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鄒老太爺只讓人帶了一張紙進來,老夫人以“娘娘病中宜靜養,便是思念家人,也要先顧着自己”爲名,不肯進宮。
鄒皇后看着祖父手書的一個“默”字,便更加沉默了。
花期在旁邊看着,眼睛忽然微微一眯,片刻,低聲勸道:“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現在宮裡京城,都是甚囂塵上。現在不論說什麼,聖人那裡都覺得不入耳,真的不如像老太爺這個字,不吭聲,誰還能因爲咱們不吭聲尋咱們的不是不成?”
鄒皇后搖搖頭,轉頭看窗子。
可是太后已經到了忍耐的極限。新人一旦入宮,各種糾葛一定紛至沓來,如果太后顧及着皇帝的面子不肯出頭整飭,爲了後宮的暫時平穩,是必要自己“病癒”理事的,到時候辦誰,怎麼辦,辦到什麼程度,都需要人脈信息。此刻若是真的“默”下去,不做準備工作,那之後就會非常被動了。
被動?
鄒皇后心中一動。
被動麼……
被動也不錯啊!
被動至少說明自己並沒有那個心機,也沒有那個野心,還沒有那個能力。是否對方就會稍稍放鬆一下自己呢?
如果她們的精力先拿來去收拾新人——那自己不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坐山觀虎鬥了麼?
鄒皇后眼前一亮!
宮外,某府,書房。
幕僚拿着新晉宮妃名單,細細咂摸,笑道:“這名單是老任親擬的罷?”
主人歪在榻上,懶洋洋地答:“怎麼看出來的?”
幕僚笑道:“這幾個人的背後的主子一目瞭然,雖有一兩個意外進宮的湊數,究其大概,其實就是送了衆人進去給皇后打殺的。這明擺着是東家的心思,不是老任的手筆,還能是誰的?”
主人也笑:“或是尚書老爺的呢?”
幕僚拈鬚呵呵,笑答:“尚書老爺安排不了這樣妙!連帶有親的,祖上有仇的,新近反目的,這樣錯綜的關係,尚書老爺那顆頭顱,裝不了這樣多的消息。”
主人便攤平了身子大笑:“尚書老爺倘聽了你這個評價,不知道是不是會大哭一場!”
幕僚輕蔑地哼了一聲:“不是當年東家送了老任過去,就憑他,也能玩得轉吏部?”頓一頓,又笑問:“東家多年埋線,如今可要動用了?”
主人思索片刻,嘆口氣:“終是不忍,再看看罷!”
賢妃仍舊懶懶地歪在牀上,從腿到小腹都搭着狐裘,邊小口咬着梅花餅,邊嘲道:“鄒田田還沒退位,我跟新人鬥什麼鬥,讓皇后收了漁人之利,於我有什麼好處?不過就是想要藉機留個胎不穩的由頭罷了,你去回了你主子,說我心裡有數,讓他放心就是。”
一旁站着的送糕點的小宮女低着頭,看不清面貌,只是一把軟糯的聲音令人遐思:“諾。”
小宮女快步走了。
賢妃看着她的背影,眼中厲色一閃,一碟子梅花餅都砸到了地上:“敢監視我!”片刻後又細細思索起來:“尚食局究竟是誰的?”
某日入夜,趙貴妃請了明宗來商量小娘們入宮的事情:“您看定在哪天好?”
明宗便不耐煩,急着扒她的衣服:“隨便哪天,一共沒幾個人。”
趙貴妃身子發軟,聲音也微微地喘:“那三月初一可好?”
明宗已經一頭紮了進去,口中聲音斷續:“可……以……”
一宿無話。
翌日清晨,明宗起身後,隨意地告訴趙貴妃:“手頭的事情籠一籠,到時候一併交還給皇后。她好多了。”
說完就走了,頭也沒回。
趙貴妃怔在了牀上,兩行清淚便那樣掉了下來。
裘太后也宣了德妃去通知:“把這兩個月的賬做做好,不要臨時慌亂。哀家看着,皇后的病情大有好轉,再過些日子,都還給她,你去繼續享你的清閒。”
德妃的反應卻比趙貴妃快,只微微打個愣神,就忙笑道:“嬪妾倒是聽說了,皇后娘娘這些日子已經能在清寧宮裡散步、撫琴、踢毽子了呢!嬪妾就盼着皇后娘娘趕緊好起來,這些瑣碎,真得太后皇后這樣的天資和教養才能得心應手,嬪妾應付起來真心吃力呢!”
裘太后便笑眯了眼,順手賞了德妃一支五鳳朝陽簪。
餘姑姑也滿意地看着德妃,親自送了她出長慶殿,甚至在大門口給她施了半禮:“德妃有空常來走走,太后日日閒着,也盼人來說說話的!”
德妃受寵若驚,忙側身避開,還還了個福身:“當不起,當不起,姑姑不要折了嬪妾的壽數!”忙忙走了,一路心驚肉跳的,總覺得太后和餘姑姑怎麼看都像是要把自己推出去和皇后、貴妃打擂臺的樣子。
三月初一。
一大早皇后坐殿,舊妃例覲。
這個復出的日子是鄒皇后選的,特意選在了新人入宮的時候。
趙貴妃、喬德妃、阮賢妃、方婕妤、路婕妤都早早地來了,鄒皇后使人傳話說不必到正殿,就在偏殿姐妹們見見面就好。於是五個人都默默地等在了清寧宮偏殿。
鄒皇后帶着花期採蘿出來。身上仍然是厚厚的冬裝,絳紅的常服,一整套珍珠的頭面,腕子上戴着平日那隻牙鐲,素手上十指纖纖,卻並無戒指等物。面上更是乾淨,只掃了眉,點了淡粉的口脂,再無其他紅妝。
鄒皇后走出後殿時便帶着笑,坐到鳳榻上時,更是笑容滿面,看着五個人規矩行禮,伸手虛擡:“莫多禮了,快都坐罷。”
然後第一個便問賢妃:“賢妃,如今天氣乍暖還寒,可不要貪涼,龍胎嬌嫩,你要多保重纔是。現在感覺可好些?開始孕吐了沒有?”
賢妃形容懶懶地,坐在椅子上並不起來,只淡淡說了句:“還好。”就沒話了。
採蘿看着眉梢微微一動,鄒皇后和花期卻眼皮都未顫一絲。
鄒皇后微笑着點點頭,便向趙貴妃伸手道:“採選累壞了吧?”說着便回頭示意花期,接着對趙貴妃道:“我知道你這人最要強,便累也不肯吭聲。這還是上回你給我送來的血燕,我吃了兩回,果然是好東西,只是我這病不適合吃燕窩,白放着可惜了,不如回贈給你,自己好好補補。另外這些是聖人賞的白燕,雖然不及你這個,也不算大差了。你都拿着,算我謝你這陣子替我忙碌一場。”
趙貴妃便面露感激,連說不敢,又讓香雪趕緊接過來,謝過鄒皇后。客套話一句沒少,多的話一個字沒提。
賢妃便撲哧一笑,閒閒開口:“皇后娘娘說的是,貴妃姐姐這才真叫替您忙呢!”然後又轉向趙貴妃:“貴妃姐姐,你可知道前幾年傳了一首好詩,最後一句一寫下便名聲大噪?我念給您聽聽:苦恨年年壓金線,爲他人作嫁衣裳!”
趙貴妃垂着眼簾並不做聲,但人人可見,貴妃圓潤的香腮上一僵,慢慢暴起一條硬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