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河朔三鎮

之後由於禮節需要,李渼每七天接見羣臣一次,直到四十九天後,李渼才能正式換上帶紅色的袞冕。隨着朝局的變動朝中的事務還要處理,李渼爲了穩定朝政,於是便將朝中事務交予四位宰輔處理。李渼本想對陳浩委以重任,但是陳浩自從他登基之後,不是諸事退居其後就是稱病閒居府中。李渼豈能不知陳浩此舉的意圖,於是只能微微一嘆只能默許。

而就在李渼正式換上紅球冠冕這一日,昭義節度使王佟派信使送來急報。軍報中直言河朔三鎮已然蠢蠢欲動,調兵遣將已有不臣之心,河朔三鎮節度使均揚言李渼不配登基爲帝,理應由前太子李凗繼承皇位。這份軍報引得一時間朝野震動,羣臣紛紛議論紛紛斥責河朔三鎮不守君臣之道。

此間李渼對於河朔三鎮如此公然與他叫板,氣的是當場暴跳如雷渾身顫抖。這河朔三鎮一直視朝廷政令如無物,李渼深知當年實施均田制的時候,其餘各個藩鎮雖然有些許反彈,但是最後仍舊默默的接受了朝廷的政令。而當均田制施行到河朔三鎮卻受到了阻礙,山東士族與三鎮節度使相互勾結,一直讓朝廷頭疼不已卻又無何奈何。

因此如今大唐內部雖然仍有部分藩鎮不甚安分,但是也不敢公然叫囂朝廷。也正因爲如此,宣宗在世之時一直視河朔三鎮爲大唐最大的隱患。只是甚爲可惜的是,最後的時日裡宣宗李忱沉迷於仙道之術,未有對其採取相應措施,纔會使得河朔三鎮如此猖狂。

就連李渼登基爲帝百官朝拜之期,各藩鎮節度使均是回京恭賀新皇登基,然而幽州、成德、魏博三鎮節度使拒不來朝。本來對河朔三鎮節度使的囂張李渼早就積鬱難施,如今這河朔三鎮竟然公然私自屯兵欲要謀反,這如何能讓李渼忍受得了。

“好大的膽子,竟然敢如此公然對抗朝廷!高愛卿!”李渼雙目圓瞪深寒殺機的冷哼道。

如今已是兵部尚書的高崇文,移步來到殿中恭聲回稟:“老臣在!”

李渼一揮衣袖冷聲道:“即刻傳令調集各州府兵馬三十萬,朕要派兵平了這三個逆賊!”

“聖上不可!”就在高崇文還未領命之時,盧匡卻出列勸阻道。

“哦?盧愛卿莫非要任由逆賊猖獗直渡黃河,繼而逼近京城讓朕退位不成?”李渼本就對盧匡印象不好,此刻又見盧匡故意堵氣,於是便沒有好氣冷言以對。

盧匡沒有想到李渼會這麼認爲,於是慌忙跪地解釋道:“聖上明鑑老臣絕無此意!老臣認爲可以用更好的方法解決此事,如此一來也免受刀兵之災……”

“嗯?盧愛卿不妨直言!”

李渼聞聽盧匡似有解決之法,於是眉頭微蹙甚是期許的詢問。對於李渼而言,雖然十分氣憤河朔三鎮如此猖獗,但是他也知道此刻不是最好的時機。他剛登基爲帝便要動刀兵之災,若是此次兵伐河北能夠順利平叛,那他這個年輕的皇帝威望上便可以鎮住各地的藩鎮勢力。

可若是此次貿然討伐河北三鎮以失敗而告終,那他這個皇帝就會更讓各地藩鎮有不服之心,甚至會有覬覦之意。李渼不是毫無謀略的人,因此在這件事上若是能夠更好的解決辦法,他是不會任性胡爲的。

見李渼終於情緒平復了,盧匡這才鄭重回稟道:“既然河北三鎮節度使皆言……安樂王應爲天子,不如釜底抽薪斷其底蘊,到那時即便三鎮節度使再如何囂張,也名不正言不順……”

盧匡所說的安樂王就是當初的太子李凗,如今李渼登基大赦天下之時也敕封李凗爲安樂王。其意是讓李凗安分守己做個太平王爺,不過仍舊幽禁在京城未有分封外地。

李渼見盧匡提及安樂王李凗心中不禁一動,對於李凗這位兄長他可是又敬又恨。他已然知曉當年崤山的暗殺就是李凗默許的,因此至今未有去探望過這位兄長。平日裡李渼對於安樂王李凗也很是忌諱,故而無論後宮還是朝堂,極少有人敢當其面提及安樂王李凗。

“盧愛卿之意是……”李渼略作沉吟繼而沉聲問盧匡,其實他已經明白盧匡話中之意,只是介於此事較爲敏感,於是便揣着明白裝糊塗。

“以微臣之見,當年安樂王意圖逼宮已然犯下滔天大罪,此後聖上宅心仁厚於先帝面前替其求情,故而才得獲重生。聖上對其可謂仁至義盡,如今河北三鎮節度欲要起兵,其根源皆因安樂王。因此只要安樂王不在,一切也就會煙消雲散!”

“混賬!出此之外就別無他法了嗎?”李渼一聽果然是要讓他殺了李凗,於是一拍龍書案衝着盧匡怒喝道。

盧匡見李渼對此番建議未予採納,於是便向一旁的令狐綯遞了一個眼色。令狐綯會意的點了點頭,旋即移步上前進諫道:“啓稟聖上,微臣認爲盧大人此番提議甚好。聖上當知若是戰火一起必會生靈塗炭,兵馬糧草調度皆是勞民傷財。若是以一人之命使得我大唐免受戰亂之苦,微臣以爲此乃上上之策,因此微臣附議盧大人提!”

令狐綯這番話入情入理,使得羣臣也覺得頗有道理,就連白敏中與魏謨也頗爲認同盧匡的建議。如今新皇剛剛登基實在不宜妄動刀兵,若是安樂王一死河北三鎮節度便師出無名,屆時便可讓百姓免受刀兵之苦。如今其餘三位宰輔俱以認同盧匡這番建議,李渼最後對此也未有反對。他也深知若是以一人性命換得短暫喘息之機,也不失爲沒有辦法中的辦法。而就在李渼欲要傳旨刺死安樂王之時,一直隱於羣臣之中的陳浩終於說話了。這些時日陳浩只要是上朝,就一直沉默寡言渾渾噩噩。起初羣臣還甚覺陳浩此舉怪異,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陳浩一直如此,於是羣臣也漸漸的將他遺忘,如今這個被冠以木頭的陳浩終於開口說話了,這倒是讓羣臣爲之一驚。一更。-- by:89|10054305 --

第47章 太子少傅第56章 長風十八騎第93章 塞翁失馬第64章 充當說客第41章 停杯橫箸第90章 班師回朝第2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5章 順利脫險第569章 伏屍三十里第23章 火燒繡樓第70章 虛實難辨第9章 環環相扣第563章 塵土皆安第544章 兩翼夾擊第24章 啪啪啪第50章 御花盛宴第535章 兵臨城下第568章 驚雷滾滾第27章 遠去的身影第18章 思量再三第44章 塵埃易冷第51章 龍有逆鱗第28章 陳浩,他不是人第17章 兇手不是你第573章 沒有理由第539章 大帥迷糊了第47章 滿朝文武皆賭徒第34章 紅袖添香第22章 血染一片豔陽紅第76章 白馬寺中太極門第12章 你敢陰我第83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96章 臨行囑託第96章 原來你是奸細第77章 傾城清淚第96章 原來你是奸細第82章 祖傳之物第89章 卿鳳齋第68章 不速之客第104 無人可破第55章 埋骨青山第92章 我殺了你第69章 花椒的妙處第23章 引水救災第73章 玉石觀音第8章 紅葉寺中鎖奸人第100章 聽雨軒第65章 敲門磚第94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21章 裴泰之死第84章 誰惹你了第28章 嗜血棋子第55章 埋骨青山第63章 斷袖你妹啊第13章 浮生如夢第12章 太和幕僚第96章 千年一嘆第6章 去我該去的地方第80章 仙遊寺第524章 塵與埃(二)第35章 各有所意第67章 大仁與小仁第87章 醉仙樓第51章 龍有逆鱗第18章 抓錯地方了第11章 真假小人第94章 埋葬屈辱第540章 城頭一曲第8章 紅葉寺中鎖奸人第92章 我殺了你第32章 滿庭芳第116章 隨緣不覺遠第67章 佳人三驚歎第16章 入得沙州第81章 火燒眉毛顧眼前第22章 小的不識字第100章 奪權第29章 東瀛獻寶第49 章 李字缺子第54 上山打獵第115章 不想你死第49章 欣欣向榮第1章 鞋拍宅男入晚唐第69章 校場比武第12章 太和幕僚第32章 血腥與腐臭第63章 斷袖你妹啊第25章 蕩平河湟談笑間第16章 誰是你妹妹第89章 真的很無語第84章 誰惹你了第50章 局勢有變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79章 未勞何得第116章 隨緣不覺遠第21章 何以爲真第34章 蠱毒第83章 救治秘方第50章 還會懼誰第66章 虛恭賦
第47章 太子少傅第56章 長風十八騎第93章 塞翁失馬第64章 充當說客第41章 停杯橫箸第90章 班師回朝第2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5章 順利脫險第569章 伏屍三十里第23章 火燒繡樓第70章 虛實難辨第9章 環環相扣第563章 塵土皆安第544章 兩翼夾擊第24章 啪啪啪第50章 御花盛宴第535章 兵臨城下第568章 驚雷滾滾第27章 遠去的身影第18章 思量再三第44章 塵埃易冷第51章 龍有逆鱗第28章 陳浩,他不是人第17章 兇手不是你第573章 沒有理由第539章 大帥迷糊了第47章 滿朝文武皆賭徒第34章 紅袖添香第22章 血染一片豔陽紅第76章 白馬寺中太極門第12章 你敢陰我第83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96章 臨行囑託第96章 原來你是奸細第77章 傾城清淚第96章 原來你是奸細第82章 祖傳之物第89章 卿鳳齋第68章 不速之客第104 無人可破第55章 埋骨青山第92章 我殺了你第69章 花椒的妙處第23章 引水救災第73章 玉石觀音第8章 紅葉寺中鎖奸人第100章 聽雨軒第65章 敲門磚第94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21章 裴泰之死第84章 誰惹你了第28章 嗜血棋子第55章 埋骨青山第63章 斷袖你妹啊第13章 浮生如夢第12章 太和幕僚第96章 千年一嘆第6章 去我該去的地方第80章 仙遊寺第524章 塵與埃(二)第35章 各有所意第67章 大仁與小仁第87章 醉仙樓第51章 龍有逆鱗第18章 抓錯地方了第11章 真假小人第94章 埋葬屈辱第540章 城頭一曲第8章 紅葉寺中鎖奸人第92章 我殺了你第32章 滿庭芳第116章 隨緣不覺遠第67章 佳人三驚歎第16章 入得沙州第81章 火燒眉毛顧眼前第22章 小的不識字第100章 奪權第29章 東瀛獻寶第49 章 李字缺子第54 上山打獵第115章 不想你死第49章 欣欣向榮第1章 鞋拍宅男入晚唐第69章 校場比武第12章 太和幕僚第32章 血腥與腐臭第63章 斷袖你妹啊第25章 蕩平河湟談笑間第16章 誰是你妹妹第89章 真的很無語第84章 誰惹你了第50章 局勢有變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79章 未勞何得第116章 隨緣不覺遠第21章 何以爲真第34章 蠱毒第83章 救治秘方第50章 還會懼誰第66章 虛恭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