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何爲書法

額……

陳浩見身旁的這位老者心頭不由一怔,心道好一個深邃犀利的眼神。思忖這位想必就是圓覺大師的師叔,於是恭敬一禮:“弟子見過大師!”

老和尚微笑不語仍舊上下打量着陳浩,片刻之後這才道:“小施主欲學貧僧書法?”

“正是!”

“如此說來小施主乃是酷愛書法之人,乃貧僧請問小施主,何爲書法?”老和尚饒有其意的問陳浩。

何爲書法?老和尚的這一問可是把陳浩給問住了。一直以來陳浩只是爲了喜好而學習書法,若是問何爲書法,陳浩還真不知道這書法二字還有何等講究。陳浩愣在那裡許久,仍舊不知該如何去回答這個問題。

老和尚見陳浩一副爲難之狀,於是呵呵一笑道:“觀施主之氣質,應爲凡塵名利皆有之才子。然爾等苦讀聖賢之書,又附庸風雅習得名家書法,卻不知之書法根本?”

“弟子慚愧,望請大師指教!”陳浩低首慚愧一嘆拱手稱道。

老和尚見陳浩謙遜有加,於是便點頭說:“聲不能傳於異地,留於異時,於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爲意與聲之跡。文字傳與世而尤生而有法、法而有度、度而自然……”

書而有法、法而有度、度而自然……陳浩不住的默唸着這十二個字,這是他第一次聽到有人對於書法有着這樣的見解。漸漸的陳浩明悟了許多,繼而擡首驚異地看向老和尚詢問道:“大師之意是,書法行似無法動若無度,然心神卻有法度之別?”

“與其臨摹名家之體,卻不知名家之前又是何人爲體?故此形神兼備,可歸於自然,屆時便是自成一體……”老和尚頷首點頭微笑道,對於陳浩的領悟老和尚很是滿意。

陳浩聞聽此言,長久積鬱心頭的迷霧終於得以散開。於是再次深施一禮:“弟子受教了!”然而陳浩不知的是,僅是這寥寥數語的金玉之言,使得他十年之後成爲世人所追崇的古今第一書法家。

老和尚深意的看了陳浩一眼悠悠道:“貧僧如此悉心指引,不知小施主可願拜貧道爲師?”

陳浩聞聽不覺一愣,這怎麼說着說着就要拜師了呢。陳浩不敢妄論,於是甚是有禮的問:“弟子陳浩,不知大師法號是……”

“人老了記性不太好,莫非方纔所傳不足以做你恩師?”老和尚饒有興致的反問道。

額……

陳浩想想也是,自身本就是前來學習的,既然要拜師那就拜吧。於是行跪拜之禮道:“弟子潛心學習書法,師尊在上請收弟子三拜!”

“呵呵,貧道既然收你爲徒,自然不會虧待與你……”老和尚頷首輕聲笑道。

老和尚看着陳浩一身粗衣麻布裝束問道:“爲師觀徒兒步履輕盈,足見施主武功根基不淺,不知徒兒習武所指爲何?”老和尚倒是轉變極快,陳浩剛行完拜師之禮,老和尚就以師傅自居起來。

今日陳浩四人一同於少林寺還願皆是換了裝束,林月瑤三人皆是女扮男裝,而陳浩則是一身粗衣麻布一副窮苦書生打扮。方纔在禪房外所用的細線,便是陳浩從衣角處抽出的幾縷絲線連接而成。

陳浩見老和尚問及此事,於是便恭敬迴應道:“師傅過譽了,若是弟子稟與師傅,弟子有復盛唐之興,不知師傅是否認爲弟子過於虛狂?”

陳浩之所以如此坦然以對,實則是因爲眼前這老和尚那是得道高僧。再則而言,反正這老和尚身居少林寺不問世事,又是自己的師傅即便說說倒也無妨。

老和尚聞聽雙目陡然睜大,但隨後有歸於平靜的笑道:“爲師隱居於此三十年,雖是與世隔絕然卻心繫社稷。如今我大唐可謂是四面環敵,然朝中卻無良將可用實乃社稷之不幸。現今爲師時日無多,能遇徒兒也算前世有緣……”

“師傅……”陳浩聽聞老和尚這一席話不由心生敬仰之感,這隱世的和尚竟然如此關心天下百姓。

夜晚涼風習習讓本就殘破的禪房更是清冷了不少,然而卻未給陳浩帶了絲毫的涼意。反而由於跟老和尚交談之下,更讓陳浩熱血沸騰。

原來這位年過古稀的老和尚不是別人,正是晚唐名將涼國公李愬。若說陳浩對晚唐名將的認知中最爲崇敬的二位,那就數李晟與李愬這對父子。李晟一生戎馬勇敢絕倫,其功績不亞於郭子儀李光弼等中唐諸將。其後李晟奉旨立五廟,迎來了‘一門荷寵於聖朝。四代追榮於幽穸’的尊榮。

其子李愬雖不如父親戰功彪炳,但也是一時悍將。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中,便有李愬濃墨重彩的一筆。‘懸軍奇襲,置於死地而後生’,說的便是李愬雪夜襲取蔡州。

然李愬的功績自然也遭到皇帝的顧及,於是便是多方猜忌與遏制。不久李愬患重病死於洛陽,享年四十九歲。陳浩本以爲自身生於宣宗年間,無緣得見名將李愬的容姿。卻不想今夜在這小小的禪房之內,便晚唐少有的名將。

如今李愬已是七十有九,早已不復當年之勇。然陳浩能從其眼神之中,能依稀看出當年的意氣風華。想來李愬當年假死也是爲了李家,免受皇上顧忌的緣因。二人交談至天明,陳浩一夜之間可謂受益匪淺,對於書法的認識有更深了一步。

一連三日陳浩均是白日與李愬學習書法,夜晚獨自研習書法。三日之功已然陳浩的書法造詣較之從前,已然有了質的飛躍。

第四日清晨陳浩依舊習慣性的來到小院禪房,準備再次請教李愬關於書法上的問題。然而剛進院中,卻見李愬怔怔的站在那座破舊的涼亭邊。

“師傅……”陳浩來到近前輕輕的說了一句。

“時日無多,但願你莫讓爲師失望纔是……”李愬沒有去看陳浩,而是自顧的喃喃自語。陳浩莫名其妙的看了看李愬又看了看破舊涼亭,不知道這個古怪師傅到底是想着什麼。正要開口詢問卻聽李愬開口道:“徒兒,將那柱中之物取來!”一更。--by:89|10054146--

第88章 竟是女兒身第557章 玩科技真的是興國之道嗎?第45章 又見葉白衣第12章 凌空屠刀第82章 佛道之論第85章 靜水流深(3)第50章 廟號爲宣第87章 醉仙樓第74章 蓮羹談第63章 穆魯詩雅第109章 不要逼我第72章 代節度使第36章 何爲天下第113章 箭射四雁第1章 公輸贊第23章 張氏家宴第59章 觀壁石下第2章 有仇報仇第52章 壽州現身第3章 置宅買衣遇媚女第12章 凌空屠刀第89章 笛聲悠揚第36章 東宮密謀第66章 欲擒故縱第22章 東宮秘事第35章 各有所意第89章 笛聲悠揚第61章 老界嶺第72章 借車駕一用第51章 龍有逆鱗第36章 東宮密謀第25章 公輸祖訓第13章 美女救男第63章 科舉取士第561章 將計就計π第99章 何須鍍金身第37章 皇帝舌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89章 雷雨交加第85章 武天葉白衣第89章 真的很無語第92章 天雷地火第79章 未勞何得第66章 雲嶽夢琪霞第95章 逼其就範第94章 埋葬屈辱第87章 醉仙樓第524章 塵與埃(二)第25章 你永遠見不到他第61章 狀元擡轎第76章 艱難抉擇第531章 餘溫未退第569章 伏屍三十里第71章 一個瘋子第12章 月心湖第86章 圍困鎮州第10章 傳旨太和第43章 這酒有問題第9章 掌嘴八百第99章 何須鍍金身第6章 王百萬第88章 閒在青樓聽夜曲第87章 獨樂寺第44章 不着 詔 調第59章 三道難題第536章 鐵血爭鋒第91章 三尖金蛇槍第52章 河朔三鎮第40章 花花太歲第7章 有人反水第90章 何爲書法第528章 局中因與果(四)第16章 治理旱情第55章 你有沒有喜歡過我第95章 逼其就範第94章 埋葬屈辱第80章 深情一吻第9章 居安思志第22章 小的不識字第70章 又有何難第10章 傳旨太和第83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554章 靜而待發第70章 誰爲難了誰第58章 節 討教一番第24章 盧琛的憤怒第62章 你還走的了嗎第49章 君子所爲第65章 冀州城下第62章 溫庭筠第18章 四道命令第561章 將計就計π第82章 佛道之論第31章 吃飯不給錢第30章 暗流已起第7章 義結金蘭第95章 掉入陷阱第37章 東宮招拒第15章 烏雲初開第68章 腹部有傷
第88章 竟是女兒身第557章 玩科技真的是興國之道嗎?第45章 又見葉白衣第12章 凌空屠刀第82章 佛道之論第85章 靜水流深(3)第50章 廟號爲宣第87章 醉仙樓第74章 蓮羹談第63章 穆魯詩雅第109章 不要逼我第72章 代節度使第36章 何爲天下第113章 箭射四雁第1章 公輸贊第23章 張氏家宴第59章 觀壁石下第2章 有仇報仇第52章 壽州現身第3章 置宅買衣遇媚女第12章 凌空屠刀第89章 笛聲悠揚第36章 東宮密謀第66章 欲擒故縱第22章 東宮秘事第35章 各有所意第89章 笛聲悠揚第61章 老界嶺第72章 借車駕一用第51章 龍有逆鱗第36章 東宮密謀第25章 公輸祖訓第13章 美女救男第63章 科舉取士第561章 將計就計π第99章 何須鍍金身第37章 皇帝舌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89章 雷雨交加第85章 武天葉白衣第89章 真的很無語第92章 天雷地火第79章 未勞何得第66章 雲嶽夢琪霞第95章 逼其就範第94章 埋葬屈辱第87章 醉仙樓第524章 塵與埃(二)第25章 你永遠見不到他第61章 狀元擡轎第76章 艱難抉擇第531章 餘溫未退第569章 伏屍三十里第71章 一個瘋子第12章 月心湖第86章 圍困鎮州第10章 傳旨太和第43章 這酒有問題第9章 掌嘴八百第99章 何須鍍金身第6章 王百萬第88章 閒在青樓聽夜曲第87章 獨樂寺第44章 不着 詔 調第59章 三道難題第536章 鐵血爭鋒第91章 三尖金蛇槍第52章 河朔三鎮第40章 花花太歲第7章 有人反水第90章 何爲書法第528章 局中因與果(四)第16章 治理旱情第55章 你有沒有喜歡過我第95章 逼其就範第94章 埋葬屈辱第80章 深情一吻第9章 居安思志第22章 小的不識字第70章 又有何難第10章 傳旨太和第83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554章 靜而待發第70章 誰爲難了誰第58章 節 討教一番第24章 盧琛的憤怒第62章 你還走的了嗎第49章 君子所爲第65章 冀州城下第62章 溫庭筠第18章 四道命令第561章 將計就計π第82章 佛道之論第31章 吃飯不給錢第30章 暗流已起第7章 義結金蘭第95章 掉入陷阱第37章 東宮招拒第15章 烏雲初開第68章 腹部有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