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重臨三界的消息如驚雷般炸響,崑崙山玉虛宮霞光萬道,首陽山八景宮紫氣東來,須彌山雷音寺佛光普照,而東海金鰲島更是盛況空前。
自封神時通天打碎天地,而聖人離開洪荒,至今聖人再臨,對於洪荒各方而言震驚巨大,最爲難受的則是這些大神們。
高高在上的地位,瞬間就失去了,但是沒辦法,洪荒的大勢本就跟他們無關。
聖人降世,也瞬間改變三界格局,原本因爲失去量劫秩序而封山的闡教,佛教,人教,此刻一瞬間又重回戰力巔峰。
聖人之下皆螻蟻,無論是前面遭遇多大的失敗,只要聖人降世,一切都足夠了。
可以說,聖人降世,讓三界第一戰力的殷子煜跟九鳳瞬間降落到第七第八,並且跟前六有天塹的差距。
這等於說一瞬間改變天地格局,恢復到了封神之前聖人絕對武力的統治力。
此時的各教聖地,更是一派繁榮景象。
此時的碧遊宮外,截教弟子身着各色道袍,分列兩側,個個精神抖擻,眼中滿是激動與崇敬。
畢竟這些弟子都是第一次見聖人,自然是激動萬分。
宮內,通天教主端坐於碧遊宮道臺上,目光掃過下方的弟子,看着七個親傳弟子,臉上露出欣慰之色。
此時的截教,親傳弟子便是金靈聖母,龜靈聖母,無當聖母,雲霄,瓊霄,碧霄,烏雲仙。
還有封神回來的趙公明等人,不過還未進入準聖,如今不到準聖不入親傳。
自封神之戰後,截教元氣大傷,西遊勝利讓弟子們修爲精進,一派欣欣向榮之景,讓通天心中感慨萬千。
“恭賀師尊重返洪荒!”
衆弟子齊聲高呼,聲音震徹整個金鰲島,引得海水翻騰,祥雲匯聚。
金靈聖母上前一步,躬身說道:“啓稟師尊,一個元會以來,先天本源降世,截教弟子受益匪淺。如今已有準聖七人,三代弟子更是多達百人,皆已踏入金仙之境。”
通天教主捋了捋鬍鬚,眼中笑意更濃:“金靈,你執掌大教期間,截教能有今日之興盛,貧道甚是欣慰。從此,這截教依舊由你掌管。”
“弟子遵命!”
金靈聖母恭敬應道,隨即眉頭微蹙,憂心忡忡地說:“師尊,這一個元會以來,子煜一直閉關,未有任何消息傳出,不知如今境況如何。如今聖人降世,恐怕會對子煜不利!”
通天教主掐指推算片刻,卻搖了搖頭:“貧道也未曾算到子煜的蹤跡,顯然他是在一處特殊的空間之中,縱然是聖人,也無法推演其所在。”
雲霄上前一步,滿臉憂慮地說道:“師尊,西遊量劫之時,子煜曾斬了須菩提,如此大聖人因果,如今聖人降世,唯恐他們會尋到子煜的蹤跡,對他痛下殺手,這可如何是好?”
通天教主沉聲道:“如今子煜的修爲,已接近證道。聖人降世,於他而言,既是阻礙證道的劫難,也是他證道的契機。那些聖人尋他殺他,正是他的證道之劫。”
“什麼?”
衆弟子聞言頓時驚呼起來。
金靈皺眉說道:“聖人之下皆螻蟻,縱然子煜接近證道,又如何能是聖人的對手!”
通天教主眉頭微皺:“貧道無法推演子煜的去向,其他聖人亦然。但他們定會想辦法逼子煜出來!”
金靈聖母連忙問道:“師尊,那我們該如何應對?”
通天教主神色凝重:“此乃子煜的證道之劫,無論如何,截教都會全力相助。不過,到了那時,貧道與女媧娘娘恐怕會分身乏術。老子一氣化三清,足以牽制住我們。所以,子煜能否證道,終究還要看他自己。”
金靈聖母心中一緊,追問道:“若是他們算不到子煜的藏身之處,想要逼他現身,莫非會圍攻人族?”
通天教主點了點頭:“唯有如此。子煜乃是大商皇族,自封神至今,一切因果都來自於商之興亡。若是人族面臨滅國之危,子煜絕不可能坐視不理。如今聖人下界,更是可以光明正大地以證道之劫爲由,圍攻子煜。”
通天稍微思量看向金靈聖母,鄭重地說:“金靈,到了那時,你可率領截教弟子前往朝歌,抵禦來犯之敵。切記,勿忘與子煜的同盟之念。”
金靈聖母眼神堅定,躬身說道:“弟子謹遵師命!”
碧遊宮內,氣氛一時變得凝重起來,衆弟子心中都明白,聖人降世是有緣由的,那麼爆發也是必然的。
對於截教,此次殷子煜是不想麻煩他們的,因爲截教的危機解除了,在尋截教則是失去了共同利益,純粹是由對方付出。
如今的本源降臨三界,截教的存亡根本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截教的道也得到了大提升。
故而殷子煜不打算尋截教,讓截教單純爲自己付出,這不是長久之計,這是需要消耗對方大利益的,消耗利益則必然消耗情分。
當然了,截教這邊也不是忘恩負義之輩,自然也要做出抉擇跟應對。
當然,形勢上,基本上判斷正確,一旦聖人出手,通天也必然是孤掌難鳴,證道沒有辦法依靠別人,唯有依靠殷子煜自己。
崑崙山巔,玉虛宮前祥雲繚繞,紫氣氤氳。
一道金光劃破天際,九龍沉香輦緩緩駛來,輦上元始天尊面容威嚴,周身散發着浩瀚的聖人威壓,所過之處,天地靈氣爲之臣服。
廣成子、雲中子、南極仙翁、太乙真人、玉鼎真人、清虛道德真君、赤精子、黃龍真人等闡教仙人早已率領楊戩、哪吒、雷震子等後輩弟子在宮前等候。
見元始天尊到來,衆人齊齊躬身行禮,聲音恭敬而洪亮:“恭迎師尊(師祖)降臨,聖壽無疆!”
元始天尊坐在九龍沉香輦上,目光掃過衆人,微微頷首:“爾等起身。”“謝師尊(師祖)!”
衆人齊聲應道,緩緩起身,目光中滿是敬畏與欣喜。
聖人降世了,那麼闡教跟人教一家,那麼闡教又將執掌三界秩序,成爲三界第一教。
廣成子上前一步,躬身說道:“師尊,自先天本源降世,闡教弟子勤修不輟,如今已有準聖七人,與截教相當,乃是如今三界準聖最多的大教。”
元始天尊聞言,臉上露出一絲滿意之色,頷首道:“廣成子,爾用心管理大教,闡教能有今日之盛,貧道甚是欣慰。”
廣成子心中一喜,又問道:“師尊,如今聖人皆可降世,不知是否將有量劫降臨?”
元始天尊目光深邃,緩緩說道:“並無量劫,然卻有大事將至。這子煜與九鳳即將證道,此二人慾要打破天道枷鎖以力證道之路,必先擊敗天道聖人方可成功。”
“子煜?”廣成子眉頭微皺:“此子自西遊之後,便不在三界現身,如今本源降世已有一個元會,更是徹底銷聲匿跡,不知藏身何處。”
元始天尊淡淡說道:“此子已接近證道,聖人亦無法推演其去處。不過,三界之中,能有遮蔽聖人推演之效的地方,唯有那幽冥界的盤古殿,他或許便在那裡。”廣成子聞言,心中一動,問道:“敢問師尊,莫非我等要尋到此人?若是他藏於盤古殿,莫非我等要攻打地府?或可一舉奪回地府!”
元始天尊擺了擺手:“無需如此。爾等且做好準備,待大兄敕命火雲洞五帝歸來伐商,此子與大商淵源深厚,見商有難,必然會現身。屆時,準提道友自會出手擊殺此子,了結當年須菩提之因果。”
廣成子眼睛一亮,連忙問道:“師尊,我等可否與西方教合力攻打朝歌,重建人族秩序?”
元始天尊點點頭:“可。人族秩序的確需要重新規整,借伐商之機,既能引出子煜,又能重塑人族,乃是一舉兩得之事。”
玉鼎真人上前一步,抱拳道:“師尊,楊戩、哪吒等後輩弟子已學有所成,正可藉此機會歷練一番,爲闡教建功立業。”
元始天尊看向楊戩、哪吒等人,見他們個個英氣勃勃,眼中閃爍着戰意,滿意地點點頭:“善。後輩弟子當多經磨礪,方能擔當大任。此次伐商,便以他們爲主帥.”
“謹遵師命!”
楊戩、哪吒等人齊聲應道,眼中滿是興奮之色。
元始天尊又與衆人商議了一番伐商的具體事宜,便讓他們各自散去準備。
玉虛宮內,只剩下元始天尊一人,他望着窗外崑崙山的蒼茫景色:“子煜,爾要證道之劫,豈是如此容易,天道枷鎖又豈能是爾所能破,無非是以卵擊石罷了,未曾想卻讓天道爲此降下本源,亦是闡教崛起之契機!”
須彌山雷音寺,佛光萬道,梵音陣陣。
接引與準提兩位聖人踏蓮而來,周身佛光普照,將整個須彌山籠罩在一片祥和之中。
如來古佛、彌勒佛、觀音古佛、藥師佛等教衆早已在寺外等候,見兩位聖人降臨,齊齊躬身行禮:“恭迎聖人,聖壽無疆!”
準提聖人目光掃過衆人,開口說道:“西方沉寂已久,如今先天本源降世,聖人歸位,正是西方崛起之時。彌勒,不久之後,闡教會起兵攻打朝歌,你等便率領西方教衆,跟隨闡教一同前往。”
彌勒佛手持紫金鉢盂,躬身應道:“弟子謹遵師命!”
觀音古否手持淨瓶,輕聲問道:“聖人,那子煜行蹤不明,我等該如何是好?”
準提臉上出現一抹冷意:“此人如今行蹤詭秘,縱然是聖人也無法推演其所在。但他與大商淵源極深,只要闡教攻打朝歌,他定然會現身。此子在西遊之時斬殺吾之善屍,此乃天大因果,此子一旦出現,貧道便會親自出手將其擊殺。爾等只需策應闡教,收回人族秩序即可。”
“謹遵聖人法旨!”
如來古佛、彌勒佛等人齊聲應道。
與此同時,首陽山八景宮,紫氣繚繞,仙氣氤氳。
老子駕着青牛而來,玄都大法師早已在宮前等候。
老子走進宮中,對着玄都說道:“玄都,你如今已斬三尸,距離三尸合一不遠了。此次乃是子煜的證道之劫,你要好生觀摩,或許能有所悟。”
玄都大法師躬身問道:“師尊,如今聖人紛紛降世,難道還不能滅殺那子煜嗎?”
老子搖了搖頭,緩緩說道:“難啊,縱然聖人視他如螻蟻,但封神之時未能做到的事,如今又豈能輕易達成?此子從微末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境地,絕非易與之輩,想要滅殺他,談何容易。此次子煜的證道之劫,必然會有諸多波折。”
玄都大法師驚呼一聲:“師尊,莫非這子煜真的能夠證道成功?”
老子眼中深邃,望向遠方,緩緩說道:“未必不能,而這也未必是壞事。”
話音落下,老子便閉上雙眼,彷彿陷入了沉思之中。
玄都大法師站在一旁,心中滿是疑惑,卻也不敢再多問,只是默默思索着師尊的話語。
“吾等聖人身不由己,若有一人打破枷鎖,或可讓三界因此而變,未必是壞事,然不管如何,這都是此子證道之劫,玄都,而跟隨闡教圍剿即可!”
對於殷子煜,老子並未有其他聖人一般有帶着極大的惡意,這便是自身道的原因,更看重的並非是剿滅殷子煜、
想要證道,就如同是核聚變,核聚變的根本需要壓力,沒有壓力就無法做到,而聖人則是壓力源之一,故而此次圍剿,若是子煜沒有辦法,則必然被殺,若是應對之法,則是證道。
玄都問道:“師尊,當有何人主持伐商?如今人族並無能夠當此大任者?”
老子閉目沉思片刻,忽然睜開雙眼,指尖一道玄黃色的法旨飛出,劃破長空,直奔火雲洞而去。
法旨所過之處,天地間的紫氣紛紛匯聚,形成一條蜿蜒的紫龍,護衛着法旨前行。
“敕令:解火雲洞封印,三皇五帝及歷代人皇,即刻降世!”
蒼老而威嚴的聲音響徹火雲洞上空,那道封印了無數歲月的光幕瞬間泛起漣漪,隨後如玻璃般碎裂開來。
洞內,三皇五帝與歷代人皇的神魂早已感應到外界的變化,此刻封印解除,周身爆發出璀璨的金光,人皇之氣直衝雲霄。
一時間,軒轅黃帝,神農氏握着神農鼎,伏羲氏身佩先天八卦圖,乃至是三位人祖率先走出火雲洞。
其後跟着顓頊、帝嚳、堯、舜等五帝,再往後便是成湯等歷代人皇。
他們的身影在金光中逐漸凝實,每一步踏出,都讓大地微微震顫,人皇之氣如潮水般向四周擴散。
首先,軒轅跟五帝則是直奔崑崙山而去,而神農則是直奔首陽山而來。
與此同時,朝歌城的祖廟之中,一道金光沖天而起,與火雲洞方向的人皇之氣遙相呼應。
成湯的身影在祖廟的供桌前緩緩浮現,同時身後的牌位紛紛亮起,歷代人皇的身影接連顯現,與從火雲洞而來的人皇氣息相連。
“歷代先祖歸來,我大商當興!”
帝辛站在朝歌城外,感受到那股磅礴的人皇之氣,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
“恭迎大商曆代人皇歸來!”
人皇之氣在朝歌城上空匯聚成一朵巨大的祥雲,祥雲之上,歷代人皇的身影若隱若現。
整個朝歌城都被這股厚重的人皇之氣籠罩,老子站在首陽山巔,望着朝歌方向的人皇之氣,眼中閃過一絲嘆息。
“如今這歷代成湯歷代人皇皆至,皆爲子煜之根基,若是朝歌爲圍,則子煜又豈能不出,若是出則面對聖人,破局之道,唯有證道,然這打破天道枷鎖豈有如此容易,貧道倒也好奇者子煜如何應對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