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你讀了多少遍

柳淳的這本書字數不算多,從頭到尾,還不到五萬字,在起點,也就是剛剛開頭簽約而已。朝堂上都是十年寒窗的大才,看起來速度極快,更何況柳淳也沒用任何複雜的詞彙,完全是平鋪直敘。

可就是這麼一本書,愣是鎮住了所有人。 шшш⊕ ttκǎ n⊕ CΟ

包括老和尚道衍,都忍不住心悅誠服,連連稱讚。

“陛下,柳大人關於國家富強的論述,鞭辟入裡,入木三分,真是讓人耳目一新,茅塞頓開,老臣思索了幾十年的難題,居然讓柳大人一書道破,從此再無疑惑啊!”

道衍說着,還真就當場向柳淳鞠躬,“柳大人,在北平的時候,老夫就說過,要向你討教學問,現在看來,是要拜師求學了!”

柳淳含笑,“姚老客氣了,你要是覺得我的書還成,就替我寫個序言如何?”

道衍正要答應,卻聽朱棣咳嗽道:“這個序言還是讓朕來寫……或許朕的筆力不夠,楊士奇,解縉……你們內閣可願意幫朕草擬啊?”

楊士奇手裡也捧着書,正在看呢,聽朱棣點名,慌忙道:“啓奏陛下,如此精深鉅著,臣等需要仔細研讀,才能理解。對了,楊溥提議,讓柳大人開經筵,講解學問,臣以爲十分合適。”

朱棣大喜,“正好,五天之後,就在國子監,讓柳淳登壇開講,朕也要好好聽聽。”

……

朱棣一錘定音,柳淳贏得了開門紅。

他一共印了五百本,分給羣臣大約三百本,還剩下二百,等散朝的時候,柳淳想拿回去,卻發現已經沒了。

“誰?誰拿走了?”柳淳瞪了一眼小太監,怒道:“你們連看東西都不會了嗎?”

小太監滿臉苦澀,“柳大人,奴婢們知道看着,可,可拿的人奴婢們不敢管啊!”旁邊另一個小太監伸出了三根手指頭。

“柳大人,您老可憐可憐奴婢們吧,真的攔不住。”

柳淳瞬間明白了,這個該死的兔崽子,什麼便宜都佔,回頭一定讓他好瞧!

柳淳氣哼哼離開,而此刻朱高燧正帶着二百本書,滿京城逛蕩。

“驚世鉅著,橫空出世,少傅柳淳,嘔心瀝血之作,僅此一家,別無分號,一千兩一本,錯過不再!”

朱高燧專門往有錢人的地方鑽,二百本,先賺二十萬兩再說,至於別的,他可沒心思在乎。

手下隨從還擔心呢,一千兩一本,能賣得出去嗎?

朱高燧敲着隨從的腦門,笑罵道:“真是傻啊,這可是我師父寫的,滿朝大臣都說好的東西,別說一千兩,就算一萬兩,也值啊!

還真別說,跟朱高燧一個看法的,大有人在,比如楊士奇,他下朝之後,午飯、晚飯全都沒吃,抱着一本書,如癡如醉,一直讀到了三更天,才緩緩放下,其中有很多精闢的論斷,他已經能背下來了。

楊士奇之所以能這麼快接受,是因爲他早年在雞鳴山學堂教書,又隨着柳淳修訂過皇明祖訓,當時他就覺得,似乎有很多東西,柳淳沒有講出來,所謂科學,顯得一鱗半爪,不成體系。

可當這本書出來,楊士奇開始明白過來,原來之前的那些,都是準備而已,這纔是關鍵!

柳淳這本書,其實是仿照了《國富論》的敘述方式,但是國富論有很大的問題,比如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國家的“富”如何來定義,是不是有錢了,收入高了,生活好了,就叫做富……

對老百姓是可以這麼說的,但是如果上升到學術層面,是講不通的。

原本《國富論》對什麼是國家的“富”並沒有說清楚,柳淳開宗明義,直接將國家的強盛,國富就是國強,國家不強不可能富裕,尤其是一個大國,富強是分不開的。

道理很簡單,因爲國家之間,並不存在法律,也沒有任何規矩可言,遵守的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只有強者才能擁有“富”,否者,就會面臨強者的搶奪,或者叫“剪羊毛”。

強漢盛唐的“富”在於橫掃六合,威震八方。

國家蒸蒸日上,面對挑釁,雖遠必誅。故此漢唐百姓,過得安穩富足,更重要的是,有尊嚴!

相比之下,兩宋的“富”僅僅體現在財富的創造上,但這個財富沒有轉化爲戰力,沒有讓國家強大,所以這個“富”就是虛妄的,守不住的,所以纔有了歲幣之恥,纔有了靖康之難……

老百姓時刻處在敵國的威脅之下,惶惶不安,這樣的富裕是毫無價值的。

柳淳從國富破題,一個國家要想強盛,就必須有強大的國力……這個國力又來源於什麼呢?

柳淳認爲有兩個方面,其一是每一個國民力量的總和,其二呢,是使用這些力量的能力,也就是一個國家的領導力。

在這一點上,遊牧民族因爲生長在馬背上,天生武力過人,很容易集結起強大的騎兵,因此千年來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而漢家以農耕爲主,想要贏得戰爭的勝利,就必須動用全部的力量……這也就是當年漢武帝追求大一統的原因所在。

漢唐之強,在於兵制能夠深入到每一個百姓頭上,大多數人都需要服役,納賦,充足的物力和人力,保證了戰無不勝。

魏晉世家強而皇帝弱,人力物力,集中在少數世家手裡,故此難以動員,面臨胡人入寇,只能一敗再敗。

兩宋不抑兼併,失去田畝的百姓,盡數歸於士紳地主,因此只能耗費巨資,養無用之兵。這些士兵缺乏守土保家的動力,素質低下,戰力不強。

講到這裡,柳淳已經替均田均役,找到了理論的基礎,並且以實際的例子,駁斥了士紳地主抗拒均田的理由。

按理說就可以作爲變法的綱領了。

可柳淳怎麼會滿足這點成績呢!

他強調均田,均役,將權力落實到每一個百姓身上,這是國家領導力的體現。

那百姓呢?

如果能提高每一個百姓的能力,最後加起來,也會讓國力呈現出巨大的提升。

提高百姓能力的方法是什麼?

柳淳給出了兩條,其一,是教育,其二,就是分工!

當談到這裡的時候,柳淳又瞬間把話題展開了。

由於長時間處於農耕社會,對於分工這個問題,感觸並不明顯,彷彿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可事實上,男耕女織的模式大行其道,是在春秋之後,也就是原本的井田制瓦解,曾經需要上百人才能耕作的地塊,一家一戶就能承擔起來。

因此男耕女織,是一次非常巨大的進步。

在男耕女織的基礎上,產生了士農工商,又產生了三教九流,一直到了老百姓常說的三百六十行,這都是分工的結果。

每一次分工,都會帶來效率和財富的大幅度提升。

但是,隨着分工的精細化,每個人只能掌握少數的技能,光靠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足以維持正常生計的。

所以,分工的基礎是教育,是技術進步!是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讓一個人能夠產出遠遠超過自己需要的商品,然後通過商業交換,滿足自己的生活,並且使生活變得更富足。

書到了最後,柳淳認爲一個國家要想富強,就必須提高組織領導能力,又必須對國民進行培訓,提升基本的技能。對於許多行業而言,想要生產更多的商品,獲取更多的收入,就必須加強分工,越是精細化越好!

……

書到了這裡,戛然而止。

但是帶來的思考,卻是天翻地覆的……柳淳談歷代得失,竟然沒有歸結到天命上,反而強調領導力,簡直是大逆不道!

尤其可恨,他公然教人發財賺錢,還說什麼分工……這跟儒家講的仁政王道,於民休息又大相徑庭。

總而言之,柳淳惹惱了一大批保守的文人,這幫人怒不可遏。可問題是他們的憤怒毫無價值,當朝諸臣,即便不是柳淳的門人,也多數是務實派。

柳淳所講,雖然顛覆,但將歷代的情況拿來對照,卻是越想越有道理。

楊溥放下了書,揉了揉酸脹的眼睛,思忖許久,終於決定起身直奔柳府而去,等他趕來的時候,被眼前的場景嚇到了。

怎麼這麼多人啊?

其中有部堂高官,也有許多剛入朝不久的官吏,大家沒法全部進去,就只能在府門外暢談,仔細一聽,詢問最多的問題竟然是你看了多少遍!

有人回答三遍,有人回答五遍,還有人乾脆當衆背誦其中的段落,酣暢淋漓,大呼痛快。

更有人欣然道:“柳公不出手則已,一出手,真是天下震驚!”

“誰說不是,僕突然發覺,以前所讀的書,都是一團漿糊,哪有柳公講得這麼清楚明白!”

“是啊,陛下要柳公登壇講學,我是忍不住了,搶先來求教,只是沒想到,人居然這麼多!”

“的確是太多了,可見大傢伙都是志同道合啊!哈哈哈!”

在這一大堆要登門求教的人員之中,自然也包括楊士奇,他突然看到了人羣外的楊溥,忍不住走過來。

“楊大人……你也來了?”

楊溥臉色微紅,只能尷尬點頭,“楊學士,不知道……你讀了幾遍?”

楊士奇含笑,伸出兩個巴掌,“十遍,整整十遍!”楊士奇自覺不會有人比自己更多了,他隨口問道:“楊大人,你呢?”

楊溥慚愧道:“下官也不知道多少遍了,只是能倒背罷了!”

第780章 朱棣的新發型第288章 智勇雙全的藍大將軍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104章 狠人之死第713章 戶部易主第90章 藍玉的唯一生路第473章 朱棣的大胃口第459章 藍玉的新任務第462章 連皇陵都保不住了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780章 朱棣的新發型第74章 黃子澄第735章 兩全其美靠科技第398章 以筆爲刀第844章 未來的宰相第446章 老臣風骨第341章 貶官第12章 地主家的兒子第952章 後繼有人第143章 給老朱送錢了第641章 罵死了第410章 老朱未完成的事業第152章 咱可是皇親國戚第22章 一村之長第611章 柳淳也是個官僚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672章 捷報太多也愁人第558章 又一位閣老煉成了第767章 朕的臉很疼第742章 橫空出世的柳聖第173章 救駕第366章 良心發現的大豬蹄子第431章 永遠做大明的忠臣第956章 坑死天竺不償命第869章 太子也要養豚第794章 替二哥伸冤第34章 朱高煦的變形記第535章 大醫朱橚第97章 掉到坑裡的黃子澄第24章 又來個想當爹的第416章 朕的江山要完啊!第32章 什麼叫慷慨大方第669章 成吉思汗的寶藏第842章 千古一帝的胸懷第636章 很自私第87章 大元朝完了第525章 真正的遺詔第286章 不會讓人失望的洪武大帝欠一章,明天補第185章 內帑滿了第189章 信國公,過來扭屁股了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第26章 獨挑重擔的朱棣第413章 德不配位第567章 做一個好父親第873章 工具人第264章 要和理學對着幹了第893章 太師千金的大婚第764章 科舉藥丸啊!第160章 陛下誇獎你了第300章 朕是護犢子的人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391章 柳淳死了第767章 朕的臉很疼第634章 十倍差距第239章 微服私訪上癮的朱元璋第801章 從掌握輿論開始第847章 再無孫若微第287章 表哥沒好下場第416章 朕的江山要完啊!第827章 大明武夫第477章 見孫女了第70章 罷帥第101章 柳淳救父第773章 官不如商第557章 臭弟弟,你賣便宜了第427章 火燒蜀王府第530章 徐輝祖的日記第437章 我也是先帝的兒子第563章 朱棣也私訪第127章 連老朱也忽悠第369章 殺了個麒麟第829章 爲淇王報仇第453章 第二條戰線上的徐增壽第552章 臣等寧死不從第154章 錦衣衛上門第553章 惹禍的小罐茶第466章 朝廷怕了第382章 帝崩第281章 環球航行的男人第787章 皓首匹夫和蒼髯老賊第683章 小兒輩破賊矣第310章 事情鬧大了第354章 雲南三十萬將士泣血上奏第537章 沉溺養豚,不能自拔第62章 我學習,我快樂第771章 陳瑛府邸的巨大發現第857章 無情無義的朱棣第668章 我不怕死的第616章 給羣臣考試
第780章 朱棣的新發型第288章 智勇雙全的藍大將軍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104章 狠人之死第713章 戶部易主第90章 藍玉的唯一生路第473章 朱棣的大胃口第459章 藍玉的新任務第462章 連皇陵都保不住了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780章 朱棣的新發型第74章 黃子澄第735章 兩全其美靠科技第398章 以筆爲刀第844章 未來的宰相第446章 老臣風骨第341章 貶官第12章 地主家的兒子第952章 後繼有人第143章 給老朱送錢了第641章 罵死了第410章 老朱未完成的事業第152章 咱可是皇親國戚第22章 一村之長第611章 柳淳也是個官僚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672章 捷報太多也愁人第558章 又一位閣老煉成了第767章 朕的臉很疼第742章 橫空出世的柳聖第173章 救駕第366章 良心發現的大豬蹄子第431章 永遠做大明的忠臣第956章 坑死天竺不償命第869章 太子也要養豚第794章 替二哥伸冤第34章 朱高煦的變形記第535章 大醫朱橚第97章 掉到坑裡的黃子澄第24章 又來個想當爹的第416章 朕的江山要完啊!第32章 什麼叫慷慨大方第669章 成吉思汗的寶藏第842章 千古一帝的胸懷第636章 很自私第87章 大元朝完了第525章 真正的遺詔第286章 不會讓人失望的洪武大帝欠一章,明天補第185章 內帑滿了第189章 信國公,過來扭屁股了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第26章 獨挑重擔的朱棣第413章 德不配位第567章 做一個好父親第873章 工具人第264章 要和理學對着幹了第893章 太師千金的大婚第764章 科舉藥丸啊!第160章 陛下誇獎你了第300章 朕是護犢子的人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391章 柳淳死了第767章 朕的臉很疼第634章 十倍差距第239章 微服私訪上癮的朱元璋第801章 從掌握輿論開始第847章 再無孫若微第287章 表哥沒好下場第416章 朕的江山要完啊!第827章 大明武夫第477章 見孫女了第70章 罷帥第101章 柳淳救父第773章 官不如商第557章 臭弟弟,你賣便宜了第427章 火燒蜀王府第530章 徐輝祖的日記第437章 我也是先帝的兒子第563章 朱棣也私訪第127章 連老朱也忽悠第369章 殺了個麒麟第829章 爲淇王報仇第453章 第二條戰線上的徐增壽第552章 臣等寧死不從第154章 錦衣衛上門第553章 惹禍的小罐茶第466章 朝廷怕了第382章 帝崩第281章 環球航行的男人第787章 皓首匹夫和蒼髯老賊第683章 小兒輩破賊矣第310章 事情鬧大了第354章 雲南三十萬將士泣血上奏第537章 沉溺養豚,不能自拔第62章 我學習,我快樂第771章 陳瑛府邸的巨大發現第857章 無情無義的朱棣第668章 我不怕死的第616章 給羣臣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