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連鎖反應(2)

尼德蘭駐法國大使首先拜見了法國外長塔列朗,向塔列朗試探法國對於開普敦殖民地的看法。塔列朗表示,法國一向支持尼德蘭的正義的要求。在此前尼德蘭向英國提出交涉,要求英國交還開普敦殖民地的要求,法國一向是支持的。這種態度從來沒有改變過。尼德蘭和法國是榮辱與共的盟友,雙方又相互支持的責任和義務。

塔列朗的這種說法,其實就是在表示,尼德蘭人可以向英國拱火,法國可以支持他,可以給他們兜底,保證英國人不能開着軍艦來炮擊鹿特丹。

當然,英國人當年搶了開普敦,但是事後逼着尼德蘭簽署了交易條約,象徵性的給了購買費用的。後來法國獲得無可爭議的勝利之後,尼德蘭爆發革命(當然,這是在法國的操縱下進行的,但是尼德蘭人民也是非常支持的——因爲有了革命,尼德蘭就是法蘭西的革命戰友,就是戰勝國,就是朝鮮一樣朝貢國,而不是普魯士和奧地利這樣的建州韃子。),革命後的尼德蘭政府宣稱,英國人“購買”開普敦的錢,是用來支持反動政府鎮壓革命人民的,因而被推翻的反動政府簽訂的出售開普敦的賣國條約是無效的,尼德蘭人民不會承認。

不過他們雖然宣稱不會承認,但是單單尼德蘭,也是拿英國人沒辦法的。事實上,尼德蘭自己對於收回開普敦,其實也不是特別在意。甚至於,如果那個時候英國人願意和他們再談談購買開普敦的事情,尼德蘭共和國政府一定會非常願意的。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英國人如果要真的這樣做了。那以尼德蘭人出了名的要錢不要臉的習性,那尼德蘭肯定會讓每一位執政的政權交替,都會以“革命”的形式來進行,然後新的“革命政府”立刻就會將上一屆政府定義爲“反動政府”,然後再和英國人重新談談,把開普敦再賣一遍的。

所以英國人當然拒絕了尼德蘭的要求。而尼德蘭在被拒絕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也基本上不提這事了。原因也簡單,因爲大明,啊,應該是法國那時候還不打算和英國翻臉,所以作爲盟國(朝貢國)的尼德蘭,自然不能自己去製造事端。不過現在,法國人努力地找英國人的麻煩的表現,全歐洲人都看在了眼裡。

尤其是不久之前,羅馬皇帝拿破崙陛下,在羅馬帝國元老院的會議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歐洲經濟形勢的演講。在這篇演講中,拿破崙陛下指出:“在經濟形勢還很嚴峻,復甦的希望還如同風中之燭的局面下,維護和推進歐洲統一市場,乃至世界統一市場纔是促進經濟復甦的保證。但可悲的是,一些國家,出於自私的目的,幹着損人不利己的,危害自由貿易的事情。這實在是太可恨,也太可悲了。

如今在英吉利海峽上,一道阻斷自由貿易的鐵幕已經降下了,在這道鐵幕後面,是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以及更爲廣闊的北美、英屬非洲……還有印度。數以億計的人口,被這道鐵幕遮擋在自由貿易之外。

我們知道,經濟的自由,決定了政治上的自由。沒有自由的經濟,就沒有自由的政治,就沒有對人類的基本權利的保護。所以我們看到,在鐵幕的另一邊,一方面是對各個民族的野蠻的殘暴的壓榨,一方面是對包括本民族的人民的自由的踐踏。

許多年前,法蘭西的有識之士就曾經指出,自由的國家的安全和自由的保障,乃在於對整個世界的自由的追求和維護。自由和民主,是不能和壓迫與奴役並存的。就像羅馬決不能和迦太基並存一樣。

鐵幕必須被摧毀,自由貿易必須成爲普世的準則。這就像迦太基必須被無條件地消滅一樣……”

這份演講吹響了反對英國的號角。英國人對此自然是極度不滿,他們立刻向法國提出抗議。然而法國政府表示:“這是羅馬帝國的事情,關我們法蘭西什麼事?你們要抗議,可以去找羅馬帝國抗議嘛。”

然而,英國和羅馬帝國,壓根就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因爲它不屬於羅馬帝國的盟國。而羅馬帝國及其盟國之外,盡是蠻夷。羅馬帝國自然不會和蠻夷建交。所以,英國人的外交抗議自然就沒法抗議出去了。

拿破崙的這次演講中,已經明確地將英國比喻成了迦太基了。自古“羅馬與迦太基不兩立”,法國想要搞英國的決心已經非常明顯了。現在,作爲羅馬帝國的盟友,尼德蘭自然明白,這是該主動跳出來的時候了。

對於尼德蘭人主動在羅馬需要的時候,跳了出來。拿破崙和約瑟夫都非常讚賞。在拿破崙看來,如果控制了開普敦,就控制了東西方之間最重要的航線:

“七年戰爭中,法蘭西丟失了至關重要的印度,後來法蘭西一系列的財政問題,其實都和這個損失有關。而英國能夠以一個區區的小島,在整個歐洲大陸上搗亂,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爲他們擁有能讓他們隨便吸血的印度。如果我們能控制開普敦,從歐洲到印度的航線就直接暴露在我們的眼皮底下,關鍵時刻,我們甚至只需要不允許英國船隻使用開普敦的設施,就足以給英國人從印度吸血製造出不小的困難了。而如果我們在那裡駐留一支艦隊,那就簡直是英國人的噩夢了。”

對於拿破崙的這個看法,約瑟夫是舉雙手贊同的。這裡面除了拿破崙說的那些之外,還有一個極爲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南非有金礦,而且是超大型的金礦。

南非的蘭德金礦,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礦,可開採儲量高達5.3萬噸。佔全球可開採黃金儲量的一半以上。

黃金是天生的貨幣。靠着美洲的兩個金礦,如今羅馬銀行發起鈔票來,眼睛都不眨一下,也正因爲如此,當整個歐洲出現經濟危機之後,法國作爲危機的發源地,如今的經濟形勢反而是最好的。當然,法國人不會宣傳說,我們的經濟形勢好,是因爲我們手裡有金礦,可以隨便印鈔票。而是宣稱,這是因爲我們有民主、自由和自由貿易。

“我們要在開普敦組織一場起義。並且要讓起義軍迅速地佔據開普敦。”約瑟夫說,“我記得,這件事情應該早就有所準備,和平部應該已經有好幾套方案了。拿破崙,你讓人挑幾套最適合現在的局面的方案,我們一起研究一下。”

就在拿破崙和約瑟夫開始研究和平部的那些方案的時候,西班牙人也和尼德蘭一起跳出來了,他們的目標當然還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直布羅陀要塞。

第二百一十二章,煤礦和鐵礦第五百三十六章,越獄行動(4)第八章,要當翻譯家了嗎第二百八十一章,談判(3)第一百八十三章,戰爭第一百一十三章,內部的困難第一百七十六章,爲淵驅魚第三百八十九章,茜尼絲卡的奧運會(5)第一百四十八章,解放意大利(3)第二百零八章,和平第三十九章,動盪中的首演(2)第一百八十二章,翻邊(4)第九十二章,兵變(3)第五百零九章,栽贓第四十六章,謠言和國民自衛軍(2)第三百八十二章,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2)第一百一十二章,土倫(10)第二百二十九章,黑船第五百三十一章,殺熟第三十四章,民科馬拉和色盲丹東第三百七十四章,嘲諷第四百五十八章,連鎖反應(3)第二百六十二章,調查第三十三章,阿芒的朋友第一百四十三章,特種戰術訓練營(1)第一百九十一章,受命於敗軍之際第一百一十八章,兩個約瑟夫的合作第五百二十三章,夜襲(1)第四十四章,保王黨的雅各賓第一百七十章,治安強化(1)第二百五十章,波莉娜的遊記第四百六十九章,海戰(2)第三十章、拿破崙要當魯迅了?第二百一十章,第一執政第二百五十二章,聖女騎士團第四十七章,謠言和國民自衛軍(3)第四百零四章,接收大員第五百三十二章,天一號第五百三十四章,越獄行動(2)第一百五十六章,橫掃第五十章,烏龍第一百零八章,土倫(6)第四百九十六章,愛爾蘭的開國大典(2)第三百四十章,拍賣第四百零六章,教廷的代表第四百零五章,領事第一百二十四章,富歇的絕地反擊第二百二十五章,共和國中的皇帝第七十一章,投票(4)第二百八十章,談判(3)第五百四十一章,和談第三百一十三章,基督徒底層聚會第三百四十三章,陷阱第三百零五章,羅斯柴爾德第四百八十一章,圍攻(7)第二百五十七章,水雷第六十七章,出逃(2)第五百四十四章,背鍋俠第四百六十九章,海戰(2)第一百四十二章,呂西安的建議第四百四十章,單挑你們一羣第三百零六章,火車要來了第四百六十七章,宣戰第二百二十七章,軟實力和蒸汽船第二百六十章,巴交會和奇觀誤國第四百一十三章,嚇人第三百七十章,我把你當兄弟第一百八十六章,防禦無敵(2)第二百二十一章,爭論第一百零七章,土倫(5)第四百三十三章,攻擊第九十六章,危局(4)第五百三十九章,越獄行動(7)第三百章,洋務運動和巴統第二百八十二章,攔截第五十章,烏龍第八十七章,投票(下)第三百五十七章,爭論第二百二十五章,共和國中的皇帝第一百八十二章,翻邊(4)第六十一章,軍事改革的準備第三十五章,對兄弟們的安排第三百四十八章,奧運第三百七十章,我把你當兄弟第八十九章,信件第三百零二章,無心插柳第三十四章,民科馬拉和色盲丹東第二十八章,科學新星第四百五十章,堵門第三十七章,彩排第五百二十章,開普敦(3)第一百四十八章,解放意大利(3)第一百七十五章,夜襲第一百二十九章,我們一起發財吧!第四百二十八章,擴軍第一百三十六章,忍耐和小玩具第二百五十三章,我們必須搶先投降第三百零六章,火車要來了第二百三十八章,先知
第二百一十二章,煤礦和鐵礦第五百三十六章,越獄行動(4)第八章,要當翻譯家了嗎第二百八十一章,談判(3)第一百八十三章,戰爭第一百一十三章,內部的困難第一百七十六章,爲淵驅魚第三百八十九章,茜尼絲卡的奧運會(5)第一百四十八章,解放意大利(3)第二百零八章,和平第三十九章,動盪中的首演(2)第一百八十二章,翻邊(4)第九十二章,兵變(3)第五百零九章,栽贓第四十六章,謠言和國民自衛軍(2)第三百八十二章,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2)第一百一十二章,土倫(10)第二百二十九章,黑船第五百三十一章,殺熟第三十四章,民科馬拉和色盲丹東第三百七十四章,嘲諷第四百五十八章,連鎖反應(3)第二百六十二章,調查第三十三章,阿芒的朋友第一百四十三章,特種戰術訓練營(1)第一百九十一章,受命於敗軍之際第一百一十八章,兩個約瑟夫的合作第五百二十三章,夜襲(1)第四十四章,保王黨的雅各賓第一百七十章,治安強化(1)第二百五十章,波莉娜的遊記第四百六十九章,海戰(2)第三十章、拿破崙要當魯迅了?第二百一十章,第一執政第二百五十二章,聖女騎士團第四十七章,謠言和國民自衛軍(3)第四百零四章,接收大員第五百三十二章,天一號第五百三十四章,越獄行動(2)第一百五十六章,橫掃第五十章,烏龍第一百零八章,土倫(6)第四百九十六章,愛爾蘭的開國大典(2)第三百四十章,拍賣第四百零六章,教廷的代表第四百零五章,領事第一百二十四章,富歇的絕地反擊第二百二十五章,共和國中的皇帝第七十一章,投票(4)第二百八十章,談判(3)第五百四十一章,和談第三百一十三章,基督徒底層聚會第三百四十三章,陷阱第三百零五章,羅斯柴爾德第四百八十一章,圍攻(7)第二百五十七章,水雷第六十七章,出逃(2)第五百四十四章,背鍋俠第四百六十九章,海戰(2)第一百四十二章,呂西安的建議第四百四十章,單挑你們一羣第三百零六章,火車要來了第四百六十七章,宣戰第二百二十七章,軟實力和蒸汽船第二百六十章,巴交會和奇觀誤國第四百一十三章,嚇人第三百七十章,我把你當兄弟第一百八十六章,防禦無敵(2)第二百二十一章,爭論第一百零七章,土倫(5)第四百三十三章,攻擊第九十六章,危局(4)第五百三十九章,越獄行動(7)第三百章,洋務運動和巴統第二百八十二章,攔截第五十章,烏龍第八十七章,投票(下)第三百五十七章,爭論第二百二十五章,共和國中的皇帝第一百八十二章,翻邊(4)第六十一章,軍事改革的準備第三十五章,對兄弟們的安排第三百四十八章,奧運第三百七十章,我把你當兄弟第八十九章,信件第三百零二章,無心插柳第三十四章,民科馬拉和色盲丹東第二十八章,科學新星第四百五十章,堵門第三十七章,彩排第五百二十章,開普敦(3)第一百四十八章,解放意大利(3)第一百七十五章,夜襲第一百二十九章,我們一起發財吧!第四百二十八章,擴軍第一百三十六章,忍耐和小玩具第二百五十三章,我們必須搶先投降第三百零六章,火車要來了第二百三十八章,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