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方孝孺的遺願

從魏國公府出來,朱棣回到了東宮。

這地方朱標住過,朱允炆住過,如今作爲監國官署,朱棣成了新的主人。只不過朱棣很不喜歡東宮的佈置,原來朱標很是節儉,他的住處比朱元璋還低了一個檔次,可是等到朱允炆成了主人,就換了許多。

比如象牙楠木的大牀,上面鋪着一層一層的皮子,有狼皮、貂皮、猞猁皮……花裡胡哨,跟個大棉包似的。

朱棣懶得要這些,全都隨手賞給了軍中有功將士,他就弄了個老羊皮的褥子,薄薄的一層,然後躺在硬板牀上,踏實!

“王爺,其實也不用這麼節儉,王妃就要進京了,她肚子裡還有王爺的孩子呢,總不能虧待了王妃吧?”

柳淳隨手給朱棣泡了一杯茶,是小龍團,也不知道他從哪裡淘換來的。

朱棣很清楚柳淳的德行,“你骨子裡是最貪圖享受的一個人,對了,我還記得,以前你吃過一道菜,是炒豆芽,結果每一根豆芽裡面,都塞進去一根火腿肉絲,也難爲你怎麼弄的?”

柳淳賠笑,“王爺,我就是偶爾嚐嚐,對美食我是覺得嘗過即可,天天吃,就是牛嚼牡丹,浪費東西。可一輩子不吃過一次,又會覺得遺憾。”

朱棣哼了一聲,“說得好有道理,可我不成啊!我有一點懈怠,有一次嘗過,就會被寫在史冊裡,就會傳得天下皆知,就會上行下效,就會有很多人想要試試!”

朱棣深深嘆口氣,“所以說,我不容易啊!千千萬萬的百姓,都要張嘴吃飯,我就是管廚房的那個大家長,給誰多盛都不合適,必須一碗水端平……”

從吃穿花用,終於說到了家國天下,倒不是朱棣裝蒜,而事實就是如此。徐輝祖的日記固然涉及了太多的內容,足以清算清朝,徹底摧毀朱允炆集團。

可哪又有什麼用呢?

總不能證明了朱允炆是個壞蛋,他朱棣就成功了,這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還是那句話,朱棣必須快速恢復民生經濟,快速讓老百姓吃飽飯,這樣才能站穩腳跟!

“柳淳,你忙了這麼長時間,弄清楚沒有,我那位侄子,到底留下了什麼樣的爛攤子?”朱棣探身詢問。

柳淳道:“爛攤子很多很多,什麼都需要解決。不過我覺得最應該解決,也是最棘手的,就是江南大城市當中的無業遊民,他們的數量超過百萬,如果不能儘快安頓,就會成爲一個火藥桶。”

柳淳每天忙碌,最大的精力就耗費在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上面,他必須要對整個情況作出瞭解和判斷。

還記得當初在發展海外貿易上面,朱元璋憑着本能,就要求控制貿易規模,不能衝擊農田。但是柳淳也擬定了官方貿易的方針,這纔得到了朱元璋的認可。

但是到了朱允炆這裡,世家文官看上了海外貿易的利潤,他們拼命摻和,兩年的光景,土地兼併,大量的流民像牲口一樣,被趕到了城市謀生。

如果說這已經夠悲催了,那麼更悲催的還在後面,皇家銀行崩潰了,許多城市的作坊商行倒了,小老闆們的存款沒了,酒樓,茶館,車上,碼頭的腳伕,全都失業了。

原本的城市百姓就沒有了工作,更遑論涌進來的青壯。

這些人數有多少呢?

柳淳按照最保守的估算,光是應天加上蘇州,就有七八十萬之多!

除此之外,京城的二十萬禁軍,梅殷的人馬,加上各地的潰軍,鄉勇,數量也在六七十萬左右。

“王爺,也就是說,短時間之內,我們必須讓兩百萬以上的青壯,找到生計,能夠安居樂業。不然這些人就會和建文舊臣勾結在一起,繼續造反!”

朱棣眉頭緊皺,“像北平那樣,開始大工程建設,可以嗎?”

“很難!”柳淳老實承認,“我們在北平,需要安置的人不過一二十萬而已,江南是十倍還多,而且我們也沒有那麼多錢,工程可以做,但是解決不了主要的問題。否則先垮掉的就是我們的財政了。”

“那移民呢?向遼東移民如何?”

“也很難,現在北方,尤其是遼東,還是冬天,要大舉移民,必須等到三個月之後,而且要給移民配備足夠的物資,還要準備住房。總而言之,人數太多了,移民超出了我們的能力。甚至連恢復江南的工商業都不現實。破壞容易,重建太難了。”

朱棣深深吸了口氣,“柳淳,現在要安頓這些人,怕是隻有一條路可走了。”

柳淳沒有否認,的確只剩下一條路了。

坦白講,過去柳淳講變法,費盡了心機,磨破了嘴皮子……但是人都有惰性的。現狀還不錯,就得過且過,受益的人未必感激,但是受害的人一定反對,而且還會攛掇一大堆人反對。

只是這幫人想不到,正是因爲他們的折騰,鬧到了現在,就算想不變法都不行了,唯有拿整個士紳集團去填,才能解決問題。

朱棣捏着徐輝祖的小本本,這裡面還有專門記載徐家財產的部分。

都說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偌大的中山王府,從裡往外,都是肥肉,流油的那種!

其中光是田產就有近三十萬畝!別的房舍、店鋪、莊園、商行……這些都不用說了。

“把徐家的財產分了,至少能安頓一萬人,也就是二百分之一。”朱棣衝着柳淳啞然一笑,“沒法子了,就算王妃不高興,我也沒有別的辦法。”

柳淳還能說什麼,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吧!

“王爺,我覺得做這件事情之前,應該先去看一個人。”

“誰?”

“方孝孺!”

……

簡陋的院子,一架葡萄,一張方桌,約莫20平的院子,三間正房,兩間廂房,這就是方孝孺在京的住處。

兩邊的廂房都堆滿了書卷,他死之後,還沒有人來破壞。

柳淳和朱棣來到了院落,正在四處觀看,突然外面有了腳步聲,侍衛攔住,此人連忙道:“下官是楊士奇,特來,特來拜祭方先生。”

朱棣在裡面道:“讓他進來。”

侍衛讓開,楊士奇快步走了進來,見到朱棣和柳淳,慌忙過來施禮。

“下官見過燕王殿下,見過少傅大人!”

柳淳笑了,“楊士奇,當初我請你進京,在雞鳴山學堂教書,還參與了皇明祖訓的編撰……這幾年沒有受到我的牽連吧?”

此話一出,楊士奇嚇得慌忙跪倒,按理說,他是柳淳一系的人馬,可別人多數都參與了靖難軍,就算沒參與的,人家也都退歸林下。

唯有他,繼續在朝中爲官,還跟方孝孺攪在了一起,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下官有負少傅大人提攜之恩,下官有罪!”

柳淳輕笑,“你不用說了,我知道你的事情。你有老母需要奉養,也是情理之中。”

楊士奇慌忙道:“多謝少傅大人體諒,下官在京,全靠方孝孺庇護,而且……”楊士奇不敢說話了。

朱棣瞧着他,“講,別吞吞吐吐的。”

“是……下官,下官覺得方孝孺和那些官吏,似乎有所不同!”

朱棣瞧着他半晌,突然發笑道:“什麼叫有所不同,就是很不一樣!”朱棣惡狠狠道:“這個姓方的就是不爽利。假如他願意投降本王,清丈田畝,落實均田,他是最好的人選,可他偏偏要跟着朱允炆一起去死,真是迂腐透頂,不可救藥!”

楊士奇朱棣的話嚇了一跳,畢竟方孝孺還是建文舊臣,而且是僅次於黃子澄的那個,燕王殿下居然對他推崇有加……難怪方孝孺最後的遺言那麼奇怪,此刻楊士奇似乎懂了。

想到這裡,他鼓足勇氣,“殿下,少傅大人,在城破之前,方孝孺曾經讓微臣帶幾句話。”

朱棣道:“講。”

“是這樣的……他說士人當中,或許有好人,但是要想徹底變法成功,就必須剷除士人……他還說,會,會替少傅大人除去最大的絆腳石!”

柳淳一愣,“他這話什麼時候說的?”

“就是在大軍渡江,朱允炆宣召商議國事之前……對了,方公入宮之後,衍聖公孔訥和孔公鑑就死了,然後百官在左順門痛打方公,他傷勢嚴重,幾乎喪命,等他回到府邸,吳華就帶人趕來,殺了方公。還說他跟,跟靖難軍勾結,居心叵測。”

朱棣和柳淳都大吃一驚,他們都知道衍聖公的死,朱棣還覺得是老天爺幫自己,沒想到竟然是方孝孺之功!

朱棣意味深長地嘆口氣,顯得很遺憾懊惱,“柳淳,這個方孝孺的確不一樣,只可惜,他不能爲我所用啊!”

柳淳沉吟道:“他是看出了問題所在,當初在江上議和,我跟他聊過。方孝孺始終以士人自居。只不過我知道,他所謂的士人,應該是士爲知己者死的那種古之仁人君子,和現在的士人完全不同。他選擇一死,其實是爲了心中的道。”

朱棣在北平的時候,接觸過方孝孺,那時候的老方還是個腐儒一個,朱棣根本看不起,可十多年後,方孝孺居然有如此胸懷見識,實在是讓人刮目相看,偏偏他又寧死不願意效忠自己,真是可惜啊!

“楊士奇,你對方孝孺的遺言有什麼看法?”

“這個……”楊士奇沉吟片刻,突然眼前一亮,忙道:“剛剛少傅大人講,方孝孺的士,是古仁人,微臣覺得,方公多半是想除去現在士人身上的一切優待,讓士人恢復古之風采,重義輕利,以天下爲己任,以蒼生福祉爲念!”

聽完楊士奇的話,朱棣很滿意,他瞧了眼柳淳,“你覺得如何?”

“楊士奇所講,的確冠冕堂皇啊!”柳淳笑呵呵道:“上古士人各個都是地主啊,他們的日子比現在的士紳地主還要逍遙呢!”

柳淳話鋒一轉,“不過楊士奇也點到了關鍵之處,士人應該是一種責任,一種心態,而非一種特權!”

“所以……臣建議,立刻沒收所有士紳田地,安頓流民百姓,事不宜遲,必須立刻行動!”

第850章 于謙下詔獄了第858章 大賞功臣第388章 柳學門下第340章 易儲的念頭第621章 給你一座黃金屋第467章 湯和留下的秘密第93章 黃子澄的雄心壯志第818章 商業奇才第494章 都不要臉了第531章 第一勳貴的覆滅第956章 坑死天竺不償命第473章 朱棣的大胃口第712章 戶部的生財妙法第540章 該登基了第417章 徐家兄弟的選擇第759章 太傅,誠不欺我第494章 都不要臉了第653章 皇家身價第一人第819章 大開眼界的應天百姓第237章 給楊朱正名第244章 王子犯法第780章 朱棣的新發型第589章 運氣太好了怎麼辦第91章 好人柳小郎第700章 朱棣要納妃第707章 狗一樣的解縉第234章 打出科學的大旗第320章 削藩的開始第439章 反攻第717章 兒子的反殺第705章 太子的班底兒第479章 朱小二的心思第578章 武夫之怒第261章 名動朝野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65章 媒婆和獵頭公司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128章 來自徐妙錦的報復第562章 皇家印書局第750章 被鄙視的工部尚書第733章 平叛之後第291章 名師出高徒第454章 最好的小舅子第543章 永樂第359章 柳淳的十萬天兵第355章 吏部天官都不要了第174章 敏銳的朱棣第805章 填滿大牢第552章 臣等寧死不從第139章 始於顏值,陷於勇氣第484章 功名比不過榮譽第500章 找朱棣告狀第197章 張三丰是我的手下第214章 太子的再教育第801章 從掌握輿論開始第696章 將門子弟遭難了第272章 變法不能停第679章 拿下寧王第358章 一時忽悠一時爽,一直忽悠一直爽第266章 換個儲君又如何第576章 來自臣子的報答第370章 嚇死個人第746章 提前回家的六朝元老第540章 該登基了第153章 免死金牌第820章 大明的臉丟光了第105章 鬧不起來的大案第788章 兩所頂尖兒學府第72章 往死裡打第182章 收了一大堆侄子第79章 損失慘重的朱標第836章 大勝之後追窮寇第68章 虎父犬子第229章 柳三賺大了第698章 朕有重賞第844章 未來的宰相第608章 永樂元年的大成就第764章 科舉藥丸啊!第45章 都是給我打工的第829章 爲淇王報仇第839章 請誅柳太傅第195章 這個文曲星是假的吧第167章 又一個藩王上鉤了第68章 虎父犬子第259章 老朱的感動第878章 最倒黴的國舅爺第856章 皇家聯合投資的大項目第735章 兩全其美靠科技第300章 朕是護犢子的人第690章 此真太子也第451章 朱允炆,你被開除了第633章 想錢想瘋了第892章 心學的無窮魅力第766章 士大夫的新出路第332章 藍玉問罪第642章 老頑固何其多第139章 始於顏值,陷於勇氣第80章 從天而降的烏紗帽第620章 火燒向大理寺第578章 武夫之怒
第850章 于謙下詔獄了第858章 大賞功臣第388章 柳學門下第340章 易儲的念頭第621章 給你一座黃金屋第467章 湯和留下的秘密第93章 黃子澄的雄心壯志第818章 商業奇才第494章 都不要臉了第531章 第一勳貴的覆滅第956章 坑死天竺不償命第473章 朱棣的大胃口第712章 戶部的生財妙法第540章 該登基了第417章 徐家兄弟的選擇第759章 太傅,誠不欺我第494章 都不要臉了第653章 皇家身價第一人第819章 大開眼界的應天百姓第237章 給楊朱正名第244章 王子犯法第780章 朱棣的新發型第589章 運氣太好了怎麼辦第91章 好人柳小郎第700章 朱棣要納妃第707章 狗一樣的解縉第234章 打出科學的大旗第320章 削藩的開始第439章 反攻第717章 兒子的反殺第705章 太子的班底兒第479章 朱小二的心思第578章 武夫之怒第261章 名動朝野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65章 媒婆和獵頭公司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128章 來自徐妙錦的報復第562章 皇家印書局第750章 被鄙視的工部尚書第733章 平叛之後第291章 名師出高徒第454章 最好的小舅子第543章 永樂第359章 柳淳的十萬天兵第355章 吏部天官都不要了第174章 敏銳的朱棣第805章 填滿大牢第552章 臣等寧死不從第139章 始於顏值,陷於勇氣第484章 功名比不過榮譽第500章 找朱棣告狀第197章 張三丰是我的手下第214章 太子的再教育第801章 從掌握輿論開始第696章 將門子弟遭難了第272章 變法不能停第679章 拿下寧王第358章 一時忽悠一時爽,一直忽悠一直爽第266章 換個儲君又如何第576章 來自臣子的報答第370章 嚇死個人第746章 提前回家的六朝元老第540章 該登基了第153章 免死金牌第820章 大明的臉丟光了第105章 鬧不起來的大案第788章 兩所頂尖兒學府第72章 往死裡打第182章 收了一大堆侄子第79章 損失慘重的朱標第836章 大勝之後追窮寇第68章 虎父犬子第229章 柳三賺大了第698章 朕有重賞第844章 未來的宰相第608章 永樂元年的大成就第764章 科舉藥丸啊!第45章 都是給我打工的第829章 爲淇王報仇第839章 請誅柳太傅第195章 這個文曲星是假的吧第167章 又一個藩王上鉤了第68章 虎父犬子第259章 老朱的感動第878章 最倒黴的國舅爺第856章 皇家聯合投資的大項目第735章 兩全其美靠科技第300章 朕是護犢子的人第690章 此真太子也第451章 朱允炆,你被開除了第633章 想錢想瘋了第892章 心學的無窮魅力第766章 士大夫的新出路第332章 藍玉問罪第642章 老頑固何其多第139章 始於顏值,陷於勇氣第80章 從天而降的烏紗帽第620章 火燒向大理寺第578章 武夫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