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輔國公,沒有世襲罔替

朱棣現在是煩死了柳淳,他覺得自己完全被柳淳牽着鼻子走,堂堂天子,變成了一頭老牛,姓柳的,你太可惡了,等麻煩事沒了,朕一定找個藉口,把你給辦了。

“你又是讓朕借債,又是讓朕增發貨幣,你想讓大明天下大亂就直說,不必出這些禍國殃民的餿主意!”

柳淳一本正經,擺手道:“陛下,你又冤枉臣了,臣給你出的主意,只會讓大明更加興旺發達,斷然不會禍國殃民,陛下,臣斗膽建議,你真的要好好補一補金融課了。”

朱棣冷哼道:“柳淳,你少給朕耍嘴皮子,一句話,你的那一套管用,朕給你當弟子也行,要是不管用,朕就廢了你!”

朱棣的眼睛都立起來了,柳淳還能說什麼,這個徒弟他收定了!

首先貨幣這玩意,當然不能隨便亂髮,多了一定會出事的,可同時貨幣也不能少,事實上由於缺少貴金屬,古代的中國一直處於通貨緊縮的狀態,十分無奈,像什麼交子啊,鐵錢啊,全都是逼出來的。

“陛下,其實我大明有一個最遼闊的寶藏,沒有發掘出來,只要打開了這個寶藏,現在的貨幣量,至少可以增加十倍以上!”

朱棣不光眉毛立起來,連頭髮都要起來了,你小子還要忽悠朕嗎?”

“什麼寶藏?朕怎麼沒看到?”

“陛下,這個寶藏就是遼闊的農村。”

“農村?”朱棣不解。

柳淳卻笑道:“沒錯,就是農村,過去農村被士紳宗族把持着,就好比一道道的鎖,牢牢鎖住了,如今推行變法,這些枷鎖都打破了,而且隨着興學的推進,我們已經拿到了開啓寶藏的鑰匙。”

朱棣還是沒明白,但是柳淳的話卻也不像是胡說八道,“你再講得仔細點,朕要好好琢磨一下。”

“陛下,過去農村百姓沒什麼剩餘,手裡也沒有存錢。基本上都停留在男耕女織,以物易物的階段。百姓依託宗族庇護,獲得安全和秩序。如今呢,舊的都被砸碎了,大的家族越來越少,均田也落實了,陛下覺得農民的當務之急,又是什麼呢?”

朱棣深深吸口氣,“他們要吃飽,要穿暖,蓋房子,娶媳婦,或許還想着買地!”

柳淳伸出大拇指,“陛下果然睿智,這些事情都是以往農民想做而做不到的,如今他們有了機會,又豈能錯過。所以說,目下農村,非常需要貨幣,而且是海量的貨幣!”

“當真?”

“沒錯。”柳淳很感慨,“陛下,過去臣也在猶豫,畢竟很多跡象是矛盾的,而且落實均田的時機不長,百姓能有積累嗎?這也是臣不敢大規模發行債券的原因。可是這一次地方官吏進京,他們給臣解惑,讓臣豁然開朗,許多事情一下子想通了。”

柳淳可真沒有閒着,他通過交談,把地方的情況都給摸透了。

首先,分田之後,供應城市的糧食減少了,柳淳最初判斷,是百姓保留的口糧數量大幅度增加,結果造成流入城市的糧食減少。城市糧價暴漲,不得不從安南等地弄糧食。

但是這一次地方官吏,尤其是柳淳的門下,帶給他一些全新的消息。

的確,農民留的糧食增加了,但是農民並沒有吃掉。而是當做積蓄,存在了家裡。

一個最明顯的證據,就是鄉下結婚,往往會去看男方家裡的糧囤。

如果存糧多,糧食好,說明這家會過日子,女孩就願意嫁,反之就有打光棍的可能。說到底,古往今來結婚都是要看經濟實力的。

老百姓喜歡存糧的原因是什麼呢?

再進一步探究,就是貨幣不足。隨着靖難之役結束,天下太平,廣大的中原地區,西北,長江流域,中小縣城,糧價都出現了快速下跌,這個現象和江南大城市糧價暴漲,並不矛盾。而且還相互影響。

正是糧價下跌,造成農民沒有賣糧的意願,收不上糧食,加上均田之後,分散的小農,使得運輸費用暴漲,所以商人們沒法支付高昂的運糧成本,也就造成了人口衆多的大城市缺少糧食供應。

朱棣聽得腦袋都大了,他感覺自己手上的江山怎麼比父皇在日要複雜了無數倍!父皇當年也沒有這麼操心過啊!

中原,江南,城市,農村,百姓,商人……亂成了一團。

“柳淳,這都是你幹得好事!”

柳淳無奈,“陛下,臣也是一心謀國,難不成陛下希望大明變成小國寡民的狀態?”

朱棣憤怒拍桌子,大吼道:“不要廢話了!”他冷靜了片刻,悶聲道:“你的意思是可以增發貨幣了?能增發多少?”

“不不不!”

柳淳慌忙擺手,“陛下,這事可沒有這麼容易。臣的意思是廣大農村雖然有強大的貨幣需求。但是許多百姓對貨幣,尤其是紙幣,還是一無所知。必須教導百姓,讓他們知道紙幣,接受紙幣。”

朱棣咬了咬牙,“你的意思,是不是還要靠着興學?”

柳淳用撫掌道:“沒錯啊,陛下莫非忘了,臣編的課本里面,就有一篇專門介紹貨幣的。”

朱棣還能說什麼,憋了好半天,才惡狠狠道:“柳淳,朕辦你一個處心積慮的罪,都不爲過!你小子實在是太陰險了,就憑你這個算計勁兒,有誰能跟你交朋友!”

撂下這麼句話,朱棣揚長而去。

沒朋友就沒朋友,再說了,你大呼小叫的,吹鬍子瞪眼,跟“皇阿瑪”附體了似的,你有朋友啊?

柳淳啐了一口,突然想起一件事,該死的,朱棣你不是說要拜師嗎?

我把你的難題都給解決了,你怎麼跑了?

這老朱家,果然沒有一個好東西。

都是吃幹抹淨的貨色。

可是說歸說,柳淳也不敢馬虎大意。

推廣紙幣,讓老百姓接受印着老朱大頭照的這張紙,或許要比均田,廢除宗法還要麻煩。同樣的,假使這張紙被所有人接受,大明的統治,也就深入到了每個人的生活裡,畢竟紙幣和金銀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東西。

柳淳很認真擬定了一套方略。

首先,皇家銀行要擴大規模,在各省,各州府,甚至縣城,建立分支機構,經濟繁榮地區成立分行,落後地區也要成立辦事處。

其次,本着存款有息的原則,吸納百姓存款。

在柳淳的設想之中,戶部的財政和皇家銀行的金融,是兩隻大手,要一起動起來。一方面加大貨幣供給,多出來的貨幣,以朝廷採購的形式,用來興學,修建道路,鼓勵科技發展。

另一方面呢,銀行吸收存款,把財政支出的錢,吸納回銀行,與此同時,增發債券,支持財政更大的投入。

貨幣和金融貫通起來,瞬間打通了任督二脈,一下子修煉成了基建狂魔神功。

柳淳對這一套超級功法,有着強大的信心。

只要能迅速點亮科技樹,尤其是蒸汽機成功之後,幾十年內,鐵路就會遍佈整個大明,到時候可就真的名副其實,成爲了日月永照的天上國度!

柳淳再三推敲,整套方略沒有了瑕疵,他終於上呈朱棣。

這一次朱老四格外認真,將朝中重臣悉數召集到了宮中。

“你們一起推敲一下,看看柳大人的方略到底如何?”

衆多大臣裡面,最重要的還是鬱新和夏原吉,他們一個負責戶部,一個負責皇家銀行,正是這一套辦法的關鍵執行人。

兩個人從頭看到尾,還時不時皺眉思索,等到最後,鬱新首先道:“陛下,柳大人心思縝密,手段之高明,老臣五體投地。”

夏原吉也笑道:“陛下,臣執掌皇家銀行,卻不如柳大人萬分之一,情願意退位讓賢。臣真想追隨柳大人,早晚聆聽教誨啊!”

又有一個要拜師的,某些說話不算數的人,真是應該反思一下。

柳淳笑容可掬,一點都不居功自傲,儒雅隨和,風度翩翩。

朱棣心說,這小子還不定在心裡怎麼想呢!

可不管怎麼說,遷都這麼大的事情,讓柳淳給輕易化解了,而且還給大明規劃了未來幾十年的發展藍圖,朱棣也不能不有所表示。

“柳淳,你這些年,鞍前馬後,爲國操勞,着實不易啊!朕早就有意加封你的官職,如今也該兌現了。”

朱棣朗聲道:“加柳淳爲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左柱國、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少師太子太師,封……”在這裡朱棣頓了一下,然後才說道:“封輔國公,位列一衆國公之首!”

柳淳默默聽着,還算滿意,可問題是封了國公,總該給丹書鐵券,世襲罔替吧?

怎麼這個沒有了,反而莫名其妙,多了個位列國公之首啊?實實在在的好處沒給,反而多個了拉仇恨值的空頭支票,朱老四,你過分了!

“柳淳,該謝恩了。”朱棣呵呵笑,滿臉寫滿了誠懇,簡直把柳淳當成了心腹中的心腹。

柳淳無可奈何,只能跪倒,“臣叩謝陛下聖恩!”

第166章 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第373章 朱棣闖宮第439章 反攻第701章 太子殿下的小媳婦第19章 朱高熾的孝心第857章 無情無義的朱棣第66章 真香第103章 紀綱的爹第94章 纏足之風第538章 爲燕王賀第233章 老朱的禮物第297章 隋侯珠第839章 請誅柳太傅第821章 朱棣的剋星第706章 官場敗類第298章 再次響起的登聞鼓第602章 抓了個內鬼第895章 逆徒于謙第68章 虎父犬子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598章 臣等叩謝天恩第399章 鄉勇出現第712章 戶部的生財妙法第398章 以筆爲刀第720章 拿金磚砸死你第862章 坐火車嘍第424章 吾輩必死於腐儒之手第241章 因禍得福的黃觀第47章 上達天聽第621章 給你一座黃金屋第303章 錦衣衛復出的第一個倒黴蛋第772章 無他,太窮了第351章 我是你舅舅第242章 坐而論道第43章 女人當男人用第375章 老朱醒了第166章 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第276章 太孫之師第4章 被裁撤了(求收藏)第810章 真正的神器第952章 後繼有人第230章 小人物的大婚禮第722章 無所不能的錦衣衛第237章 給楊朱正名第667章 太少了第852章 衛所消失了第361章 你們想害死太孫殿下嗎?第369章 殺了個麒麟第187章 活得最明白的人第473章 朱棣的大胃口第44章 頑強的女人們那啥……發個單章,說明下啊第322章 太孫的眼界第312章 重塑錦衣衛形象第182章 收了一大堆侄子第322章 太孫的眼界第148章 大家一起來賺錢(求訂閱和月票)第501章 兩個坑爹的兒子第606章 大家都說該殺第254章 國子監空了第50章 朱老四的剋星第532章 方孝孺的遺願第47章 上達天聽第674章 讀書人也有猛士第493章 燕王府就是土匪窩第514章 十日破城第332章 藍玉問罪第375章 老朱醒了第228章 朕的狀元朕做主第85章 柳淳的三大功第54章 你聽說過沈萬三嗎?第672章 捷報太多也愁人第96章 探花郎也纏足了第376章 被按在雲南的柳淳第690章 此真太子也第879章 爭着做柳家女婿第667章 太少了第402章 朱棣的手段第250章 父子分歧第896章 于謙二進宮了第242章 坐而論道第530章 徐輝祖的日記第87章 大元朝完了第790章 股市要出事第626章 抓賊抓到了自己頭上第552章 臣等寧死不從第753章 誰讓你姓藍了?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788章 兩所頂尖兒學府第192章 大明,你變了第339章 東宮的智囊們第889章 宦官也要有文化第113章 有土才真豪第687章 又是捷報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607章 讓他過個年第506章 朱棣,你的心都是黑的第727章 錦衣衛的復仇第841章 柳淳的霸道
第166章 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第373章 朱棣闖宮第439章 反攻第701章 太子殿下的小媳婦第19章 朱高熾的孝心第857章 無情無義的朱棣第66章 真香第103章 紀綱的爹第94章 纏足之風第538章 爲燕王賀第233章 老朱的禮物第297章 隋侯珠第839章 請誅柳太傅第821章 朱棣的剋星第706章 官場敗類第298章 再次響起的登聞鼓第602章 抓了個內鬼第895章 逆徒于謙第68章 虎父犬子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598章 臣等叩謝天恩第399章 鄉勇出現第712章 戶部的生財妙法第398章 以筆爲刀第720章 拿金磚砸死你第862章 坐火車嘍第424章 吾輩必死於腐儒之手第241章 因禍得福的黃觀第47章 上達天聽第621章 給你一座黃金屋第303章 錦衣衛復出的第一個倒黴蛋第772章 無他,太窮了第351章 我是你舅舅第242章 坐而論道第43章 女人當男人用第375章 老朱醒了第166章 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第276章 太孫之師第4章 被裁撤了(求收藏)第810章 真正的神器第952章 後繼有人第230章 小人物的大婚禮第722章 無所不能的錦衣衛第237章 給楊朱正名第667章 太少了第852章 衛所消失了第361章 你們想害死太孫殿下嗎?第369章 殺了個麒麟第187章 活得最明白的人第473章 朱棣的大胃口第44章 頑強的女人們那啥……發個單章,說明下啊第322章 太孫的眼界第312章 重塑錦衣衛形象第182章 收了一大堆侄子第322章 太孫的眼界第148章 大家一起來賺錢(求訂閱和月票)第501章 兩個坑爹的兒子第606章 大家都說該殺第254章 國子監空了第50章 朱老四的剋星第532章 方孝孺的遺願第47章 上達天聽第674章 讀書人也有猛士第493章 燕王府就是土匪窩第514章 十日破城第332章 藍玉問罪第375章 老朱醒了第228章 朕的狀元朕做主第85章 柳淳的三大功第54章 你聽說過沈萬三嗎?第672章 捷報太多也愁人第96章 探花郎也纏足了第376章 被按在雲南的柳淳第690章 此真太子也第879章 爭着做柳家女婿第667章 太少了第402章 朱棣的手段第250章 父子分歧第896章 于謙二進宮了第242章 坐而論道第530章 徐輝祖的日記第87章 大元朝完了第790章 股市要出事第626章 抓賊抓到了自己頭上第552章 臣等寧死不從第753章 誰讓你姓藍了?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788章 兩所頂尖兒學府第192章 大明,你變了第339章 東宮的智囊們第889章 宦官也要有文化第113章 有土才真豪第687章 又是捷報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607章 讓他過個年第506章 朱棣,你的心都是黑的第727章 錦衣衛的復仇第841章 柳淳的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