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兩幅真品

周夏確實想到些東西。

他也是看方雪鑑定的那幅畫,並沒有裝裱,顯得比較薄。尤其和他正在鑑定這幅經過裝裱的畫,對比起來,兩者厚薄不一樣。

對呀!

這就是剛剛被他差點忽略的地方。

用來作畫的畫紙,厚薄不一樣。

周夏再低頭,仔細觀察,發現確實如此。

這幅《墨荷圖》所用的宣紙,比其他的畫,要顯得單薄許多。

這樣的情況下,周夏自然而然就聯想到古玩收藏行內過去常用的手法。

將一幅畫,變成兩幅畫。

這並不難理解。

如果當初畫家作畫的時候,用的兩三層的夾宣,那就完全有可能。

一般,大家形容一位大師級畫家水平高,或者是法好,大家都愛講筆力直透紙背。

用的是夾宣的話,繪畫技術高的大師,比如八大山人這樣的。夾宣的兩三層宣紙,都能被沁透。周夏他們後來做鑑定時候,一般,也都會仔細觀察,筆墨的沁入紙張的程度,如果是年代久遠的,一般都會滲入紙張中。而新近作畫的,大都不會滲入得那麼深。

這樣的,畫在夾宣上的法作品。

碰上技藝高超,分揭水平高的高手,完全能夠將其分揭爲兩幅。

民國時期,這樣的高手就很多。

再聯想到這幅畫的裝裱時間,周夏心中已經有了明悟。

這幅畫,應該是真的。

八大山人紀念館的那幅,也應該是真的。

兩幅畫,都是出自同一幅夾宣畫,被人分揭成兩幅,以此牟利。

周夏眼前看到的這幅畫,應該是裡層,而八大山人紀念館的那幅畫,則應該是面層。

因爲裡層即便筆力再怎麼高超。由於紙質透度的原因,分揭開來,肯定和表面的那層,有一定的差異。

筆墨未能浸透的地方,顏色肯定會淡些。這也是周夏之前所注意觀察到的地方。這幅畫的墨。有些許地方,是後面添加上去的。

一般情況而言,這些地方,分揭的高手都是不會去畫蛇添足。但如果影響到整幅畫的效果時,他們還是會做些手腳的。

由此,這幅畫的鑑定,周夏也算是完成。

他認定,這幅畫的確是真品。

最後。他也清楚考古鑑定系統來,做最後的結論。

這時候,他也很好奇,對這樣一幅畫,系統會作何判斷。

“該作品創作於公元1700年。”

系統給出這樣的鑑定結果,並沒有出乎周夏的預料。

這說明,系統還是認定,這幅畫的最初創作時間,雖然後面有分揭修補之類的事情。但並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價值。

只是這樣子一分爲二的技術,還真是神奇得很。

周夏就在琢磨着,這不是等於平白多出一幅真品來。當然,這樣的事情,也對原畫有要求。那就是,必須是在兩層或者三層的夾宣上作畫的,技術再高一點,一幅真品。別說變成兩幅真品,即便變成三幅真品也是有可能的。

周夏自己是沒那本領的。但這並不妨礙他做鑑賞。

一幅畫,如果能保持原始狀態自然是最好,可眼下,既然已經被分開來,周夏也要承認它的價值所在。

朱秀芳和方如建他們都是書畫鑑定的高手,對這其中的來由,所蘊含價值之類的,想必也都清楚明白得很。

鑑定完這幅畫之後,周夏便將這幅畫先收起來,書房的地方有限,不可能一幅幅畫都攤開來。

方如建看他有了鑑定結果,當下也就好奇地問,“周夏,你怎麼看這幅畫啊!”

周夏並沒有回答他,而是先看了方雪那邊兩眼,他也發現,方雪的鑑定速度也不慢,她手頭那幅畫,也宣告鑑定完畢。

方如建在笑着說,“你說小雪啊,她之前就見過這幅畫,想必,她也很想知道,你做出的鑑定結果是怎樣的。小雪,你說是不是啊?”

方雪微微笑着迴應說,“可不是嘛!當初我就在這幅畫我就沒看得太真切。周夏你眼力不錯,肯定不會像我一樣。”

周夏笑着說,“小雪你太高看我了,我對書畫鑑定並不擅長,更多時候,都是憑感覺在瞎蒙。如果有什麼說得不對的地方,你們不要見笑纔好。”

方雪笑着說不會的,方如建也很期待,周夏的鑑定到底是怎樣的。

周夏也就直言道,“這幅《墨荷圖》,我覺得是八大山人的真品無疑。”

方雪就問他,“周夏你這麼肯定呀!據我所知,在八大山人紀念館,也有同樣的一幅《墨荷圖》。”

周夏顯得很有自信,微笑着回答說,“我也有所耳聞,但沒能親自去八大山人紀念館一探究竟,對那幅畫的真假,也無從知曉。我只說眼前這幅畫,我仔仔細細看過了,儘管有些無傷大雅的小毛病,但的的確確,是八大山人朱耷的真跡無疑。”

看他說得這麼肯定,存心替忙不過來的老伴朱秀芳考察他的方如建就插嘴說,“八大山人紀念館的那幅《墨荷圖》,我和秀芳,還有小雪她們都親自去看過的,大家一致認定,那幅畫確實是真品無誤。眼前這幅……”

儘管方如建沒有說完,但他的意思也很明顯,是要詢問周夏,是不是還要堅持他的意見不動搖。

周夏心中有答案,自然不會被他給誤導,很快就回答說,“我還是認定,這幅畫是真品。”

方如建笑道,“那就有意思了,照你這樣的說法,這兩幅畫都是真品啦!”

“是的!”周夏點頭,“確實存在這樣的可能。那幅畫我雖然沒看過,但方教授你們既然見過,並保證是真品,我也相信。”

方雪湊熱鬧說,“那怎麼可能有兩幅真品呀!”

周夏笑道,“想必你們都該清楚的,這幅《墨荷圖》的原作。是畫在夾宣上的。大概在民國的時候,這幅畫被高手分揭開來,一幅畫變成兩幅畫,還都是真品。這幅畫的裝裱,也應該是那時候裝裱的。目的也很明顯。就是爲了掩飾一下被分揭開來的事實。畢竟,這幅畫是分揭開來的,我判斷是裡層,筆墨不像面層那樣清晰。還有補墨的地方。而且,這樣的畫,分揭開來,紙質就稍微要單薄些,重新裝裱之後。能更好地瞞天過海,謀取更多的利益。”

方如建聽完後,頓時鼓掌,樂呵呵地笑了起來,“周夏的眼力果然不錯,我本來還想誤導你一下的。先前我還覺得,你買來那幅《杜鵑啼血圖》,純屬運氣好,現在我改變看法了。秀芳能有你和小雪這樣的學生。是她的幸事。”

周夏忙回答說,“方教授太過獎了,我當時買那幅《杜鵑啼血圖》,確實是在撞運氣。朱教授那邊還沒鑑定出結果來,我自己也不敢完全肯定。就一定是八大山人的真跡。”

方如建笑道,“依我看,肯定是八。九不離十了!你們天地拍賣公司的一羣老行家可不是吃素長大的,能讓他們這麼大張旗鼓做宣傳的重器。肯定不是泛泛之物。”

方雪這時候則問周夏,“周夏。你真沒去過八大山人紀念館嗎?”

“是的,好像是在江西南昌呢!”周夏回答道。

“當初我就是因爲去看過真品,所以才把這幅給鑑定錯了。”方雪這時候到是很坦然,“你說的那幾處地方,我也只當成是作僞的證據,倒是沒往夾宣分揭這上面想。後面,還被朱教授好好數落了一陣呢!”

周夏就開了個玩笑,“看來見識得少,並不完全就是壞事呀!”

方雪微微笑,提醒他說,“接下來的幾幅畫中,有些真品就保存在八大山人博物館裡面。”

她說話的時候,周夏觀察了一下她的表情,心中則在琢磨着,方雪這算是使壞?還是好意提醒。

可惜,他從方雪的表情中,看不出太多的所以然來。要知道,她素來是以冷麪著稱的。

周夏再轉眼看現在的主考官方如建,他似乎並不介意方雪這樣的提醒。

在他看來,這樣的提醒,對周夏來說,纔是公平的。沒有見過真跡,怎麼能知道假的。周夏本身也不是書畫鑑定專業的,沒有足夠的信息積累,如果能做出準確的鑑定結果。

當然,方雪要是存心給他添亂的的話,方如建也不會多管,反而樂見其成。

但剛剛從周夏的態度就看得出來,周夏這人意志比較堅定,不太容易受人影響。剛剛,他們都說了八大山人紀念館的地方有真品,周夏還是堅持己見,由此可見一斑。

“那我就繼續了!”周夏的任務比較緊,一共十幅畫,他這纔剛起了個頭。

方雪和方如建都說好,方雪倒是輕鬆得很,這幾幅畫中,也就只有兩幅畫她之前沒有鑑賞過。

當然,這個時候,方如建是不會提前公佈結果的,免得影響周夏的判斷。

周夏埋頭做鑑定的時候,方雪可以輕鬆上陣,將最後一幅畫仔細鑑定,還能細心琢磨琢磨。

周夏現在面前的是,也是落款爲八大山人的一幅畫,《孤鬆圖》。

這幅畫就比較有名了,周夏能記得這幅畫,也是因爲,一家拍賣行,曾經拍過這樣一幅畫。而且,和這幅畫一模一樣的真品,還在八大山人紀念館裡。

當初爲這事情,業內還鬧得沸沸揚揚的,周夏在查找八大山人作品相關記錄的時候,就有看到相關報道,儘管是幾年前的事情。

但箇中真假,誰也說不清楚,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見到實物的。光以圖片論真假,放嘴炮,其實沒多少意義的,也沒有多少參考價值。

“又是八大山人紀念館!”周夏只是感嘆。

周夏在心底暗自嘀咕着,爲什麼又說又呢!

於此同時,他也心中在琢磨着,朱秀芳家收藏的這幅畫,是不是就是拍賣會上那幅。

如果真是拍賣會上拍賣的那幅畫的話,以朱秀芳和方如建的眼力,不可能看不出來真假。他們拍下來的話,也肯定是有原因的。

如果不是的話,那這幅畫又當作何解。

這樣紛雜的念頭,在周夏腦海只待了片刻功夫,就像是條件反射一樣,不由得他不去思索。但很快,周夏就把這些亂糟糟的想法給逐出腦海去,因爲,這些東西都是虛的。

這幅畫究竟如何,還是得讓它自己說話。

周夏所要做的,只是將這幅畫給鑑定出真僞來就行。

他還是先從紙墨上下功夫。

這一來,周夏很快就發現了一些端倪,證明這幅畫,極有可能是仿品。

相比起之前的那幅八大山人真跡的《墨荷圖》,這幅畫的紙墨,並沒有到明末清初的時候。用的雖然也是老宣紙,但和清初的紙墨,還是有相當差距的。

僅此一點,周夏其實就可以判定,這幅畫屬於仿品了。

但毫無疑問的是,仿作這幅畫的高手,肯定是看過原畫的,說不定還親自收藏過,而且浸淫的時間很長,要不然,根本沒辦法臨摹得如此完美。

周夏看這幅畫上面,各種印章款識都和八大山人相符,甚至,連上面吳昌碩的題跋,也都俱全,而且十分神似。

作這幅畫的人,肯定是高手!周夏敢肯定。

當然啦!說是神似,其實還是有些差距的。

周夏仔細鑑定過,也看出些不一樣地方來。

這樣的《孤鬆圖》,是八大山人六十歲以後的作品,這時候,八大山人的風格已經成形,而且趨於穩定。

但這幅畫的松樹,和同一時期的松樹,表現得並不一致。感覺樹幹有些枯,葉子也有些弱。細節方面,周夏也注意到,這幅畫上的松樹,用筆不是特別流暢,還有來回改墨的情況。倘若是八大山人的真跡,是不該出現這樣的問題。

至於整幅畫看上有些漂浮的,這個就屬於周夏的主觀了。

鑑於此前一副畫的情況,周夏也仔細觀察過這幅畫,確認不會像之前的那幅《墨荷圖》一樣,屬於夾宣分揭出來的作品。

至此,這幅畫,周夏就基本可以斷定,這幅畫屬於高仿品了。儘管有些仿得不到位的地方,但就整體水平而言,還是相當高的。要能臨摹得和八大山人朱耷一樣的水平,那就可以自創一派了。

第99章 倪瓚絕筆第143章 峰迴路轉第71章 節操何在第88章 複製品第7章 逛古玩街第151章 征服第32章 百萬年薪第5章 負荊請罪第178章 得現真跡第24章 氣質第184章 天大人情第3章 高科技鑑定第13章 撲朔迷離第157章 救火員第65章 青瓷淨水杯第116章 兩幅真品第97章 打道回府第71章 節操何在第38章 敗退第16章 跟着撿漏第16章 跟着撿漏第172章 唐三彩第71章 節操何在第39章 首秀第10章 玉蟬到手第12章 系統提示第34章 良好開端第45章 畫蛇添足第23章 準備工作第1章 洪武釉裡紅第89章 人人都會演戲第62章 隱藏福利第96章 艱難決定第17章 紅釉小杯第13章 撲朔迷離第135章 洋彩第4章 徐師傅第134章 研究對象第49章 偶像第177章 古琴第89章 人人都會演戲第65章 青瓷淨水杯第56章 刁難第153章 堅持第23章 準備工作第181章 評價第182章 看不透第一百二九章 不請自來第4章 徐師傅第160章 中間人第180章 交流第49章 偶像第113章 逆轉第95章 遺憾第152章 緣由第9章 玉蟬第136章 放棄第141章 誤會第150章 今夜無眠第96章 艱難決定第73章 眼力和眼光第102章 分襠鼎第158章 元青花第102章 分襠鼎第77章 舊友重逢第166章 準備工作第82章 新的合夥第158章 元青花第97章 打道回府第115章 墨荷第161章 來得巧第101章 青銅器第97章 打道回府第8章 舊不如新第10章 玉蟬到手第71章 節操何在第172章 唐三彩第49章 偶像第35章 繼續上拍第21章 是不是漏第186章 家事第158章 元青花第169章 bug第92章 出手第115章 墨荷第153章 堅持第22章 上拍第20章 打臉第99章 倪瓚絕筆第72章 覈查圖錄第91章 糾結第109章 是真是假第68章 琺琅彩第21章 是不是漏第61章 跟你混第24章 氣質第19章 趙老先生第185章 誘惑第51章 重器第一百二九章 不請自來
第99章 倪瓚絕筆第143章 峰迴路轉第71章 節操何在第88章 複製品第7章 逛古玩街第151章 征服第32章 百萬年薪第5章 負荊請罪第178章 得現真跡第24章 氣質第184章 天大人情第3章 高科技鑑定第13章 撲朔迷離第157章 救火員第65章 青瓷淨水杯第116章 兩幅真品第97章 打道回府第71章 節操何在第38章 敗退第16章 跟着撿漏第16章 跟着撿漏第172章 唐三彩第71章 節操何在第39章 首秀第10章 玉蟬到手第12章 系統提示第34章 良好開端第45章 畫蛇添足第23章 準備工作第1章 洪武釉裡紅第89章 人人都會演戲第62章 隱藏福利第96章 艱難決定第17章 紅釉小杯第13章 撲朔迷離第135章 洋彩第4章 徐師傅第134章 研究對象第49章 偶像第177章 古琴第89章 人人都會演戲第65章 青瓷淨水杯第56章 刁難第153章 堅持第23章 準備工作第181章 評價第182章 看不透第一百二九章 不請自來第4章 徐師傅第160章 中間人第180章 交流第49章 偶像第113章 逆轉第95章 遺憾第152章 緣由第9章 玉蟬第136章 放棄第141章 誤會第150章 今夜無眠第96章 艱難決定第73章 眼力和眼光第102章 分襠鼎第158章 元青花第102章 分襠鼎第77章 舊友重逢第166章 準備工作第82章 新的合夥第158章 元青花第97章 打道回府第115章 墨荷第161章 來得巧第101章 青銅器第97章 打道回府第8章 舊不如新第10章 玉蟬到手第71章 節操何在第172章 唐三彩第49章 偶像第35章 繼續上拍第21章 是不是漏第186章 家事第158章 元青花第169章 bug第92章 出手第115章 墨荷第153章 堅持第22章 上拍第20章 打臉第99章 倪瓚絕筆第72章 覈查圖錄第91章 糾結第109章 是真是假第68章 琺琅彩第21章 是不是漏第61章 跟你混第24章 氣質第19章 趙老先生第185章 誘惑第51章 重器第一百二九章 不請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