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朝鮮民衛

登州已經是完全的冷清了下來,那些逃難到北方的難裝運到船上運到朝鮮,現在魯南戰火已經是慢慢的燒了起來,但是他們都會選擇更加近面一些的萊州的林家島和石臼港。

京師商團現在在登州駐紮有代表,原本他們以爲山東的這次難民就可以把江峰完全的撇開,但是江峰的戰船和士兵在石臼港殺了一圈之後,馬上就是急火火的來這裡請求拜見江峰。

煙臺山千戶所的兵營防護嚴密,可不是這麼好進去的,他們在石臼所作的事情本來就是不可告人的,掀翻出來恐怕也是殺頭的買賣,自然不敢鬧的太大。但是這次外流的人口可當真是不少,京師商團雖然是在朝鮮拿到了幾萬人,可畢竟都是第一次做,船上死了不少,到了關外的莊園又是死了一批,加上反抗被殺,逃跑被殺,而且這麼多的莊園平均分配,真是有些僧多粥少。

誰都是知道關外的土地,人越多,可以開墾出來的土地也就是越多,獲得利潤也就是越大,京師商團很多人都是打起了蒙古韃子的主意,九邊的邊軍對於蒙古已經是以主動出擊爲主了。

而且都是仁慈的喜歡活捉,因爲活捉以後可以把人賣出去,賺來銀子。

不過不管京師商團的人怎麼求見,江峰都是以要緊張備戰的理由,閉門不見,江峰對這件事情有明確的判斷,捉拿朝鮮人爲奴,那是因爲朝鮮民風文弱,而且國家沒有什麼實力,那些人死就死了而且不用擔心親屬。

可是這些山東的難民,按照京師商團的那種做法,只是要求青壯和兒童,把老弱全部的拋下來。那些人畢竟是大明的民衆,各種關係都是千絲萬縷,誰也不敢保證,這些人去了關外之後,會不會串聯起來告官或者鬧事。

江峰也是聽說過,朝鮮人也有些串聯鬧事的,不過都是被武力佔有優勢的墾殖莊園的人殺個精光,屍體不是用來喂狼就是肥田,但是同樣是國人的話,就未必敢這麼做了,何況逃難的人中不少秀才之類的,這些人懂得律法,若是鬧將起來,更是不可收拾。

還是登州的方法是最爲穩妥的法子,以慈善的名義把人都是送到朝鮮去,在那裡給安置下來,雖然是現在不受賦稅,可是到時候是誰權力大,誰來掌握話語權,江峰在那裡已經是有八千兵,足夠震懾民衆了。

將來江峰的賦稅和兵源,可都是指望這些難民,所以江峰對待難民的態度可以稱得上是善人了,當然,此時的善人標準也是不高,給那些難民找個太平些的地方,讓他們的上船有口飯吃就算是好人了。

嘉靖十二年的年底到嘉靖十三年的年初,江峰用了大量的船隻,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已經是把將近二十多萬的難民運到了朝鮮,並且安置了下來,現在的人流已經是漸漸的小了,不過兗州原來三十多個州縣,很是繁華的地方現在很多地方已經是空無一人。

除了仁川的附近有四個民衛之外,其餘的民衛都是安排在漢城的南方,原來的五千人一個民衛,現在變成了一千戶一個民衛,朝鮮南部現在一共是三十八個民衛,每個民衛有衛官,有團練使,有收支文書,以及農官。

衛官爲一衛之長,掌管大小事宜,團練使負責民防,每三戶抽取一人,一民衛四百人,每日由江家軍的軍官帶領一同操練,配給武器。收支文書負責各種物資的發放和監視使用,農官則是跟着那位尼德蘭過來的威斯康和幾位老農學過玉米種植,當然這些人對於其他作物的種植也是頗爲的精通。

這一千戶的人口,往往是按照本鄉本土的人員來劃分,衛官往往就是這些人裡面德高望重或者乾脆就是這一大族的族長,至於團練使就是江峰手下那些士兵中年紀較大,已經是不適合在戰場上廝殺的人,這些人帶着家眷加入民戶之中,操辦團練,軍餉卻是按照登州大營的低級軍官標準發放,這些民壯平日農閒時候的操練都是按照登州的操典,真要是到了戰時,自然是可以拉出來換上軍裝。

收支文書則是每個民衛有三人到十人不等,都是拿着懂得算籌的秀才或者是從前有過類似經驗的人,在現在已經是變成了一座堡壘的仁川城裡面,軍隊的軍需都尉對這些人負責,收支文書們負責各個民衛的物資發放和登記。

雖然說是士農工商是幾千年傳下來的排序,不過農往往是排在後面,江

算是真正的重視起來,江家軍要有充足的後勤,必須特殊出色的地方,江峰盤算了一下,玉米種植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自己印象裡面的土豆,地瓜,花生之類的東西都還沒有在大明出現,但是自己掌握着海貿,找尋這些東西自然是方便異常,如果是拿到了這些可以說的上有戰略意義的作物,就立刻的交給威斯康他們試種,然後由農官們負責推廣下去。

這個民衛的組織架構雖然是粗糙,但是現在一切都是草創,一切從簡,安定民心纔是重要的事情。

至於原來居住在這裡的朝鮮人,一來朝鮮南部本來就是受到日本九州大名的洗掠,已經是屬於半放棄的地區,人煙不能說是茂密,很多地方可以安置人口,二來是士林派大批的官員家人和奴僕都是遭到了清洗,也是空下了許多的莊園。

現在的朝鮮小朝廷已經是完全的半封閉狀態,除了一道道安定朝鮮民心的命令發出來之外,對於外面的情景是絲毫的不瞭解。

聞刀在鄒城的城下已經是呆到了第七天,還是沒有打破鄒城的城池,他手中的人馬已經是又折損了一千多人,雖然說估計城頭的官軍和民壯也快撐到了極限,但是卻不得不退兵了,因爲所帶的給養都已經是用光了。

或者更加準確的說,三天前就已經是用光了,他們已經是靠着馬隊四處劫掠來維持部隊的供給了,聞刀手下剩下的三千多人士氣極爲的低落,聞刀更是灰心喪氣,甚至是有些絕望的感覺,原本以爲自己可以順風順水的拿下鄒城,然後揮師濟寧,到時候靠着勝利來穩定自己的地位,但是現在看這些都是妄想了,有消息說身後的陽城內的官軍和民壯已經是殺出來準備揀便宜了。

無奈的聞刀看了一眼殘破不堪的鄒城城牆,頹然的下令退兵,他看到手下的士兵聽到這個退兵的命令之後,無不是露出了高興的表情,他更是感覺到灰心喪氣。

但是讓聞刀的部下心涼的是,這幾天的拼死攻城之中,死傷最少的就是聞刀的馬隊,一千五百人馬,也就是死了一百多人。可是誰也不敢說些什麼,這一千多人的隊現在鎮壓可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垂頭喪氣的殘兵朝着來時的方向撤退而去,他們倒是不但心鄒城裡面的人馬出來追擊,那裡面的人也是打殘了。

但是這些人臨近陽的時候,卻還是小心翼翼,外面可是傳聞裡面聚集了幾千民壯和士兵,就等着出來揀便宜,聞刀知道部隊現在疲憊的要命,可還是派出了大批的探馬,在前面查看消息,現在他們可是經受不起任何的損失了。

鄒城消失在聞刀的視線之中,剛剛派出的探馬就是跑了回來,在聞刀的面前上氣不接下氣的稟報說道:

“將軍,前面……前面有大批的兵馬,正朝着我們的方向過來了!”

聞刀心神一凜,立刻是大聲問道:

“有多少人!”

“最起碼也有萬把人……”

聽到這個數目,聞刀禁不住心裡面一陣絕望泛起,在馬上搖晃了幾下差點就要栽下來,在身邊的護衛連忙把他扶住,正在這個時候,突然是又有探馬歡呼着縱馬過來,還沒有到跟前就大聲的喊道:

“將軍,將軍,是大將軍的人,大將軍領着兵馬過來接應我們了!”

這些叛軍裡面的官銜都是所謂“涇王封賞”,其中爲首的劉十三和聞刀都是有將軍的職銜,劉十三雖然晚來但卻很快的佔據了主導,所以大傢俬下里面都是稱爲大將軍,聞刀被叫做二將軍,當然這些稱呼都是私下裡面說,誰要是當着聞刀的面提起,必然是會引起勃然大怒。

不過此次聞刀卻顧不得了,雖然手下的三千多殘兵都是大聲的歡呼,他已經是知道自己不可能和劉十三爭奪叛軍的主導權了。

見到劉十三的時候,聞刀羞愧欲死,站在那裡不知道要說些什麼纔好,劉十三沒有什麼責怪的意思,只是在那裡鄭重的說道:

“我已經將臨的兵馬全部的帶了出來,你我合兵一處,直接攻打濟寧!”

“二哥,怎麼……!?”

“不打就只能等死了!”

劉十三冷冷的說道。

第298章 降職第467章 以牙還牙第549章 五義士第149章 閉門羹和不打不痛快第507章 炮轟城門第267章 現代智慧偶爾閃光第140章 雙鳳會第116章 鐵丁和蛛絲馬跡第200章 到底要幹什麼(下)第244章 舊識 南京 意外第97章 拜見都督大人第515章 皇帝的計劃第100章 一切都在準備中第76章 抽你個王八蛋第382章 東西方 積極性第241章 鹽場 海匪第554章 被搬空的滄州府第564章 出牆發財第501章 怪事第198章 尷尬的巧合第105章 有破綻第615章 大明南北第70章 仗勢欺人第272章 第二次的杭州之行第476章 財神賜福第292章 濟州島第412章 這就是人才啊第310章 政策第149章 閉門羹和不打不痛快第295章 大船第186章 新兵初戰第218章 不嫌累 不嫌多第201章 膽大包天的土匪第238章 戰鬥?演習?第24章 敗家子的典範第115章 例行出城和危險臨近第358章 突入第212章 隱情第16章 存錢也能遇見麻煩第361章 投石機 射程第598章 安定民心第429章 河上血案第489章 等着呢第209章 碰瓷第585章 破陣第635章 大勢已去第543章 回憶 自信 過程很重要第435章 遠征途中第336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436章 北征首戰第448章 尋人第560章 關外的南邊第243章 沒有死人的鰲山鹽場第583章 又是清晨的戰鬥第215章 雙嶼 被認出 送船第69章 小心思見大文章第231章 送上門來第208章 揚州大平號第74章 蘇家姐妹的故事第611章 對於俘虜的處置第552章 滄州第二任稅監第605章 亂哄哄第365章 據關外第312章 鐵甲 長矛 刀斧第131章 前門送狼後門進虎第200章 到底要幹什麼(下)第264章 令人激動的誤會第138章 誰都知道怎麼回事第176章 進城抓探子第410章 隱患第514章 不甘心的嘉靖皇帝第108章 美食大會的開始前第373章 殿堂怒第148章 守株待兔第287章 一路奔波第599章 遼陽城內第506章 漳州城門第600章 輕易第227章 愚蠢第558章 出華州第253章 包圍 脅迫 爲奴第148章 守株待兔第378章 兩個人第437章 勝第566章 無精打采第545章 破家衆怒第373章 殿堂怒第291章 推波助瀾 農事第318章 石臼港 壟斷保障第257章 兇第600章 輕易第536章 窩囊 後手第295章 大船第504章 楊石頭第348章 收費 官職 有後第266章 兄妹第595章 人心第155章 只剩下一個第545章 破家衆怒第11章 真鮮啊
第298章 降職第467章 以牙還牙第549章 五義士第149章 閉門羹和不打不痛快第507章 炮轟城門第267章 現代智慧偶爾閃光第140章 雙鳳會第116章 鐵丁和蛛絲馬跡第200章 到底要幹什麼(下)第244章 舊識 南京 意外第97章 拜見都督大人第515章 皇帝的計劃第100章 一切都在準備中第76章 抽你個王八蛋第382章 東西方 積極性第241章 鹽場 海匪第554章 被搬空的滄州府第564章 出牆發財第501章 怪事第198章 尷尬的巧合第105章 有破綻第615章 大明南北第70章 仗勢欺人第272章 第二次的杭州之行第476章 財神賜福第292章 濟州島第412章 這就是人才啊第310章 政策第149章 閉門羹和不打不痛快第295章 大船第186章 新兵初戰第218章 不嫌累 不嫌多第201章 膽大包天的土匪第238章 戰鬥?演習?第24章 敗家子的典範第115章 例行出城和危險臨近第358章 突入第212章 隱情第16章 存錢也能遇見麻煩第361章 投石機 射程第598章 安定民心第429章 河上血案第489章 等着呢第209章 碰瓷第585章 破陣第635章 大勢已去第543章 回憶 自信 過程很重要第435章 遠征途中第336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436章 北征首戰第448章 尋人第560章 關外的南邊第243章 沒有死人的鰲山鹽場第583章 又是清晨的戰鬥第215章 雙嶼 被認出 送船第69章 小心思見大文章第231章 送上門來第208章 揚州大平號第74章 蘇家姐妹的故事第611章 對於俘虜的處置第552章 滄州第二任稅監第605章 亂哄哄第365章 據關外第312章 鐵甲 長矛 刀斧第131章 前門送狼後門進虎第200章 到底要幹什麼(下)第264章 令人激動的誤會第138章 誰都知道怎麼回事第176章 進城抓探子第410章 隱患第514章 不甘心的嘉靖皇帝第108章 美食大會的開始前第373章 殿堂怒第148章 守株待兔第287章 一路奔波第599章 遼陽城內第506章 漳州城門第600章 輕易第227章 愚蠢第558章 出華州第253章 包圍 脅迫 爲奴第148章 守株待兔第378章 兩個人第437章 勝第566章 無精打采第545章 破家衆怒第373章 殿堂怒第291章 推波助瀾 農事第318章 石臼港 壟斷保障第257章 兇第600章 輕易第536章 窩囊 後手第295章 大船第504章 楊石頭第348章 收費 官職 有後第266章 兄妹第595章 人心第155章 只剩下一個第545章 破家衆怒第11章 真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