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移民局

蓋達爾放着《消息報》副總編輯的職位不選,而是選擇站到了謝廖沙這一邊。其實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看中了雅科夫列夫所代表的具有“新思維”的年輕幹部們的政治前途。

蓋達爾不是瞎子,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國內主要媒體上每天都在報道什麼,再結合國內發生的幾件大事,明眼人都知道這個國家在潛移默化地改變着什麼。過去被禁止放映電影重新登上了銀幕,被禁止出版的書籍也可以公開出版了。最最讓人感到高興的是,一些來自西方國家的音樂和影視作品也登上了蘇聯的銀幕。

蓋達爾雖然是一個經濟學家,但是他的政治嗅覺不錯,感受到了來自國家意識形態方面的變化。所以他拒絕了利加喬夫所代表的保守勢力,轉而向謝廖沙表達了自己的忠誠。

謝廖沙在明確了蓋達爾的確是想要效忠自己之後,就吩咐蓋達爾反過來注意利加喬夫那邊的動向。謝廖沙給出的許諾絲毫不亞於利加喬夫,他承諾等到外貿銀行的審計風波結束之後,會把蓋達爾提拔成爲外貿銀行在西德分行的負責人,負責蘇聯的國家債務和融資的談判工作。這是一個幹實事的位置,同時也很容易做出成績,因爲西德出於對冷戰的擔憂,對於蘇聯的借款要求向來大方,而蘇聯可以用資源來償還西德的外債,從某種方面來說,西德政府的這一行爲有點類似於繳納保護費。

利加喬夫的暗中滲透讓謝廖沙驚出了一身的冷汗,也促使他加速了對外經貿部的清理和整頓工作。在之後的幾天裡,謝廖沙越級提拔了大批的從共青團時期就跟隨自己的部下們。包括霍多爾科夫斯基這樣靠着謝廖沙的關照發了大財的共青團幹部都被破格安排成了外經貿部的職權部門裡,靠着共青團內部的關係網絡,謝廖沙將觸手伸進了外經貿部的每一個部門。

由於尤里向哥倫比亞的毒梟們借了一大筆錢,而條件之一就是瓦連京的軍火交易。就在高爾基兄弟會的高層都在忙着日本的發財大計的時候,瓦連京又拉攏了幾個自己在克格勃的同事們和他一起經營軍火的生意。

瓦連京現在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貨源,畢竟阿富汗的武器管理還是很嚴格的,總是莫名其妙的不見的話,很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面對南美日漸增加的市場需求,開闢新的貨源就成爲了重中之重。

當初瓦連京被分流到了造船廠,而另外有兩名同事則被分配到了位於高爾基和烏拉爾等地的軍火工廠裡。再經過長時間的拉攏和腐蝕之後,瓦連京和他們聯手將主意打在了蘇聯龐大的儲備武器上。

這幾年隨着國際局勢的不斷惡化,蘇聯軍方在軍火上的投資越來越大,武器的更新換代也越來越頻繁。陸軍部隊陸續的淘汰了一大批的舊型號的裝備,這批裝備被送回到某些地方儲備了起來以備不時只需,其實與其說是儲備,倒不如說是拋棄。按照國防部的安排,這些武器只有蘇聯面對大規模戰爭徵召預備役部隊參戰的時候纔會派上用場,可是這種可能性實在是太小了。而且由於經費和管理的疏漏,這些武器的現狀不容樂觀。

從戰備倉庫拉走這些舊型號的武器所花費的代價要遠小於從阿富汗的部隊手中進行收購。而且由於這些武器都是老舊的型號,就算是軍方也不太重視它們的存在。可是對於南美的那些毒梟來說,這些武器反倒是更爲合適。因爲毒梟們缺乏軍事素養,文化程度也普遍不高。把蘇聯那些最新型號的高精尖武器賣給他們他們也不太會用,反倒是老式的蘇聯裝備,因爲結構簡單易於上手,更適合埃斯科瓦爾手上的這些和民兵差不多的武裝人員。

瓦連京彷彿闖入了強盜寶庫的阿里巴巴一般,開始一批一批的從戰備物資倉庫採購槍械,手雷,火箭彈和地雷這樣的常規武器。在地中海航運強大的運輸能力之下,這些武器一船一船的被送到南美。哥倫比亞的軍警很快就發現毒販們越來越難對付了,就連在街頭買散貨的毒販和警方火拼的時候都用上了手雷和ak-47。

哥倫比亞和美國的情報部門面對驟然變化的形勢,感到了巨大的壓力。經過了反覆的調查,中情局終於發現拉莫德羅監獄之戰中曾經現身過的那個僱傭兵指揮官的身份,他們就是藏身在加勒比海荷屬阿魯巴島的前法國外籍軍團成員本阿里。

根據情報顯示,本阿里已經取得了埃斯科瓦爾的信任成爲了麥德林集團的軍事首領。本阿里現在就在麥德林地區毒販的秘密據點裡爲埃斯科瓦爾訓練武裝人員。但是也許是爲了防止被毒販們徹底的控制,本阿里的家人依舊居住在阿魯巴島。

現在擺在中情局面前的只有一條路了,那就是利用本阿里的家人來做文章,藉助本阿里回到阿魯巴島的機會將其抓捕。於是中情局和荷蘭政府情報機構連手做了一個局。

本阿里的妻子住在靠着海邊的一棟新買的花園式的別墅裡。就在一個最普通不過的下午,阿魯巴島移民局的官員按響了本阿里家的大門,在他們出示完證件之後,這幾個官員走進了這處莊園別墅。

“夫人,我們非常遺憾的通知您,你和您的丈夫還有孩子當初遞交給移民局的材料出現了問題,我恐怕你們將會喪失在這裡的永久居留權。”

“這不可能,我們一家人在這裡居住了將近十年了,爲什麼以前沒有通知我們?”本阿里的太太得知這個消息宛如晴天霹靂,他實在是沒有想到會出這樣的事情,喪失了永居居留權他們要怎麼辦,回到老家馬裡嗎?那裡又貧窮又落後,和阿魯巴島比起來,那裡就是地獄。

“求求你們不要讓我離開這裡,我愛這個國家,只要能讓我們一家人留下來,我們什麼條件都答應?”本阿里的夫人驚慌失措的說道。

“夫人,您可以重新提出居留申請,但是所有的家庭成員必須在七天之內到移民局接受詢問,對了,您的丈夫在什麼地方……”

第八章 貓鼠遊戲第四十五章 功德無良的米哈伊爾第三十九章 僞造命令第一百九十九章 與反對派的會面第七十三章 勃總家宴第一百一十章 南達科他州民主黨初選第三十七章 廁所堵門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十八章 做報告第十八章 一場好戲第十五章 新的訂單第二百零七章 友誼賽第二百四十章 動盪的東歐第二百三十二章 詐騙團伙 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航行動第六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十四章 第一筆軍火生意第二百零五章 掃毒行動第二十二章 刑場上第七十六章 海上調查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最後一個小時第五十三章 小記者小新聞第五十五章 列別德的加入第二百三十八章 農業現狀第十五章 伏爾加“幽靈”第三十九章 僞造命令第六章 法網追蹤第三十七章 內外勾結第八十章 名演員之死第二百一十三章 歐洲最受歡迎的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白紙一張的經濟特區第二百四十一章 昂納克辭職第三十五章 初入神秘之地第一百二十三章 頓涅茨克肥皂風波第三十一章 內部阻礙第二百四十一章 昂納克辭職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南械鬥第二百七十一章 兩德合併的機遇第十三章 平安無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章 土耳其黑手黨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十六章 找麻煩第七十五章 聯合國大會第一百六十章 一步閒棋第一百八十章 戈爾巴喬夫的邀請第七十四章 上門挖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布達佩斯協議》第一百一十一章 引五角大樓入局第四章 荒唐的備戰第二章 公開化討論第二章 公開化討論第七十五章 安哥拉內戰第六十六章 威逼第九十五章 可行性研究第一百章 威脅第二十二章 鋼鐵巨獸第七十四章 ZZ局第四十五章 米格墜落第二章 初到喀布爾第一百三十五章 毒計第六十七章 收購英國天然氣公司第一百三十章 緊鑼密鼓第七十三章 再見,高爾基第一百三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波蘭政府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工第五十一章 不一樣的耶利欽書記第五章 越獄第一百九十八章 謝瓦爾德納澤問政第八十一章 契爾年科的告別第一百八十二章 鵝掌櫃第五十七章 克里姆林宮密談第一百二十二章 誰行誰上第四十九章 獲取信任第七十一章 謝廖沙的禮物第二十七章 肆無忌憚第一百九十章 安然集團第二十三章 傑諾維塞家族的危機第二百四十七章 搶奪北美電力市場第一百九十三章 反分裂第二章 公開化討論第二百三十七章 農業部糧食生產局局長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二十三章 小禮物第九章 向老李家學習第一百七十六章 跑關係第二百七十九章 自我解體和新的計劃第三十章 死裡逃生第九十一章 向蘇斯洛夫求助第三十四章 結盟第一百零六章 生意上的新問題第八十五章 利用教廷 一第六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十四章 意外第四十四章 謝苗的盤算第二百九十章 不平靜的莫斯科第二章 密謀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五十章 圈套第十九章 晉升
第八章 貓鼠遊戲第四十五章 功德無良的米哈伊爾第三十九章 僞造命令第一百九十九章 與反對派的會面第七十三章 勃總家宴第一百一十章 南達科他州民主黨初選第三十七章 廁所堵門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十八章 做報告第十八章 一場好戲第十五章 新的訂單第二百零七章 友誼賽第二百四十章 動盪的東歐第二百三十二章 詐騙團伙 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航行動第六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十四章 第一筆軍火生意第二百零五章 掃毒行動第二十二章 刑場上第七十六章 海上調查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最後一個小時第五十三章 小記者小新聞第五十五章 列別德的加入第二百三十八章 農業現狀第十五章 伏爾加“幽靈”第三十九章 僞造命令第六章 法網追蹤第三十七章 內外勾結第八十章 名演員之死第二百一十三章 歐洲最受歡迎的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白紙一張的經濟特區第二百四十一章 昂納克辭職第三十五章 初入神秘之地第一百二十三章 頓涅茨克肥皂風波第三十一章 內部阻礙第二百四十一章 昂納克辭職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南械鬥第二百七十一章 兩德合併的機遇第十三章 平安無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章 土耳其黑手黨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十六章 找麻煩第七十五章 聯合國大會第一百六十章 一步閒棋第一百八十章 戈爾巴喬夫的邀請第七十四章 上門挖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布達佩斯協議》第一百一十一章 引五角大樓入局第四章 荒唐的備戰第二章 公開化討論第二章 公開化討論第七十五章 安哥拉內戰第六十六章 威逼第九十五章 可行性研究第一百章 威脅第二十二章 鋼鐵巨獸第七十四章 ZZ局第四十五章 米格墜落第二章 初到喀布爾第一百三十五章 毒計第六十七章 收購英國天然氣公司第一百三十章 緊鑼密鼓第七十三章 再見,高爾基第一百三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波蘭政府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工第五十一章 不一樣的耶利欽書記第五章 越獄第一百九十八章 謝瓦爾德納澤問政第八十一章 契爾年科的告別第一百八十二章 鵝掌櫃第五十七章 克里姆林宮密談第一百二十二章 誰行誰上第四十九章 獲取信任第七十一章 謝廖沙的禮物第二十七章 肆無忌憚第一百九十章 安然集團第二十三章 傑諾維塞家族的危機第二百四十七章 搶奪北美電力市場第一百九十三章 反分裂第二章 公開化討論第二百三十七章 農業部糧食生產局局長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二十三章 小禮物第九章 向老李家學習第一百七十六章 跑關係第二百七十九章 自我解體和新的計劃第三十章 死裡逃生第九十一章 向蘇斯洛夫求助第三十四章 結盟第一百零六章 生意上的新問題第八十五章 利用教廷 一第六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十四章 意外第四十四章 謝苗的盤算第二百九十章 不平靜的莫斯科第二章 密謀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五十章 圈套第十九章 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