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傳旨太和

王博坤的事情不過只是個小小的插曲,待朝堂平復以往的安靜之後,關於調兵增援山南西道的事情,又一次擺在衆人的面前。但是如今西、南、北三面臨敵,可用之兵已然無法抽調,這着實是讓李渼感到頭痛。

朝廷劃分天下十五道,節度使更是多不勝數,如今真正聽命朝廷的屈指可數,這個時候都是抱着觀望的態度,誰又願意在這場戰爭上消耗勢力。詢問朝中各位大臣,所有人也拿不出個具體的辦法來。自從高崇文逝世之後,如今的朝堂已然沒有人能夠熟諳兵事。就連一向出雙入對的令狐綯與盧匡,此刻也成了個啞巴。

“盧愛卿,對當今之勢有何良策?”既然羣臣未有一人說話,他李渼只有親自點名了。

如今由於高崇文病逝,又因現今邊關戰事吃緊,於是李渼便讓盧匡暫代兵部尚書一職,故而此時此刻,他想聽一聽盧匡的意見。盧匡曾經外任過節度使一職,對於軍事也是略懂一些,李渼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這才任命他爲兵部尚書。

盧匡出列躬身回稟道:“啓稟聖上,以微臣之見,此番情形也只能調集京畿道大軍馳援前線了……”

此言一出整個大殿不禁一片譁然,調動鎮守京畿道的十萬大軍,前往山南西道抵禦南詔大軍。這個的確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但是京畿道的十萬大軍,可是拱衛京城安危的嫡系軍隊,若是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妄動的。

試想京畿道十萬大軍開赴前線,那整個京城就等於是是一座空城。屆時若是內部有謀逆之人乘機攻襲長安,那豈不是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京城的南衙北司麾下兵馬,若是維持京城治安以及皇帝安危尚可遊刃有餘,但若是與正規軍比起來簡直不堪一擊。

正因爲這種原因的考慮,纔會使得羣人議論紛紛盡皆譁然,李渼臉色凝重的沉聲問:“除此之外,難道就沒有別的佳策嗎?”

“額,這個……”

這時三宰輔之一的魏謨卻出列,繼而躬身道:“聖上,依老臣之見,如今朝廷已經無良將可派了……”

魏謨的話音剛落,盧匡卻擰眉不悅道:“魏大人此言何意?我煌煌天朝豈會無人!?”

盧匡接話接的如此迅速,倒是讓魏謨很是意外,但隨後輕撫髯須冷笑道:“哦?莫非是老夫眼拙,未有看出盧大人也會領兵打仗?依老夫看,盧大人摳摳字眼,說幾句俏皮尚算有餘,至於這打仗……哼!”

“你!……”盧匡被這幾句諷刺之言,激得是滿面通紅。

“好了!別再爭了!”這時李渼心中積鬱難解,因此語氣雖是平和但是卻頗多無奈,然魏謨的話雖然說得事實,但是聽起來卻不甚悅耳,於是李渼此刻心緒有些煩躁。

隨後擺了擺手示意盧匡退下,這纔將目光落在魏謨的身上,繼而神情甚是陰沉的質問道:“那以魏愛卿這麼說,朕的江山無人可保,朝廷風雨飄搖岌岌可危了?”

盧匡提着耳朵在一旁聽着,對於魏謨今日當衆羞辱心裡很不痛快。因此接下來只要魏謨有一句可以挑刺,他都不會放過予以反擊的機會。於是盧匡陰測測的瞟了魏謨一眼,心道這可是你自找的難題。你要是回答江山無人可保,朝廷必定岌岌可危,那麼老夫就參你蠱惑軍心臨陣叛國之罪。

而就在盧匡思緒千轉小人之志時,魏謨卻是神色如常的鄭重說了十個字:“江山有人保,朝廷已飄搖!”

這個回答倒是出乎衆人的意料,因爲方纔魏謨可是親口說的朝廷無良將。李渼雙眉緊鎖,疑惑問道:“魏愛卿此話何意?方纔你明明與朕說,朝廷已然無人……”

“聖上,老臣沒有糊塗,也沒有說錯,如今朝廷的確是無人可派,即便李開復與崔宇二位節度使聽命朝廷調令,聖上以爲就一定可以擊退敵軍?要知道東川節度使顏慶復乃是沙場宿將,但終究未能抵擋南詔敵軍的兵鋒。都畿道節度使高駢十萬大軍一戰而覆亡,試問李開復與崔宇的統兵能力比得上這二人嗎?”

魏謨的這幾句話讓朝堂上再一次陷入了沉靜,而李渼的心再一次沉入了谷底。在這多事之秋人心本就不穩,如今對抗有備而來的南詔大軍,的確如魏謨所說勝負難料。兵多並不能說明會贏,有時候反而成了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見李渼略有沉思,魏謨又接着道:“老臣雖不懂軍事,但是還是懂的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道理,聖上與其擔憂無兵可調,甚是從何處調兵……不如想想何人可擔當重任!否則即便有千軍萬馬,沒有一個出色的將帥,最終的結局又有何區別?”

……

李渼沉吟片刻之後,卻是亦有深意的看了魏謨一眼道:“聽魏愛卿言外之意,似乎已然有了合適人選?”

“聖上心中早有人選,老臣不過是表明聖意罷了!”

魏謨的話讓李渼的臉色有些難看,坐在龍椅上許久沒有作聲。二人你一言我一語雖然沒有說明人選姓名,但是能夠立足於朝堂的可都不是愚癡之人,何嘗聽不出這對君臣話中的合適人選,就是辭官的定北侯陳浩。

其實朝堂上的所有人包括李渼在內,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陳浩。因爲在這個萬分爲難的時刻,也只有陳浩這個怪才能夠有機會力挽狂瀾。雖然衆人都跟陳浩有着或多或少的糾葛,但是當年河朔三鎮一戰,已讓衆人打心裡十分佩服這個年輕人!但是羣臣至今卻未有一人出言舉薦陳浩,這其中除了顧及令狐綯與盧匡的勢力外,也是對於李渼的有意避諱。

當初關於陳浩與李渼之間恩怨,如今已經不再是什麼秘密,非但如此各種版本滿天飛。但無論這些版本之中真假如何,但是有一點衆人卻達成了共識,那就是陳浩與當今聖上有了重大矛盾,而且這個矛盾還是不可調節的。否則也不會私闖大內皇宮,而且之後辭官歸去甚是決絕。

所以自從陳浩離開人們的視線之後,就很少有人在李渼的面前提及陳浩。曾經有一位回京述職的刺史官員,由於不懂這其中的避諱,於是大殿之上偶爾讚美了陳浩幾句。可就是短短的偶爾幾句讚美,結果以治理州縣不利的罪名,直接罷黜了刺史之職貶爲七品縣令。正是由於這種血淋淋的事實,讓衆人在朝堂之上對陳浩這兩個字唯恐避之不及。

盧匡見李渼略作沉思似有意動,於是慌忙出列勸阻道:“我軍現處於劣勢只是暫時的,但我大唐緩過勁來定會能擊潰南詔大軍。只要調集足夠的兵馬馳援,以山南西道節度使石雄的能力,完全可以抵禦南詔兵鋒!”

說到這裡,盧匡生怕李渼被魏謨說動了意,於是又接着道:“至於京城防務聖上也無需憂慮,南衙北司共計也有十萬之衆,即便有叛逆宵小,想要撼動京城也絕非易事……”

李梅沒有做出表態,而是沉吟片刻之後,將目光落在了一直未有說話的令狐綯的身上,旋即面無表情的問道:“令狐愛卿以爲呢?”

盧匡見李渼詢問令狐綯,這懸着的心終於落了下來,要知道二人可是統一戰線的人。然而就在盧匡暗自得意之時,令狐綯卻出列鄭重道:“啓稟聖上,魏大人所言正是微臣所想,微臣也認爲如今這種局勢,非定北侯出面不可!”

嘶!

令狐綯可謂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這一開口就將在場的衆人給震住了。所有人都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看向令狐綯,彷彿是第一天認識他一樣。衆人心中同時冒出一個匪夷所思的問題:“令狐大人,你沒迷糊吧??”

盧匡在一旁怔怔的看着令狐綯,眼中盡是難以置信的神色。他沒有想到令狐綯今日會出面力挺陳浩,直到他緩過神來,也不願意相信方纔聽的是真的。

而李渼的震驚與盧匡也不遑多讓,整個朝堂誰都知道令狐綯與陳浩素有恩怨,就在不久之前的科舉上,二人還互掐的你死我活,最後讓令狐綯的外孫與狀元無緣。而就是這恩怨日久漸深的關係,如今令狐綯竟然公開沒有反對,這着實讓李渼大吃一驚之餘更是覺得的匪夷所思。

其實在劍南道第一次告急之時,李渼便想到了陳浩,但是出於帝王的威儀,他不想事事都要倚靠陳浩。況且二人的關係已非往昔,於是他便將希望寄託在了高駢的身上。然而其結果讓李渼無法接受,數十萬大軍就這麼沒了,這對他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所以這一次他又想到了陳浩,但是出於皇帝的面子,他不願意親口說出。畢竟當初陳浩私闖大內皇宮,又遞交辭表不辭而別,這讓他這個皇帝已經顏面無存。若是此時他主動傳召陳浩回朝,豈不是讓他這個皇帝很丟面子。因此他需要一個臺階下,那這個臺階自然就是先讓大臣們主動舉薦陳浩。

既然連一直與陳浩爲敵的令狐綯,都已經摒棄前嫌贊成陳浩還朝,那李渼也就沒有什麼可說的了,隨後命傳旨官前往太和縣傳旨。而此刻的陳浩,正與何璇喬裝向壽州城而去。

第10章 有個交代第92章 醉芳園第532章 蓄勢待發第67章 落塵緣第530章 局中因與果(六)第58章 醉紅顏第68章 淡淡菊花香第19章 風中的凌亂第84章 誰惹你了第11章 抽絲剝繭第33章 出世與入世第89章 雷雨交加第27章 殿前質問第98章 無名寺第547章 黑水河畔第525章 局中因與果(一)第84章 一杯茶而已第59章 流放黔中第40章 一張借據第10章 有個交代第44章 金蟬脫殼第58章 飲酒作樂第97章 追根溯源第9章 居安思志第556章 南詔的舉動第525章 局中因與果(一)第69章 杜府喋血第77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564章 得與失第16章 治理旱情第87章 內亂已起第13章 兇案疑雲第55章 三司會審第35章 陰霾朝堂第46章 意外的字據第41章 殺人越貨第16章 誰是你妹妹第56章 烏紗成夜壺第76章 東方耳浩第35章 陰霾朝堂第41章 姓老名跌第63章 可有大魚第73章 葉白衣第6章 去我該去的地方第12章 好狗擋道第76章 三件事第66章 雲嶽夢琪霞第65章 賣功鬻名第85章 天地有情盡白髮第91章 三尖金蛇槍第48章 男人沒一個好東西第54 上山打獵第551章 早有安排第8章 雪上加霜第55章 掃北元帥第19章 風中的凌亂第20章 以勢壓人第93章 慶婚第20章 非你不可第557章 玩科技真的是興國之道嗎?第527章 局中因與果(三)第13章 直奔河西第35章 三件事情第89章 雷雨交加第14章 撲朔迷離第4章 一條瘋狗第70章 投頭問勢第48章 河西驚變第12章 你敢陰我第81章 幽州城下小道士第66章 虛恭賦第553章 實至名歸第24章 人頭我要了第16章 治理旱情第46章 好戲正在登臺第32章 早露異端第36章 東宮密謀第4章 薊州疑雲第67章 屍橫遍野第117章 覺遠頓悟歸入定第93章 揚長而去第67章 屍橫遍野第7章 有客登門第78章 辭官回鄉第573章 沒有理由第10章 失手焚畫第99章 終究不如你第49章 欣欣向榮第562章 恩怨已了第79章 一時情急第97章 成都之戰第52章 河朔三鎮第89章 真的很無語第9章 環環相扣第5章 名不虛傳第1章 公輸贊第42章 裴調賠掉第567章 劍指吐蕃第526章 局中因與果(二)第50章 局勢有變
第10章 有個交代第92章 醉芳園第532章 蓄勢待發第67章 落塵緣第530章 局中因與果(六)第58章 醉紅顏第68章 淡淡菊花香第19章 風中的凌亂第84章 誰惹你了第11章 抽絲剝繭第33章 出世與入世第89章 雷雨交加第27章 殿前質問第98章 無名寺第547章 黑水河畔第525章 局中因與果(一)第84章 一杯茶而已第59章 流放黔中第40章 一張借據第10章 有個交代第44章 金蟬脫殼第58章 飲酒作樂第97章 追根溯源第9章 居安思志第556章 南詔的舉動第525章 局中因與果(一)第69章 杜府喋血第77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564章 得與失第16章 治理旱情第87章 內亂已起第13章 兇案疑雲第55章 三司會審第35章 陰霾朝堂第46章 意外的字據第41章 殺人越貨第16章 誰是你妹妹第56章 烏紗成夜壺第76章 東方耳浩第35章 陰霾朝堂第41章 姓老名跌第63章 可有大魚第73章 葉白衣第6章 去我該去的地方第12章 好狗擋道第76章 三件事第66章 雲嶽夢琪霞第65章 賣功鬻名第85章 天地有情盡白髮第91章 三尖金蛇槍第48章 男人沒一個好東西第54 上山打獵第551章 早有安排第8章 雪上加霜第55章 掃北元帥第19章 風中的凌亂第20章 以勢壓人第93章 慶婚第20章 非你不可第557章 玩科技真的是興國之道嗎?第527章 局中因與果(三)第13章 直奔河西第35章 三件事情第89章 雷雨交加第14章 撲朔迷離第4章 一條瘋狗第70章 投頭問勢第48章 河西驚變第12章 你敢陰我第81章 幽州城下小道士第66章 虛恭賦第553章 實至名歸第24章 人頭我要了第16章 治理旱情第46章 好戲正在登臺第32章 早露異端第36章 東宮密謀第4章 薊州疑雲第67章 屍橫遍野第117章 覺遠頓悟歸入定第93章 揚長而去第67章 屍橫遍野第7章 有客登門第78章 辭官回鄉第573章 沒有理由第10章 失手焚畫第99章 終究不如你第49章 欣欣向榮第562章 恩怨已了第79章 一時情急第97章 成都之戰第52章 河朔三鎮第89章 真的很無語第9章 環環相扣第5章 名不虛傳第1章 公輸贊第42章 裴調賠掉第567章 劍指吐蕃第526章 局中因與果(二)第50章 局勢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