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轉動的歷史車輪

扯到金錢的事情,從來都沒有什麼溫情脈脈,很多無們和地主簽了文書,種地拿工錢的時候,心裡面還是高興的了不得,按照他們的盤算,此時的糧食價錢大跌,而地租慢慢的從交糧食變成了交銀錢,對於租種土地,種植糧食的農民來說越來越不合算,現在這樣的情況,拿到了工錢可以買糧吃飽,到時候可以做些別的,而且很多的地主還大方的讓這些人都搬到莊園裡面去住。

不過住進去之後,一切的事情都不一樣了,工錢不是不給妳,不過妳一天只是幹五六個時辰,那怎麼行,往往都要辛苦勞作七八個時辰左右,還有工錢,當時可沒有說是每月發還是每年發。

一看到和預先的承諾不同,被僱傭的棉農們都是想要離開,反正現在可以找到活計的地方特別的多,也不差在妳這個地裡面出力。

要走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預先簽的文書放在那裡,想要這麼離開,那是要吃官司的,好,既然是走不了,很多的棉農都是想到了跑,想跑,凡是有大片棉田的地主鄉紳們,在互相的土地吞併中存留下來的角色。那個家裡面沒有一幫丁壯打手,誰家不和官府有些勾結,甚至就是自家人就在裡面。

血淋淋的事情不斷的發生,官府都是不聞不問,如果說那些商人們還和官吏們關係不深,地主鄉紳可就是官員們的支持者,所謂的鄉間民望,他們的子侄,或者說是他們的家人都是曾經做過官員或者是官吏隊伍的候補。地主鄉紳們的要求,官府總是會滿足,特別是已經是變得龐大的地主階級們。

北方三省,在災荒和幾次大亂中就已經是造成很多人家破人亡,華州和當年的京師商團有意識的移民之中,又是空置下來了大批的土地,很多挺過了災年的地主們,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他們控制的土地已經是比以前大了不少,水漲船高的,他們的勢力同樣是變得更大。

從前江峰初到登州的時候,勾結倭寇的董家佔據半個府城的土地,已經是令人咋舌,現在這樣的現象在北直隸,河南,還有山東並不稀罕,當時人的筆記說道:“一縣三五人,一府十數人,土地民戶盡操之於其手,幾近於漢之豪霸。”地方上的宗族勢力也是憑藉着家族土地的擴大,愈發的膨脹了起來,靠着這樣的力量來對付勢單力孤的農戶們,農戶們幾乎形成不了什麼抵抗。

在隋唐時候開始,南北朝時候形同奴隸一般的家中僕役僱工,都有了基本上的人身權利,不能像對待牲畜一般隨意的殺害,大明太祖朱元璋本就是卑賤出身,更是對這個有所注意。94b941

不過這一切,好像突然是返回了從前的那些時代,那些五胡亂華,那些蠻族擄掠人口爲奴隸,隨意的殺戮處置的年代。94b941

開始的時候,還是裝模作樣的簽些文書什麼的,好歹是把妳騙進去,到了後來,連這面子上面的事情也不講究了,直接就是安排的手下家丁打手過去威逼,這個東西還有個好聽的明目,喚作“請人做客”,雖然聽起來和請君入甕是殺不多的意思,十幾個拿着刀槍棍棒的家丁過來請妳,就算是想不去也不成。

硬按着胳膊把文書籤了,壓個手印什麼的都是家常便飯,而且,倒黴的不光是那些農戶們,中小的地主也是有同樣的遭遇,試想一下,百餘人拿着刀槍武器的兇悍之輩,到了妳家,客客氣氣的問妳這田地賣不賣。

有那猶豫的,就有人裝做閒聊的談起附近某某,就是因爲沒有答應賣出土地,結果某天晚上,被人把全家放火燒了一個乾淨,也不知道是誰做的,千好萬好,不如自家的性命最好。

話都已經是說到了這樣的地步,再不賣可想而知等待着自己的到底是什麼,還不得客客氣氣的賣出去。

從前在鄉村中被人瞧不起的地痞無賴之徒,突然之間發現自己變得吃香起來,原本對他們嗤之以鼻,甚至連嗤都不願意的高門大戶,都開始把這些人收入家中,這些人遊手好閒種棉種地對他們來說都是笑話,不過,威逼良民,殺人放火這樣的事情,卻還是做得純熟無比。

因爲華州對私鹽的控制放鬆,北直隸和山東的綠林響馬本來都是逐漸的衰敗了下去,誰知道,接着突然開始的田地併吞,威逼良人爲奴的

算是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作用,當日山東鹽會的這種組給了許多人太多的啓發,包括江南的十三商會,這些吞併土地的地主們也是學到了這一點。94b941

一方面是互相的交通消息,彼此聯繫,另一方面是勾結武力,脅迫惡戰,有些大地主有權有勢,自然可以交接官府,他們的武力就是官兵和衙役,還有官府的庇護,當然這樣的是上佳,還有些次一等的,自己家大業大,養了不少家丁護院,橫行鄉里,,最差一等的,就是那些勾結綠林山寨爲禍一方,從前的爲禍不過是欺男霸女,搶掠財產,現在的作惡則是到處的靠着武力互相的兼併土地,脅迫農戶入莊做工。

更有甚者,綠林山寨和響馬腦筋清醒的,卻也是看出來這種棉的利潤可是了不得,這根本不是什麼天災人禍導致的棉花漲價,而是切切實實的需求,江南江北每年對於棉花這種原材料的需要都是極爲的大宗,海貿的極度興盛,作爲生活必須品的棉布,海內和海外的本就是供不應求。

此時產量突然的擴大,對於原材料的需求也是極度的擴大起來,至於銷路,過來收購棉花的商鋪代表可是說過這樣的話,從前沒有這些器械的時候,大明的布匹在天竺可就賣得比他們本地的布匹便宜。

現在有了這些東西,棉布的價錢更便宜,那還不是大賣特賣,據說天竺也是不比咱們大明小多少的大國啊!還有,在林家島,這麼多年,第一次有西洋的船買了半船的棉布運走,西洋的船隻,據說他們來到大明在水上可能就要走一年或者兩年,這麼高的運費,原本都是裝運絲綢和瓷器一些價值高的精細物品回國售賣,既然是裝運棉布,那說明,棉布低廉下來的價格已經是可以讓他們搭上運費的成本之後,還能賺錢了。

據說西洋人可都是富的要命,這又是多大的市場啊,當然,這些商鋪收購布匹和棉花的掌櫃或者是夥計,也都是一知半解的角色,不管是西班牙還是葡萄牙的商船,儘管開始在大明購買棉布了,不過卻不是帶回本國銷售,葡萄牙在果阿的殖民地,可以朝着印度內陸進行輸入,西班牙的船隻也是在沿途各個港口和他們的殖民地買賣。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說明,棉布的銷路只會越來越廣,銷量也會越來越大,地裡面的棉花不愁銷路,只要不是林子裡面的猴子,人都是要穿衣服,這棉布棉花的買賣還要持續很長的時間。

天底下的能種棉花的地方不多,也就是北直隸周圍的幾個省,不管是關外和南洋,都不適合種植,棉布賣得越多,棉花的需求越大,可是田地就這麼大的面積,棉花的價格只會越來越高。

換句話說,只要是有塊棉田,就等於有了一個錢罐子,肯定是源源不斷的來錢,這道理淺顯的很,大家都是想的明白。

那些綠林山寨和響馬很多的就是把多年搶掠的家當拿了出來,和山下的那些需要武力的地主鄉紳們合夥,一同的吞併土地,擄掠人口,這棉田的收益,看起來可要比有一頓沒有一頓的搶掠好不少啊!特別是那些失去了鹽商財力支持的勢力。

北方的民風剽悍,天災人禍更是盜匪橫行,但是在種棉之風興盛起來之後,突然間地方上肅靜了下來,官府和衛所都是摸不着頭腦,心想眼下這樣的局面,無論如何看起來也不是什麼太平的兆頭,怎麼地方上的治安反倒是良好了呢?

原因就是,所謂的長工和僱工還有半自耕農們,已經是慢慢的變成了農奴,失去了人身自由,可是棉田和軋棉對於人力的要求,遠遠的要大於糧田,人力依舊是不足,更何況本就緊張的人力還要和城內的工場商鋪競爭,更多綠林山寨這時候都有個買賣,就是把俘虜其他山寨的人賣到農莊去,這也是筆不少的收入,或者是進入那些偏僻的村子裡面擄掠人口,轉手倒賣。

以上的事情不是一年發生的,不過這個過程在陸家得到了機器之後,就不可阻擋的運轉了起來。

慢慢的,有人開始在北方三省售賣外族奴隸了……

第百零一章 火銃和美食等級第193章 洋人傑森第110章 粥第128章 馬隊,海商夏家第547章 一滴水滴在熱油鍋第480章 呼萬勝第329章 意外 終遇虎第419章 和氣第167章 不相干的幾件事第55章 那一碰的風情第92章 遲來的關懷第421章 趨利 尚武 遠征第148章 守株待兔第242章 安排第255章 爲什麼第414章 司馬侍郎第403章 消失的艦隊第213章 杭州李和尚第26章 被同僚陰了一道第337章 拐彎了第327章 採購 倭寇重來第168章 暗流洶涌第613章 聖道門第628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76章 抽你個王八蛋第64章 全能錦衣衛第273章 好久沒有自我表揚第408章 不屑 銀街第133章 萬無一失的辦法第569章 陷落的鐵嶺 時間差第百零一章 火銃和美食等級第423章 鹽鏟子第208章 揚州大平號第506章 漳州城門第62章 拳頭大輩份高第179章 衡王府內第259章 最後的辦法第16章 存錢也能遇見麻煩第629章 內訌第391章 不如不亂第390章 奴隸叛亂第315章 欲取先予第359章 殺傷第334章 戰鬥第72章 發財了發財了第268章 耗資巨大第229章 調查取證第318章 石臼港 壟斷保障第489章 等着呢第41章 美味的叉燒第581章 備戰第552章 滄州第二任稅監第420章 加急堵截第425章 見色則迷第524章 簡單直接第363章 森林大火第201章 膽大包天的土匪第136章 離京之前還要撈錢第530章 打草驚的未必是蛇第333章 近似演習第151章 我們不是親戚第471章 趁亂放火殺人第308章 生疏的殖民軍第121章 鋪開一張網第396章 屠宰場第527章 漳州府第556章 下旨會剿第595章 人心第517章 破敗的錦衣衛衙門第338章 都是過期的錯第579章 不知所措的遼鎮第151章 我們不是親戚第39章 勿要驚慌,我自睡覺第559章 定海港第566章 無精打采第258章 投奔其實是歸來第172章 還不如土匪第158章 橫財不一定從天上掉下第221章 名存實亡的禁海第494章 仗勢欺人第555章 不是從前第7章 錦衣衛暴打錦衣衛第514章 不甘心的嘉靖皇帝第511章 計策第82章 處處生財和現場廣告第492章 利前無義第523章 曲線勸進第594章 招降第90章 沒那麼容易第176章 進城抓探子第531章 富貴險中求第556章 下旨會剿第206章 收入翻番和隱憂第190章 定親第532章 鄉間印象第420章 加急堵截第518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119章 大獲全勝和遲來的救兵第367章 邊軍進京第602章 輿論攻勢
第百零一章 火銃和美食等級第193章 洋人傑森第110章 粥第128章 馬隊,海商夏家第547章 一滴水滴在熱油鍋第480章 呼萬勝第329章 意外 終遇虎第419章 和氣第167章 不相干的幾件事第55章 那一碰的風情第92章 遲來的關懷第421章 趨利 尚武 遠征第148章 守株待兔第242章 安排第255章 爲什麼第414章 司馬侍郎第403章 消失的艦隊第213章 杭州李和尚第26章 被同僚陰了一道第337章 拐彎了第327章 採購 倭寇重來第168章 暗流洶涌第613章 聖道門第628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76章 抽你個王八蛋第64章 全能錦衣衛第273章 好久沒有自我表揚第408章 不屑 銀街第133章 萬無一失的辦法第569章 陷落的鐵嶺 時間差第百零一章 火銃和美食等級第423章 鹽鏟子第208章 揚州大平號第506章 漳州城門第62章 拳頭大輩份高第179章 衡王府內第259章 最後的辦法第16章 存錢也能遇見麻煩第629章 內訌第391章 不如不亂第390章 奴隸叛亂第315章 欲取先予第359章 殺傷第334章 戰鬥第72章 發財了發財了第268章 耗資巨大第229章 調查取證第318章 石臼港 壟斷保障第489章 等着呢第41章 美味的叉燒第581章 備戰第552章 滄州第二任稅監第420章 加急堵截第425章 見色則迷第524章 簡單直接第363章 森林大火第201章 膽大包天的土匪第136章 離京之前還要撈錢第530章 打草驚的未必是蛇第333章 近似演習第151章 我們不是親戚第471章 趁亂放火殺人第308章 生疏的殖民軍第121章 鋪開一張網第396章 屠宰場第527章 漳州府第556章 下旨會剿第595章 人心第517章 破敗的錦衣衛衙門第338章 都是過期的錯第579章 不知所措的遼鎮第151章 我們不是親戚第39章 勿要驚慌,我自睡覺第559章 定海港第566章 無精打采第258章 投奔其實是歸來第172章 還不如土匪第158章 橫財不一定從天上掉下第221章 名存實亡的禁海第494章 仗勢欺人第555章 不是從前第7章 錦衣衛暴打錦衣衛第514章 不甘心的嘉靖皇帝第511章 計策第82章 處處生財和現場廣告第492章 利前無義第523章 曲線勸進第594章 招降第90章 沒那麼容易第176章 進城抓探子第531章 富貴險中求第556章 下旨會剿第206章 收入翻番和隱憂第190章 定親第532章 鄉間印象第420章 加急堵截第518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119章 大獲全勝和遲來的救兵第367章 邊軍進京第602章 輿論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