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笑靨包禍心

四月的最後一天,是朝廷的休沐日,但很多人在這一天都還在忙。

比如說,冒充跟班在李溫身後,到曲江池視察龍舟及臨時帳篷、棚子物料準備情況的李萱兒。

十二條龍舟皆用巨大的金絲楠木鑿成,又被塗成不同顏色或花紋,此時正靜靜停在曲江池北端的碼頭上。

微風拂過,湖水“啪啪”的拍打着船舷,像是有人在懶洋洋的撫掌。

“阿兄,那就是我們乘坐的龍首船?”

李溫用指頭將她指着船的手指方向挪了挪,笑道:“那纔是你們坐的鳳首船。”

“哦。”

鳳首船就鳳首船,只是跟着一羣后宮的母妃們在一起,沒什麼意思。

之前他們猜測,蓁姬懷孕月份有點小,應該不會出宮,但那天聖上不在宮中,大量的宦官、奴婢也會跟隨來到曲江池邊,安排內侍在她的飲食裡動手,會比較方便。

“到那天,有阿兄在,你什麼也不用管,只管保護好自己。”李溫拍拍她的帽子,笑道:

“王氏的事,我也想好了,等她嫁過來,我會疏遠她,再找個錯處打發她住得遠遠的,憑她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萱兒點點頭。湖面上溼潤的暖風吹來,有種說不出的清新,她感覺一切紛雜已經找到那個解決的源頭,那就是阿兄他自己。

當他用儲君的頭腦來思考問題,和承擔責任的時候,天朝就會平穩走下去。

而不在意天朝能不能平穩,只想在自己有生之年衝上權力之巔,幻想繼承武宗的鐵血皇權,再無情嘲笑僞善宣宗的,是武陽嗣王李悕。

嗣王府裡,前院書房裡往來的人漸漸多起來,後院卻異常的平靜。

只不過嗣王妃比以前更喜歡去小祠堂,一待就是半天。

張孺人冷笑道:“愚蠢。在嗣王面前說不上話,在兒子面前也說不上話,活成這樣,還不如死了!”

張孺人的大兒子李澄剛從前院父親那裡過來,見母親這樣說,便陪笑道:

“母親何必爲她操心,她有一個兒子,您有兩個。我們兄弟已經有了國公爵位,雖不能承繼,但能讓母親頤養天年,兒子就滿足了。”

“一個兒子?我能讓她一個兒子也沒有!”

李澄吃了一驚,忙貼近母親跟前,小聲問道:“母親,此話怎講?”

“李淦膽子太大,在郡王府的時候,香雲就親眼看到他和郭孺人在你父親的書房裡呆了半個時辰。到了嗣王府,兩人還到小祠堂裡偷偷幽會。

我讓香雲裝作去添燈油,兩人藏在供臺後面,還把你祖君的靈牌撲到過來。舉頭三尺有神明,他們在你祖君熱孝期間,都敢這樣冒大不韙,你說,若你父親知道,他還能活不能活?”

“竟有此事!”

李澄沒想到,比他大不到一歲的長兄,在父親的後院,還有這樣的風流韻事。

父親正在辦大事,參與的兄弟只有他和長兄,自己的親弟弟只有十五歲,還幫不上什麼忙。

若是父親大事能成,繼承皇位的只能有一個。就算沒有這大事,有封號、能傳承的國公,也只能有一個。

李澄想到此,擡起頭熱切的看着母親:

“母親,那我們何不引着父親捉姦拿雙?”

“嗣王妃多半也知道了這事,她常常去小祠堂,不就是爲了不讓他們在裡面私會?真是可笑,想私會的人,會找不到地方嗎?”

張孺人進袁王府的那天,也曾以爲李悕更喜歡自己,誰知,時間越長,李悕寵幸過的女人就越多,他越走越遠,遠到彼此都看不清對方的模樣。

現在的她,能依靠的只有兒子。

“府裡出了這樣的醜事,自然是要將它消滅在傳爲街坊笑談之前。”張孺人朝大兒子招招手,李澄附耳過去,母子兩人低聲講了幾句。

李澄笑着行禮道:“兒子明白,這就出去準備。”

看着國公爺出去,香雲在一旁道:“嗣王妃前幾日去過郭孺人那裡,必定是警告過她。會不會兩人真的斷了?”

“會嗎?李淦那小子初嚐了甜頭,怎麼可能被母親嚇一嚇就放手?你等着瞧,這就有好戲看。”

夜色中的嗣王府靜悄悄的,李悕像往常一樣準備帶兩個兒子出門。看見馬車裡只有李澄一人,便問:“你兄長呢?”

李澄忙答到:“兒子出來的時候,看見他正調頭回國公府,應該是身體不適。”

“嗯。我們走。”

父子二人乘馬車去了波斯胡寺。這裡是景教的寺廟,在武宗滅佛時,他沒受到波及,反倒得到些壯大,到了宣宗興佛的時候,它又同時得到了擴張。

波斯胡寺裡面的建築和普通的佛寺差別不大,但它裡面不供佛祖,而是供着天朝太宗皇帝。

李悕並沒有走正南門,而是從波斯胡寺院牆的北門進了寺廟的後院。

而此時李淦在府外逛了一圈,又回到嗣王府。

剛纔二弟告訴他,父親今晚改去別處,不用他們陪同了。他便假意回府,等父親的馬車離開,纔回頭去找郭青瀾。

張孺人說得沒錯,熱戀中的李淦,不會因爲母親的訓斥,便斷了對郭青瀾的念想,他腦子裡的叛逆,更讓他明知不可爲而爲之。

父親不在府裡,他得找到郭青瀾安慰安慰她,母親找她之後,兩人還沒見過面。

小祠堂是不能去了。前院裡有個讓未成年的公子們讀書的學堂,晚上那裡沒有人,因爲是學堂,連守門的人都沒有。

他到前院找到個打雜的小廝,塞給他一包點心,說是郭孺人託自己在街上買的。等小廝進了後院,自己便到學堂去等她。

正月初一,是正旦節。自年前臘月廿四祭竈之後,宮眷、內臣就開始穿葫蘆景補子和蟒衣。各家都蒸點心,儲備肉類,以備春節期間一二十日之費。三十日歲暮,就開始互相拜祝,稱爲“辭舊歲”。大飲大嚼,鼓樂喧囂,以示慶賀。門旁值桃符板、將軍炭,貼門神,室內懸掛福神、鬼判、鍾馗等畫。牀上懸掛金銀八寶、西番經輪,或編結黃錢如龍。櫓楹插芝麻稈,院中焚柏枝柴,稱爲“(火育)歲”。

第285章 送信第092章 起手天元第056章 犀帶第177章 西市買玉釵第035章 試探第268章 重回兒時地第326章 接收親衛第182章 一怒殺親子第287章 君臣第041章 麥田第216章 逃賊引路第226章 碧海樓獲勝第062章 困獸第039章 皇莊第259章 槍刺義倉牆第287章 君臣第344章 小規模的慶功酒第047章 救火第109章 因禍得福第208章 商洛管閒事第040章 搜莊第330章 解藥換自由第280章 證物第269章 惡有惡人磨第104章 滿月風波第313章 烏撒部第027章 美妾第244章 冬瓜練刀第125章 流水知音第359章 狗肉第263章 當年魂歸處第264章 哀鳳啼長安第115章 偷丹換藥第266章 裘甫見判官第296章 再收雞主第281章 調換第285章 送信第024章 百金第116章 送信宮女第149章 魚目混珠第63章 誘殺第080章 南臺第207章 十五歸山林第341章 阿加朵的秘密第156章 宮外亂局第238章假亡母託夢散財第311章 入南詔第051章 脫險第139章 道觀情事第022章 出血第153章 一觸即發第044章 風疹第274章 預見第327章 你們去做御者第374章 進宮進諫第261章 勇蠻寶組隊第037章 宿命第103章 丹藥誘惑第049章 告密第362章 鄭娘子的手帕會第017章 真相第143章 有心慰藉第131章 心有漣漪第368章 瞌睡遇枕頭第047章 救火第247章 撥雲見日第026章 胡姬第255章 找到引薦人第362章 鄭娘子的手帕會第140章 小憩明義第180章 笑靨包禍心第025章 離心第225章 針尖對麥芒第143章 有心慰藉第006章 阿兄第222章 青梅張綰綰第035章 試探第076章 跟蹤第037章 宿命第095章 寧死不揭第037章 宿命第290章 指婚第200章 太子左庶子第366章 侍衛第348章 挑戰第247章 撥雲見日第278章 重逢第353章 李二成親了第010章 懷信第007章 默契第227章 流螢小郎君第262章 臨海少年狂第296章 再收雞主第116章 送信宮女今天請假第100章 丹藥匕首第275章 頭緒第164章 重蹈前世轍第325章 傷心重逢第148章 初次表白
第285章 送信第092章 起手天元第056章 犀帶第177章 西市買玉釵第035章 試探第268章 重回兒時地第326章 接收親衛第182章 一怒殺親子第287章 君臣第041章 麥田第216章 逃賊引路第226章 碧海樓獲勝第062章 困獸第039章 皇莊第259章 槍刺義倉牆第287章 君臣第344章 小規模的慶功酒第047章 救火第109章 因禍得福第208章 商洛管閒事第040章 搜莊第330章 解藥換自由第280章 證物第269章 惡有惡人磨第104章 滿月風波第313章 烏撒部第027章 美妾第244章 冬瓜練刀第125章 流水知音第359章 狗肉第263章 當年魂歸處第264章 哀鳳啼長安第115章 偷丹換藥第266章 裘甫見判官第296章 再收雞主第281章 調換第285章 送信第024章 百金第116章 送信宮女第149章 魚目混珠第63章 誘殺第080章 南臺第207章 十五歸山林第341章 阿加朵的秘密第156章 宮外亂局第238章假亡母託夢散財第311章 入南詔第051章 脫險第139章 道觀情事第022章 出血第153章 一觸即發第044章 風疹第274章 預見第327章 你們去做御者第374章 進宮進諫第261章 勇蠻寶組隊第037章 宿命第103章 丹藥誘惑第049章 告密第362章 鄭娘子的手帕會第017章 真相第143章 有心慰藉第131章 心有漣漪第368章 瞌睡遇枕頭第047章 救火第247章 撥雲見日第026章 胡姬第255章 找到引薦人第362章 鄭娘子的手帕會第140章 小憩明義第180章 笑靨包禍心第025章 離心第225章 針尖對麥芒第143章 有心慰藉第006章 阿兄第222章 青梅張綰綰第035章 試探第076章 跟蹤第037章 宿命第095章 寧死不揭第037章 宿命第290章 指婚第200章 太子左庶子第366章 侍衛第348章 挑戰第247章 撥雲見日第278章 重逢第353章 李二成親了第010章 懷信第007章 默契第227章 流螢小郎君第262章 臨海少年狂第296章 再收雞主第116章 送信宮女今天請假第100章 丹藥匕首第275章 頭緒第164章 重蹈前世轍第325章 傷心重逢第148章 初次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