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國法尊嚴

誰都知道一句話,叫做清官難斷家務事,再厲害的人物,面對亂麻一般的家事,也休息理出一個頭緒,更遑論是非對錯,基本上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後就是各打五十大板。

顯然,朱棣是不想看到這麼個結果的。

“朕的確要御審,不過現在兩邊爭論激烈,朕要給你安排一個對手,你也必須贏得漂亮!”

你想贏乾脆別安排對手啊!

柳淳彷彿看到了朱元璋附體,這爺倆還真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都是那麼不講理!

不過這事對於柳淳來說,還真不困難。

要說柳淳對什麼研究最深,首推就是《大誥》,做爲兩次出任錦衣衛指揮使的人,柳淳把所有的法令都爛熟於心,而且他還編寫過皇明祖訓,絕對是權威中的權威。

因此他欣然接受。

此刻各地的州縣官吏,已經陸續進京,在京城聚集了上千人。

這可不是普通的百姓,而是一羣地方父母官。

不可否認,這裡面庸才不少,但是聰明人更多。

他們也不可避免,被捲入了京城的輿論之戰。

先是一羣老者怒砸地球儀,接着又有老者動用私刑,對待自己的孫兒。

整個報紙都憤怒了,原來就主張年輕人自己掌握命運的那些筆者彷彿打了雞血,痛罵老頑固,怒斥老人霸道蠻橫。

原本那些維護綱常的人,也是更加賣力氣,他們主張家法就是家法,縱然有不妥當的地方,可家國天下,先有家,後有國,朝廷不該干涉家法。

他們這麼說之後,讓對方的筆者抓到了漏洞。

既然你們都承認有不妥當的地方,那爲什麼不去糾正?難道眼睜睜看着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被老人馴服成小奴才,小老頭嗎?

難道一個人連選擇喜歡職業的權力都沒有嗎?

很顯然。隨着辯論的深入,觸及的層面越來越多了。

過去柳淳推動變法,實現均田,又改革科舉,又鼓動朱棣大力興學……看起來整個新政虎虎生風。

大明的工商也發展起來,海外的航路也打通了。

接下來就該快步走上大航海之路,從此橫掃天下了……不,遠沒有那麼簡單!

柳淳和朱棣做的最多隻能算是個開頭罷了。

因爲接下來的事情,纔是最艱難的,那就是用工業社會的法則,去重新改造這個國家,用工業化的思維,去管理這個國家。

有工廠和作坊,絕對不意味着工業化,如果頭腦還是像這些老榆木疙瘩兒一樣,抱殘守缺,那就什麼都辦不成了。

因此這次御審,差不多是對整個農業時代,兩千年枷鎖的清理和審判。

朱棣給柳淳施壓那也是情有可原,至於柳淳,他也是外鬆內緊,絲毫不敢怠慢。

“師父,這是我寫的,有關這個案子的看法。”

于謙將一個小本本遞給了柳淳,小傢伙探着脖子道:“師父,你看還有道理嗎?”

柳淳接過來,在手裡翻看了起來。

小於謙還真不愧是神童,他着重提到兩點,老者虐待孫兒,失去了爲祖的本分,斷絕孫兒上進之路,手段殘忍,全然沒有顧忌親情。

等看完之後,柳淳只是笑道:“你有心了,要把這樣,爲師安排你跟皇孫,一起去金殿旁聽如何?”

于謙大驚,“師父,弟子能,能去嗎?”

“沒什麼不行的,讓漢王帶着你去,混在皇孫堆裡,看不出來的。”

果然,兩天之後,朱棣就在奉天殿前,舉行了御審,上一次在奉天殿前的盛大活動,還是測試百官的常識水平。

這一次則是審訊一樁不算太大的案子。

隨着鐘鼓之聲,人員魚貫而入,進入了指定位置。

文武重臣,在京七品以上官吏。包括一千多位地方知州知縣,還有衛所的千戶,以及宗室勳貴,將偌大的場地,擠得滿滿的。

這個陣仗之大,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別說審判一個小老百姓,就算辦欺君大罪,都已經夠用了。

在這麼大的舞臺上,一個小老百姓哪裡承受得住。

事實上跟柳淳站在了對立面的人是練子寧!

這位可是曾經的榜眼,論起才學,在當朝僅次於六元黃觀。只是由於他不太光彩的過去,才備受排擠。

這次練子寧站出來,替老頭辯護,完全可以視作兩種思維的巔峰對決。

“柳大人,下官只是對事不對人,如果有得罪的地方,還請大人見諒。”

柳淳哈哈一笑,“練先生,我提議咱們倆都把帽子摘了,就以普通身份,來替雙方辯駁,練先生以爲如何?”

練子寧欣然笑道:“如此,可是下官佔便宜了。”

當他們擺開了陣勢,大傢伙這才清醒過來,陛下這是要玩真的啊!

如果柳淳拿不出足夠的說辭,駁倒練子寧,那麼對於新派來說,絕對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在這些地方官之中,有不少都是柳淳的弟子,他們跟師父分別有些時候了。

或許有人會問,這段時間柳淳門下都跑哪去了,怎麼朝廷上沒有幾個柳淳的人啊?

其實不然,大明這麼大,落實均田的難度非比尋常,到目前爲止,許多偏僻的地區,還沒有完成,柳淳的門下,幾乎都去做這件事了。

這次宣地方官吏進京,其實也相當於師徒聚會,這些弟子都伸長了脖子,想要看師父的表現。

朱瞻基,于謙,他們也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這場對決。

“陛下,練先生,諸位大人,僕以爲謝家老漢有第一個罪責,就是誣告!根據謝老漢的口供,他承認發現妻子昏倒的時候,測試過鼻息,知道她還沒有死,在這種情況下,他逼迫兒子,去應天府,誣告弒殺祖母,我想這點是沒有爭議的。”

練子寧一愣神,他接到了朱棣的旨意,也是做足了功課,反覆推敲……這件事情的核心其實是宗法和國法,牽連到法令和孝道,這是綿延了幾千年的爭論,練子寧不覺得柳淳能有什麼絕佳的對策,所以他纔敢迎戰。

但是柳淳一出手,就打出了一記悶棍,實在是讓練子寧大吃一驚,不過他的應變也是一流的,“柳大人,有殺人之心,和殺死對方,不能等同看待。尤其是子孫忤逆不孝,更是天大的罪惡,十惡不赦,理當從嚴論處。”

柳淳笑着點頭,“練先生高見,不過我想請教練先生,謝超今年多大?”

練子寧道:“他剛剛十七歲,柳大人是想說他少不更事嗎?”

“不!”

柳淳搖頭道:“我大明法令,十六歲成丁,要擔負徭役,換句話說,謝超已經成年,並非懵懂無知的幼童。縱然父母長輩可以管教孩子,難道可以不分年齡,不分情況嗎?”

“這個……孝者順也,縱然八十歲,只要父母在,依舊是個孩子,該管教,還是要管教的!”練子寧板着臉道。

柳淳一聽,哈哈大笑,“練先生,諸位大人,我大明律法,規定十六歲成丁。就是說從十六歲開始,就是一個成年人,就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在一些地方,不足十六歲的,就有成婚娶妻的,到了十六歲之後,很多人已經當了父親。”

“父親難當啊!上面有老人要奉養,下面有孩子要拉拔。一家上下,所有的擔子,都落在他的肩膀上。實不相瞞,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雖然不用爲柴米油鹽發愁,但是我總要爲了這個家付出心血。”

“任何人成丁之後,就有了屬於自己的責任,既是家庭給的,也是朝廷法令給的。他要做好父親,當好兒子,還要努力成爲合格的大明子民。這些事情,歸結起來,就是要掙錢養家,說白了,也就是找一份來錢的工作。”

“務農,經商,讀書,做官,全都是選擇……練先生,你覺得出海是不是一條出路呢?”

練子寧準備了一肚子的綱常論理,什麼聖賢道理,太祖遺訓,可柳淳完全不上當,這就讓他十分尷尬了。

出海這件事情,還真沒法反駁,朱棣已經封了一個海國公,張輔鎮守安南,他們可都是成功走出去的。

誰敢反對出海,豈不是跟朱棣過不去嗎?

“柳大人,升斗小民,未必懂得大道理,他們只覺得出海風險太大,故此不準子孫出海冒險,也是有情有可原!”

“那練先生是不是也覺得,老人未必懂得大道理,老人未必事事都對?”柳淳不慌不忙道。

練子寧算是被擠兌到了牆角,只能無奈道:“柳大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老人的智慧還是要傾聽的。”

“哈哈哈!練先生說傾聽,卻沒有說一定要尊奉,由此可見,練先生也知道用責打囚禁的方式,強迫子孫遵從自己的意見,如果不從,甚至不惜殺人,這是大錯特錯的!”

練子寧默然無語。

柳淳卻朗聲道:“僕以爲這個案子告訴所有人,宗法要不得!只有朝廷,纔有權抓捕囚禁;第二,一個人成丁之後,就有自主選擇職業的權力,家中長輩不得用暴力脅迫!”

柳淳頓了頓,又道:“不止這個案子,在許多地方,有些出面干涉年輕人,責打懲罰年輕人的,不是父親,也不是祖父,只是一些有親戚關係的長輩族老罷了。對於這種現象,必須嚴厲禁止,天下只有大明律法,沒有宗族家法!”

第202章 請朱馬伕閃亮登場第850章 于謙下詔獄了第348章 師父太帥了第555章 驚世著作第151章 打服一大片第832章 戰爭之神的力量第718章 比朱棣還有錢第349章 憤怒的東宮羣賢第193章 柳淳是個好老闆第953章 收復西域第312章 重塑錦衣衛形象第378章 一鳴驚人的吏部天官第196章 變聰明的黃子澄第340章 易儲的念頭第227章 學神駕到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547章 掉進坑裡的公侯們第778章 爾等辱罵先帝第35章 二公子,香嗎?第795章 錦衣衛殺人了第446章 老臣風骨第509章 山東百姓的怒吼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695章 太子背叛了我們第585章 李景隆的勝利第182章 收了一大堆侄子第265章 請太子殿下匡扶正道第244章 王子犯法第666章 以德服人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143章 給老朱送錢了第409章 人才匯聚西安第199章 跟朕看戲去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681章 柳淳和朱棣的兩開花第585章 李景隆的勝利第314章 威力無窮的小人書第686章 捷報傳來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219章 向老朱彙報戰果第867章 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之前第365章 大哥,你該成親了第807章 追到天涯海角第102章 一羣吃瓜羣衆第519章 亡國之君第26章 獨挑重擔的朱棣第716章 奇葩父子倆第813章 扶持實業第161章 老朱家的貪財基因第501章 兩個坑爹的兒子第97章 掉到坑裡的黃子澄第471章 議和第366章 良心發現的大豬蹄子第605章 抓個閣老第153章 免死金牌第630章 微笑着面對它第221章 皇宮地震第99章 當朝老賊第596章 統統發配東番第185章 內帑滿了第795章 錦衣衛殺人了第678章 抓捕開始了第451章 朱允炆,你被開除了第295章 求上門第96章 探花郎也纏足了第347章 投奔師父去第736章 一條繩子上的師徒倆第369章 殺了個麒麟第535章 大醫朱橚第213章 救了兩條命第538章 爲燕王賀第196章 變聰明的黃子澄第127章 連老朱也忽悠第266章 換個儲君又如何第787章 皓首匹夫和蒼髯老賊第785章 腐儒誤我啊!第494章 都不要臉了第428章 藍家出手了第788章 兩所頂尖兒學府第106章 當世文宗第673章 藍玉老矣,尚能飯否?第814章 這有個超大工程第319章 朕確實錯了第481章 我不要你們覺得第888章 太監們的大生意第716章 奇葩父子倆第651章 風口之“豬”第304章 錦衣衛上門第27章 二十年前的姻緣第418章 商人也要造反了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642章 老頑固何其多第750章 被鄙視的工部尚書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285章 狀告晉王第367章 老朱的禮物第426章 朱元璋最後的養子第724章 殺戮不留情第596章 統統發配東番
第202章 請朱馬伕閃亮登場第850章 于謙下詔獄了第348章 師父太帥了第555章 驚世著作第151章 打服一大片第832章 戰爭之神的力量第718章 比朱棣還有錢第349章 憤怒的東宮羣賢第193章 柳淳是個好老闆第953章 收復西域第312章 重塑錦衣衛形象第378章 一鳴驚人的吏部天官第196章 變聰明的黃子澄第340章 易儲的念頭第227章 學神駕到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547章 掉進坑裡的公侯們第778章 爾等辱罵先帝第35章 二公子,香嗎?第795章 錦衣衛殺人了第446章 老臣風骨第509章 山東百姓的怒吼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695章 太子背叛了我們第585章 李景隆的勝利第182章 收了一大堆侄子第265章 請太子殿下匡扶正道第244章 王子犯法第666章 以德服人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143章 給老朱送錢了第409章 人才匯聚西安第199章 跟朕看戲去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681章 柳淳和朱棣的兩開花第585章 李景隆的勝利第314章 威力無窮的小人書第686章 捷報傳來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219章 向老朱彙報戰果第867章 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之前第365章 大哥,你該成親了第807章 追到天涯海角第102章 一羣吃瓜羣衆第519章 亡國之君第26章 獨挑重擔的朱棣第716章 奇葩父子倆第813章 扶持實業第161章 老朱家的貪財基因第501章 兩個坑爹的兒子第97章 掉到坑裡的黃子澄第471章 議和第366章 良心發現的大豬蹄子第605章 抓個閣老第153章 免死金牌第630章 微笑着面對它第221章 皇宮地震第99章 當朝老賊第596章 統統發配東番第185章 內帑滿了第795章 錦衣衛殺人了第678章 抓捕開始了第451章 朱允炆,你被開除了第295章 求上門第96章 探花郎也纏足了第347章 投奔師父去第736章 一條繩子上的師徒倆第369章 殺了個麒麟第535章 大醫朱橚第213章 救了兩條命第538章 爲燕王賀第196章 變聰明的黃子澄第127章 連老朱也忽悠第266章 換個儲君又如何第787章 皓首匹夫和蒼髯老賊第785章 腐儒誤我啊!第494章 都不要臉了第428章 藍家出手了第788章 兩所頂尖兒學府第106章 當世文宗第673章 藍玉老矣,尚能飯否?第814章 這有個超大工程第319章 朕確實錯了第481章 我不要你們覺得第888章 太監們的大生意第716章 奇葩父子倆第651章 風口之“豬”第304章 錦衣衛上門第27章 二十年前的姻緣第418章 商人也要造反了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642章 老頑固何其多第750章 被鄙視的工部尚書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285章 狀告晉王第367章 老朱的禮物第426章 朱元璋最後的養子第724章 殺戮不留情第596章 統統發配東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