力……”

“這改革好可怕,朝廷對地方的控制怕是前所未有了……”

“稅改,朝廷要向士紳徵稅?”

“十八省的總督,巡撫都聯署了,朝廷這是決心推行‘新政’了嗎……”

隨着報紙在京城的鋪開,不知道多少讀書,識字之人人手一份甚至幾份,不停的研讀,探究裡面的內容,不時又發出震驚之語。

“我反對!”

突然間,一個白髮老者將報紙扔在地上,鬚髮怒張的大吼道:“我大明內憂外患,朝廷不想解決,卻想搶劫士紳之財,無德無能!”

“說的沒錯!”

一個年輕人跳起來,大聲道:“重登戶籍,丈量土地,朝廷不知道這樣會影響天下,造成天下不穩嗎?”

“刑獄司,都察院,大理寺,朝廷這是將地方衙門當成了什麼,要取而代之嗎?”

“爲什麼要空懸首輔,還是要荒廢內閣嗎?”

“閹賊再起,朝廷昏庸!”

“順天府已經在推動‘徵稅’,從今年的夏糧開始!”

“我不同意,這‘新政’分明是胡鬧,自古以來,哪有革新是真正爲國爲民,無不是半途夭折,勞民傷財!”

“不錯,我們去六部,去內閣,去皇宮請願,一定要讓天下人明白,‘新政’不可行,要儘早廢除!”

“走!”

“走!”

一羣人不分老幼之人,急匆匆的從各處出來,奔赴皇宮方向。

‘慎獨’書院,劉宗周正在看着今天突然涌現的幾張報紙,神色凝重。

他身前一個,做弟子禮的學生,神色肅然道“老師,朝廷革新的動作太大,只怕會動搖國之根本。”

在這個時候,‘國本’這個詞經常出現,一旦出現就意味着事情重大,無數人跟着反對,然後墨守成規,不能妄動。

另一個弟子,同樣神色凝重,道:“老師,當今聖上不喜文,反而重武,未必是好事情。”

劉宗周沉凝不語,他在野,也不太喜歡朝局,因此一直不仕,可朝廷的‘革新’動作越來越大,讓他都覺得心驚。

這樣下去,真的會動搖國本!

兩個弟子見劉宗周始終不說話,隱約猜到他的心思,其中一個建議道“老師,您不妨去見一見袁大人,闡述您的想法。”

他們說的袁大人是袁可立,袁可立的祖上是太祖年間的世襲錦衣百戶,傳自袁可立是第八世,書香鼎盛,在睢.陽名聲尤隆,他的兒子袁樞早就中了進士,現在官至河.南參政,善騎射,有邊才,工詩賦,是書畫大家。

袁可立今年七十一,在明朝也是響噹噹的儒學大家,劉宗周見了都要行弟子禮。袁可立同樣欣賞劉宗周的治學之才,兩人算是忘年交。

劉宗周擡頭看着眼前兩人,搖頭道:“袁公速來剛正不阿,若是朝廷新政有弊,他絕不會同意,也無人可強迫,既然六部尚書都聯署,說明袁公是認爲情勢嚴重,新政事所必行。”

“老師,新政看似能爲朝廷增加稅收,卻會動搖天下,乃是飲鴆止渴之舉,根本不能施行的!”

“這裡面的一條條都曠古未有,所有之人都會反對,將引起天下大亂!”

“老師,朝廷的改革太過激進,縱然危機重重,也應當一步步來,如此動靜着實過大。”

“治大國如烹小鮮,豈可如此猛烈,朝廷即便有爲天下之心,可不能操之過急,損害國本……”

劉宗周的兩個學生你一言我一語,明裡是議論朝廷剛剛頒佈的‘新政’,實則都是反對,希望劉宗周出面扛旗。

劉宗周這幾年在京城講學,名聲隆隆,士林爲之敬,哪怕六部尚書見了都相當客氣,可以說,在大明現在的文壇,他是一座高峰,不可攀的那種。

他不是錢謙益那種有‘才華’的人,號稱所謂的江南第一次才子,東林魁首,劉宗周已經跨越了這個階段,成爲‘大家’,已然是治學的‘宗師’。

可劉宗周還是搖頭,這幾年在京城,他專心研究學問,對於政局他也不是沒有關注,唯一的心得就是:遠離。

崇禎到現在的景正,看似平和,六部堂官很穩定,可其中蘊含的潛在風險更加可怕,以他的眼光來看,魏忠賢的這次突然復起,更像是一種‘迴光返照’,過了這段時間,他就將會被皇帝徹底清算。

作爲一個冷眼旁觀的儒道宗師,劉宗周或許沒有多少政治鬥爭經驗,可遍讀史書,讓他有着非同一般的眼光。

這些話劉宗周沒有說出口,一旦傳出去就會引來大禍,他看着眼前的兩個弟子,知道今後麻煩是少不了了,沉默一會兒,道:“收拾行李,今天就返回江南潛修,沒有我的允許,不準外出。”

劉宗周知道,既然魏忠賢出來,肯定不是冒個頭就算了,他不希望弟子們被牽連。

兩個弟子都皺眉,對視着,目光中都是不情不願。

他們的老師分明是要躲避,不想摻和這次朝廷新政。可他們從本心十分的擔憂,擔憂大明的前途。

順天府臨時衙門。

掛着北直隸巡撫頭銜的陳奇瑜,神色肅穆的看着在坐的一羣人。

北直隸共有順天府、保.定府、河.間府、真.定府、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永.平府、延.慶州、保.安州的八府兩州,本來還有加上順天府的兩個知縣,只是他們都涉案,人影無蹤。

順天府府尹,北直隸巡撫陳奇瑜,順天府府丞陳所聞,外加八個知府,知州,總共十個人,算是閉府密議。

廣.平府知府陳德脩,看着陳奇瑜叫苦道“陳大人,朝廷的政策下官當然是遵守的,可這個如何收取啊?難不成派兵上門逼迫嗎?”

河.間府知府劉鳳忠沉着臉,道:“陳大人,這件事是否該向朝廷申辯,稅糧根本不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就能收上來的……”

大.名府知府龐桂賢,滿臉的憂愁,道“大人,此事不可行,真要將這些士紳惹急了,衙門都不會有人做事的。”

永.平府知府王善海連忙接着,道:“是啊大人,官府在地方都靠士紳支持,若是士紳不理會,政令都出不了衙門……”

其他的知府,知州紛紛倒苦水,講困難,一點意見都不說。

陳奇瑜面色凝重,心底已經出離憤怒。這幫人早就與那些士紳沆瀣一氣,這個時候居然半點都沒有支持朝廷政務的意思,反而變相的要求朝廷廢除這一條新政!

陳所聞越發的明白這件事的艱難了,沒有下面官員的支持,朝廷的政策都是空話,想要落實將千難萬難。

上面催逼,下面糊弄,他們夾在中間在左右爲難,最是痛苦。

陳奇瑜壓着心底的怒火,沉着臉道“我不管你們有什麼困難,夏糧在即,我要你們在三天內拿出詳細的辦法,以及預估各府能徵收的夏糧數目,如果做不到,你們要麼上奏辭呈,要麼本官直接免了你們的官職!”

衆人神色微驚,誰不在意官銜?

劉鳳忠急色道:“大人,你不能這樣做,我們是吏部任命的知府,順天府無權任免!”

龐桂賢面露驚慌,跟着道:“陳大人,這徵糧非同小可,豈能三言兩語決定,還請通融,給我等時間籌謀。”

“是啊陳大人,這新政剛開始,總不能一點時間都不給我們做準備……”

“陳大人,我看今年的夏糧還是如往年,從秋糧開始吧……”

“陳大人,還請向朝廷陳情,我等真是有困難……”

“大人,事有輕重緩急,不能本末倒置啊……”

一羣人爭先恐後,七嘴八舌,各種辦法都出來了,全是或明或暗,或直接或變相的要求陳奇瑜放棄徵糧。

第八百一十四章 下一個對付誰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議開始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1256章 新勢力第三百七十八章 苛責第六百九十二章 解放思想第1538章 血染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銀礦第1179章 陰謀暗殺第七百零三章 備戰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1336章 要錢的天皇第二百零八章 軍政佈局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1460章 恍如隔世的一羣人第四百零六章 全數入獄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1220 彈劾溫體仁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1198章 節點第九百九十章 大跨步(求月票~)第兩百九十四章 尾隨追殺第九百五十章 溜出宮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九百九十二章 涼涼第四百零五章 最後的清洗第1187章 破局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喜了第三十六章 敲打第一千零三十章 開口第九百零九章 判決第1349章 突變第1322章 不尋常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蹭飯第1381章 決戰之日第1144章 來自明朝的干涉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陰謀破產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閱,不回第1255章 以命相陪第六百三十章 攻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太吉遇刺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1500章 孫傳庭再次攏權的機會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京城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七百八十一章 刺客來襲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六百三十九章 言官悍將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八百八十六章 舊事第1370章 天皇和親?第九百四十五章 開端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五百三十二章 新年新政第兩百四十六章 移宮案再現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1247章 弔詭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八百一十七章 定調第九百五十七章 禮成第四百三十八章 朱由檢反對第九百六十章 難難難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1284章 戲水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五百六十三章 海蘭珠第六百三十章 攻城番外三第九十五章 隱疾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1394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呼萬歲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1176章 路演第兩百六十三章 波平波又起第1165章 投誠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1471章 集權第八百八十六章 舊事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1503章 對上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兩百五十九章 宮門開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由檢心思第1195章 上岸的危機四伏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四百六十一章 六扇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登基與捷報
第八百一十四章 下一個對付誰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議開始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1256章 新勢力第三百七十八章 苛責第六百九十二章 解放思想第1538章 血染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銀礦第1179章 陰謀暗殺第七百零三章 備戰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1336章 要錢的天皇第二百零八章 軍政佈局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1460章 恍如隔世的一羣人第四百零六章 全數入獄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1220 彈劾溫體仁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1198章 節點第九百九十章 大跨步(求月票~)第兩百九十四章 尾隨追殺第九百五十章 溜出宮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九百九十二章 涼涼第四百零五章 最後的清洗第1187章 破局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喜了第三十六章 敲打第一千零三十章 開口第九百零九章 判決第1349章 突變第1322章 不尋常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蹭飯第1381章 決戰之日第1144章 來自明朝的干涉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陰謀破產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閱,不回第1255章 以命相陪第六百三十章 攻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太吉遇刺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1500章 孫傳庭再次攏權的機會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京城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七百八十一章 刺客來襲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六百三十九章 言官悍將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八百八十六章 舊事第1370章 天皇和親?第九百四十五章 開端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五百三十二章 新年新政第兩百四十六章 移宮案再現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1247章 弔詭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八百一十七章 定調第九百五十七章 禮成第四百三十八章 朱由檢反對第九百六十章 難難難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1284章 戲水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五百六十三章 海蘭珠第六百三十章 攻城番外三第九十五章 隱疾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1394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呼萬歲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1176章 路演第兩百六十三章 波平波又起第1165章 投誠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1471章 集權第八百八十六章 舊事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1503章 對上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兩百五十九章 宮門開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由檢心思第1195章 上岸的危機四伏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四百六十一章 六扇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登基與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