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新官上任記

翌日天剛矇矇亮,便有衙役在城中開始敲鑼打鼓地巡街,並於各坊坊口處,張貼起紅榜告示。

紅榜上寫着,此番崔氏酒坊進獻御酒有功,特進封木蘭春酒爲大唐第九御酒。清源縣自此,升格爲上縣,並減免朝廷正供兩年,以示仁治天下。

所謂朝廷正供,指得便是朝廷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專指擁有土地的人所課徵的土地稅,亦稱田稅,並不包括針對商賈所徵收的重稅。

一時間,以耕種爲生的清源百姓笑逐顏開,人人傳唱,稱頌天子賢明,朝廷仁政。尤其是那些靠着租賃田地給佃戶耕種的大戶人家,能省下兩年不用交田賦,無異於天上掉餡餅,白撿了足大的便宜。

當然,紅榜告示中自然少不了清源升爲上縣之後,縣衙的一系列人事調動。

對於新任縣丞陳子昂,清源的百姓、商賈和士紳倒是不大在意,畢竟陳子昂是外地來的官員,換個縣丞對普通人而言沒什麼兩樣。衙門還是那個衙門,縣衙大門還是坐南朝北開着,沒有區別。

倒是對於新任縣尉的人選,在清源坊間不禁掀起了軒然大波。

要在大街上隨便拉一人問清源縣令姓甚名誰,興許有不知道的。但若是要問崔耕崔二郎,何許人也?怕是六歲稚童也能跟說出個子醜寅卯來。

現如今的崔家二郎崔耕,在清源縣中可不是一般的有名。

先有童謠傳唱仙家酒,再有崔二郎醉仙樓美酒會羣商,木蘭春酒暢銷清源縣,有價無市,一杯難求!

再有如今的崔氏酒坊進獻木蘭春酒,被封了御酒,博了天下第九的名頭。

清遠本地人要想不認識崔耕,恐怕是難於登天啊!

如今這崔二郎更是了不得,居然憑着一介商賈之身,小小酒坊子弟卻能堂而皇之地步入仕途,出任判六曹,負責緝盜防匪,主管一縣治安的九品縣尉。

這是多大的造化?

坊間百姓哪個不曉得,若要當上官,便要金榜題名中進士。每逢科舉,清源縣前仆後繼去科考的讀書人如過江之鯽,不下百人,哪個不是十年寒窗苦讀,哪個不是天上下來的文曲星?但真正能雁塔題名騎馬誇街的讀書人又有多少?

幾乎沒有!

可想而知,崔二郎這是奪了多大的造化,積了多大的福報,居然以一介商賈之身出仕,成了清源縣堂堂的九品朝廷命官!

一時間,坊間衆說紛紜,茶坊酒肆、街頭巷尾,坊裡坊外,無不議論着崔耕此人。

有心生羨慕者,有心懷感慨者,有酸水直冒者,當然,也有惶惶不可終日日。

如趁人之危,篡佔了崔耕家業的方銘,明顯就屬於後者。

……

……

城東,天順錢莊。

錢莊的櫃檯外,方銘正雙拳緊抱着,焦急地在店堂裡來回踱步轉悠着。這廝臉上惶急之色難以遮掩。

待得錢莊夥計又添了一回茶湯,他下意識地伸手去拿茶盞,湊到嘴邊大口一飲:“哇呀,燙死我了!”

哐當!

茶盞失手打落在地,方銘被滾滾熱茶湯燙得趔趄一跳,尖叫了起來。

這時,站在櫃檯裡頭的錢莊二頭緊忙走了出來,讓夥計將碎瓷破盞收拾乾淨,繼而衝方銘笑道:“方掌櫃,你這心不在焉的樣子,可別燙破了嘴。怎麼樣,沒事兒吧?要不要去請個郎中過來瞅瞅?”

錢莊的二頭是專門負責招待客人的,屬於錢莊的二掌櫃。此人姓谷,名大根,年約四十,在吳家的天順錢莊幹了快有小十年了,是錢莊的老資格。

方銘煩躁地揮揮手,催問道:“你們掌櫃的怎麼還沒來,你派人去請了嗎?你瞧我在這兒都等多久了啊?”

谷大根將方銘請着坐了回去,寬慰道:“方掌櫃稍安勿躁,我早早便派夥計去請大公子了,估摸着是路上耽擱了吧。您再等等,肯定一會兒就到的!”

谷大根知道今日來錢莊,肯定是爲了跟自家大郎談那筆買賣,看這廝着急把火的模樣,真是鐵了心要賤價變賣那些個酒坊田產了。

見對方這幅神色,作爲買賣人的谷大根心裡其實更指望自家大公子再晚些來,越是耗着這廝,一會兒背不住還能再殺他一回價。指不定用不了一千貫,不,花上七八百貫,就能買下姓方的手中至少使之兩千餘貫的產業了。

此時方銘現在也是悔爛了腸子,要知道今天會有紅榜告示這一出,昨日吳家大郎上門來談的時候,他就該趁勢將崔氏那些祖產爽利地賣給對方,至少一千貫就平安落袋了。

現在倒好,出了這紅榜告示,崔二郎這廝居然烏鴉飛上枝頭變鳳凰,恐怕手中這批偌大的產業賣不上一千貫了。

貪心啊,總想着崔二郎自己主動找上門,志在必得購回那批產業,然後自己可以獅子大開口,狠狠敲他一筆。

天不遂人願啊!

方銘暗暗祈禱,最好是吳家大郎一會過來的時候,並不知道崔二郎任職清源縣尉之事。

越想下去,方銘就恨不得現在便插上翅膀,帶着現銀直接遠走高飛,離開清源這個鬼地方。

“哈哈哈,吳某來遲一步,方掌櫃恕罪啊!”

一記爽朗的笑聲從錢莊外傳來,方銘扭頭,正見着天順錢莊的掌櫃吳公禮健步如飛,走入堂中。

吳公禮,城東吳家長子,在清源縣商賈中以穩重卻不失精明而爲人稱道。雖然現如今的吳家還是吳家老爺吳繼堂執掌,但剛過而立之年的吳公禮卻深得他爹吳繼堂看重,去年便將吳家最大的產業天順錢莊交於他打理了,再有兩年,整個吳家肯定也會交到吳公禮手中。

例如此次吳家出面收購方銘手中的崔氏產業,便是吳公禮一手操持的。

方銘一見吳公禮進來,噌的一下,立馬從位置上站了起來,急道:“吳掌櫃的,你可算來了。趕緊的,方銘手上的那批田產、祖宅還有酒坊,都一併賣你了。不二價,就如昨日談的,一千貫!我將房契地契和田契都帶來了,現在咱們就做交割。”

“方掌櫃緣何這麼急?昨日我登門與你商談時,你可是說還要再觀望觀望,貨比三家之後,再做決斷來着。”

吳公義笑着看了眼方銘,揮揮手示意夥計去置碗茶湯來後,自顧坐了下去,臉有促狹地問道:“莫非方掌櫃是聽到了什麼風聲,這才如此急於拋售手中產業?”

方銘心裡咯噔一下,預感不妙。

對方那令人尋味的笑容,已經證明了,這吳公禮肯定是也知道了自己的死敵崔二郎已經入仕爲官,出任清源縣尉一事兒了。

也是,這滿大街到處都張貼着紅榜告示,街頭巷尾都在議論此事,除非這吳公禮是瞎子聾子,不然這一路過來,豈會不知道?

隨即,他咬了咬牙,一臉狠色地說道:“吳掌櫃,明人不說暗話,咱也別繞來繞去了。一口價,九百貫!”

這說話的功夫,就直接降了一百貫。在清源縣城,都能置辦一進地段較好的宅子了。

說罷,方銘不忘補充道:“我不要票據也不要通寶大子兒,要成色足的銀錠,方便攜帶。拿到銀子,今晚天黑前我便會離開清源!”

吳公禮還是沒有吱聲兒,而是小口小口地喝着夥計奉上來的茶湯,渾然沒有理會方銘。

方銘見狀,略微低頭沉思片刻,猛地又是擡頭,緊攥着拳頭沉聲道:“八百貫,我現在就要現銀,錢貨兩訖後,方某現在就離開清源!”

又降一百貫!

一直站在吳公禮身後旁聽的二頭谷大根忍不住打了顫,下意識地想提醒自家大郎,見好就收吧!

可吳公禮還是古井不波,依舊喝着碗中茶湯,還不忘衝夥計指點道:“今日這茶湯的陳色有些渾啊,去,再讓後邊重新熬煮一壺。”

夥計應聲離去。

“吳掌櫃!!!”

方銘面容有些扭曲地低吼一聲,牙齒咬得咯咯作響:“莫要趁火打劫啊!八百貫買到這麼大一筆產業,你賺大了!”

“哦?”吳公禮這時擡頭打量起了方銘,彷彿才發覺他站在自己跟前似的,一副興致缺缺的樣子,說道,“方掌櫃,誰趁火打劫了?這剛纔是你自己一人自話自說,從頭到尾,吳某可是一句話也沒插過啊。怎麼?這才掉了兩百貫的價兒,就心疼了?呵呵,要是新任縣尉大人崔……”

“好了,別說了!五百貫!”

方銘雙眼赤紅,面容扭動如河裡水蛭亂舞般,伸掌比出五根手指,恨聲道:“五百貫,偌大的產業,統統賣你!”

嘶……

二頭谷大根猛地抽了口涼氣,不自覺地用手輕輕碰了下吳公禮的胳膊,低聲道:“大郎,那麼多的田產和宅地作價五百貫,這不跟大白菜似的嗎?買…買了吧?”

不過吳公禮彷彿沒聽見谷大根的話似的,而是緩緩起身,就說了一句話:“方掌櫃,若換做平日,縱是一千五百貫,吳某也不會嫌貴。但今天嘛,你便是五文錢賣我,呵呵,我都嫌燙手啊!好了,買賣不成仁義在,希望下次我們天順錢莊還有機會跟方掌櫃做買賣。大根,送客!”

旋即,吳公禮又坐了下去,雙目微閉似在養神。

“吳掌櫃?你…你這是什麼意思?我再便宜點,成不?你總得給我留點盤纏,不是?”

方銘這下終於慌了。

不過吳公禮這次別說站起來,連眼睛都懶得睜開,而是懶洋洋地揮了一下手,囑道:“大根,送客!”

谷大根有些心疼地走了過去,衝方銘擺了個請的手勢,道:“方掌櫃,對不住了,這樁買賣俺們天順錢莊吃不下來。要不,您再出去轉轉,另尋一個買家?”

方銘霎時心如死灰,臉色慘兮一片,失魂落魄地低喃了一句:“連你們吳家都不肯接手,試問偌大個清源縣,誰人還能接,還敢接啊?”

一聲嘆罷,便晃晃悠悠地走出了錢莊。

送走了方銘,谷大根立馬匆匆返身,甚爲痛心疾首地對吳公禮說道:“大郎啊,五百貫可以買了。若是買下來,這筆買賣賺破大天去了!”

吳公禮徐徐睜開眼睛,笑問道:“今天滿大街的紅榜告示,你沒看?你忘了方銘所謂的這筆產業,又是誰家產業?”

谷大根點點頭,道:“知道啊,不就是崔二郎走了大運,成了咱們縣的縣尉嘛。大郎我知道你的意思,方銘篡佔了崔二郎家的產業,現如今崔二郎搖身成了官身,該是找他算賬的時候了。但這也不影響咱們做這筆買賣,不是?我們是從方銘手中買來的,有房契、地契、田契,光明正大,也沒訛誰,也沒欺誰。就算崔二郎想要回產業,他也得跟方銘要,不是?跟咱們家沒關係。再說了,若不是因爲這個,方銘會願意以這種殺血的價錢賣給我們?”

說到興頭上,谷大根還嘴角一撇,不以爲意道:“再說了,咱們吳家是什麼人家?咱家跟胡縣令可是親戚,胡縣令還得叫咱老爺一聲表兄呢!哼,若那崔二郎想將氣兒撒在吳家頭上,那他也得掂掂自個兒的份量。吳家,不是他能招惹的!”

聽着谷大根越說月興奮,吳公禮頗爲失望地搖了搖頭,道:“你啊,虧你還在天順錢莊幹了十年的二頭,你覺得是掙這筆買賣來得划算,還是交惡一個清源縣尉划算?是,你說得沒錯,吳家的確不是他崔二郎能招惹的起的。但現今的崔家也不是什麼阿貓阿狗人家,崔氏酒坊有御賜牌匾,有日進斗金的木蘭春酒,崔二郎這般年輕便機緣巧合地成了清源縣尉。你覺得崔家就真的那麼好拿捏?就光顧着眼前那點蠅頭小利,出息!”

訓斥一番後,他發現谷大根好像很不服氣,又繼續道:“你還別不服氣,大根,我表叔父總有調離清源縣的一天吧?那以後誰來保證咱們吳家在清源縣繼續屹立不倒,風雷不動?不靠別的,就靠兩樣東西,一是讓人不容小覷的實力,二是水潑不進的人脈!而這今天這樁買賣,做下來便是划不來,我能拿吳家的將來去賭這樁買賣嗎?蠢貨!”

谷大根這下有些服氣自家這位大公子了,略有所思一番後,又有些不解道:“可是老爺平日裡教我們,爲商者,首講利,利之所驅……”

“打住吧!”

吳公禮擺擺手,嘴角頗有幾分不屑,輕輕說道:“我父親那套,已經落伍了!大根,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你好好思量便能明白,沒事兒多看看書。讀書並不是只對科舉有用。”

谷大根哦了一聲,涉及到新老兩代家主的理念衝突,他可不想參與,遂不再言語。

吳公禮又道:“晚些時候你親自跑一趟周溪坊的崔氏酒坊,給崔二郎傳過話,就說今天方銘來過,不過我們家不做他的買賣,其他的就不用講了。”

谷大根道:“那要不要跟他說,大郎你賣了他一個人情?”

吳公禮聳了聳肩,笑道:“像他這種聰明人,又何須你來提醒?若這都要你來提醒,他就混不到今天這個地步了。”

谷大根說了聲曉得了,便重新回到了櫃檯裡。

吳公義用手輕輕叩了叩桌子,端起後邊剛剛熬煮好的新茶湯,淺嘗一口,默唸了一聲崔二郎。

……

……

而此時的崔耕已經進了縣衙大門,因爲今天是他上任清源縣尉的第一天。

可是他發現,今天這麼隆重的日子,縣衙門口居然沒有衙役站崗把守。

揣着納悶兒穿過儀門,來到賦役房、捕快房,還有差役房,居然統統都沒人。

到了大堂院,左右兩邊是六曹房,即功曹、倉曹、戶曹、兵曹、法曹、士曹六房。

因爲清源當初屬於下縣,所以六曹房其實只有戶曹、法曹、倉曹三個曹房設了曹吏,其他三曹就由董彥這個縣丞兼着。

按理說,他現在新官上任又判六曹,那六曹房都歸他管。這個時候,負責法曹的曹吏應該帶他去巡視一下縣衙裡外,還有各個衙役房及縣衙大獄。

可是他轉悠了一下六曹房,都他媽沒人,鬼影都沒一個。

整個大堂院空空蕩蕩,貌似就跟集體人間蒸發了一般。

草!

什麼意思?

崔耕有些尋思過來了,莫不是這幫孫子要給他這個新任上官一個下馬威?宋溫這老鱉孫挑的頭?

一念至此,心中無名火騰地一起!

好膽,還真是翻了天!

跟老子玩野路子,玩裡格愣是吧?還真不信治不了你們了!

第1688章 鑑真和尚來第991章 二郎鴻鵠志第166章 文名動長安第759章 終於踏歸程第640章 重開牡丹園第698章 神藥的秘密第330章 收攏千餘賊第1094章 和平靠太平第1525章 看我地獄火第1505章 竭師氣焰高第1363章 尋妻各有方第421章 莫名背黑鍋第104章 說客訪清源第1783章 情理難兩全第682章 再做他人嫁第1653章 輕取第一題第100章 新設巡檢司第638章 今朝太白風第201章 揚州狗咬魚第378章 忽有奇妙計第1358章 六詔三美人第950章 陰風起長安第543章 且讓新聞飛第1476章 三方要抱團第014章 御用貢酒商第252章 崔盧初過招第162章 僚人有苦衷第1254章 抵達萬安城第1749章 脫逃與墊背第1465章 括田有餘波第1042章 囡囡終顯靈第107章 剛烈蘇大郎第637章 疑案全解完第429章 螳螂捕蟬時第1121章 商道茶糖馬第1101章 隆基要吐血第1758章 神藥引瘋狂第237章 二郎有主意第093章 折衝都尉府第1587章 數典忘祖輩第1741章 天坑驟然現第1431章 室韋大都督第105章 雙方皆得利第935章 幹活要給錢第678章 捱打要立正第1828章 一死就發動第785章 婉兒來求救第293章 張潛又坑了第622章 忠義薛敖曹第084章 驚險城門口第381章 夜宴有文章第1010章 長安有變故第618章 魚兒自投網第519章 三崔揚名夜第350章 禽獸終不如第738章 四國會碎葉第061章 宋溫心裡苦第124章 倭寇背黑鍋第1854章 會合新敗軍第1180章 割地來求和第265章 人面映桃花第923章 崔是令公孫第612章 貪賬也分明第572章 皇澤寺奇案第1506章 名將豬隊友第1023章 佳人善解意第827章 勇將辛承嗣第569章 官場來爭雄第982章 禍水引女巫第1721章 天皇雙旨意第995章 魏州三大家第1596章 論氏歸本國第230章 絕地大反擊第1846章 得志便猖狂第883章 兩大惹不起第1290章 船上有奇花第1775章 猛將萬人敵第1575章 崖州何履光第1442章 亂點鴛鴦譜第1476章 三方要抱團第1797章 被人當槍使第797章 二郎提條件第1845章 再見柳蘊紫第603章 要敲登聞鼓第1638章 歷史的謎團第871章 三方皆有寶第1607章 元載陷情網第862章 小兒持金行第271章 傲嬌崔日用第1412章 狡兔有三窟第973章 新羅倒黴王第477章 傳奇一老道第154章 嶺南崔青天第971章 怒往金玉樓第032章 喜訊從天降第1449章 臨別得雙訊第812章 青廬想未來第059章 銀號開門紅第047章 話說縣學難第562章 原是驚弓鳥
第1688章 鑑真和尚來第991章 二郎鴻鵠志第166章 文名動長安第759章 終於踏歸程第640章 重開牡丹園第698章 神藥的秘密第330章 收攏千餘賊第1094章 和平靠太平第1525章 看我地獄火第1505章 竭師氣焰高第1363章 尋妻各有方第421章 莫名背黑鍋第104章 說客訪清源第1783章 情理難兩全第682章 再做他人嫁第1653章 輕取第一題第100章 新設巡檢司第638章 今朝太白風第201章 揚州狗咬魚第378章 忽有奇妙計第1358章 六詔三美人第950章 陰風起長安第543章 且讓新聞飛第1476章 三方要抱團第014章 御用貢酒商第252章 崔盧初過招第162章 僚人有苦衷第1254章 抵達萬安城第1749章 脫逃與墊背第1465章 括田有餘波第1042章 囡囡終顯靈第107章 剛烈蘇大郎第637章 疑案全解完第429章 螳螂捕蟬時第1121章 商道茶糖馬第1101章 隆基要吐血第1758章 神藥引瘋狂第237章 二郎有主意第093章 折衝都尉府第1587章 數典忘祖輩第1741章 天坑驟然現第1431章 室韋大都督第105章 雙方皆得利第935章 幹活要給錢第678章 捱打要立正第1828章 一死就發動第785章 婉兒來求救第293章 張潛又坑了第622章 忠義薛敖曹第084章 驚險城門口第381章 夜宴有文章第1010章 長安有變故第618章 魚兒自投網第519章 三崔揚名夜第350章 禽獸終不如第738章 四國會碎葉第061章 宋溫心裡苦第124章 倭寇背黑鍋第1854章 會合新敗軍第1180章 割地來求和第265章 人面映桃花第923章 崔是令公孫第612章 貪賬也分明第572章 皇澤寺奇案第1506章 名將豬隊友第1023章 佳人善解意第827章 勇將辛承嗣第569章 官場來爭雄第982章 禍水引女巫第1721章 天皇雙旨意第995章 魏州三大家第1596章 論氏歸本國第230章 絕地大反擊第1846章 得志便猖狂第883章 兩大惹不起第1290章 船上有奇花第1775章 猛將萬人敵第1575章 崖州何履光第1442章 亂點鴛鴦譜第1476章 三方要抱團第1797章 被人當槍使第797章 二郎提條件第1845章 再見柳蘊紫第603章 要敲登聞鼓第1638章 歷史的謎團第871章 三方皆有寶第1607章 元載陷情網第862章 小兒持金行第271章 傲嬌崔日用第1412章 狡兔有三窟第973章 新羅倒黴王第477章 傳奇一老道第154章 嶺南崔青天第971章 怒往金玉樓第032章 喜訊從天降第1449章 臨別得雙訊第812章 青廬想未來第059章 銀號開門紅第047章 話說縣學難第562章 原是驚弓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