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歐洲最受歡迎的人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列寧格勒經濟特區計劃就像一股春風,吹遍了整個英倫三島和歐洲大陸,隨着這條爆炸性消息的到來,各國政府都希望藉助這次的機會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先是謝廖沙成爲了英國首相的座上賓,緊接着法國總統密特朗也託法國駐英國大使向謝廖沙轉達了面談的邀請,德國隨後跟進,歐洲大陸上最重要的三個國家都爲蘇聯的經濟改革感到振奮。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根本原因就在於大家的處境其實都差不多。蘇聯面對的那些問題恰恰也是二戰結束後各國工黨長期執政所帶來的問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原本世界上最富裕的歐洲大陸被炸成了一片廢墟,經濟已經完全崩潰,大家只能靠着美國的援助勉強的維持政府的運作,在這種情況下,代表中下層人民利益的工黨相繼在各國都缺得了政權,開始朝着費邊社會主義的方向來執行經濟政策,所謂費邊社會主義,就是循序漸進的在各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這是英國工黨的核心思想,也被歐洲大陸上絕大數國家的工黨所認同。他和列寧主義分屬不同的社會主義流派,費邊是羅馬和迦太基之戰中戰勝了迦太基戰神漢尼拔的大將,他的軍事策略是徐徐漸進等待時機成熟的時候在發動進攻。這種思想也正好暗合了英國工黨所倡導的議會鬥爭循序漸進的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思想。在歐洲乃至全世界社會主義並非什麼異端邪說,在全世界有不少資本主義國家的左翼政黨都是秉持着社會主義不同流派的思想,在國際上還有一個統一的組織叫做社會黨國際,它的前身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所創立的第三國際。在全世界各國都有政黨參與其中。

蘇聯的列寧主義也是社會主義的一種,但是他繼承的是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和列寧暴力革命的思想,和工黨所倡導的費邊主義雖然目的相同,但是在實現方式上卻是大相徑庭。不過既然是社會主義還是有一定的共同點的,那就是建立國有企業,建立由國家參與調控的經濟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的大量公用事業公司被迅速的國有化,德國和法國也是如此,而蘇聯則延續着斯大林式的計劃經濟,同樣是國有化大型企業。在二戰之後,供應嚴重不足,市場上商品緊缺的年代,社會主義的國有經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是在斯大林執政的蘇聯,還是在工黨長期執政的歐洲,經濟的發展都非常迅速,因爲物資短缺,工廠上生產出來的產品不論品質如何都能夠賣出個好價錢。

可是隨着歐洲的商品供應恢復了正常,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開始了。消費者不再滿足於商品的實用性,轉而追求更高的品質。這就讓過去已經習慣了規模效益的工業體系開始出現問題,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又或者是這些歐洲的國家基本上都面對着同樣的問題。有的國家通過改進和提升本國的工業製造能力和產品競爭力,逐漸佔據了高端是市場,這裡面最顯著的就是日本和西德。而有的國家則是依靠放開私營經濟來促使大企業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這其中英國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現在擺在蘇聯面前的只有幾種現成的模式,要麼向英國學習,要麼向日本學習,要麼向中國學習。可是實際上只有向英國學習這一條道路是走得通的,蘇聯不是中國,製造業需要的人口紅利蘇聯沒有,蘇聯的人口要是夠用,就不會讓農業生產處於現在這種境地了。同樣的,想學習日本和德國的的高端製造業也有着相當的難度。日本和西德是美國的盟友,可以輕易的從美國已經高精尖技術,這種便利的條件是蘇聯永遠不會具備的。

爲今之計,進行私有化改革纔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改革的動機不能是蘇聯的執政黨對下級的要求,而應該是蘇聯的廣大人民自發地進行改革。既然明白了這個道理,謝廖沙也就明確了列寧格勒經濟特區因該以什麼樣的產業爲核心。自然是蘇聯大部分的老百姓能參與進來的。

謝廖沙雖然來歐洲籌錢是爲了填滿自己的腰包,但是如果一開始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的發展就出現了大麻煩的話,那麼後續的融資計劃很可能就泡湯了,所以爲了能儘可能多的騙到更多的錢,謝廖沙不知要把自己的ppt做得天花亂綴,還要真的做出一點成績才行。

想清楚了這個道理之後,謝廖沙稍微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戰略。在倫敦的蘇聯外貿銀行會負責這次的債券在英國的發行,不過蘇聯外貿銀行還需要英國債券市場的授權才能順利的進行。在謝廖沙的親自關懷下,英國的融資非常的順利。英國政府生怕這次的融資計劃因爲英國監管機構的限制而另擇市場,所以英國政府一路綠燈,迫不及待的想要這筆融資在英國市場上機型。效率遠超謝廖沙的想象。雖然離蘇聯國債真正上市的日子還有很長時間,但是已經有好幾家有實力的做市商來到了蘇聯外貿銀行申請接手這一次的蘇聯國債發行工作。畢竟五千億不是一個小數目,在英國沒有一家金融機構能夠獨立吃下這筆融資。所以大概會有四五十家金融機構聯合起來接手這一次的發行工作。除此之外,海峽對面的法國也有很多做市商迫不及待的來到了英國,想要分一杯羹。

不過這些法國人很快就從蘇聯外貿一行的工作人員口中得知,烏里楊諾夫部長會在幾天之後前往法國,繼續爲列寧格勒經濟特區進行融資工作。法國人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連夜把這個天大的好消息送回了國內,很快來自英吉利海峽對岸的邀請如雪片般的飛到了蘇聯駐英國大使館,爲了保證謝廖沙不被別的國家提前接走,密特朗總統甚至派來了自己的特使到倫敦來等候謝廖沙一起動身前往法國,不過當密特朗總統的特使來到英國的時候卻在這裡見到了來自西德的大使。謝廖沙一時之間幾乎成爲了整個歐洲最受歡迎的人。

第一百零八章 格里申的不滿第十五章 伏爾加“幽靈”第一百三十章 緊鑼密鼓第二章 密謀第二十六章 歷史的必然第七十章 格里戈裡的麻煩第一百二十九章 律賊的宿命第二百四十四章 冷戰結束第二十二章 鋼鐵巨獸第一百八十二章 鵝掌櫃第二十四章 阿澤利奧的求助第一百零四章 安主席的青睞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二百七十四章 悲慘的日本第二十一章 汽車工業第三十四章 磨刀霍霍第27章 運回去的辦法第四十五章 刑訊的科學第五十八章 向教父求助第一百一十九章 謝廖沙的新思維第五十一章 採訪第三十七章 廁所堵門第一百零九章 潛在的競爭對手第六十五章 瘋狂報復第七十三章 勃總家宴第八十三章 新年之旅第四十三章 歪打正着的鮑里斯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五十三章 克格勃的處境第二百零一章 雅可夫的請求第一百四十四章 歐共體經濟會議第九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二百一十一章 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第三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零八章 訴訟拖延戰術第一百六十二章 縱火第一章 漫長的旅程第三十四章 領路人第五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四十一章 昂納克辭職第二百零五章 掃毒行動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機感第八十六章 利用教廷 二第四十三章 迫降第一百九十八章 轉移視線第八十六章 利用教廷 二第五十九章 法治與人治第一百六十七章 警察上門第二百零八章 克利夫蘭槍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平叛先鋒第一百四十二章 發展迅猛的銥星第六十八章 街頭槍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日本新計劃第一百零八章 訴訟拖延戰術第二百三十二章 詐騙團伙 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頻交易第一百三十五章 毒計第二十九章 世界首富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糾紛第二百二十四章 羅馬會議第九十二章 親情與法律第三章 克格勃大裁員第二十五章 參觀第六十六章 戈爾巴喬夫訪英第五十二章 新的領袖第二百六十八章 名利兩全第九十章 摩加迪沙暴亂 二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五十九章 關塔那摩之戰 二第六十一章 涉險過關第十五章 伏爾加“幽靈”第二百三十二章 詐騙團伙 一第十章 不認賬第十三章 米哈依爾第六十九章 達科他州候選人第四十五章 功德無良的米哈伊爾第三十八章 蛻變第二百四十四章 化解尷尬第七十一章 謝廖沙的禮物第三章 衝突第四章 跑路第四十六章 談判第二十五章 上門盤問 一第二十五章 參觀第48章 駙馬爺的秘密第九十五章 競選州長第十七章 對峙的雙方第一百七十一章 計劃和安排第二百八十五章 南斯拉夫內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4+2談判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二十七章 生活的苦難第六章 北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往不咎,下不爲例第十九章 晉升第六十三章 美人計 一第四十八章 訂婚宴
第一百零八章 格里申的不滿第十五章 伏爾加“幽靈”第一百三十章 緊鑼密鼓第二章 密謀第二十六章 歷史的必然第七十章 格里戈裡的麻煩第一百二十九章 律賊的宿命第二百四十四章 冷戰結束第二十二章 鋼鐵巨獸第一百八十二章 鵝掌櫃第二十四章 阿澤利奧的求助第一百零四章 安主席的青睞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二百七十四章 悲慘的日本第二十一章 汽車工業第三十四章 磨刀霍霍第27章 運回去的辦法第四十五章 刑訊的科學第五十八章 向教父求助第一百一十九章 謝廖沙的新思維第五十一章 採訪第三十七章 廁所堵門第一百零九章 潛在的競爭對手第六十五章 瘋狂報復第七十三章 勃總家宴第八十三章 新年之旅第四十三章 歪打正着的鮑里斯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五十三章 克格勃的處境第二百零一章 雅可夫的請求第一百四十四章 歐共體經濟會議第九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二百一十一章 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第三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零八章 訴訟拖延戰術第一百六十二章 縱火第一章 漫長的旅程第三十四章 領路人第五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四十一章 昂納克辭職第二百零五章 掃毒行動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機感第八十六章 利用教廷 二第四十三章 迫降第一百九十八章 轉移視線第八十六章 利用教廷 二第五十九章 法治與人治第一百六十七章 警察上門第二百零八章 克利夫蘭槍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平叛先鋒第一百四十二章 發展迅猛的銥星第六十八章 街頭槍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日本新計劃第一百零八章 訴訟拖延戰術第二百三十二章 詐騙團伙 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頻交易第一百三十五章 毒計第二十九章 世界首富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糾紛第二百二十四章 羅馬會議第九十二章 親情與法律第三章 克格勃大裁員第二十五章 參觀第六十六章 戈爾巴喬夫訪英第五十二章 新的領袖第二百六十八章 名利兩全第九十章 摩加迪沙暴亂 二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五十九章 關塔那摩之戰 二第六十一章 涉險過關第十五章 伏爾加“幽靈”第二百三十二章 詐騙團伙 一第十章 不認賬第十三章 米哈依爾第六十九章 達科他州候選人第四十五章 功德無良的米哈伊爾第三十八章 蛻變第二百四十四章 化解尷尬第七十一章 謝廖沙的禮物第三章 衝突第四章 跑路第四十六章 談判第二十五章 上門盤問 一第二十五章 參觀第48章 駙馬爺的秘密第九十五章 競選州長第十七章 對峙的雙方第一百七十一章 計劃和安排第二百八十五章 南斯拉夫內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4+2談判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二十七章 生活的苦難第六章 北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往不咎,下不爲例第十九章 晉升第六十三章 美人計 一第四十八章 訂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