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反分裂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共青團真理報》的一篇文章在格魯吉亞引發了巨大的討論,並且這場討論開始向着蘇聯敏感的民族問題靠攏。逐漸的撕開了格魯吉亞人和阿布哈茲人之間的矛盾。這對於謝瓦爾德納澤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他已經意識到了這次機會是他趕走帕季阿什維裡和利加喬夫的工作組的一次絕佳的機會。

謝瓦爾德納澤既然想趁熱打鐵,就得趕快派人到格魯吉亞去領導這場有針對性的政治鬥爭。所以謝瓦爾德納澤派出了跟隨他多年的心腹愛將尼科利斯基連夜前往格魯吉亞去和自己的老部下們協調。當尼科利斯基搭乘航班前往格魯吉亞的時候,坐在他身後的不是別人,正式謝廖沙的心腹哈桑。

謝廖沙現在要隨時掌握格魯吉亞的最新動向,他也認爲這是一次打擊利家喬夫的絕好機會。而謝瓦爾德納澤的一舉一動都對謝廖沙至關重要。謝廖沙認爲與其各自爲政,倒不如暗中協助謝瓦爾德納澤,這個高加索老狐狸是老牌政客,政治鬥爭經驗比自己強了不是一星半點,而且謝瓦爾德安澤的級別和利加喬夫幾乎不相上下。現在謝廖沙只要躲在大樹底下時不時的放個冷箭就好了。

當尼科利斯基抵達第比利斯之後,他就馬不停蹄的拜訪了第比利斯很多重要部門的官員。哈桑雖然很想知道他們說了什麼,但是他沒找到合適的機會。但是此後一連幾天,這些人都時不時的聚集在一起開始策劃着什麼。就在哈桑考慮是不是能收買幾個開會地點的服務人員,掌握一下他們的談判內容的時候。尼科利斯基終於開始有所動作了。

首先是阿布哈茲地區的格魯吉亞族老黨員向中央上書聯名信,舉報帕季阿什維裡藉助反腐在黨內大搞一言堂,打擊和報復與他意見不合的同志,嚴重的影響了黨內的安定團結。這封聯名信被《共青團真理報》直接在頭版上給登了出來。搞的克里姆林宮戈爾巴喬夫辦公室不得不出面答應調查這件事情。戈爾巴喬夫現在對帕季阿什維裡極度的不滿。因爲他,現在格魯吉亞高層的裂痕已經無法彌合。格魯吉亞幹部儼然已經對莫斯科產生了強磊的不信任。而那些已經退休的老黨員所寫的聯名信就是先兆。

爲了表示對這件事情的重視,戈爾巴喬夫決定讓雷日科夫親赴格魯吉亞調節帕季阿什維裡和當地實權派之間的矛盾。於是在尼科利斯基抵達格魯吉亞之後沒多久,雷日科夫本人也飛往了第比利斯。

雷日科夫在第比利斯先後聽取了帕季阿什維裡本人,格魯吉亞本地派,以及那些聯名上書的老同志們的意見。雷日科夫感覺這件事情非常的棘手。格魯吉亞人自從赫魯曉夫時代的殘酷鎮壓之後,就對莫斯科滿懷戒心。本來格魯吉亞就是個單一民族組成的加盟共和國,千百年來這裡都是出了名的排外。而當年斯大林殘酷的民族融合政策就連車臣人都被流放到了中亞,可是卻唯獨放過了格魯吉亞,也許是斯大林對格魯吉亞還是有感情的,他始終不忍心下手吧!

可是這種排他性就造成了地方官員權力膨脹,對莫斯科的政令可以陽奉陰違,甚至拒絕執行。這樣下去蘇聯的改革事業還怎麼繼續推行下去。

蘇共已經爲改革計劃開了一次又一次的會,制定了一個又一個的計劃。可是這些計劃大部分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這裡面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政策在地方上遇到了阻力。這讓戈爾巴喬夫的很多努力統統變成了無用功,除了放開政策之後蘇聯的私人企業開始發展之外,作爲改革重頭戲的國有企業始終沒有起色。這其實很容易理解,私人企業的行爲是自發的,而國有企業需要聽從上級的指示。一個是自下而上的改革,一個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兩相比較之下就造成了一邊蓬勃發展,一邊死氣沉沉的局面。

但是蘇聯的私營企業大多從事進口行業和金融行業,這些都不能爲蘇聯帶來外匯收入,反而在不斷的掏空着蘇聯的外匯家底。雷日科夫在幾周之前看到了蘇聯外貿銀行送過來的報告,報告顯示,蘇聯外貿的一萬億美元外匯已經下降到了4000億,而相應的盧布資產則在一直上升。這讓雷日科夫感到心急如焚。

就在雷日科夫來到了阿布哈茲調節當地的糾紛的時候,阿布哈茲族的幹部當着記者和雷日科夫本人的面提出了一個語驚四座的問題。

“雷日科夫主席,我們阿布哈茲在二十年代曾經是一個獨立的加盟共和國,後來才被劃撥到格魯吉亞的。我們能不能從格魯吉亞獨立出來,單獨加入蘇聯?”

雷日科夫聽完這句話當場就愣住了,他沒想到阿布哈茲人和格魯吉亞人的矛盾已經如此的嚴重了。當着記者的面,雷日科夫只能說中央會認真聽從地方同志們的新生。並且會認真的考慮。

這句話被很多記者聽在耳朵裡,尤其是格魯吉亞族的記者心裡很不是滋味,但是在阿布哈茲族的記者耳中卻是莫大的好消息。於是第二天無論是支持格魯吉亞族的當地報紙,還是支持阿布哈茲族的當地報紙都不約而同的在頭版刊登了一條爆炸性的消息——《雷日科夫表示中央將考慮讓阿布哈茲獨立單獨加入蘇聯的問題》。

這下子猶如火上澆油一般,原本就在格魯吉亞流傳甚廣的阿布哈茲獨立謠言猶如被坐實了一般。而緊接着南奧塞梯也派來了當地的民族代表到阿布哈茲和雷日科夫會面,提出了和阿布哈茲一樣的主張,南奧塞梯也希望離開格魯吉亞單獨成爲共和國加入蘇聯。

兩個自治州妄圖分離出來獨立成國的政治主張徹底的激起了格魯吉亞人的不滿,他們自問沒有什麼對不起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的地方,可是曾經是同胞的背叛讓格魯吉亞人怒火中燒,反分裂活動成爲了格魯吉亞新的矛盾焦點。

第一百二十章 耶利欽的艱難抉擇第一百七十二章 蘇聯從阿富汗撤軍第七十一章 謝廖沙的禮物第九十四章 主持大局第六十九章 達科他州候選人第二十三章 救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情的加琳娜第五十二章 下套第一百七十章 嚴正抗議第十九章 政治局決議第五十章 再相見第六十章 下午茶第一百三十章 緊鑼密鼓第八十五章 利用教廷 一第六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27章 運回去的辦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姬瑪哈兒第一百三十二章 露出馬腳第五十九章 人情債第五十三章 小記者小新聞第26章 豁然開朗第九十三章 蘇斯洛夫的警告第一百五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二百七十三章 故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立陶宛獨立第九章 謝廖沙的邀請第二百二十一章 第比利斯火車站爆炸案第一百三十六章 皮耶希的反擊第九十三章 切爾諾貝利第一百零一章 比爾·格羅斯的建議第七十五章 安哥拉內戰第三十三章 船中密談第一百三十章 緊鑼密鼓第四十六章 亂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按鈕第八十一章 契爾年科的告別第二百章 鐵幕的缺口第二百三十章 傳奇交易員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三十八章 劈酒第三十章 死裡逃生第四十章 衝突升級第七十三章 債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蘇聯第一案第五十五章 噁心的頭版第二十五章 汽車貸款第一百五十一章 銀行歸屬問題第四十章 江詩丹頓第二百五十一章 外債和經濟轉型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一百七十章 嚴正抗議第二十九章 出售三金會 一第九十七章 Yota通訊的困境第五十二章 泛歐移動通訊網絡第十章 不認賬第二百零八章 克利夫蘭槍戰第十四章 意外第一百九十七章 得意的謝瓦爾德納澤第二百三十九章 深夜交易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莫斯科去第一百八十六章 通訊革命第四十二章 流言四起第二百八十七章 解決科索沃危機第七十八章 德克薩斯風波第六十六章 威逼第四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聯護照第二百三十八章 農業現狀第四十八章 問東問西第三十七章 新的條件第二百三十四章 挖地三尺第二百四十三章 馬耳他會議第二百七十五章 東歐和蘇聯的合作第二百三十九章 深夜交易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斯灣海戰 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日本的銀行系統下地獄第七十章 虎口脫險第四章 克格勃的尊嚴第一百一十二章 銥星的第一個客戶第四十九章 獲取信任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八十三章 賴赫·瓦文薩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四十五章 紋身第一百五十一章 銀行歸屬問題第一百八十一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到手第四十章 慈善爲殼第六十一章 關塔那摩之戰 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出訪聯邦德國第二百二十一章 空難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國機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襲第八十四章 法庭交鋒第二百一十九章 英國博彩公司第二百九十四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章 土耳其黑手黨第四十五章 功德無良的米哈伊爾第七十章 曉洛科夫之死第二百三十章 傳奇交易員第二百零一章 波蘭和談第五十五章 家喻戶曉
第一百二十章 耶利欽的艱難抉擇第一百七十二章 蘇聯從阿富汗撤軍第七十一章 謝廖沙的禮物第九十四章 主持大局第六十九章 達科他州候選人第二十三章 救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情的加琳娜第五十二章 下套第一百七十章 嚴正抗議第十九章 政治局決議第五十章 再相見第六十章 下午茶第一百三十章 緊鑼密鼓第八十五章 利用教廷 一第六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27章 運回去的辦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姬瑪哈兒第一百三十二章 露出馬腳第五十九章 人情債第五十三章 小記者小新聞第26章 豁然開朗第九十三章 蘇斯洛夫的警告第一百五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二百七十三章 故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立陶宛獨立第九章 謝廖沙的邀請第二百二十一章 第比利斯火車站爆炸案第一百三十六章 皮耶希的反擊第九十三章 切爾諾貝利第一百零一章 比爾·格羅斯的建議第七十五章 安哥拉內戰第三十三章 船中密談第一百三十章 緊鑼密鼓第四十六章 亂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按鈕第八十一章 契爾年科的告別第二百章 鐵幕的缺口第二百三十章 傳奇交易員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三十八章 劈酒第三十章 死裡逃生第四十章 衝突升級第七十三章 債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蘇聯第一案第五十五章 噁心的頭版第二十五章 汽車貸款第一百五十一章 銀行歸屬問題第四十章 江詩丹頓第二百五十一章 外債和經濟轉型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一百七十章 嚴正抗議第二十九章 出售三金會 一第九十七章 Yota通訊的困境第五十二章 泛歐移動通訊網絡第十章 不認賬第二百零八章 克利夫蘭槍戰第十四章 意外第一百九十七章 得意的謝瓦爾德納澤第二百三十九章 深夜交易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莫斯科去第一百八十六章 通訊革命第四十二章 流言四起第二百八十七章 解決科索沃危機第七十八章 德克薩斯風波第六十六章 威逼第四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聯護照第二百三十八章 農業現狀第四十八章 問東問西第三十七章 新的條件第二百三十四章 挖地三尺第二百四十三章 馬耳他會議第二百七十五章 東歐和蘇聯的合作第二百三十九章 深夜交易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斯灣海戰 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日本的銀行系統下地獄第七十章 虎口脫險第四章 克格勃的尊嚴第一百一十二章 銥星的第一個客戶第四十九章 獲取信任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八十三章 賴赫·瓦文薩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四十五章 紋身第一百五十一章 銀行歸屬問題第一百八十一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到手第四十章 慈善爲殼第六十一章 關塔那摩之戰 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出訪聯邦德國第二百二十一章 空難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國機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襲第八十四章 法庭交鋒第二百一十九章 英國博彩公司第二百九十四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章 土耳其黑手黨第四十五章 功德無良的米哈伊爾第七十章 曉洛科夫之死第二百三十章 傳奇交易員第二百零一章 波蘭和談第五十五章 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