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日本人的大膽想法(8K還7)

第486章 日本人的大膽想法(8K還7)

原閃避在道路兩邊給大名讓路的路人,眼見大名手底下的武士老爺和洋大人發生衝突,廝殺了起來,兩邊都惹不起的他們,不用人吩咐便是瞬間一鬨而散。

爭相逃跑!

狹窄的街道上,只剩下廝殺做一團的武士和洋人。

混亂,血腥,殺戮,在街道上上演,慘叫聲,哀嚎不斷響起……

只是,就在廝殺愈演愈烈之時,伴隨着一陣嘩啦啦的腳步聲。

一行揹着步槍的巡警從道路盡頭跑來。

“停下,都停下!”

“你們在做什麼?!”

“立即停下手中的動作,否則後果自負!”

帶頭的巡警隊長先是掏出手槍,鳴槍示警。

在槍聲響起,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之後,巡警隊長這纔開口大喝。

眼見巡警到來,被一支支槍口指着的洋人和武士都不敢再有異動。

當然,這些人之所以老實下來,不光是因爲巡警手上有槍。

更多的還是因爲這些巡警身上的那一身制服。

那可不是日本幕府的巡警制服,而是大唐巡警的制服!

說白了,這些巡警其實是大唐的人。

他們之所以會出現在江戶港口,則是因爲受德川幕府委託,前來江戶維持治安。

而德川幕府之所以請大唐派遣巡警來幫他們維持治安,則是因爲目前的江戶正處於開埠的狀態。

港口內外,有不少洋人來往。

而那些洋人在遠東地區,又是出了名的囂張,蠻橫,喜歡惹事,不好管理……

就憑德川幕府的威懾力,顯然是不足以讓這些洋人在江戶老老實實的。

但是,如果是大唐的話就不一樣了。

洋人敢在日本人面前囂張,但面對大唐時,卻是一個個下意識就會把囂張的氣焰收斂。

Www● tt kan● C O

因爲,日本人不敢動洋人,怕引起外交爭端,可大唐是不怕的。

真要是有洋人犯大唐手上,那死了也是白死。

所以,德川幕府纔會請求大唐派來巡警駐紮江戶,幫助他們維持秩序。

嗯,主要就是爲了管理那些洋人。

當然,這也有德川幕府向大唐賣好的因素在裡面。

巡警,雖然明面上看來他們的職能只是維持治安。

但是,巡警可都是有槍的,說白了也就是武裝力量。

一個國家主動邀請另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入駐自己的本土,這裡面所要表達的態度,可謂是相當之明確了。

巡警隊長劉平見此,揮手示意自己身邊的下屬上前去將人控制起來。

“快,把所有人都給控制起來,繳了他們的械!”

“還有,立即把傷員送到醫院……”

“他媽的,你們究竟在搞什麼鬼?!搞成這幅樣子?還真是大場面啊!”

帶隊的巡警隊長劉平看着四周那血赤糊拉的一幕,以及地上散落的殘肢斷臂,忍不住發出詢問。

那名坐在轎子上的大名眼見巡警隊到來,維持住了現場秩序,第一時間上前來交涉道。

“劉隊長,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了!”

松田昌平上來就先是鞠了一躬。

日本人嘛,都這樣的,沒別的優點,就是態度端正。

劉平聞言,忍不住以手扶額。

“松田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劉平和松田昌平認識。

身爲德川幕府的親藩大名之一,松田昌平沒少出面和大唐打交道,劉平對他自然是熟悉的。

松田昌平聞言,只是開口說道。

“這些洋人意圖行刺於我,我的護衛武士們忠心護主,爲了保護我的安全,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松田昌平其實知道自己的手下和洋人爲什麼會發生衝突,但他還是下意識的就想要推卸責任。

把此次衝突的責任推給那些洋人。

劉平聞言,下意識蹙眉道。

“松田桑,那些洋人只是受傷,而不是死光了……”

劉平話裡隱隱有提醒松田昌平不要胡說八道的意思。

他雖然不知道剛剛究竟發生了什麼,但想也知道松田昌平在扯犢子。

這裡是日本,那些洋人和他松田昌平又不認識。

他們何必要來當街行刺松田昌平呢?

沒有動機啊!

松田桑平聞言,嘴角抽不住一抽,但還是堅持道。

“劉隊長,事情就是這樣,我並沒有說謊。”

劉平見此,張了張嘴,但也沒再說什麼。

只是擺手命自己的手下將相關人等受傷的送去醫治,死了的和沒事的帶回巡警局暫且關押。

同時調查事件始末,以及等待德川幕府和英國使館兩方來出面撈人……

在江戶城的大街上,日本武士和洋人爆發了流血衝突,甚至有數人被殺,受傷者更是人數衆多。

這種事情,隨時有可能演變成外交爭端,甚至引發戰爭。

對於這種大事,哪怕是劉平在沒得到上面的示意之前,也不敢做什麼多餘的事情。

……

幕府將軍府!

府內,老中堀田正睦,阿部正弘,松田忠固,安藤信正等正在議事。

堀田正睦開口說道。

“井伊大老遇刺身亡,將軍又是最新繼位,如今的幕府內部,可謂風雨飄搖。”

“諸位都說說吧,我等應該怎麼做,才能穩定幕府的政局?”

自從櫻田門事變井伊直弼遇刺身亡之後,堀田正睦便隱隱有上位大老的意思。

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爲堀田正睦和大唐那邊的關係很好。

最近這些年,幕府和大唐的交流,多爲堀田正睦負責。

嗯,堀田正睦這一波也屬於是“挾洋自重”了!

阿部正弘聞言,最先開口說道。

“如今最要緊的事,還是先讓將軍閣下把位置坐穩。”

“只要將軍閣下坐穩位置,我們才能再想辦法着手壓制倒幕派和外樣大名對幕府的虎視眈眈。”

堀田正睦聞言,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後說道。

“這點諸位倒是不用擔心。”

“我已經接到消息,大唐那邊已經在籌備給將軍閣下發來冊封詔書。”

“待大唐的詔書一到,整個日本誰還敢反對將軍繼位?”

衆人聞言,不由得點頭。

這年頭,來自天朝上國的冊封,就是藩屬國君主繼位最有力的背書。

安騰信正繼續說道。

“然後就是倒幕派和外樣大名的威脅了。”

“那些人喊的口號雖然是尊王攘夷,但他們攘的哪裡是夷,明明是我幕府!”

由於如今的國際格局和原有歷史線上的不同,是故,日本的倒幕派的口號也有所不同。

原有歷史線上,倒幕派尊的是天皇,攘的是洋人。

可現在,要攘的夷卻是變成了大唐。

這對幕府來說,自然是不可接受的。

如今的幕府統治之所以這麼穩固,靠的就是大唐的助力。

甚至,在大唐的支持下,如今的日本已經接連關閉了好幾個通商口岸,尤其是外樣大名手上的通商口岸,如下關,福岡,名古屋,神戶,鹿兒島等更是被強行關停。

如今整個日本,便只餘下江戶一個還在正常開埠。

眼瞅着日本重新閉關鎖國的大計就要完成,幕府方面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去得罪大唐?

但是在日本,尊王攘夷又實在是一個巨大的政治正確,讓幕府無法明着反對。

嗯,當年德川幕府奪取政權時,打的旗號也正是尊王攘夷。

所以,別提現在幕府方面有多難受了!

阿部正弘聞言,忽然想到一個辦法,開口提議道。

“我倒是有一個法子,或許可以解決倒幕派的威脅。”

堀田徵募,安騰信正,松田忠固等人聞言,紛紛將目光看向了阿部正弘,似乎是在等着他的答案。

阿部正弘捋了捋下頜的鬍鬚,開口說道。

“或許我們可以推動公武合體。”

“讓將軍閣下迎娶天皇陛下的妹妹和宮內親王,若將軍閣下同和宮內親王成親,則可以極大的緩解幕府和天皇之間的隔閡。”

“這樣,或許可以讓倒幕派失去天皇這面大旗……”

天皇家族統治了日本兩千多年,雖然只是表面上的統治,但影響力卻依舊可觀。

在日本,天皇就是政治上永遠也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如果幕府這邊能搞定天皇,那想要在政治上壓過倒幕派和外樣大名們,難度就會小很多。

安騰信正聞言,先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然後詢問道。

“不是說和宮內親王已經訂婚了嗎?”

“並且,訂婚的對象還是有棲川宮熾仁親王……”

名字挺長的這貨後世不太有名,但歷史上的存在感卻並不低。

曾在甲午戰爭中任日軍大本營參謀總長,策劃侵略中國和朝鮮的計劃。

堀田正睦聞言,一錘定音道。

“這不重要。”

“只要沒正式成親就可以,我想天皇陛下一定不會反對的。”

怎麼說呢?

眼瞅着日本國內的局勢越來越緊張。

可倒幕派還非要拿自己當旗幟,去和幕府對着幹,孝明天皇其實也挺方的。

生怕自己會一不小心落水而亡,幕府換個聽話的天皇上位。

要知道,現在的幕府可不是歷史上的幕府。

在大唐的支持下,幕府驅逐洋人,關閉通商口岸,訓練新軍,參與到大唐的對外征伐之中,甚至還在內部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效仿大唐的改革……

嗯,差不多也就是翻版洋務運動的意思,甚至在深度上還不如洋務運動。

如今的德川幕府,可謂是一副盛世繁華,王朝中興的景象,任誰也不會認爲幕府的統治無法維持。

也就是說,如今的幕府的統治,可要比歷史同期穩固的多。

既然在原歷史上,孝明天皇都能答應和宮下嫁的事情,如今就更沒有理由反對。

幾人對視一眼,紛紛表示認可。

忽然,一直沉默的松田忠固開口說道。

“比起求娶和宮內親王來,我倒是覺得,不如讓將軍閣下試着去求娶大唐公主……”

“如果將軍閣下能夠同大唐和親,那所能帶來的政治影響,肯定要遠超同和宮內親王成親所能帶來的政治影響。”

衆人聞言,紛紛面露若有所思的表情。

堀田正睦開口說道。

“或許可以嘗試一下。”

“若是大唐皇帝答應,自是最好,即便不答應,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衆人聞言,紛紛附議。

安騰信正說道。

“很好,那事情便先這樣敲定了。”

“先試着向大唐求親,如果大唐不答應,再同京都那邊交涉……”

只是,就在這時候,他們的會議室外忽的響起一陣雜亂的腳步聲。

很快,一名侍從自外邊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一臉凝重的彙報道。

“報!啓稟諸位老中,江戶港口出事了!”

“大名松田昌平在江戶港口上,與英國商人羅傑夫等發生衝突,爆發流血事件……”

這名侍從話音剛落,堀田正睦等人便忍不住從座位上彈了起來。

“什麼?”

“怎麼回事?”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侍從見此,只得上前來將自己知道的事情都給闡述了一遍。

“松田大名帶人出行,準備要去港口迎接一批從大唐買回來的工業設備,路上遇到那些洋人擋路,然後雙方便因爲讓路的問題發生爭吵。”

“那些洋人羞辱松田大名,松田大名手下的武士爲了護主,就和那些洋人廝殺在了一起。”

“等負責維持治安的巡警隊抵達現場,雙方都死傷了不少人,洋人那邊,死了五個,傷了十二個,我們這邊死了七個,傷了十五個……”

聽罷侍從的回報,堀田正睦幾人都忍不住面面相覷。

不是,事情這麼大的嗎?

……

另一邊,英國公使館!

英國人在打開日本國門之後,便在江戶設了公使館,以便同日本方面進行聯絡和交流,以及管理在日英國僑民等。

這一任的英國駐日公使,是一個名叫貝佐夫的蘇格蘭人。

午餐時間到了,貝佐夫坐在一旁餐桌旁,享用着蘇格蘭風味的炙烤小羊排。

加以日本特色的清酒佐餐。

嫩滑帶着孜然香味的小羊排入口,貝佐夫輕輕咀嚼,臉上露出一個享受的表情。

而後,又喝了一口清酒。

酒液入喉,沖淡了些羊肉的羶味,十分適合。

其實,貝佐夫最喜歡的酒還是蘇格蘭特產的威士忌,但既然身處東方,自然要學着和東方文化相融。

所以,他便開始嘗試着喝起了白酒。

但很可惜,白酒的度數太高,貝佐夫一時半會兒接受不了,是故,便打算先拿度數比較低的日本清酒適應適應。

只是,就在貝佐夫一口羊肉一口酒,享受着自己的午餐的時候。

餐廳外風風火火闖進來一名使館的執勤官員。

“公使閣下,出事了!”

說話間,這名負責執勤的官員快步走到貝佐夫身邊,俯身在他耳邊說了些什麼。

貝佐夫臉上的表情明顯劇烈變換。

而後憤怒的拍起了桌子。

“謝特,這些該死的日本矮腳猴子,竟敢殺害我大英公民!”

“我一定不會放過他們的!”

貝佐夫大聲喝道。

“傑克,你現在立刻去備車,我要親自去一趟港口的巡警局。”

一旁的侍從傑克聞言,當即點頭應下。

很快,使館的車子便備好了,貝佐夫坐上車,一路向着江戶港口方向行去。

不多時,掛着英國國旗的汽車停在巡警局外。

貝佐夫下了車,便直接往裡進。

門口的門衛見此,並沒有阻攔,只是命司機先把車給開到一旁,別擋了路。

貝佐夫進了巡警局,巡警隊長劉平主動上前來接待到。

“貝佐夫先生,您怎麼來了?”

貝佐夫看了一眼劉平,徑直詢問道。

“你們的宋局長在哪裡?我要見他!”

在貝佐夫看來,以劉平的級別,並不足以與他直接對話。

劉平聞言,也不惱,依舊十分有禮貌的回道。

“貝佐夫先生,不好意思。”

“我們宋局現在正在開會,您要是想見他,得等會議結束。”

“要不然,我先帶您去會客室?”

貝佐夫聞言,搖頭道。

“不用了,先帶我去探視一下今天你們在港口內逮捕的那些英國水手。”

“我想,這件事應該沒問題吧?”

劉平點點頭說道。

“這是當然。”

“不過,現在那些英國水手纔剛從醫院接受治療回來,貝佐夫先生如果想探望,得先等我們這邊給他們做完筆錄……”

事情很明顯,劉平在故意拖延時間。

怎麼說呢,如今的日本幕府畢竟是大唐的藩屬,日本人和英國人發生流血衝突,大唐站在哪一邊,這都不用問。

劉平之所以拖延時間便,是爲了給大唐駐日人員和幕府那邊通氣爭取時間。

在大唐方面和日本德川幕府達成統一意見前,他必須儘可能的控制事情的影響不要擴散。

爲大唐和日本做py交易爭取時間。

嗯,宋局長不出面,也正是因爲如此。

貝佐夫聞言,也是意識到了對方的敷衍,冷眼看了一眼劉平開口說道。

“大唐和大英的和談剛剛纔結束,難不成貴方希望再次引發外交衝突,甚至是爆發戰爭嗎?”

劉平臉上的笑容依舊不變,只是繼續說道。

“貝佐夫先生,我不懂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我們宋局現在確實是在開會,至於說探視的事情,我也沒說不可以,只是得先讓他們做完筆錄才行。”

雖然劉平有心推脫,但他所做的一切在明面上都是附和規定的,誰也挑不出錯來。

貝佐夫冷哼一聲,可最終還是沒有爆發,只是擡起手腕,看了一眼手腕上的腕錶,然後說道。

“一個小時,一個小時應該足夠你們做完筆錄了吧?”

“一個小時後,我要見到那些被逮捕的英國水手!”

劉平聞言,當即開口說道。

“當然沒有問題!”

“貝佐夫先生請先往會客室等候,我命人爲您沏上一杯好茶來。”

貝佐夫聞言,臉上的表情這才稍有舒緩。

劉平在前領路,將貝佐夫帶到了一間會客室中,並吩咐人上茶。

很快,一壺英式紅茶,以及幾小碟茶點。

都是很符合英國人口味的三明治,提拉米蘇,馬卡龍等西式茶點。

雖然劉平這邊在拖延時間,但很明顯的是,他並不想把和英國人的關係搞僵。

否則的話,他也就不會特意命人上西式的茶點了。

……

貝佐夫剛剛吃過午飯,如今正是有些口乾舌燥。

在劉平告退離開後,他便給自己倒上茶水喝了起來。

而就在這貝佐夫喝茶的同時,港口巡警局局長宋巖正在和德川幕府的老中松田忠固會面。

與他們一起的,還有大唐駐日大使柴知新。

“松田桑,就目前來看,事情的責任大半在貴方。”

“松田昌平手底下的武士實在是太沖動了……”

根據巡警們在港口上逮捕到的相關人員的口供,宋巖目前已經將事情的經過給捋清楚了。

在他看來,這完全就是一場不該有的衝突。

不就是一條路嗎?

誰先走,誰後走,真的就那麼重要?

說話間,宋巖將手中的一份口供和案情簡報交給了對面的松田忠固。

松田忠固翻閱着面前的簡報,臉色微沉。

宋巖見此,開口詢問道。

“不知幕府這邊準備如何處理此事?”

松田忠固聞言,深吸一口氣詢問道。

“不知大唐方面準備如何處理?”

宋巖稍稍沉默,然後說道。

“如果日本方面沒有別的意見的話,就秉公處理。”

“日本方面要交出兇手,並向英國方面賠償和道歉。”

至於說宋巖口中的別的意見……

怎麼說呢,很好理解!

日本方面如果捨得付出代價,大唐可以幫他們把事情壓下去。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着,司法的解釋權在我這裡,怎麼判,我說了算!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這次衝突的過錯方是日本方面。

但是,這裡面也並非沒有掰扯的餘地。

就比如說,日本是有法律明文規定,大名出行,普通百姓必須爲其讓路。

如果不讓路,還敢辱罵大名,那大名手底下的武士自然可以出手維護大名的尊嚴。

即便殺了人也是白殺!

而被殺的羅傑夫等,則大多都是平民,並沒有爵位在身,按照日本的法律,屬於殺了也白殺的那種。

而且,雖然當前日本和英國已經簽訂了有關治外法權和領事裁判權的條約。

但問題是,衝突是爆發在江戶港口的。

而江戶港口的司法權,則是被日本方面轉交給了大唐。

也就是說,在江戶港口內發生的案件,大唐方面的法律才具備最高效應。

所以,在最終裁判時,究竟是遵循日本的法律,進行審判,還是遵循英國的法律,進行審判。

這裡面的操作空間很大!

最終結果如何,還要看雙方誰更能出得起代價。

至於說公平?

呵呵,這個世界上什麼時候有過真正的公平?

法律,從來都是統治者用來維護統治的工具,而非是維護公平和正義的準則。

松田忠固聞言,不由得陷入了糾結之中。

“不知大唐這邊想要什麼?”

松田忠固開口詢問道。

他之所以這麼問,並不只是爲了保住松田昌平,兩人都姓松田,什麼關係一目瞭然。

更主要的,還是爲了日本的利益。

一但此事被確定爲是日本方面的責任,英國方面必然會要求賠償,藉此爲由爭取更多的在日利益。

甚至是發兵來打!

到時候,幕府好不容易推動的閉關鎖國國策,便將毀於一旦,這是幕府方面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沉默了好一會兒的柴知新終於開口說道。

“大唐想要在江戶設立租界,以供大唐僑民居住生活。”

大唐想在日本設租界,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只是之前日本方面一直不肯鬆口,大唐也就沒有強求。

但是,這次日本和英國之間的衝突,卻是令柴知新看到了機會。

於是便想着要推動一下此事。

嗯,能成最好,不能成也無所謂。

反正大唐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松田忠固聞言,表情有些糾結的說道。

“這麼一點事情,大唐要的是不是太多了?”

在他看來,顛倒黑白實在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這麼簡單的事情,大唐就要一塊租界,日本方面實在捨不得。

柴知新笑笑,然後繼續說道。

“事情沒松田君想的那麼簡單。”

“大唐如果想要把此事給壓下去,可不光是在司法程序上和英國掰扯就可以。”

“還需在外交上,幫日本擋住英國的壓力,甚至是還有同英國爆發軍事衝突的風險。”

“否則的話,難不成松田君以爲英國方面會善罷甘休嗎?”

“所以說,大唐要的並不多!”

很多時候,一件事情想要從法律上掰扯很簡單。

但那你也得看你有沒有那個和對方掰扯的實力才行!

否則的話,你想和別人掰扯,別人直接發兵打你,那你也沒轍不是?

而現在的日本,便壓根沒有那個和英國人掰扯的實力。

他們如果想把這次的事情給揭過去,只能指望大唐出力。

說白了,在這次的事件中,所謂的公平,其實是最不重要的東西。

大唐,日本,英國,三方所在意的從來也不是公平,而是利益,赤裸裸的利益。

松田忠固張了張嘴,然後說道。

“此事我還需和將軍閣下商量,不敢擅自做決斷……”

柴知新笑着點頭。

“當然可以!”

宋巖則是從座位上起身,準備要去接見一下英國公使。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剛剛劉平並沒有撒謊。

宋巖這個局長,確實是開會去了。

不過,這個會他是同日本人一起開的。

……

圓明園,九州清晏!

李奕依舊在批閱着奏章。

如今他正在批閱的這封奏章,是建設部方面呈遞上來的。

在這封奏章中,建設部方面向李奕彙報了大唐如今的鐵路修建情況。

首先最值得稱道的就是,連通關內和遼東的鐵路京沈線已經修通。

京沈線連通京城和瀋陽,途經京城,唐山,秦皇島,錦州,瀋陽等重鎮。

說白了,京沈鐵路走的就是遼西走廊那一段。

自今日起,從關內到關外,往返不過只需數日功夫。

如此一來,將極大的增加大唐開發遼東的效率。

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遼東就能被開發出來,成爲大唐的另一個大糧倉。

除此之外,就是京廣線,京北線,京西線,兩京線等幾條鐵路線,均取得不錯進展。

按照目前的工程進度,最多三到五年時間,大唐的第一輪鐵路修建規劃,便將全部完成。

到時候,大唐必然將會迎來新一輪的經濟騰飛。

合上建設部送來的奏報,李奕臉上滿是發自真心的笑容。

除去建設部送來的奏報之外,就是河南方面送來的賑災報告。

在得到朝廷的賑災物資援助之後,河南的治蝗賑災工作開始有序展開。

至今,已經頗見成效。

河南省內,幾乎已經不見成羣的蝗蟲,剩下的不過只是一些零散蝗蟲,相信用不了多久,河南方面就能將蝗災給徹底剷除。

還有就是,在蝗災被撲滅的差不多之後,河南方面已經開始了冬小麥的補種工作。

準備要趕在入冬前,再補種一輪冬小麥。

爭取能夠恢復生產,減輕對朝廷賑災的依賴程度。

看着這些,李奕不由得對河南布政使樑豐印象大好。

回頭他準備派人去河南明察暗訪一番,如果樑豐在奏報中所彙報的賑災、治蝗和補種工作都是真的,而不是糊弄他。

李奕便準備要給他提拔一下!

對於樑豐這種真正能辦的了實事的官員,李奕並不介意讓他在官場上進步進步。

就在這時候,王忠腳步匆匆的從外邊跑了進來。

“陛下,外交部的張部長在殿外求見,說是日本方面有急報傳來……”

李奕聞言,先是愣神,然後忙不迭說道。

“快,將人傳進來!”

他的話音落下,王忠轉身出去通傳,不多時,便將張靖林給從外邊帶了進來。

張靖林快步來到李奕面前,先是下拜,然後開口彙報道。

“啓稟陛下,日本方面傳回來最新消息。”

“日本的一位大名在江戶港口同英國商人因爲讓路的問題發生衝突,爆發流血事件,雙方都死了好幾人,傷者更多。”

“駐日大使柴知新上報,他準備要藉此機會,來推進大唐於江戶城建立租界之事……”

“……”

……

PS:還完這章還欠兩章!

終於快還完了啊……

358.第353章 黃河阻擊戰第68章 李奕:潯州旺我!第6章 陳玉成?第18章 洪秀全:讓開,我要開始裝逼了!318.第314章 孔家殺孔家280.第276章 鄉民VS聯軍第101章 徐廣縉:讓我做接盤俠?278.第274章 強盜的本質第53章 初戰告捷第24章 李奕:爆金幣咯!第85章 向榮:在下深得報捷技巧之精髓!272.第268章 三鞭打散榮譽心,口供全是盟友名!185.第183章 最終的勝利者?第44章 多選而非單選153.第152章 李奕:絞殺湘軍於胚胎!第88章 不讓我種地?那我只好把你種地裡了!339.第334章 火線提拔(還三)267.第263章 額爾金: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185.第183章 最終的勝利者?第404章 北伐預案第1章 人在金田,身份清妖第490章 英日和談(8K還9)第409章 歧視與衝突第8章 嘴上國法軍紀,心裡生意利益279.第275章 鬼火?不,是鬼佬!399.第394章 登基大典!392.第387章 投降就要投徹底213.第211章 三好同事張芾!(加更4)366.第361章 進京趕考!208.第206章 我還沒有用力,你就倒下了?147.第146章 科舉與造船廠第12章 清軍:你踏馬自己怎麼不上?第83章 李奕:嘲諷值拉滿!第493章 南北戰爭開場!第399章 陽謀與交鋒321.第317章 蔡炳文:結硬寨,打呆仗!381.第376章 警署是大唐的警署162.第161章 塔齊布:精神點,別丟份!第47章 金田起義147.第146章 科舉與造船廠153.第152章 李奕:絞殺湘軍於胚胎!第79章 上架以及三江感言155.第154章208.第206章 我還沒有用力,你就倒下了?350.第345章 榮譽和物質同樣重要!246.第243章 江寧改名261.第258章 左宗棠的三勝三敗第108章 侯雲階:壞了,老子踏馬成背鍋的了!175.第173章 切格瓦拉:因爲我們來過!222.第219章 奕:包不能的!第411章 劉福生:那是另外的價錢!304.第300章 鉅鹿之戰20第75章 陳廣國:我加錢!第32章 那是另外的價錢!152.第151章 洪時間管理大師秀全第516章 色當戰役與德皇登基第98章 徐廣縉:即便是一萬頭豬,抓也要抓幾天幾夜吧?306.第302章 奕:爲了大清,只好苦一苦百姓了!285.第281章 對等原則,劍指荷西350.第345章 榮譽和物質同樣重要!151.第150章 殺俘310.第306章 難民與逃荒第117章 李奕:說起賣國來,誰能賣的過我大清?178.第176章 一人抵一國220.第217章 蔡炳文:平賊,易如反掌!第24章 李奕:爆金幣咯!第9章 李奕:公若不棄第124章 李奕:有錯就要認,捱打要立正!251.第248章 黃世仁:恭喜王爺要做哥哥了!第17章 李奕:我實在太想進步了!297.第293章 中國人不講武德第90章 塞尚阿:催催催,催尼瑪呢催!239.第236章 江寧之戰(中)327.第322章 大唐的施壓,越南的敲詐第430章 迫擊炮和魚雷第501章 聯盟國的決定388.第383章 人性從來經不起試探第53章 初戰告捷第126章 突襲香港第489章 從來都沒有絕對的公平!第94章 攻城與談判305.第301章 激戰與絞殺第16章 這就是你的栽培?第412章 解圍失敗!第67章 李星沅:我雖然陣前轉進,但絕非貪生怕死第452章 被殺雞儆猴的晉商(6K)149.第148章 曾國藩:工作的時候稱職務!第8章 嘴上國法軍紀,心裡生意利益第412章 解圍失敗!第485章 幕府將軍更替第36章 蔡炳文:如丟,不算丟!第121章 水陸激戰279.第275章 鬼火?不,是鬼佬!284.第280章 悔不當初218.第215章 騙騙別人也就算了,怎麼連自己都騙呢?第102章 徐廣縉:這就有洋人干涉大清內政了?370.第365章 石達開的心思第111章 天國內亂273.第269章 再戰虎門274.第270章 米勒:六千對兩千,優勢在我!
358.第353章 黃河阻擊戰第68章 李奕:潯州旺我!第6章 陳玉成?第18章 洪秀全:讓開,我要開始裝逼了!318.第314章 孔家殺孔家280.第276章 鄉民VS聯軍第101章 徐廣縉:讓我做接盤俠?278.第274章 強盜的本質第53章 初戰告捷第24章 李奕:爆金幣咯!第85章 向榮:在下深得報捷技巧之精髓!272.第268章 三鞭打散榮譽心,口供全是盟友名!185.第183章 最終的勝利者?第44章 多選而非單選153.第152章 李奕:絞殺湘軍於胚胎!第88章 不讓我種地?那我只好把你種地裡了!339.第334章 火線提拔(還三)267.第263章 額爾金: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185.第183章 最終的勝利者?第404章 北伐預案第1章 人在金田,身份清妖第490章 英日和談(8K還9)第409章 歧視與衝突第8章 嘴上國法軍紀,心裡生意利益279.第275章 鬼火?不,是鬼佬!399.第394章 登基大典!392.第387章 投降就要投徹底213.第211章 三好同事張芾!(加更4)366.第361章 進京趕考!208.第206章 我還沒有用力,你就倒下了?147.第146章 科舉與造船廠第12章 清軍:你踏馬自己怎麼不上?第83章 李奕:嘲諷值拉滿!第493章 南北戰爭開場!第399章 陽謀與交鋒321.第317章 蔡炳文:結硬寨,打呆仗!381.第376章 警署是大唐的警署162.第161章 塔齊布:精神點,別丟份!第47章 金田起義147.第146章 科舉與造船廠153.第152章 李奕:絞殺湘軍於胚胎!第79章 上架以及三江感言155.第154章208.第206章 我還沒有用力,你就倒下了?350.第345章 榮譽和物質同樣重要!246.第243章 江寧改名261.第258章 左宗棠的三勝三敗第108章 侯雲階:壞了,老子踏馬成背鍋的了!175.第173章 切格瓦拉:因爲我們來過!222.第219章 奕:包不能的!第411章 劉福生:那是另外的價錢!304.第300章 鉅鹿之戰20第75章 陳廣國:我加錢!第32章 那是另外的價錢!152.第151章 洪時間管理大師秀全第516章 色當戰役與德皇登基第98章 徐廣縉:即便是一萬頭豬,抓也要抓幾天幾夜吧?306.第302章 奕:爲了大清,只好苦一苦百姓了!285.第281章 對等原則,劍指荷西350.第345章 榮譽和物質同樣重要!151.第150章 殺俘310.第306章 難民與逃荒第117章 李奕:說起賣國來,誰能賣的過我大清?178.第176章 一人抵一國220.第217章 蔡炳文:平賊,易如反掌!第24章 李奕:爆金幣咯!第9章 李奕:公若不棄第124章 李奕:有錯就要認,捱打要立正!251.第248章 黃世仁:恭喜王爺要做哥哥了!第17章 李奕:我實在太想進步了!297.第293章 中國人不講武德第90章 塞尚阿:催催催,催尼瑪呢催!239.第236章 江寧之戰(中)327.第322章 大唐的施壓,越南的敲詐第430章 迫擊炮和魚雷第501章 聯盟國的決定388.第383章 人性從來經不起試探第53章 初戰告捷第126章 突襲香港第489章 從來都沒有絕對的公平!第94章 攻城與談判305.第301章 激戰與絞殺第16章 這就是你的栽培?第412章 解圍失敗!第67章 李星沅:我雖然陣前轉進,但絕非貪生怕死第452章 被殺雞儆猴的晉商(6K)149.第148章 曾國藩:工作的時候稱職務!第8章 嘴上國法軍紀,心裡生意利益第412章 解圍失敗!第485章 幕府將軍更替第36章 蔡炳文:如丟,不算丟!第121章 水陸激戰279.第275章 鬼火?不,是鬼佬!284.第280章 悔不當初218.第215章 騙騙別人也就算了,怎麼連自己都騙呢?第102章 徐廣縉:這就有洋人干涉大清內政了?370.第365章 石達開的心思第111章 天國內亂273.第269章 再戰虎門274.第270章 米勒:六千對兩千,優勢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