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大明南北

年陝西副總兵周林被嘉靖秘密調入京師,清洗京師商貴大臣,接下來就是留在了京師,成爲京營的提督,負責京師的戍衛。

京衛和十二團營都是腐敗不堪,周林無可奈何只能是從陝西三邊調秦軍進京,當時的東黨把持朝政,對此多有刁難,結果除了最開始帶來的五千兵之外,這幾年下來纔不過又多了四千人。

嘉靖皇帝重新掌權,一直被壓制着的周林這纔是開始逐步的調兵輪換,不過他還要和鄧化兼顧在保定的威武大營的訓練,所以陝西三邊一共調集了一萬五千多人,這也是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已經是被華州打的狼狽不堪,邊鎮的壓力減輕可以抽調兵馬的緣故,華州掃蕩草原,爲自己抓取人口,擴張地盤,卻也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後果,也算是意外。

大明九邊,遼鎮素來稱爲天下最強,不過這個評定,卻是因爲遼鎮的兵丁最多,最爲富庶,所謂兵精糧足就是說這個了。

但是遼鎮和華州戰鬥表現足夠說明了,兵多糧多,缺乏訓練和實戰的經驗,這樣的兵連農夫都不如,九邊之中,真正強悍的軍隊是陝西三邊的明軍,民風貧苦的三秦之地歷來有敢戰兇悍之風。

本就是貧瘠之地,周圍卻還有野蠻的蒙元和西域部落擄掠搶劫,爲了安身立命的生活生產物資,自然是拼命的戰鬥。而且陝西三邊周邊勢力衆多,都是些野蠻嗜血的蠻族,這些部落大小繁雜,各自有不同的情況,就算是侵擾邊境也都不會統一時間。結果,陝西的明軍是一年到頭幾乎是不停的在戰鬥。

以上種種,自然是鍛煉出來一隻百戰地強軍,周林和鄧化來到京師之後,看到京營,保定的駐軍,北直隸的駐軍,甚至是宣化和薊鎮的軍隊。比起陝西的邊軍來,素質和戰力相差的實在是太遠了,真是浪費了他們手中那麼好的裝備。

當時已經是意識到,長城外的蒙古人雖然是銷聲匿跡,但是更有危險威脅,練威武大營兵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最方便地方法是調秦軍入北直隸。

這次的華州軍南侵,調來的一萬五千秦軍終於是起了大的作用,周林率領這一萬五千秦軍作爲核心。鎮守州。

灤州就是後世的唐山,出於遼鎮入關的關鍵位置上,乃是必經之路。是薊鎮的第二中心,本來這種邊鎮都是世代爲將,外來的軍官,特別是其他邊鎮的軍官想要統領指揮。都是會受到種種地牽制,十分的麻煩。

不過這一次,薊鎮在關外廣寧之戰中,損失了五萬多的兵馬,留在本鎮地也不過還有三萬,這三萬比起周林帶來的一萬五千陝西強軍。還有京營。宣化。保定的五萬兵馬,可就是相差太遠了。

所以周林此時也算是令行禁止。保定和宣化的兵馬還在源源不斷地朝着灤州和薊縣增援,北直隸,河南,山東的戰兵也都是被動員起來,改由本地衛所士兵守備本地,他們也都是朝着北直隸增援。

北直隸和京師的周圍已經是成了大兵營,北中國的兵馬都在用各種途徑趕過來,京師,保定,通州,天津一帶的居民,早就是風聲鶴唳,驚恐不安,不管是什麼階層的人,都是想要趁早地逃離。

畢竟這些年地年景不錯,大家還都是做買賣賺了些銀子,萬一被兵災波及,什麼都完了,那可就是灰飛煙滅。

但是大戰當前,各個城鎮之中早就是按照管理,對於居民地進出,嚴加的審察,以防奸細出城或者進入,住在城中地居民更是慌亂不已,卻也沒有什麼辦法,不過華州的探子們卻和從前那些探子不一樣。

他們都是以城內的大商家作爲依託,早就是和官方和軍方打的火熱,大筆的銀子撒出去,出城入城都是方便的很,再說了,官府還需要這些商人們來買賣貨物,穩定局勢人心,軍方還需要靠着這些商人們來購買軍需。

至於三江商號,早就是撤出了京師,其餘幾家據說是來自濟寧和南直隸的商家添補了空白,這幾家和三江商號比起來,一樣是換湯不換藥,只不過情報的功能加強了許多。

嘉靖皇帝在這邊沒日沒夜的調配兵馬,佈置防禦,一邊還要應付天下間的紛亂之局,各地督撫,藩王,朝廷的大臣們各有各的想法,局勢就好像是一鍋粥一樣,根本無法摸清頭緒。

,此時天下間大亂將起,正是邪教道門興風作浪的好上白蓮教也確實是動了心思。

洛陽白蓮總舵的蔣教主連連的收到了所謂神諭,說是彌勒降下法旨,天命興廢,這個時候的天命應在白蓮,各地信徒理應起事,順應天命。可是當年棉紳之亂的時候,只不過因爲稅監搞的天怒人怨,白蓮一哄而起,北三省頓時是就是星火燎原之勢。

現在外敵入侵,朝廷屢吃敗仗,豈不是比那個時候的形勢更好,只要起事就可以收穫更大的成功,官府目前都是忙着籌措糧草,調集民壯兵丁,對於地方上的治安,自然是管的不如從前嚴謹,想必是更加的方便。

不過這些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從前那種一倡議萬民景從,攻打府縣的景象卻沒有了,各地甚至是不用焦頭爛額的官府出手,稍有不對,地方上的棉紳私兵就是直撲而來,抓住倡亂之人扭送官府。

目前正是非常時局,官府也不會客氣,接收了人犯之後,直接就是立刻斬殺,絕不拖沓,說起來有些搞笑的是,有些情況下,白蓮教撞到大運,在沒有人顧及的情況下,真鬧了起來之後,剛要有些更大的舉動。

卻沒有想到棉紳的私兵未動,官府的衙役不知道,當地的綠林響馬卻是惡狠狠的殺了過來,毫不留情的砍了個乾淨。

真是不知道這些草莽人物,什麼時候如此的大公無私了,白蓮教這麼鬧騰了一段時間,真正的成績沒有撈到多少,反倒是把棉紳之亂後剩下的力量給糟蹋了乾淨,加上被目前的局勢和遇到的抵抗,給弄的稀裡糊塗,也不敢繼續鬧騰,索性是縮了回去。

這一切都是華州的作爲,白蓮教在棉紳之亂時候的鬧騰對於轉移明朝朝廷的視線,讓華州從容調度是有好處的,所以派出人員煽動,並且暗中相助,但是這個時候,華州和大明兩軍交戰。

雖說白蓮的禍亂可以讓大明後方不穩,但是這麼鬧起來,按照白蓮教好似蝗蟲的特性,必定造成遍地的禍亂,剩下的只能是一片難以恢復的廢墟,還要花費華州的力氣,自然是不能讓他們爲所欲爲。

山東北直隸和河南,華州用鹽商聯營已經是控制了絕大部分的綠林山寨和江湖的勢力,這些人讓他們起事取對付明朝的大軍沒有什麼作用,要是對付白蓮教的烏合之衆,那可是效用大好,一時間前線紛亂,北三省倒是治安良好,沒有什麼人鬧事,這也算是奇怪之極的事情。

嘉靖二十三年的四月初,在福建,來自夷州的兵馬開始發動,穩穩的向着北面攻擊,幾乎沒有什麼懸念,擊潰泉州兩衛之後,泉州府全府官員或降或逃,加上早就是被夷州軍拿下的延平府,福建已經是有一半的地盤被人拿了下來。

萬般無奈的福建總兵只得是帶領臨時拼湊的兩萬兵馬,又是前往了福州府和泉州府交界,準備一死殉國,下面的士兵自然都是惶恐不安。

誰想到和那些自稱華州軍的軍隊一接觸,對方居然是敗退了,福建總兵懷疑有詐,不過在這裡的戰場,海上的炮艦也根本無法幫上什麼忙,嘗試着追擊了一下,來自漳州的華州軍絲毫沒有從前的那股勇悍,明軍嘗試着攻到泉州城下,抵抗也不激烈,支持了三天之後,居然是棄城而逃。

此時的明軍將領可以用驚愕來形容,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既然是勝利就要追擊,一路追到漳州境內,一路都是小勝不斷,原本強悍無比的華州軍卻好像是沒有了力氣一樣,一路的敗退。

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福建總兵終於是相信,對方一定是出現了什麼自己不知道的問題,所以才變得如此不堪一擊,進入漳州邊緣的時候,華州軍的抵抗才強烈了點,謹慎的明軍將領停下了腳步原地紮營,另外快馬飛報南京兵部衙門,說是戰機大好,應當派大兵增援福建,收復漳州。

文書上說的懇切:戰機寶貴,不可輕易放過,北方戰局爛,漳州若勝,大壯我朝軍威士氣……

第625章 安靜的地方第600章 輕易第208章 揚州大平號第136章 離京之前還要撈錢第621章 血殺第477章 福兮 禍兮 陰謀兮第452章 追捕第435章 遠征途中第38章 翻牆而入第590章 側翼第342章 歷史和家事第268章 耗資巨大第406章 惠風樓的雅間第590章 側翼第153章 殺進去第81章 要收錢啊第378章 兩個人第380章 跟上來吧第417章 不止兩個第489章 等着呢第485章 驅俘前驅第176章 進城抓探子第148章 守株待兔第473章 檢點戰果第383章 顆粒火藥第214章 離開海上的海盜頭子第515章 皇帝的計劃第602章 輿論攻勢第272章 第二次的杭州之行第214章 離開海上的海盜頭子第454章 松江商人鄧閩第398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第466章 找死第531章 富貴險中求第591章 對撞第10章 爲啥不好吃捏第476章 財神賜福第455章 禍因 求饒第113章 賢內助和馬賊傳聞第348章 收費 官職 有後第22章 疑似呆傻第462章 殺乾淨了上路第525章 廷議 定策 決斷第571章 林夢楚的功名之路第12章 銷魂之後去發財第487章 籤軍 人海 慘烈第20章 領先幾百年的拍磚技術第252章 誰的援軍第585章 破陣第162章 無奈的裙帶關係第319章 局勢第599章 遼陽城內第441章 紛亂的運河第90章 沒那麼容易第15章 見到了火藥武器第85章 買地和謝謝你第452章 追捕第517章 破敗的錦衣衛衙門第83章 升官了第535章 刁民 嬉笑 恨第617章 對陣第345章 邊塞大捷 疑忌第514章 不甘心的嘉靖皇帝第266章 兄妹第360章 惡戰 損失 決心第29章 一起佔便宜去第234章 急轉直下和大將軍第291章 推波助瀾 農事第225章 故人往事第31章 廚師鮑胖子第581章 備戰第百零一章 火銃和美食等級第397章 天下重商第558章 出華州第247章 沒有結果的拷問第455章 禍因 求饒第127章 讓人笑話的徒弟第216章 天晴氣爽殺倭寇第99章 好熟悉的名字第75章 買匠戶和被偷襲第546章 誰爲哀者第275章 沒事找事 衝突第28章 收了個徒弟第398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第163章 大炮和金丁第420章 加急堵截第123章 翻翻牆談談情第596章 狼羣第569章 陷落的鐵嶺 時間差第265章 玉米的意義第217章 看我長刀第610章 後方的華州第579章 不知所措的遼鎮第396章 屠宰場第479章 爲何義第47章 東廠拜訪和南城富豪第304章 仁川的輕鬆戰鬥第444章 貪慾無窮第576章 苦戰第493章 轉動的歷史車輪
第625章 安靜的地方第600章 輕易第208章 揚州大平號第136章 離京之前還要撈錢第621章 血殺第477章 福兮 禍兮 陰謀兮第452章 追捕第435章 遠征途中第38章 翻牆而入第590章 側翼第342章 歷史和家事第268章 耗資巨大第406章 惠風樓的雅間第590章 側翼第153章 殺進去第81章 要收錢啊第378章 兩個人第380章 跟上來吧第417章 不止兩個第489章 等着呢第485章 驅俘前驅第176章 進城抓探子第148章 守株待兔第473章 檢點戰果第383章 顆粒火藥第214章 離開海上的海盜頭子第515章 皇帝的計劃第602章 輿論攻勢第272章 第二次的杭州之行第214章 離開海上的海盜頭子第454章 松江商人鄧閩第398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第466章 找死第531章 富貴險中求第591章 對撞第10章 爲啥不好吃捏第476章 財神賜福第455章 禍因 求饒第113章 賢內助和馬賊傳聞第348章 收費 官職 有後第22章 疑似呆傻第462章 殺乾淨了上路第525章 廷議 定策 決斷第571章 林夢楚的功名之路第12章 銷魂之後去發財第487章 籤軍 人海 慘烈第20章 領先幾百年的拍磚技術第252章 誰的援軍第585章 破陣第162章 無奈的裙帶關係第319章 局勢第599章 遼陽城內第441章 紛亂的運河第90章 沒那麼容易第15章 見到了火藥武器第85章 買地和謝謝你第452章 追捕第517章 破敗的錦衣衛衙門第83章 升官了第535章 刁民 嬉笑 恨第617章 對陣第345章 邊塞大捷 疑忌第514章 不甘心的嘉靖皇帝第266章 兄妹第360章 惡戰 損失 決心第29章 一起佔便宜去第234章 急轉直下和大將軍第291章 推波助瀾 農事第225章 故人往事第31章 廚師鮑胖子第581章 備戰第百零一章 火銃和美食等級第397章 天下重商第558章 出華州第247章 沒有結果的拷問第455章 禍因 求饒第127章 讓人笑話的徒弟第216章 天晴氣爽殺倭寇第99章 好熟悉的名字第75章 買匠戶和被偷襲第546章 誰爲哀者第275章 沒事找事 衝突第28章 收了個徒弟第398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第163章 大炮和金丁第420章 加急堵截第123章 翻翻牆談談情第596章 狼羣第569章 陷落的鐵嶺 時間差第265章 玉米的意義第217章 看我長刀第610章 後方的華州第579章 不知所措的遼鎮第396章 屠宰場第479章 爲何義第47章 東廠拜訪和南城富豪第304章 仁川的輕鬆戰鬥第444章 貪慾無窮第576章 苦戰第493章 轉動的歷史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