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大遷徙

張邈被押送來的時候,面如白紙,沒有半點血色。

想必他也知道,落入董俷之手會是什麼結局,雖然害怕,但沒有開口說一句話。

事實上,董俷也不想和他說什麼廢話。

把張邈拖到了董玉墳塋的廢墟前,讓人找了一張漁網把張邈脫光了吊起來。

漁網的繩子,勒入張邈的肉裡,從網格中勒出了一塊塊凸出的皮肉。那一天,董俷用一把鋒利的刀子,一塊塊的把張邈的肉割下來,扔給了蹲在旁邊垂涎三尺的雪鬼。

整個過程,進行了一整天。

前來圍觀的人從一開始足足有上萬人,到張邈嚥下了最後一口氣的時候,沒有人能保持正常的神色。

漢律的量刑,自高祖以來,並不算太殘酷。

雖有過人彘的出現,但總體而言,漢代對肉刑是儘量的廢除,以彰顯王朝的開明。

凌遲,這種最早出現於《遼史》記載的刑法,隨着董俷的出現,也提前出現。

當然了,董俷不知道凌遲的手段究竟是怎麼樣。

但他知道千刀萬剮這個說法,上一世也聽老人們說過一些關於凌遲方面的事情。

對張邈,董俷是恨極了!

如果不是張邈掘了大姐的墳塋,令大姐死後都不能得到安寧,董俷也不屑於用這樣的手段。不管怎麼說,董俷始終保持着一些後世人的思想。我可以去殺人,但我不能摧毀一個人的尊嚴。可如果我想要你永世不得翻身,那麼最好的辦法,是讓你生不如死。

張邈掘了董玉的墳塋,只不過是想要爲士大夫們出一口氣。

也許他沒有想到,這一口氣的代價,竟然是如此的可怕,如此的驚人。

也是董俷的手段不夠熟練,也許是董俷到最後,真的有點狠不下心。在割了張邈一百零八刀之後,最終一刀砍下了張邈的人頭,把首級高懸在董玉的衣冠冢之前。

那天晚上,董俷做了一個噩夢。

他夢到了董玉。

當董玉責問他,爲什麼沒能保護好父親,爲什麼沒能保護好家園的時候,董俷無言以對。

第二天,董俷病倒了!

從小到大,董俷從沒有有過大病,可這一次,他病的可真的是很嚴重。

若非華佗就在跟前,這一病險些要了董俷的性命。不過即便如此,他也只能臥牀休養。

仔細想想,從初平三年三月開始,董俷腦袋裡的那根弦兒就沒有鬆弛過。

整整一年的時間,若說最爲辛苦的人,恐怕就是董俷。連番徵殺,責任,還有許多許多在董俷看來,都是他必須要做的事情,已經把他壓迫的有些喘息不過來了。

如今,與張掖軍合併,那根弦一鬆弛下來,這身體就再也承受不住了。

躺在牀上,身下墊着厚厚的褥子,董俷看着躺在一旁午睡的三個孩子,心裡一陣發酸。

門推開了,老夫人在董媛和董綠的攙扶下,走了進來。

四頭雪鬼很自覺的在門口匍匐,擔當警戒的任務。臥房外百步,虎女營在巡邏着。

“好一點了?”

老夫人坐在董俷的身邊,伸出手,放在董俷的頭上。

“你前天病倒的時候,一個勁兒的喊你大姐的名字……阿醜,你爹的死,和你沒有一點關係,你又何必自責?你現在這樣子,若你爹和大姐看見了,一定很難過。”

“可是……”

“我知道,你一直想要保護好咱們這個家。”

老夫人臉上露出了笑容,“可你畢竟是個人,不是神仙。能到今日這一步,你已經做的夠好了……當初你說過,官做的越高,就越危險,如今想來,真的是一句讖語。阿醜,你爹死了,可奶奶還在,你四姐和四姐夫還在,你還在,這就足夠了。”

董媛上前,握住了董俷的手。

“阿醜,奶奶說的沒錯。只要你活着,咱們董家就能興旺起來……爹走了,你就是咱董家的頂樑柱。莫要忘記,你還有老婆孩子,都看着你呢……你如果這樣子,她們會更難過。阿醜,是個男人,就挺起胸膛,別人怎麼對付我們,我們他日就十倍的奉還給他們。”

董俷把文姬抱在懷中,輕輕的撫摸着她的秀髮。

閉上眼睛,他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奶奶和四姐說的不錯,過去了的事情,再去後悔,又有什麼意思呢?唯有向前看。

“奶奶,你放心,我沒事的!”

老夫人聞聽,不由得欣慰的笑了……

一家人在一起,又說了好一陣子的心裡話。

突然門外有何儀前來稟報:“主公,賈詡先生和李儒先生帶着幾個人,在門外求見。”

老夫人一聽,站立起來。

董綠叫醒了文姬和董冀,然後抱起董朔。

“阿醜,該做什麼,該怎麼走以後的路,你自己決定。總之,奶奶支持你就是了。”

老夫人說完,在董媛的攙扶下往屋外走。

走到門口的時候,董媛也回頭笑道:“死阿醜,姐姐也支持你!”

看着四姐和董綠那燦爛的笑容,董俷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輕鬆感受。

他撐起了身子,剛坐好,李儒賈詡二人就帶着黃忠華雄徐榮三人,邁步走進臥房。

門外,有一個小校帶着人戒備,正是那在城頭上向董俷報信的向寵。

說起這個向寵,還真的很有意思。

他本是出生在荊州,後來董俷的招賢令發出之後,年輕氣盛的向寵就辭別兄長,來到京兆。

憑藉出色的武藝,向寵成爲徐榮的親兵。

後來隨着董俷一起退入了函谷關,一起進入南山,直到在麥積山分兵,他成了華雄的親兵。

臨洮城外一戰,向寵死裡逃生。

董俷後來回想起這個人,就越發覺得這個名字耳熟。

初中的時候,曾經學過一片出師表,似乎向寵這個名字,就出現在那篇出師表裡面。

演義裡,似乎沒有出現過這個人。

但出師表,爲諸葛亮所做,董俷雖然記不起全文,可是那一句‘此危急存亡之秋’,卻是牢記心中。連帶着,幾個人名也多多少少有些印象。

劉備這個人,董俷不喜歡。

可不能否認一件事,那就是劉備這人的眼光,非常的毒辣,甚至連諸葛亮也比不上。

演義中,劉備白帝城託孤,曾說過馬謖此人不可大用。

諸葛亮就是沒有聽進去,結果致使街亭丟失,北伐失敗。從這一點上,諸葛亮和劉備相比,差距可是不小。一個連劉備都讚賞的人,如今送上門來,董俷豈能放過?

故而,向寵如今就成了董俷的親兵。

賈詡李儒五個人坐下來,詢問了幾句董俷的病情。

董俷笑道:“莫要搞這種虛透巴腦的事情,我知道你們有事情要和我說,直說吧。”

李儒沉吟了片刻,輕聲道:“主公,此次我們奪回隴西,還佔領了金城,今後該如何行事纔好?河西四郡,門戶掌握於我們手裡,可以趁勢攻取安定,與朔方連爲一體。”

董俷聞聽,眉頭微微一蹙。

對於今後的發展,董俷還真的是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

聽李儒的這話語中的含義,似乎可以趁機把涼州奪取回來。這個主意,非常誘人。

可又一想,卻覺得事情不會那麼簡單。

賈詡輕輕的搖着摺扇,看着董俷,一言不發。

董俷笑了,“賈軍師,你有什麼高見?”

“我?還是先聽聽三位將軍有什麼看法吧……”

賈詡這個人,不是一個很容易就能發表意見的人。

華雄徐榮立刻說:“還能怎麼樣,涼州是太師的根基,也是主公興復所在,自然應該奪回來。主公,只要您一聲令下,末將願率兵馬,把那馬騰等一干賊子擊殺。”

董俷也笑了,“真的那麼容易嗎?”

說着話,向李儒看去,“姐夫,你怎麼說?”

李儒有些爲難。

涼州是董家的根本,作爲董家的一份子,他自然是想要拿回涼州,這纔是正事。

但李儒也知道,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扭頭看了一眼賈詡,李儒對這個沉默寡言的人,非常在意。原以爲,自己將會是董俷的第一個謀主,可沒想到,在董俷的班底中,竟然還有賈詡這樣的厲害角色。

他……

李儒想了想,“賈軍師旁觀者清,不知有何見教?”

董俷也說:“軍師,你但說無妨……這裡都是自己人,莫要有什麼顧慮纔是。”

賈詡猶豫了一下,輕聲道:“涼州遲早要拿下,但目前而言,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黃忠聞聽,不由得輕輕頷首。

“此話怎講?”

董俷瞪了一眼華雄,示意他不要開口,而後凝視賈詡,沉聲詢問。

賈詡笑道:“張邈雖死,馬騰雖敗,卻依舊掌握漢陽安定北地三郡,勢力不可小覷。如果我們打的狠了,那馬騰勢必會投靠李傕郭汜。依靠三輔之地的精兵,對我們進行圍攻。除此之外,我們若發展過於迅猛,關東諸侯豈能袖手旁觀?益州劉焉,也是兵強馬壯,如果和李傕郭汜和解,則勢必會加入對我們的圍攻。到時候,我們將會面臨諸侯幾十萬人馬的攻擊,而我們的後方,現在說來,還不算穩定。”

“你是說……”

“西域五十國,我們現在只吞併了十幾個小國,烏孫、大月氏、大宛等國,定不會輕易臣服。而且,居延屬國以北,北匈奴尚虎視眈眈,一旦我們和關中開戰,我們將面臨腹背受敵的尷尬局面。到時候一個不好,非但奪不回涼州,連河西都難保存。”

華雄徐榮雖然很想把涼州奪回,可這二人也不是傻子。

聞聽這話,輕輕點頭,“賈軍師所言不錯,如此說來,我們當如何是好?”

賈詡淡定一笑,“昔越王勾踐,臥薪嚐膽;高祖也屢戰屢敗,最終一戰功成。太師之死,暴露了我們許多問題,也讓我們的元氣大傷。如今之計,當退守河西,佔領西域,休養生息……河西土地肥美,西域地廣物博。我等只需守住鵲陰,坐山觀虎鬥。”

李儒突然問道:“河西如今有多少人口?”

賈詡掐指計算了一下,“太師在時,涼州尚穩定……張掖三郡,加上本地漢人,大約有一百七十萬左右。此外還有羌人氐人和西域人,卻高達四百萬之多。正因爲這樣,我才說後方不穩……所以現在就和馬騰等人開戰,並非是最佳的時機。”

“那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撤離?”

賈詡點點頭,突然看着董俷:“不過這一次撤離,我們不能給馬騰一針一線。”

李儒先是一怔,驀地眼睛亮了起來。

“你是說,將隴西、金城二地的人口,全部遷移?”

“我計算過,這兩地人口,加起來有三四十萬。對於河西而言,不算什麼,但對於西域而言,多一個漢人,就可以對西域人多一分震懾。我和騰子駒商議過,他也願意把河湟白馬羌遷移至張掖。我們可以把西海一地交予騰子駒,到時候只要我們想出兵,就隨時可以把金城河湟,包括湟中等地拿回來。現在,只是讓馬騰爲我們增添人口罷了。”

“增添人口?”

董俷有點跟不上趟了……

“我們遷走了隴西和金城百姓,諾大的地方,馬騰得了有有什麼用?他勢必要搶奪人口,那麼目標自然就是漢中與三輔。漢中動盪,會有人不斷的往涼州來。劉焉豈能坐視這種情況發生?李傕郭汜也不會願意,自己的人口,被馬騰所掠奪走。”

董俷聽到這裡,有一點點明白了。

說穿了,就是要漢中涼州包括三輔,展開混戰。

閉上眼睛,董俷想起來,李傕郭汜後來的確是因爲相互混戰,才最終滅亡。

不過……

在心裡,董俷已經認可了這個計劃。

他突然對李儒說:“姐夫,我有一件事情要拜託你來辦。”

李儒愕然道:“主公有什麼吩咐,只管吩咐就是……”

“父親出事之前,我曾組建技擊營,又名闇部,實爲我手中的細作營。當然,技擊營所包含的事情並非只是打探消息,還包括了方方面面。我原本把這技擊營,交給小鐵和法正,就是法衍之子打理。但法正年紀太小,小鐵做個教頭還行,其他的……呵呵,你也知道我的意思了?我想請姐夫出面,爲我主掌技擊營,你可願意?”

雖然董俷沒有把闇部的具體事情說出來,李儒卻能聽出來,這闇部的重要性。

果然還是一家人,果然還是信任我……

李儒心中狂喜,但臉上去沒有表露出任何情緒,起身行禮,“儒願效死命以報答主公厚恩。”

“至於遷移之事,軍師可放手解決。臨洮各部人馬,除虎女營和無難山的人之外,都會聽從軍師調遣。此事當儘快解決,務必要搶在馬騰劉焉李郭四人聯手之前完成。”

董俷很善於做甩手掌櫃。

賈詡聞聽,也暗自感激董俷的信任,起身道:“賈詡定會盡快完成此事。”

第155章 建春門血案(一)第398章 十年(八)第112章 江東猛虎第488章 長安(完)第218章 孺子心歹毒(一)第60章 雙醜會第377章 長安之亂第402章 關中橋頭堡(二)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492章 無題第366章 彈汗山(四)第459章 亂局(三)第178章 武夫爭雄第485章 長安(四)第97章 桃園三英第278章 雒陽烽火紀(二)第286章 一念惡漢第467章 溫侯(五)第485章 長安(四)第310章 躁動的心之石韜第440章 暗藏殺機第38章 中原無戰事(一)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343章 名士之殤(二)第189章 袁隗計,二虎爭食第161章 韓與馬(三)第211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294章 並非那麼簡單(一)第74章 飛燕南行第17章 求官(2)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56章 李儒之謀第237章 戲志才之死第239章 那一刀的風情第402章 關中橋頭堡(二)第43章 父子一諾(1)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325章 遼西起風雲第426章 當陽(二)第88章 以漢之名(二)第476章 四猛八大錘(四)第281章 雒陽烽火紀第30章 身處險境(1)第293章 先秦大匠第151章 鐵馬金戈入夢來第210章 雪鬼追蹤第24章 西部都尉(2)第88章 以漢之名(二)第54章 分道揚鑣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113章 文臺受辱第435章 僧與帝(一)第459章 亂局(三)第34章 巨魔兒第445章 龐統走陰平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453章 張任露崢嶸(二)第16章 所爲何來(1)第89章 絞肉機(一)第153章 老實人發怒(一)第9章 擂鼓翁金錘(1)第161章 韓與馬(三)第396章 十年(六)第73章 火燒盤龍谷(二)第469章 大野澤(二)第323章 大決戰(六)第111章 孟德登場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35章 破羌之難第482章 長安(一)第59章 古之惡來第363章 彈汗山(一)第34章 巨魔兒第289章 南山桃花源(一)第358章 小溫侯(一)第87章 以漢之名(一)第122章 疑似夢中第238章 宿命相逢第367章 雙虎鬥第237章 戲志才之死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346章 昔日重現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23章 阿醜相隨(1)第93章 絞肉機(五)第140章 三醜戰三英(一)第99章 殺牛角(二)第55章 行路難第43章 父子一諾(2)第13章 殺戮一(下)第420章 煮酒(二)第368章 各方雲動第22章 殺人者‘公子’(2)第82章 三醜結義第331章 涼州詞第488章 長安(完)第314章 西域暴虎(一)第153章 老實人發怒(一)第276章 司馬防(二)
第155章 建春門血案(一)第398章 十年(八)第112章 江東猛虎第488章 長安(完)第218章 孺子心歹毒(一)第60章 雙醜會第377章 長安之亂第402章 關中橋頭堡(二)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492章 無題第366章 彈汗山(四)第459章 亂局(三)第178章 武夫爭雄第485章 長安(四)第97章 桃園三英第278章 雒陽烽火紀(二)第286章 一念惡漢第467章 溫侯(五)第485章 長安(四)第310章 躁動的心之石韜第440章 暗藏殺機第38章 中原無戰事(一)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343章 名士之殤(二)第189章 袁隗計,二虎爭食第161章 韓與馬(三)第211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294章 並非那麼簡單(一)第74章 飛燕南行第17章 求官(2)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56章 李儒之謀第237章 戲志才之死第239章 那一刀的風情第402章 關中橋頭堡(二)第43章 父子一諾(1)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325章 遼西起風雲第426章 當陽(二)第88章 以漢之名(二)第476章 四猛八大錘(四)第281章 雒陽烽火紀第30章 身處險境(1)第293章 先秦大匠第151章 鐵馬金戈入夢來第210章 雪鬼追蹤第24章 西部都尉(2)第88章 以漢之名(二)第54章 分道揚鑣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113章 文臺受辱第435章 僧與帝(一)第459章 亂局(三)第34章 巨魔兒第445章 龐統走陰平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453章 張任露崢嶸(二)第16章 所爲何來(1)第89章 絞肉機(一)第153章 老實人發怒(一)第9章 擂鼓翁金錘(1)第161章 韓與馬(三)第396章 十年(六)第73章 火燒盤龍谷(二)第469章 大野澤(二)第323章 大決戰(六)第111章 孟德登場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35章 破羌之難第482章 長安(一)第59章 古之惡來第363章 彈汗山(一)第34章 巨魔兒第289章 南山桃花源(一)第358章 小溫侯(一)第87章 以漢之名(一)第122章 疑似夢中第238章 宿命相逢第367章 雙虎鬥第237章 戲志才之死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346章 昔日重現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23章 阿醜相隨(1)第93章 絞肉機(五)第140章 三醜戰三英(一)第99章 殺牛角(二)第55章 行路難第43章 父子一諾(2)第13章 殺戮一(下)第420章 煮酒(二)第368章 各方雲動第22章 殺人者‘公子’(2)第82章 三醜結義第331章 涼州詞第488章 長安(完)第314章 西域暴虎(一)第153章 老實人發怒(一)第276章 司馬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