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理論與實踐

現在周夏手裡的這隻青花大盤,倒是相當符合元代瓷器的風格,厚重、型大、雄渾。

儘管沒有使用準確的測量工具,但周夏依舊估量得出來,這隻青花大盤的直徑約有40釐米,在宋代的瓷器中,大家都絕少看到這種大型的器型,尤其是這類的大盤。

而這樣的特徵,也成爲元青花的一個典型特徵,後來的明清青花瓷,走的則是清雅秀麗的,像這類明顯帶着粗獷的青花瓷,還真不多見。

雖然系統已經鑑定出來,這是件珍貴文物。

但周夏,還是希望,用他的自己的眼睛去切身感受其中的美妙之處,這對他來說,也是相當難得的體驗。雖然元青花已經跌落神壇,不再是神話,但依舊是不可多得的珍惜物品。

由於這件青花大盤已經裂成幾半,又沒有經過完整的修復,這鑑定起來,也就更容易一些。

原因嘛,也是衆所周知的,可以相當清晰地看到內中胎質的全貌。

古時候可沒有現在這樣的機械拉坯方式,那時候都是純手工製作的。

因此,在放大鏡下觀察的時候,就可以明顯看得出來,裡面的氣泡,都是大小不均勻的,有大有小。周夏手裡的這隻青花大盤,正是如此,感覺還有些通透。

周夏之前也見過不少的現代仿元青花,氣泡均勻,有的甚至能見到明顯的機械紋。

除此之外,周夏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將他所學的那些理論知識,結合手裡的實際情況。對手裡的青花瓷,進行更深入層次的對比分析。

據資料記載,元青花的大多數胎骨爲高嶺土摻瓷石,稱作二元配方。早在五代時,繁昌窯和北宋的青白瓷中已發明了此項配方。由於生產元青花的窯口不同,胎骨的特點就各自不一。經過配方的胎,具有一定的強度和柔韌性,能夠較大程度控制高溫變形。保證大件器物的成型率。

如此一來,元青花的大罐出現上百斤的器具、還有碩大的大盤、大碗、有的瓷器,甚至大到讓人感到震撼,也就不足爲奇了。

周夏仔細觀察,發現確實如資料裡所講的那樣,這青花大盤的胎底顯得很鬆軟但並又不會特別疏鬆。和明清的青花瓷對比起來,感覺沒有那麼堅硬。周夏琢磨着。也正是這樣的瓷胎,才能做出這樣的大器來。

看過瓷胎後,周夏又對青花大盤的釉面進行細細的鑑定。

這瓷器的釉面,不用多說,絕對是越光滑漂亮越好。就像周夏之前收穫的那些疑似柴瓷的瓷片,那釉面。真心漂亮到家了,根本就不是其他瓷器所能比擬的。

而周夏在這件青花瓷表面,見到除了尋常青花的青色外,還有卵白色,在積釉處的地方。甚至發現水綠色的存在。這是因爲部分釉汁中加了釉果,所以顯得肥厚凝重。這也是元青花的重要特徵。

他再拿放大鏡往上照,還清晰地看到,除了有輕微橘皮釉和縮釉現象外,有的氣泡,甚至呈現出了紅褐色。

對於這點,他也不覺得奇怪,這樣的情況,恰恰作證了阿古拉的話,說明這是出土的器物。長埋地下,難免會受水土的侵蝕,然後,就會出現這樣子的紅褐色。

此外,這隻青花大盤由於出土之後,保管得也不算好,留下些磕絆,磨損的痕跡。

這樣的表現,也大大影響了這隻青花大盤的價值和價格。

加上這青花大盤還不是完整的器具,也難怪阿古拉此前會到處碰壁,修復之後或許可以上拍賣會,但就眼下這樣子,很多拍賣行都不會接手的。而阿古拉期望值又比較高,恨不得賣個成百上千萬的,所以說,他帶着這東西到東海來,也不是偶然,畢竟,大家的錢來得都不容易,不會輕易被元青花這樣的名頭給忽悠住,尤其是那些老行家,以及久經沙場的拍賣行。

就周夏自己而言,如果這瓷器不是被系統鑑定爲珍貴文物的話,以他的個人觀感,對這瓷器也不會怎樣。原因無他,這賣相實在太差,雖不說當做瓷片標本,但肯定也不會出高價購買的。

只是,眼下,周夏着急着收藏珍貴文物以期達成目標,獲得成就,解鎖下一技能,即便賣相再不怎麼樣,他也是考慮着,即便多出點錢,也是要將它給拿下來的。

之後,周夏又仔細觀察了這件青花大盤所使用的青花料,確認是進口的蘇麻離青。

這也是元青花繪畫所普遍使用的進口氧化鈷,那時候是與古波斯貿易用瓷器、絲綢、茶葉、交換或購買的。

這樣的進口料和永宣時期的青花瓷所使用的蘇麻離青,都是同樣的材料。都有高鐵低錳的特點,有不規則黑褐色的斑塊或錫光點片,並有凹凸感,有暈散、下沉、聚集絲、網、珠點的現象。有的流淌,還有的泛紫色。青花髮色具有青翠濃豔、深淺不一的效果,有的能產生水墨畫的藝術。

但元青花和永宣青花,在青花的髮色上,還是有着明顯差異的。永宣青花明顯要豔麗清澈許多,元青花則要顯得黯淡些。

據周夏自己揣度,大抵還是由於技術進步的緣故,受到窯溫、胎質、釉色、以及配料的差異等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各個時代的青花瓷,都呈現出不同的髮色和特徵。

周夏也特別關注這青花瓷大盤上所呈現出來的繪畫技法與特點。

元代工匠總結吸收了先人的繪畫精髓,又融合了中西文化,把高超的藝術在青花瓷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不,這青花瓷上的繪畫風格總體表現:粗獷豪放,灑脫隨意,嫺熟流暢。構圖飽滿、繁而不亂、一筆畫、一氣呵成、充分表現出畫師的藝術造詣和深厚的功力。

最後,周夏也用系統做了鑑定,想確認這青花瓷的年份。

這青花瓷,雖然有着元青花的無數特徵,可要是最後鬧個大烏龍的話,可就丟臉了。

好在系統沒讓他失望,最後鑑定出來,這青花大盤製作於公元1303年,正是元代,如此一來,那些質疑元青花是否存在的,就可以打消這疑惑了。

第153章 堅持第82章 新的合夥第63章 再臨鬼市第139章 暗號和秘密第6章 成化鬥彩第182章 看不透第7章 逛古玩街第9章 玉蟬第52章 一錘定音第77章 舊友重逢第138章 豇豆紅第一百四十四章第122章 有譜第73章 眼力和眼光第9章 玉蟬第69章 血淚教訓第114章 驚喜第67章 價值數百萬第91章 糾結第139章 暗號和秘密第34章 良好開端第99章 倪瓚絕筆第4章 徐師傅第一百七十三章第83章 普通生活第112章 艱難抉擇第166章 準備工作第140章 放鬆第122章 有譜第一百七十三章第111章 太陰險了第101章 青銅器第115章 墨荷第77章 舊友重逢第14章 出乎預料第71章 節操何在第163章 此生無憾第52章 一錘定音第43章 真假難辨第145章 非汝非鈞非哥第125章 有芒第95章 遺憾第143章 峰迴路轉第76章 入門第51章 重器第116章 兩幅真品第39章 首秀第140章 放鬆第112章 艱難抉擇第154章 你懂的第66章 如何善後第163章 此生無憾第110章 欲蓋彌彰第24章 氣質第133章 爭奪第132章 老狐狸第23章 準備工作第6章 成化鬥彩第136章 放棄第169章 bug第158章 元青花第90章 難題第16章 跟着撿漏第48章 難唸的經第80章 逆市而動第46章 散財童子第8章 舊不如新第176章 欲擒故縱第103章 僞君子第159章 理論與實踐第154章 你懂的第187章 相見第34章 良好開端第30章 願賭服輸第63章 再臨鬼市第120章 爭辯第3章 高科技鑑定第15章 休閒一刻第153章 堅持第55章 多贏第49章 偶像第147章 冒雨趕來第一百七十三章第174章 花瓷第138章 豇豆紅第35章 繼續上拍第138章 豇豆紅第178章 得現真跡第6章 成化鬥彩第163章 此生無憾第57章 考驗第108章 借畫第175章 又是真品?第54章 好主意第121章 魚和熊掌第108章 借畫第61章 跟你混第169章 bug第168章 勸說第96章 艱難決定
第153章 堅持第82章 新的合夥第63章 再臨鬼市第139章 暗號和秘密第6章 成化鬥彩第182章 看不透第7章 逛古玩街第9章 玉蟬第52章 一錘定音第77章 舊友重逢第138章 豇豆紅第一百四十四章第122章 有譜第73章 眼力和眼光第9章 玉蟬第69章 血淚教訓第114章 驚喜第67章 價值數百萬第91章 糾結第139章 暗號和秘密第34章 良好開端第99章 倪瓚絕筆第4章 徐師傅第一百七十三章第83章 普通生活第112章 艱難抉擇第166章 準備工作第140章 放鬆第122章 有譜第一百七十三章第111章 太陰險了第101章 青銅器第115章 墨荷第77章 舊友重逢第14章 出乎預料第71章 節操何在第163章 此生無憾第52章 一錘定音第43章 真假難辨第145章 非汝非鈞非哥第125章 有芒第95章 遺憾第143章 峰迴路轉第76章 入門第51章 重器第116章 兩幅真品第39章 首秀第140章 放鬆第112章 艱難抉擇第154章 你懂的第66章 如何善後第163章 此生無憾第110章 欲蓋彌彰第24章 氣質第133章 爭奪第132章 老狐狸第23章 準備工作第6章 成化鬥彩第136章 放棄第169章 bug第158章 元青花第90章 難題第16章 跟着撿漏第48章 難唸的經第80章 逆市而動第46章 散財童子第8章 舊不如新第176章 欲擒故縱第103章 僞君子第159章 理論與實踐第154章 你懂的第187章 相見第34章 良好開端第30章 願賭服輸第63章 再臨鬼市第120章 爭辯第3章 高科技鑑定第15章 休閒一刻第153章 堅持第55章 多贏第49章 偶像第147章 冒雨趕來第一百七十三章第174章 花瓷第138章 豇豆紅第35章 繼續上拍第138章 豇豆紅第178章 得現真跡第6章 成化鬥彩第163章 此生無憾第57章 考驗第108章 借畫第175章 又是真品?第54章 好主意第121章 魚和熊掌第108章 借畫第61章 跟你混第169章 bug第168章 勸說第96章 艱難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