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行路難

昨天很不舒服,所以只在凌晨更新了一章。

今天會補上昨天的章節,下週可能是小新上架前的最後一週,請朋友們多多收藏推薦,小新不甚感激。

————————————————————

董俷並不死心,雖然他明知道,那件事的可能性不大,但還是忍不住要試一試。

畢竟,機會不是天天都能出現,像顧雍這樣的未來牛人,更不是董俷經常能遇到。在往圉城的路上,董俷和顧雍旁敲側擊的交談起來。言談之中,瞭解了一些顧雍的情況。

顧雍出身很好,家族在江東也是少有的世家大族。

早幾年似乎是在家裡惹了禍,跑到雒陽躲避風頭。後來經人介紹,拜在蔡邕門下。

如今,家中的禍事已經消弭。

而顧雍也馬上就到了弱冠的年紀,經家中的努力和地方官員的推薦,將會擔任合肥長。

此行送蔡邕回家之後,顧雍也要馬上回家赴任。

董俷的問話,可說是很隱晦。但那顧雍是何人,又如何聽不出董俷話語中的意思。

“阿醜兄弟!”

顧雍和董俷也算是熟悉了,彼此的稱呼也就顯得隨意了很多。董俷還沒有取字,故而顧雍也就直呼他的小名,算是對董俷的一種認可。當然,董俷對此也很高興。

顧雍說:“你的心意,雍非是不明白。說起來,伯父如今身居高位,手握重兵,在朝廷中頗有身份……只是,你應知道,雍出身大家族,所要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首先要考慮家族的利益。伯父雖然位高,卻恐無法令雍之家族獲得重利。”

這話語說的已經非常明白,董俷不僅黯然。

顧雍的意思就是說,你老子的官位雖然高,不過在世族的眼中,什麼都不是。要想讓我效忠你,也不難。首先你要你的父親得到我家族的認可,同時還要爲我的家族帶來足夠的利益。否則,哪怕你是大將軍,我和我的家族,還是不會甩你。

董俷強笑一聲,“多謝兄長的指點。”

說完,他忍不住向後看去。只見黃劭正策馬跟隨在董鐵的身後,臉上也看不出什麼表情。

董俷還沒有發現黃劭有什麼特別厲害的地方,之所以收留他,還是看在蔡邕的面子。也許黃劭真的有些本事,可要和顧雍這等未來的牛人相比,差距定不會小。

一種失落感,在心頭升起。

顧雍嘆了口氣,“阿醜兄弟,雍雖然不知道你爲何如此看重我,但雍還是非常感激。老師曾說過,寒門之中藏龍臥虎。那黃劭……也許真的能給你增添臂助。另外,我那小師弟,還請兄弟暫時不要去打攪他。奉孝的學業正是關鍵時刻,冒然去尋找他,只怕會給他增添很多的困擾。他日若有緣,你們一定會再相聚。”

董俷如何聽不出顧雍的話中之意,分明是不看好他,更不看好他背後的家族。

“俷記下了!”

說完,他兩腳輕輕一磕馬肚子,象龍驟然提速,跑到了隊伍的最前方。

顧雍看着董俷的背影,輕嘆了一口氣。待董鐵、黃劭兩人帶着隊伍從身邊超過後,他放慢了馬速,來到車仗邊上。在馬上微微躬身,輕輕的叫了一聲:“老師。”

車簾一挑,露出蔡邕的面容。

“元嘆,你觀此子如何?”

顧雍想了想,“阿醜兄弟雖相貌醜陋,但性格豪爽,更兼有親和之氣,頗有風範。若他是老師膝下,或江東世族之後,學生定會追隨。可是……阿醜兄弟最大的問題是在於,他並無甚追求。學生雖對他頗爲讚賞,但還不足以將身家託付。”

蔡邕一笑,“也許是他沒有野心,也許是還不到時候……罷了,個人有個人的緣法,既然元嘆如此想,想必已經有了決斷。此事不必再提,元嘆回家後,可有什麼計劃?”

“學生希望能有些歷練,從最基礎的做起,把老師這些年教給學生的東西融會貫通。”

“元嘆有此打算也好,雛鷹終歸要長大搏擊長空,如今正是好時機。”

蔡邕說完,把車簾放下。師徒兩人不再交談,車隊在官道上飛快行駛,愈行愈遠。

*

圉,在古時有放牧之地的意思。

位於睢水下游的沖積平原,土地肥沃,水草豐茂。許多年前,這裡曾經是中原最好的牧場。但隨着農耕之術的進步,人們依水築城,漸漸的就放棄了遊牧,變成今日的圉城。

蔡家是圉城的大家族,世代書香,聲名彰顯。

而如今,蔡家數百年來最結出的名士蔡邕回來了,自然也收到了當地人的歡迎。

不僅僅是官紳,還有許多當地的士子名流都在圉城外迎接。

蔡邕早年是出名的傲氣,但經歷了這多年的宦海沉浮之後,也明白了與人相處之道。

早早的就走下車仗,和前來迎接他的人們把臂相談。

這一相談,自然又是一番風花雪月事,車仗駛入了蔡家整整三日,竟然都沒有時間整理車仗上的書簡。更不用說招呼董俷等人,整日裡被無數應酬纏的焦頭爛額。

董俷倒也不着急。

蔡邕早年喪妻,只有一個女兒。而去年女兒出嫁後,家裡也就沒有什麼人了。

除了那些家僕奴婢之外,諾大的宅院中,倒是董俷的地位頗爲超然。而蔡邕也很率性,在回家的第一天就對家中的奴僕說明:我不在時,有事可以向董家賢侄稟報。

儼然成了蔡家的主人,讓董俷哭笑不得。

董俷沒有雖蔡邕去出席各種應酬。那些之乎者也,吟詩作賦北窗裡的快樂他更無法理解。蔡邕有時還會奏上一曲,但對於董俷而言,那錚錚之音,無異於對牛彈琴。

所以去了一次之後,他就堅決不再去了。

當然,董俷的行爲在衆多名士眼中,無疑是粗鄙不堪。再加上他相貌醜惡,更令人有一種掃興的感覺。董俷不去,他們也都高興,拉着蔡邕更是不肯放他回家。

閒來無事,董俷除了練武之外,就是幫助蔡邕整理車仗上的那些書簡。

滿滿騰騰的足有數百斤重的書簡,要想整理下來,的確是一件非常艱鉅的工作。至少對於董俷而言,絕對是無比的艱鉅。而這個時候,黃劭的作用也就顯現出來。

他對整理書簡的工作頗有條理,家奴不識字沒關係,他也會安排的很得當。

董俷倒也非常樂得清閒,他知道自己過去也是添亂,索性在一旁觀察黃劭的表現。

一天、兩天……

董俷和黃劭並沒有什麼交談,卻發現此人的才能長於治理。再繁瑣的事情,他都能想出最簡單的應對之策。若是放在地方上,想必也是一個能吏。沒錯,就是能吏。

相對而言,黃劭的謀劃和佈局,就要差一些。

對黃劭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董俷還是很開心。有時候更主動和黃劭說話,讓這個出身落魄低下的寒門士子頓時生出的感激之心。到了第三天,書簡大都整理完畢。黃劭趁此機會,從蔡邕的藏書中翻出了一部五經之一《尚書》,津津有味的閱讀起來。而董俷呢,在練武之後,則會抱着一卷司馬遷的《史記》吃力啃讀。

第四天的時候,顧雍告辭離去。

董俷代蔡邕送顧雍出了圉城,臨別更是依依不捨。

此時的顧雍,聲名並不彰顯,甚至有年少輕狂的味道。見董俷如此重情意,他也非常的感動。若非身後有家族困擾,倒也真的想要留下來,爲董俷出謀劃策一番。

“阿醜兄弟,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雍有一言,願送於賢弟。伯父位高,卻又出身粗鄙。爲六郡良家子,卻不得士大夫所看重。更兼主掌河東與司隸……遲早必爲他人所嫉妒。賢弟,你董氏一門想要出人頭地,任重而道遠。”

董俷點點頭。

回想評書中的董家,也確實如此。

董卓一生起起伏伏,可以說是經歷忐忑。在評書出場時,就被黃巾所敗,險些丟了官。後來雖然帶兵入京,卻成了千夫所指。一個家族的崛起,果然堅信。

“元嘆兄長,可有化解之策?”

顧雍說:“兄雖不才,願爲賢弟謀之。賢弟在西涼頗有勇武之名,而董氏在雍涼兩地,也算是大家。若有危險時,可以暫避雍涼,靜待時機……若雍涼不可留,則可西出武威,圖謀西域。總之,我與賢弟之策只有一個字,那就是‘忍’字。”

董俷思忖很久,自言自語道:“退一步海闊天空嗎?”

顧雍聞聽不由得一怔,驚奇的凝視董俷半晌,突然笑道:“賢弟這句話,大善!”

大善?

董俷心裡暗自苦笑。

忍,忍,忍……

卻哪裡是那麼容易?他老子董卓的性情之中,又豈能用‘忍’字來化解?不過顧雍之言,倒也的確是頗有見地。雍涼之地嗎?董俷的腦筋開始運轉,盤算起來。

顧雍看看天色,握着董俷的手說:“賢弟,天色不早,我當啓程趕路。他日有緣法,你我自當能夠再見。”

“元嘆兄長,前途崎嶇,還望兄長珍重!”

“珍重!”

顧雍說完,翻身上馬。

一騎向遠方行去,但聽得從官道盡頭傳來顧雍的歌聲。

董俷站在路上,手牽着馬。董鐵和黃劭默默的站在他的身後,誰也沒有開口說話。

許久,當顧雍的背影在官道消失,董俷這才長出一口氣。

“我們回去吧!”

他跨上了戰馬,忍不住又朝遠方看了一眼,然後神情落寞的對董鐵、黃劭二人道。

前途崎嶇……

這不僅僅是對顧雍的贈言,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提醒。珍重吧,兄長……你我共同努力。他日待董俷能有所成就,定然再登門拜訪。元嘆兄長,多多保重!

第405章 水淹七軍(二)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上)第331章 涼州詞第141章 三醜戰三英(二)第55章 行路難第32 名駒象龍第205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二)第46章 武夫無名第189章 袁隗計,二虎爭食第49章 太平教徒第64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242章 雒陽一夜(三)第118章 回河東(三)第188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8章 走馬震金城(二)第87章 以漢之名(一)第459章 亂局(三)第418章 相邀第254章 三韓獻寶,中藥變韓藥第260章 江東起風波第33章 進退維谷第190章 奉旨募兵第203章 誰爲虎狼將第215章 昭寧大事記(二)第299章 鏖戰(二)第403章 袁紹亦躊躇第14章 殺戮(二)第150章 郎心死鐵,風情不解第349章 南榮彧第173章 籌謀建新軍第109章 奉孝出馬第50章 荒野偶遇第301章 隴西大會師(一)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68章 斷頭溝第17章 求官(2)第4章 殺人歌(1)第297章 涼州亂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477章 四猛八大錘(五)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171章 漢帝心中存躊躇第268章 朔方大捷第8章 大姐(1)第289章 南山桃花源(一)第225章 誰逼迫誰?第245章 國運昌盛第75章 傷寒症第4章 殺人歌(2)第360章 小溫侯(三)第246章 氣節壯士第386章 建安二年的雪(二)第7章 金城破羌(1)第353章 鳳雛第一謀第479章 文若不文弱第281章 雒陽烽火紀第160章 韓與馬(二)第233章 猛虎斃命第446章 無題第186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三)第212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一)第57章 赴已吾第144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二)第340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八)第416章 空城第184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一)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228章 狼煙四起第162章 韓與馬(四)第429章 夏侯蘭(一)第489章 西行第292章 南山桃花源第272章 喜事連連第459章 亂局(三)第306章 沙沙有心事(一)第418章 相邀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84章 董卓不立危牆下第155章 建春門血案(一)第264章 雞鹿塞(四)第423章 錦帆賊(一)第428章 誰可橫刀立馬,唯我錦帆將軍第414章 大亂第216章 昭寧大事記(三)第205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二)第342章 名士之殤(一)第273章 陰謀與背叛第16章 所爲何來(2)第345章 徐州一夜第239章 那一刀的風情第71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320章 大決戰(三)第22章 殺人者‘公子’(1)第320章 大決戰(三)第130章 美女野獸第4章 殺人歌(1)第387章 建安二年的雪(三)第172章 有女文姬第446章 無題第374章 長安之亂(六)
第405章 水淹七軍(二)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上)第331章 涼州詞第141章 三醜戰三英(二)第55章 行路難第32 名駒象龍第205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二)第46章 武夫無名第189章 袁隗計,二虎爭食第49章 太平教徒第64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242章 雒陽一夜(三)第118章 回河東(三)第188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8章 走馬震金城(二)第87章 以漢之名(一)第459章 亂局(三)第418章 相邀第254章 三韓獻寶,中藥變韓藥第260章 江東起風波第33章 進退維谷第190章 奉旨募兵第203章 誰爲虎狼將第215章 昭寧大事記(二)第299章 鏖戰(二)第403章 袁紹亦躊躇第14章 殺戮(二)第150章 郎心死鐵,風情不解第349章 南榮彧第173章 籌謀建新軍第109章 奉孝出馬第50章 荒野偶遇第301章 隴西大會師(一)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68章 斷頭溝第17章 求官(2)第4章 殺人歌(1)第297章 涼州亂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477章 四猛八大錘(五)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171章 漢帝心中存躊躇第268章 朔方大捷第8章 大姐(1)第289章 南山桃花源(一)第225章 誰逼迫誰?第245章 國運昌盛第75章 傷寒症第4章 殺人歌(2)第360章 小溫侯(三)第246章 氣節壯士第386章 建安二年的雪(二)第7章 金城破羌(1)第353章 鳳雛第一謀第479章 文若不文弱第281章 雒陽烽火紀第160章 韓與馬(二)第233章 猛虎斃命第446章 無題第186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三)第212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一)第57章 赴已吾第144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二)第340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八)第416章 空城第184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一)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228章 狼煙四起第162章 韓與馬(四)第429章 夏侯蘭(一)第489章 西行第292章 南山桃花源第272章 喜事連連第459章 亂局(三)第306章 沙沙有心事(一)第418章 相邀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84章 董卓不立危牆下第155章 建春門血案(一)第264章 雞鹿塞(四)第423章 錦帆賊(一)第428章 誰可橫刀立馬,唯我錦帆將軍第414章 大亂第216章 昭寧大事記(三)第205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二)第342章 名士之殤(一)第273章 陰謀與背叛第16章 所爲何來(2)第345章 徐州一夜第239章 那一刀的風情第71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320章 大決戰(三)第22章 殺人者‘公子’(1)第320章 大決戰(三)第130章 美女野獸第4章 殺人歌(1)第387章 建安二年的雪(三)第172章 有女文姬第446章 無題第374章 長安之亂(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