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雲嶽夢琪霞

“千年勝蹟,曠世傳來,看鳳凰孤嶼,鸚鵡芳洲,黃鶴漁磯,晴川漢陽樹,好個春花秋月,意興闌珊慕前賢,極目古今盛世,更何時崔顥題詩,青蓮擱筆。”沉默默默叨唸着牆壁上的對句,心道果然一句不差。當初在太湖之上,雖然用此長句擊退慕容盛,但陳浩深感不美。爲何?因爲這首長句,實則是對黃鶴樓的一番寫照,在揚州太湖詩會用之卻有些不合氛圍。

一旁的武天則是微笑不語,慢慢的退到一旁靜等陳浩對出下句。而周圍的人卻是對這個要對句子年輕人,報以深深的懷疑。一時之間各種奇異的目光,全部聚集到了陳浩的身上。

其中一個三十歲上下的男子,有些不屑道:“此上句擺放在逸風軒三月有餘,未有一人能對的出,一個毛頭小子也敢出來獻醜!”

“兄臺言之有理,我江陵雖不敢與天下文人相較,但也是文士輩出,之前江陵公認探花妙句的王羅中王公子都不禁望而興嘆,曾感嘆陳翰林此上句可謂千古絕對之後,便黯然離去……”身旁錦衣華服的年輕公子,說着這裡臉上一副尊崇之意。

“二位言之有理,老夫雖對陳翰林所犯罪行感到不恥,然陳浩此人的才學卻是讓老夫望洋興嘆。自古才子名士如恆沙般,卻有幾人如他這般年紀輕輕便閃耀生輝?”一鬚髮皆白的老者撫須長嘆道。

原來自陳浩被犯罪流放之後,其事蹟早已傳遍各州各縣。期間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憂愁,然而這些對於如今的陳浩而言都無關緊要了。不過所幸的是,被誣陷成投敵賣國私通東瀛這個罪行,朝廷倒是嚴令如山,未曾流傳於衆。

不遠處一落魄文士卻不甚贊同老者的說法,於是有些悲憤的說:“老人家此言差矣,朝堂之上崔盧兩派紛爭已久,一個年少得志卻無甚根基的陳浩,又如何能夠久居在朝堂。若要久居只有與其同流合污,然爾等觀其陳翰林言行與詩文,便可知這少年乃是心氣高遠之人,又豈會這般墮落?”

落魄文士的一席話,說得老者尷尬之餘也是頻頻點頭,最後長嘆一句道:“世道紛亂,朝廷也不外如此,還是隱於山林來的快活!”

……

衆人的話陳浩都聽在耳中,心中也是莫名的自豪。雖然自身在大唐才幾年而已,卻已然讓衆人知道了他這個人。即使有很多人對他的罪行感到不恥,但一切只求無愧於心。想到這裡陳浩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朝堂倌露出一絲苦笑:“去取來筆墨紙硯,在下要寫出這幅對句,也算讓此句完整流傳後世,也不枉成就一段佳話……”

堂倌初始以爲陳浩是在戲言,但見陳浩雖是苦笑但不似在戲言,於是趕忙到樓下取來筆墨。陳浩絲毫不被周圍觀看的衆人所擾,蘸足墨水雙眼微閉,沉吟片刻便揮毫於紙上,筆走龍蛇行走於紙上。

陳浩雖然雙目微閉,但是衆人卻是睜着雙眼觀看。有人不禁驚歎道:“好字,此字不同於當年的陳翰林之陳體,也非同於柳公之體。其體似兩者融爲一體,堪稱大成……”

此人說的不錯,如今陳浩所用的書體並非自己常用的。一則是爲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因爲所有人都知道他擅長的字體,若是有精明之人觀出蹊蹺反而不美。二則這也也是一種突破,他嘗試讓自身的書體與柳公的楷體融合爲一,形成一種完美蛻變。畢竟陳浩寫的書體也是模仿臨摹後世名家之作,並非自己所創。

接着句子便隨着筆鋒顯現在衆人眼中,方纔還戲謔陳浩的華服公子不由的瞪大雙眼,不禁失口默唸而出:“萬里長江,幾人淘盡,望漢口夕陽,洞庭遠漲,瀟湘夜雨,雲嶽夢琪霞,許多酒興風情,盡留下蒼煙晚照,放懷天地盪漾,都付與笛聲縹緲,鶴影蹁躚。”

嘶……

好一副工整優美的下句,意境深深,如百年老窖回味綿長。筆墨之間描繪的畫面,猶如身臨其境一般讓人流連忘返。

當衆人還在沉醉於其中的美妙之境時候,那位落魄文士卻暈沉沉的一指那紙上之句道:“這‘

雲……嶽夢琪……霞’寫的當真是妙,其境……不可言……不可言!”落魄文士醉酒說起話來,卻是結結巴巴難以連成語句。

嶽夢琪?這落魄文士的一句醉言,可是讓衆人發現了新的詩意。有知道內情當然知道,這嶽夢琪所代表着什麼。岳家七女嶽夢琪,上層人士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衆人神會其意的同時,也對陳浩句中含情深表欽佩。

一旁的武天見陳浩如此揮灑筆墨,也是微微一笑頗爲感慨。而此時的陳浩仍舊一邊喝酒並夾着燒雞腿,有滋有味的吃喝。寫完之後睜開雙眼,甚覺紙上似乎少了什麼。沉吟片刻之後,搖搖晃晃的曬然一笑,用咀嚼剩下的雞腿一敲腦袋自語道:“一副好句豈能不留名……”

說完便暈沉沉的在其後寫上自己的名字,但卻不是陳浩而是常風。他深知自己不能以陳浩之名與當世,於是便用了自己的字‘長風’,因無長姓,故此爲常風。

吧嗒!

一隻雞腿骨落在了桌案上,也落在陳浩落款之處。燒雞的污漬,在宣紙上留下了不可褪去的痕跡。此等無意之舉,以至於十年之後陳浩這幅作品流落於民間之後,各種收藏愛好者辨明真品與贗品之時,均是先一覽落款處是否有雞腿骨形的污漬影印。而此時的陳浩卻因爲飲酒過度,渾渾噩噩的站立不穩向地面倒去。幸好一旁有武天衆人,周通一個箭步上前便扶住了陳浩。再看陳浩之時,已然口中冒泡的昏昏睡去……一更。--by:89|10054119--

第48章 確有罪責第46章 值與不值第83章 弈棋論前因第31章 以德報怨第47章 太子少傅第542章 塘邊垂釣第7章 義結金蘭第20章 雍王病重第10章 傳旨太和第572章 一場豪賭第73章 兵臨幽州第46章 值與不值第5章 高漲米價第16章 治理旱情第565章 有人送禮第45章 又見葉白衣第82章 二人對弈第76章 白馬寺中太極門第34章 立下字據第93章 揚長而去第4章 虎皮毛豆腐第62章 溫庭筠第73章 你不要逼我第77章 喜歡一個人有錯嗎?第72章 靜怡無聲第8章 紅葉寺中鎖奸人第62章 你還走的了嗎第115章 不想你死第11章 血雨梅花第94章 埋葬屈辱第42章 寸草不生第570章 沙州解危第538章 再次攻城第71章 一個瘋子第52章 聽風觀月第59章 觀壁石下第24章 紅衣女子第23章 火燒繡樓第91章 坐而論兵第69章 花椒的妙處第24章 啪啪啪第107章 是個壞蛋第2章 庭前賞月敘玄機第571章 邏些城下第550章 重申軍令第83章 親自操刀第38章 無風自動第38章 何爲美食第2章 漸入圈套第95章 天璣第18章 思量再三第51章 不過如此第90章 班師回朝第111章 一起上吧第63章 江陵岳家第15章 落日黃昏第87章 欽定駙馬第23章 火燒繡樓第17章 兇手不是你第568章 驚雷滾滾第50章 局勢有變第55章 掃北元帥第35章 以假亂真第63章 穆魯詩雅第27章 遠去的身影第62章 入我太極門第69章 杜府喋血第37章 皇帝舌第62章 破冰絕路第1章 鞋拍宅男入晚唐第57章 一盞茶的溫存第553章 實至名歸第85章 武天葉白衣第46章 好戲正在登臺第2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6章 空谷幽蘭第3章 置宅買衣遇媚女第34章 蠱毒第90章 何爲書法第573章 沒有理由第110章 我的規矩第49章 欣欣向榮第41章 殺人越貨第57章 一盞茶的溫存第68章 腹部有傷第98章 無名寺第92章 我殺了你第531章 餘溫未退第83章 救治秘方第100章 聽雨軒第8章 紅葉寺中鎖奸人第12章 太和幕僚第72章 燃眉之急第562章 恩怨已了第78章 何爲才子第79章 您終於來了第30章 暗流已起第569章 伏屍三十里第81章 幽州城下小道士第29章 方形月光
第48章 確有罪責第46章 值與不值第83章 弈棋論前因第31章 以德報怨第47章 太子少傅第542章 塘邊垂釣第7章 義結金蘭第20章 雍王病重第10章 傳旨太和第572章 一場豪賭第73章 兵臨幽州第46章 值與不值第5章 高漲米價第16章 治理旱情第565章 有人送禮第45章 又見葉白衣第82章 二人對弈第76章 白馬寺中太極門第34章 立下字據第93章 揚長而去第4章 虎皮毛豆腐第62章 溫庭筠第73章 你不要逼我第77章 喜歡一個人有錯嗎?第72章 靜怡無聲第8章 紅葉寺中鎖奸人第62章 你還走的了嗎第115章 不想你死第11章 血雨梅花第94章 埋葬屈辱第42章 寸草不生第570章 沙州解危第538章 再次攻城第71章 一個瘋子第52章 聽風觀月第59章 觀壁石下第24章 紅衣女子第23章 火燒繡樓第91章 坐而論兵第69章 花椒的妙處第24章 啪啪啪第107章 是個壞蛋第2章 庭前賞月敘玄機第571章 邏些城下第550章 重申軍令第83章 親自操刀第38章 無風自動第38章 何爲美食第2章 漸入圈套第95章 天璣第18章 思量再三第51章 不過如此第90章 班師回朝第111章 一起上吧第63章 江陵岳家第15章 落日黃昏第87章 欽定駙馬第23章 火燒繡樓第17章 兇手不是你第568章 驚雷滾滾第50章 局勢有變第55章 掃北元帥第35章 以假亂真第63章 穆魯詩雅第27章 遠去的身影第62章 入我太極門第69章 杜府喋血第37章 皇帝舌第62章 破冰絕路第1章 鞋拍宅男入晚唐第57章 一盞茶的溫存第553章 實至名歸第85章 武天葉白衣第46章 好戲正在登臺第2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6章 空谷幽蘭第3章 置宅買衣遇媚女第34章 蠱毒第90章 何爲書法第573章 沒有理由第110章 我的規矩第49章 欣欣向榮第41章 殺人越貨第57章 一盞茶的溫存第68章 腹部有傷第98章 無名寺第92章 我殺了你第531章 餘溫未退第83章 救治秘方第100章 聽雨軒第8章 紅葉寺中鎖奸人第12章 太和幕僚第72章 燃眉之急第562章 恩怨已了第78章 何爲才子第79章 您終於來了第30章 暗流已起第569章 伏屍三十里第81章 幽州城下小道士第29章 方形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