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備戰

大明軍隊出戰,許久前就有了這樣的規矩,大兵出戰都是要文官爲首,內官監軍,這也是朝廷對於武人的牽制之法,不過遼鎮全軍出戰,這等規模的行軍大事,李孤峰自然不會給自己找麻煩,早就向朝廷請下了旨意。?

如此大規模,也只有薊遼總督許論親自過來領軍了,偏偏這薊遼總督的官署是在密雲,來到瀋陽還真是花費了些時間。?

好在遼鎮的調動兵馬糧草都是需要準備,也沒有耽誤什麼事情,在嘉靖沒有開始檢地案之前,武官對於文官的態度已經是恭敬的了不得,不管是大事小情都要請示管轄自己的官員,不幹擅專。?

等到檢地案之後幾年,東黨文官執政,按照常理說,應該是文官對武人的壓迫和控制更加的強烈,卻沒有想到反過來了,爲了讓武官對於朝廷支持,中樞和地方上的文官,對武官的態度和政策都是比以前好了許多。?

各地的總兵,參將,還有衛所的指揮使,慢慢的把實權抓回到了自己的手中,況且文官知兵者能有幾個,太監更不必說,打仗的時候還是這些武人做主謀劃指揮。到了這個局勢,文官稍微弱勢點的,在軍中已經是和監軍太監一個樣子,被下面的人戲稱爲“帥帳簾子”,意爲擺設。?

各地的軍頭。以所轄軍鎮之兵爲私家圈養地兵馬。軍閥化極爲地迅速,說白了也是文官爲了取得支持,無限度的讓步放權之故。到了嘉靖皇帝的二次執政,開始地政令軍令都是運行不暢,下面的人陽奉陰違,多有阻攔。?

還是威武大營的兵馬練出來之後,各地的人才慢慢的懾服,不過這樣的形勢讓嘉靖皇帝越發地小心起來。對於文官領軍的制度越發的着緊,薊鎮總兵婁爻華就是因爲一件小事,擅自的行動沒有知會薊遼總督許論,被許論一紙奏摺報了上去,嘉靖皇帝當即是派出使者申斥,並且婁爻華被罰俸,下面參與的一名參將直接就被砍了腦袋。?

這件事情實際上就是殺雞給猴看了,各鎮各大營的總兵參將們看到。都是戰戰兢兢,行事也都是謹慎小心了起來。?

所以說李孤峰在那裡準備急切,卻寧肯喪失戰機,他還是在判斷對方爲什麼不講究這個兵貴神速的道理。自己也是犯了這個錯誤,不過這也充分的說明。李孤峰確實是把所謂地華州軍當作了一個可以戰勝的對手,而且戰勝的把握還相當的大,這纔是有些託大地等待薊遼總督前來。?

李孤峰多年爲將,到了這位置,靠的是軍功,但是更多地是資歷和背景,也算是官場的老油子了,到這個位置,弱勢軍功再大也沒有什麼升遷的餘地,怕是還要避嫌養老,反正也知道自己必然會勝,那就不如把手續做足,免得一些人找自己的麻煩,或者是給自己找上麻煩。?

至於那個監軍的太監,不管是薊遼總督許論還是遼鎮總兵李孤峰都是懶得理會,嘉靖皇帝自從登基的時候,就對於閹人監軍的政策非常的不滿,在皇帝心裡面,宦官在大內中樞還可以幫忙,出去之後沒有了壓制,也就是會誤事,最近的稅監一事也更是證明了這個道理,所以嘉靖皇帝對於各地的監軍還有明旨,內容是各安本分,勿干預軍事。?

薊遼總督一路輕車快馬的急趕,他一個進士出身的文官,這麼折騰,早就是疲憊異常,不過也不敢懈怠,一到瀋陽,連忙詢問兵力集結和配置的情況,他也知道自己對於軍事就是一知半解,全靠李孤峰這個鎮將來安排調度,遼鎮一干幕僚軍官把各項細則報備完畢之後,他也不願意過多的干涉。?

定遼左衛,定遼前衛,定遼後衛,定遼中衛,瀋陽中衛,東寧衛,海州衛,廣寧中衛,廣寧左衛的各地的兵馬都是被集中到瀋陽城下,加上李孤峰的本部的兵馬,加起來已經是有七萬兵馬。?

這次的調動還有一個特例開,廣寧兩衛的人馬本來是駐守廣寧,那裡是入關的最後一道門戶,這次的調動還薊遼總督許論調動了薊鎮的兵馬補防,按照李孤峰的話說:?

“若我遼鎮兵馬萬一有失,薊鎮軍即可補上缺口,這纔是萬全之策。”?

本來大戰之前,將?

說自己的失敗是很忌諱的,但是對於許論來說,李孤派,纔是真正的老成完全的考慮,他薊遼總督,這次拿着天子劍,銀令牌出行,本就是有權調動兵馬。?

李孤峰這個想法實際上分功與薊鎮,武人有這樣的想法,在許論的心裡面這是足夠的忠心耿耿了,自然是應承了下來。?

薊鎮的三衛兵馬如遼鎮協防廣寧,在李孤峰的想法裡面,這次戰鬥要是勝利,邊牆之外的大片肥沃土地和財富,我遼鎮自然是據爲己有,這些地方可是比沒有太大開發空間的廣寧要好上許多。?

如果敗了,遼鎮的門戶也有薊鎮看守,不至於局勢不可收拾,這也是兵家應該考慮的方面,不過說句實話,李孤峰沒有想到過自己會失敗。?

—?

在嘉靖二十二年九月二十,在進行了種種的繁雜的儀式之後,遼鎮七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在瀋陽城出發,攻打鐵嶺衛。?

遼鎮的戰鬥準備實際上在薊遼總督還沒有到瀋陽的時候,就已經是準備完畢了,按照一衆遼鎮軍官的想法,城下佈下大軍,依託瀋陽堅城,這裡本就是遼鎮的內線,各處糧草給養補充也是方便。?

華州軍若是主動過來攻打,自然是可以從容的應對,而且內線作戰,還佔了個地利之便,可以有許多的謀劃能夠實施。但是華州軍佔據了鐵嶺之後,還堂而皇之的發下弔民伐罪的檄文,然後就將什麼先發制人,兵貴神速,知己知彼的軍隊的常規都給丟了個一乾二淨,左等右等也不主動的出擊。?

根據探子們的回報,鐵嶺衛最近十天內已經是沒有兵馬進駐,在遼鎮軍官們看來,這想必是對方已經把兵馬集結完畢,不過行軍打仗也是足夠的草包,空自駐紮在鐵嶺將近一月,卻沒有什麼行動,消耗糧草給養。?

這邊遼鎮卻已經是準備完全了,關外的九月已經是寒意森森,土地也都是凍得結結實實,正是適合行軍打仗的時候,遼鎮總兵和薊遼總督還有監軍太監合計之後,決定既然山不來就我,我去就山就是了,所以嘉靖二十二年九月二十,大軍開拔出徵。?

遼兵開拔的第二日晚間,就有在鐵嶺衛監視的哨探快馬趕回稟報,說是華州軍突然間加強了周圍的防禦,馬隊四出,驅逐追殺在鐵嶺四周肆無忌憚查看的那些探子,許多人措手不及,直接被華州的騎兵捕殺,也有更多的人回到了遼軍的大營。?

聽到這個消息的李孤峰冷笑連連,華州軍再傻也會在遼陽瀋陽這裡佈下探子,撲殺哨探的舉動,應該就是得到了遼鎮大軍北上的消息,作出的應對舉動,這個舉動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做的太晚了。?

遼鎮的軍隊已經是在路上,現在提防還有什麼用處嗎??

不過按照李孤峰的判斷,鐵嶺衛和附近的華州駐軍應該是有兩萬五千兵左右,可實際上華州軍一共有四萬五千,遼鎮的探子只是在鐵嶺衛附近窺探,卻沒有想到還有兵馬就是在邊牆的北邊。?

驅趕遼軍哨探,算上對方進軍的時間,還有哨探來回的時間,鐵嶺衛周圍有三天左右的真空期,在這段時間之內,華州北軍做什麼,都不會有人知道了。如果有人去看的話,就能看到鐵嶺衛之前突然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熱火朝天。?

李孤峰親率大軍行進,同時按照常規,分出瀋陽中衛和東寧衛兩支兵馬作爲前鋒,輕裝突進,趕往鐵嶺。?

“遼鎮的精華差不多都是在李孤峰這路大軍之中了,而且關內的消息今日纔到,說是薊鎮的兵馬三衛調入遼東駐守廣寧。”?

劉十二放下司馬從事送過來的情報文卷,華州的情報傳遞一向是避免用信鴿,因爲太不保險,不過這次也顧不上那麼多,早有商號的商人和所謂關內的商販,在遼陽和瀋陽隱密處養了大批的信鴿傳遞,李孤峰的一舉一動都是被傳遞到鐵嶺衛這裡。?

聽到這個,江峰有些興奮的拍了一下手,開口笑着說道:?

“這遼鎮總兵真是要考慮給他一個官做了,怎麼所做的事情事事合我的新意,要給咱們省多少的力氣,大好,大好!”

第173章 青州衡王世子第374章 尾聲 新政 真實第359章 殺傷第420章 加急堵截第48章 就從他開始第532章 鄉間印象第428章 鹽會(下)第598章 安定民心第417章 不止兩個第497章 天方夜譚第531章 富貴險中求第109章 開始了第538章 標杆 優異第159章 常見的私港第456章 隱約之間第334章 戰鬥第61章 穿制服的潑皮第339章 蠢動第280章 分號第184章 倭寇來了第195章 半年後 強軍第262章 區別對待 殺 賄第499章 到底做什麼第82章 處處生財和現場廣告第155章 只剩下一個第432章 主動上門第258章 投奔其實是歸來第391章 不如不亂第457章 馬車 招攬第458章 死士第238章 戰鬥?演習?第262章 區別對待 殺 賄第463章 殺光第603章 誰說兵力不足第608章 尚武大戰第475章 大堡 滄州陸開第525章 廷議 定策 決斷第532章 鄉間印象第18章 職業中介趙秀才第493章 轉動的歷史車輪第606章 迷糊第274章 好久不見的展示手藝第435章 遠征途中第574章 福建兵馬打漳州第244章 舊識 南京 意外第12章 銷魂之後去發財第560章 關外的南邊第144章 戒急用忍第212章 隱情第300章 萬惡的貿易第43章 東廠盯着你呢第508章 佔領之後第319章 局勢第303章 萬惡的開端第623章 有功當賞第318章 石臼港 壟斷保障第372章 京師 亂第411章 見微知著第136章 離京之前還要撈錢第113章 賢內助和馬賊傳聞第168章 暗流洶涌第512章 天倫之樂 栽贓第7章 錦衣衛暴打錦衣衛第180章 成功和山上有客人第346章 展示第165章 夏家在煙臺山(下)第357章 火炮和大弓第441章 紛亂的運河第439章 重金懸賞第375章 雙方第364章 也許是土改第127章 讓人笑話的徒弟第586章 隔河將至第279章 前倨後恭第82章 處處生財和現場廣告第130章 大樹倒了和依舊兇狠第520章 京城第291章 推波助瀾 農事第207章 下江南和武器交易第620章 不動第513章 奴隸制利之爭第322章 濟寧會戰第425章 見色則迷第637章 江家天下第459章 若即若離第578章 慘勝 散第368章 朵顏第253章 包圍 脅迫 爲奴第141章 高價碼頭和熱心前任第396章 屠宰場第630章 大廈將傾第541章 稱王平淡 制度 回憶第570章 漳州城 楊石頭 林夢楚第210章 其實想找人問問第557章 夜半第389章 東方騎士階層的雛形第357章 火炮和大弓第36章 吃掉嘴邊的肉第526章 稅監第608章 尚武大戰
第173章 青州衡王世子第374章 尾聲 新政 真實第359章 殺傷第420章 加急堵截第48章 就從他開始第532章 鄉間印象第428章 鹽會(下)第598章 安定民心第417章 不止兩個第497章 天方夜譚第531章 富貴險中求第109章 開始了第538章 標杆 優異第159章 常見的私港第456章 隱約之間第334章 戰鬥第61章 穿制服的潑皮第339章 蠢動第280章 分號第184章 倭寇來了第195章 半年後 強軍第262章 區別對待 殺 賄第499章 到底做什麼第82章 處處生財和現場廣告第155章 只剩下一個第432章 主動上門第258章 投奔其實是歸來第391章 不如不亂第457章 馬車 招攬第458章 死士第238章 戰鬥?演習?第262章 區別對待 殺 賄第463章 殺光第603章 誰說兵力不足第608章 尚武大戰第475章 大堡 滄州陸開第525章 廷議 定策 決斷第532章 鄉間印象第18章 職業中介趙秀才第493章 轉動的歷史車輪第606章 迷糊第274章 好久不見的展示手藝第435章 遠征途中第574章 福建兵馬打漳州第244章 舊識 南京 意外第12章 銷魂之後去發財第560章 關外的南邊第144章 戒急用忍第212章 隱情第300章 萬惡的貿易第43章 東廠盯着你呢第508章 佔領之後第319章 局勢第303章 萬惡的開端第623章 有功當賞第318章 石臼港 壟斷保障第372章 京師 亂第411章 見微知著第136章 離京之前還要撈錢第113章 賢內助和馬賊傳聞第168章 暗流洶涌第512章 天倫之樂 栽贓第7章 錦衣衛暴打錦衣衛第180章 成功和山上有客人第346章 展示第165章 夏家在煙臺山(下)第357章 火炮和大弓第441章 紛亂的運河第439章 重金懸賞第375章 雙方第364章 也許是土改第127章 讓人笑話的徒弟第586章 隔河將至第279章 前倨後恭第82章 處處生財和現場廣告第130章 大樹倒了和依舊兇狠第520章 京城第291章 推波助瀾 農事第207章 下江南和武器交易第620章 不動第513章 奴隸制利之爭第322章 濟寧會戰第425章 見色則迷第637章 江家天下第459章 若即若離第578章 慘勝 散第368章 朵顏第253章 包圍 脅迫 爲奴第141章 高價碼頭和熱心前任第396章 屠宰場第630章 大廈將傾第541章 稱王平淡 制度 回憶第570章 漳州城 楊石頭 林夢楚第210章 其實想找人問問第557章 夜半第389章 東方騎士階層的雛形第357章 火炮和大弓第36章 吃掉嘴邊的肉第526章 稅監第608章 尚武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