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在濟寧

峰在嘉靖十九年的二月離開了京城,他的搜尋人才之有什麼結果,華州那裡倒是傳來了消息,吳光到了登州的工匠坊之後,就好像是進入了寶山一樣的欣喜若狂,每日裡面廢寢忘食的忙碌着。

對於華州的軍民匠坊來說,不管是從大明過來的匠戶,還是尼德蘭的那些工匠們,這些人的動手能力是有的,不過卻沒有什麼創新的思路。畢竟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是發明家,所以江家軍的艦船槍炮雖然是精良,可是那些微弱的領先優勢卻都是江峰的點子。

可以說,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吳光這種有頭腦有創新的人,吳光的想法如果具有可行性,就可以迅速的通過華州富有效率的工坊迅速的生產出來。

而且這個時代的學者和工匠並不像是現代那麼明晰,每個人都是涉獵頗多,吳光還是對很多其他的方面有些瞭解。

不過華州趙秀才給江峰的信箋裡面,卻不是什麼誇獎的話語,趙秀才在埋怨,吳光來到了華州之後,建樹不多,僅僅是對火繩槍的發火裝置有所改進,可是花費的銀兩卻好像是流水一般,實在是讓他心疼。

偏偏江峰在把吳光送到華州的時候,下了命令說是吳光若是在研究上面有什麼花銷,一概支應就是,趙秀才來這封信的意思就是能不能對吳光的花費有所約束,江峰看完信後,哈哈一笑,回信很是簡單:

“捨不得孩子打不着狼,銀子算得了什麼!”

過了正月十五之後,江峰帶着手下一路南下,走陸路到了濟寧府,濟寧府不管是江峰離開的時候,還是那場震驚朝廷的大亂,都沒有影響這個水陸樞紐的繁華,如今藉着工商繁盛,更加的了不得。

在山東有個北方最重要的港口林家港,很多貨物都是在濟寧卸貨之後,以這個地方作爲中轉和存儲的基地,然後走到林家島出海。

江峰愈發的感覺這次的行程對自己來說,意義並不大,京師各個文人集萃的地方,他都是去聽過,也曾經借用三江商行資助士子的名義把讀書人們聚集在一起,自己則是在隔壁或者一旁觀察。

發現讀書人們一部分是暢談風花雪月,另一部分則是對目前的工商發達深惡痛絕,認爲這是動搖天下根本的事情,換句話說,這些人也跟看不清天下的形勢,或者是無心去觀察天下,有錢的在享受,沒有錢的在鑽營。

再者,江峰畢竟是人數有限,靠着他自己的所見所聞,根本不可能接觸到更多更好的文人們,華州也不可能開榜招募,他沒有什麼名分,士子們根本不可能來投靠,再者真正出色的讀書人,普遍都是有一官半職,這種人那裡會到江峰下轄做官。

開始的時候確實是有些鬱悶,後來江峰倒也是想開了,既然招募不到人手,倒是不如細細的觀察一下大明朝,從前他是大明的將官,身在局中,現在他算是大明的外人,可以比較中立客觀的看這個龐然大物。

濟寧的繁華和京師不同,京師是天下的中樞,自有一種肅穆的氣派在其中,這濟寧純粹是因爲交通和商業興盛起來的城市,整個城市中充滿了活力,還有那種奢靡繁華的氣氛。

山東鹽政,此時已經是號稱天下最有序,每年的進出帳目,上下覈銷,運輸損耗,都是在各個省之中做的最爲出色的一個。

戶部上下都是交口的稱讚,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山東的私鹽買賣同樣是天下間規模最大,獲利最多的。華州每年在這裡也會有不少的收入。因爲當年江峰和黃平在這裡的時候,通過鉅額的金錢和強橫的武力理順了這裡的私鹽秩序。

這種有效的秩序並沒有因爲江峰的離開而崩潰,而是繼續的運行了下去,林家在林家島還有六七百人,在山東最大的幾股馬匪山寨之中,大多數都是受到江家軍的遙控,畢竟劉家在山東還有自己的影響。

山東的各級衙門都對這種私鹽的秩序極爲滿意,他們可以穩定的在其中收到他們應得的那一份銀子,不管是什麼事情,只要是做的有規矩,穩定了,就有很多利益相關的人會主動的維護他。

每年的年初,爲首的幾家鹽商取得了鹽引之後,按照鹽引的數量,乘以若干的倍數,就換算成這一年販運私鹽的總量,就會按照山東鹽商行會裡面大小鹽商鹽販的規模和出

這一年的份額層層的分發下去,不管是在官府登記造家鹽場,還是私人的產鹽作坊,都會按照這個份額進行生產。

因爲幾次的出擊,南直隸和河南,北直隸的那些不和規矩的鹽商鹽販總是受到打擊,只能是乖乖的加入到這個體系中來,所以現在山東鹽商行會控制的產鹽銷鹽,差不多可以佔據大明這種生意總量的三成。

這三成已經是足夠影響大勢了,每年年初的分派大會上,按照數量,會下大小鹽商和私鹽販子們就會大概判斷出來,今年的鹽價,這個鹽價幾乎就可以爲除了幾個偏遠省份之外的大明鹽價定行市了。

所以說,每年三月間,各路鹽商,大鹽梟或者是親身前往,或者是派自己的親信來到這裡,每個人的鹽引和各種數字都是要彙總在一起,而且還要在這裡爲自己爭取最有利的條件和價錢。

當然,定下來的未必嚴格的遵守,價錢高的時候,總是會有超出額定數量的私鹽官鹽涌出來,儘管是鹽梟們控制的力量到處的砍殺,也是制止不了。不過這個體系畢竟是對大家都有好處,所以人人還都是遵守。

爲了這個體系,濟寧,揚州,開封,太原,南京,杭州之間,甚至還有鹽商自己建立的快馬加急,維持幾十座名爲車馬行實際上就是私人驛站的機構,所需要的費用比起鹽價的波動來,那真是小意思了。

每年的這個聚會就是在濟寧開辦,這些人的到來可是讓濟寧的市面更加的繁華,原來的濟寧的繁華,是因爲這裡是漕運的樞紐,在此處有很多山東本地商行的倉庫,可是現在很多鹽商在這裡都有別業,山東,北直隸和河南的鹽商,乾脆是在這裡都有長期的鋪面,天下各行業,鹽商是最爲豪奢的一羣人。

整個濟寧的酒樓,青樓,各種南貨商鋪都是紛紛的冒了出來,而且檔次極高,山東六府和河南的府縣,都是以這裡花錢爲榮光。

華州在山東的這些生意,並不是以江家軍和華州的名義進行,因爲這裡僅僅是賺錢的地方,在這裡經營鹽業的人喚作林玉堂,說起來還是夷州艦隊指揮林幟的族叔,也是林家近支的族人。

林玉堂只是知道自己是替家族作鹽業上面的買賣,每年通過林家島運送出去不少銀兩,有時候也代爲購銷些其他的貨物,卻不知道是爲華州做的生意,還以爲是自己家族在大明留的一條後路。

江峰這次來,濟寧本就是目的之一,他的隨從身上帶着林家族長寫的親筆信箋,而且上面特別說明了這是林家的貴賓,一定要小心招待,這可是關係林家將來的富貴。

話說的這般重,林玉堂自然恭恭敬敬,特別是看到江峰一行十幾個人,馬匹車輛都是豪富之家方能配備的,而且人人自有一種人上人的氣象,更是不敢怠慢,小心翼翼的引入了自家住的宅子當中。

看到了林玉堂的宅子,即便是江峰這般見過場面的,也是驚歎不已,沒有穿越前在各種媒體和書籍上,只要是一提到鹽商就是說鹽商豪奢,富貴無比,還只是一個表面的概念,後來接觸到的黃平,卻也是知道收斂鋒芒。

今日見到這樣的莊園,才大概的明白,目前這幅局面應該就是鹽商的普遍現象了,在濟寧城中,竟然是硬生生的造出了個江南園林的樣子,這得是什麼樣子的手筆和花費,着實令人咋舌。

院子來往的丫鬟僕婦,模樣雖然不說是絕色,可是看在眼中,賞心悅目是最基本的,江峰看着邊上的林玉堂,心想這真是太會享受了。

看這個林玉堂的模樣,四十歲左右模樣,相貌堂堂的,顯得極爲的有精神,倒真是好身體,想到這裡,江峰禁不住輕笑一聲。

跟在後面的林玉堂自從進了這個園子裡面就觀察江峰的反應,一般人或者是羨慕之極,或者是故作清高的目不斜視,卻沒有和江峰這樣自然而然的態度,看到江峰發笑,連忙客氣的詢問道:

“江員外可有什麼高興的事情嗎?”

江峰停下腳步,淡淡的說道:

“有錢真好。”

林玉堂一愣,連忙低頭跟了過去……

第483章 孫國王第387章 用人不疑第448章 尋人第581章 備戰第620章 不動第223章 總得先打個招呼第283章 來龍去脈第495章 強權政治第550章 下有對策第609章 以力服人第340章 人力資源(三兩)第626章 南京城第441章 紛亂的運河第511章 計策第222章 看船第294章 臨沂第79章 另一個指環第356章 排射第28章 收了個徒弟第12章 銷魂之後去發財第333章 近似演習第461章 動不如靜第135章 風平浪靜和詢價第574章 福建兵馬打漳州第437章 勝第102章 鉅款和分店開業第634章 不同時代的較量第548章 抗稅之亂第253章 包圍 脅迫 爲奴第246章 這麼巧 後續行動第33章 又一次顯擺成功第496章 威逼利誘 進行第584章 堂堂之戰第593章 棄卒第335章 懸殊 火器 大勝第489章 等着呢第179章 衡王府內第614章 收權第130章 大樹倒了和依舊兇狠第590章 側翼第185章 這是福氣和一個一兩第525章 廷議 定策 決斷第273章 好久沒有自我表揚第424章 又被盯住了第30章 少花了一百兩?第181章 上山投奔和雪中送炭第633章 手中的長矛最強第22章 疑似呆傻第262章 區別對待 殺 賄第322章 濟寧會戰第139章 故作不知和欺生第86章 榮華富貴的承諾第74章 蘇家姐妹的故事第194章 想要回家的代價第464章 死戰的緣由第321章 一把火燒乾淨第170章 轟第557章 夜半第184章 倭寇來了第168章 暗流洶涌第543章 回憶 自信 過程很重要第58章 想歪了和偷襲者第517章 破敗的錦衣衛衙門第414章 司馬侍郎第160章 沒有等到和又相逢第109章 開始了第406章 惠風樓的雅間第328章 相似的經歷第616章 半路截擊第601章 放你走第603章 誰說兵力不足第1章 見義勇爲的穿越第57章 大成功和少女之心第260章 嘉靖九年 南京 除夕第355章 相遇在河谷第549章 五義士第58章 想歪了和偷襲者第215章 雙嶼 被認出 送船第93章 原來如此第387章 用人不疑第632章 不聽勸第329章 意外 終遇虎第432章 主動上門第272章 第二次的杭州之行第381章 無所謂 炮架 馬車第487章 籤軍 人海 慘烈第81章 要收錢啊第243章 沒有死人的鰲山鹽場第445章 動議 機詐 防範第409章 商場如戰場第544章 貪墨 稅監 濟寧第510章 華州一景第268章 耗資巨大第586章 隔河將至第494章 仗勢欺人第267章 現代智慧偶爾閃光第495章 強權政治第380章 跟上來吧第75章 買匠戶和被偷襲第187章 提早關門的登州府城
第483章 孫國王第387章 用人不疑第448章 尋人第581章 備戰第620章 不動第223章 總得先打個招呼第283章 來龍去脈第495章 強權政治第550章 下有對策第609章 以力服人第340章 人力資源(三兩)第626章 南京城第441章 紛亂的運河第511章 計策第222章 看船第294章 臨沂第79章 另一個指環第356章 排射第28章 收了個徒弟第12章 銷魂之後去發財第333章 近似演習第461章 動不如靜第135章 風平浪靜和詢價第574章 福建兵馬打漳州第437章 勝第102章 鉅款和分店開業第634章 不同時代的較量第548章 抗稅之亂第253章 包圍 脅迫 爲奴第246章 這麼巧 後續行動第33章 又一次顯擺成功第496章 威逼利誘 進行第584章 堂堂之戰第593章 棄卒第335章 懸殊 火器 大勝第489章 等着呢第179章 衡王府內第614章 收權第130章 大樹倒了和依舊兇狠第590章 側翼第185章 這是福氣和一個一兩第525章 廷議 定策 決斷第273章 好久沒有自我表揚第424章 又被盯住了第30章 少花了一百兩?第181章 上山投奔和雪中送炭第633章 手中的長矛最強第22章 疑似呆傻第262章 區別對待 殺 賄第322章 濟寧會戰第139章 故作不知和欺生第86章 榮華富貴的承諾第74章 蘇家姐妹的故事第194章 想要回家的代價第464章 死戰的緣由第321章 一把火燒乾淨第170章 轟第557章 夜半第184章 倭寇來了第168章 暗流洶涌第543章 回憶 自信 過程很重要第58章 想歪了和偷襲者第517章 破敗的錦衣衛衙門第414章 司馬侍郎第160章 沒有等到和又相逢第109章 開始了第406章 惠風樓的雅間第328章 相似的經歷第616章 半路截擊第601章 放你走第603章 誰說兵力不足第1章 見義勇爲的穿越第57章 大成功和少女之心第260章 嘉靖九年 南京 除夕第355章 相遇在河谷第549章 五義士第58章 想歪了和偷襲者第215章 雙嶼 被認出 送船第93章 原來如此第387章 用人不疑第632章 不聽勸第329章 意外 終遇虎第432章 主動上門第272章 第二次的杭州之行第381章 無所謂 炮架 馬車第487章 籤軍 人海 慘烈第81章 要收錢啊第243章 沒有死人的鰲山鹽場第445章 動議 機詐 防範第409章 商場如戰場第544章 貪墨 稅監 濟寧第510章 華州一景第268章 耗資巨大第586章 隔河將至第494章 仗勢欺人第267章 現代智慧偶爾閃光第495章 強權政治第380章 跟上來吧第75章 買匠戶和被偷襲第187章 提早關門的登州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