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不甘心自家高價囤積的炭火砸在手裡。
思來想去,鄭老爺子決定向佟華瓊求和。
所謂的求和不是拉下臉投降,而是希望聯合佟華瓊將炭火價格控制在合適的價格。
雙方都能利用寒冷天氣大賺一筆。
比如二兩銀子一擔。
這個價格平川有一半的人能接受,做生意嘛,不可能做所有人的生意,一半人能買得起就夠了。
至於另外一半人的死活,那不在鄭老爺子的認知範圍內。
他又不是他們的爹,他們的死活和他無關。
一直到棺材邊了,鄭老爺子都覺得佟華瓊一擔炭火定價在三十五文,是爲了和鄭家打擂臺,畢竟當年鄭家設計過谷驚蟄,大兒媳徐棗花在農藥上差點擺了佟華瓊一道。
他就覺得佟華瓊是爲了報復鄭家纔出此下策。
他不相信作爲商家,佟華瓊會放着大好的機會不賺錢,反倒讓仇恨矇蔽了雙眼。
佟寡婦這樣顧頭不顧腚的風格,前期將價格定那麼低,後面想擡價都擡不起來。
到底是鄉下寡婦見識短,憑藉一股蠻勁和幾分運氣將糕點鋪子和百貨鋪子開起來,卻不能握住發大財的機會。
鄭老爺子覺得自己有義務去把市場利弊給佟寡婦分析透,只要他主動示好,想必佟寡婦不會拒絕。
鄭老爺子從商業和恩怨上分析了一圈佟華瓊,就是沒有從社會責任感上去分析,因此他對說服佟華瓊對炭火漲價極有信心。
幾天過去,平川的炭火得到保障,佟華瓊的注意力開始從炭火轉到棉布上。
之前還想怎麼做棉布的營銷策略呢。
現在根本都不用費心思,此時寒冷的天氣正適合推廣棉布。
佟華瓊命夥計將織坊出品的棉布擺放在聚福來顯眼位置。
棉布綿密輕軟,抗寒性比較強,更重要的經過技術改良成本低,因此定價比麻布便宜。
棉布一經推出就引起顧客搶購。
若不是自家織坊全力開火接邊境的單子,佟華瓊的棉布今年冬天就能推廣到整個寧城了。
不過供應自家聚福來的棉布量雖然少,但也沒有耽誤打響名聲。
佟華瓊正將棉布推向市場時,鄭家派了一個管家遞了帖子。
得知是鄭老爺子約佟華瓊赴酒樓協商炭火價格,佟華瓊直接拒絕了。
不用想也知道,鄭家坐不住了,這是找她重新給炭火定價。
她和鄭家沒有什麼好協商的。
陸昭昭在炭火上早都設好了圈套套住了鄭家,佟華瓊就不可能和鄭家有可以協商的空間。
佟華瓊也知道自己的炭火定價確實很低,但她這個人不貪心,相比較她囤炭火的價格,每一擔炭火她賺五六文已經滿足了。
極寒天氣給了這世道帶來多少災難,她能從災難中賺錢已經不錯了,再多她覺得對不起上蒼。
鄭家走到這個地步不是她佟華瓊造成的,是鄭家的貪婪所致。
陸昭昭賣給鄭家二十萬斤炭火也沒有多貴,一擔炭火八十文,按照現在極寒天氣一擔炭火加十文鄭家的炭也該賣空了,偏偏不知足,一擔炭火從一兩銀子到十兩銀子。
挖的坑將整個鄭家埋進去了,開始來找佟華瓊協商了。
佟華瓊又不傻,怎麼可能用自己的名聲陪鄭家演戲。
鄭家估計還不知道,佟華瓊正等着鄭家的炭火砸手裡收購鄭家的炭火呢。
佟華瓊不介意讓鄭老爺子知道,也好做個心理準備。
佟華瓊對鄭家管家說道:“我不和鄭家合作,鄭家的炭火若是賣不動,不如轉賣給我。”鄭家的管家是怎麼來的就怎麼回去的。
鄭老爺子和鄭二公子,焦急的坐在家裡等消息。
“如何?”
看到管家回來,鄭老爺子一臉期待的站了起來。
“回老爺,這帖子佟掌櫃沒有接。”管家說完垂手站在一旁。
“沒有接什麼意思?”
很快鄭老爺子明白佟華瓊這是拒絕了和鄭家的合作。
鄭老爺子勃然大怒。
“爹,既然佟寡婦敬酒不吃吃罰酒,咱們就.”鄭二公子說道。
“你來說說怎麼給她吃罰酒?”鄭老爺子問道。
鄭二公子苦着臉。
他壓根就不知道,也就是口嗨。
鄭老爺子重新坐回椅子上,說道:“柳縣令已經查出高價炭火背後是咱們,已經派人來警告了。咱們若是從中作梗,只怕柳縣令不會放過咱們。”
“倒是我低估了佟寡婦,據說陸家和姚知府也是她的靠山。”
鄭二公子眼神晦暗不明。
小小一個縣令都能威脅到鄭家,若是他和五皇子的關係夯實了,何懼柳縣令。
此時鄭二公子滿腦子想的是承諾給五皇子母家的十萬兩銀子。
這幾日五皇子母家已經派人來催了。
銀子湊不齊,只怕這根關係也要斷了。
“爹,咱們接下來怎麼辦?”鄭二公子問道。
鄭老爺子一咬牙說道:“炭火降價!”
很快,鄭家各大鋪子的炭火開始降價出售。
可是家家戶戶已經有了炭,鄭家的炭火再降也沒有降到三十五文一擔,加上鄭家鋪子已經失去了口碑,哪怕降價也沒有顧客光顧。
五皇子母家對鄭二公子那十萬兩銀子催的越來越急,鄭二公子短期內湊不齊銀子,最終撐不住告訴了鄭老爺子。
本來鄭老爺子聽說小兒子需要十萬兩銀子氣的仰倒,待聽完兒子的原委,臉色舒緩。
兒子攀上皇子,也是爲了家族,鄭老爺子就要從寧城的鋪子裡調銀子,再加上他的傢俬,還剩三萬兩銀子的缺口。
鄭老爺子決定再動用一下鄭夫人的首飾。
湊一湊能湊夠十萬兩。
“爹,寧城三家鋪子的銀子被我挪用用來囤積棉花和糧食了。”鄭二公子吞吞吐吐。
鄭老爺子擡高聲音喝道:“你怎麼敢的?”
鄭二公子說道:“我想着極寒天氣不光炭漲價,棉花和糧食也會漲價,所以我就.”
鄭老爺子跌坐在椅子上,一臉頹然。
“你怎麼那麼大的膽子,你挪用銀子之前怎麼不給我商量商量。”鄭老爺子恨不得打死小兒子,“炭火已經砸手裡了,棉花和糧食咱們難不成也漲價不成?”
本來鄭二公子就是這樣想的。
先是擡高炭火的價格,買不起炭火的人自然會凍的熬不住,這時候需要棉衣,他囤積的棉花可以順勢出手。至於糧食,散播極寒天氣會影響到春耕的謠言,老百姓在恐慌下會引發搶購糧食熱潮,這時候鄭家順勢擡高糧食價格趁機繼續大賺。
這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的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