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你敢陰我

“大人,今日陳某在公堂之上做兩個試驗,以此來證明這把儀刀就是殺人兇器!”陳浩說完拿起儀刀喚來衙役,端來那盆黑色的東西。這時陳浩衝着萬蒼松笑道:“此種方法多虧萬訟師提醒,若非昨日萬訟師使用濃醋與米酒,驗出孫劉氏衣物之上血漬,陳某又豈會想出這等好方法!”

輕輕的將儀刀刀頭放入木盆之中,不到片刻陳浩將儀刀從水中拿起以示衆人。衆人舉目一瞧不由大吃一驚,儀刀的刀身果然有着泛紅的血跡。這時陳浩給予解釋道:“此刀若是未有沾血是不會泛紅的,可見此刀在短期內傷過人!因爲刀身乃是精鋼所鑄,血跡不會在刀身存留太久。諸位再觀其血跡聚集之處乃是刀頭,可見此刀絕非傷人如此簡單,而是直接刺入腹中……然而據陳某所知,近日我太和縣除了孫科命案之外,已無命案發生,這刀傷血跡……”

“不可能,不可能,明明已經清洗殆盡……”此刻一直未有說話的莫邪,不可置信的看着陳浩手中的儀刀。

譁!

莫邪此言一出讓所有人恍然大悟,此刻無需太多的言語,已然說明莫邪就是殺害孫科的兇手。一旁的盧琛與萬蒼松,卻是臉色陰沉的瞪了莫邪一眼,隨後默不作聲地扭過頭去不在理會。莫邪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言,但是此刻已經爲時已晚,只得垂頭喪氣的低頭不語。

“喲呵,你若不說話陳某真當你是個啞巴,不過你又何必這般驚訝,這儀刀之上的血漬,不過是陳某早晨才塗抹上去的雞血罷了……”

吧嗒!

一把折身毫無根由的落在了地上,萬蒼松右手有些顫抖的不知所以,見衆人的目光向他這裡看來,於是尷尬的將右手背到身後,彎腰用左手撿起地上的摺扇。

“你敢陰莫某!”莫邪咬牙切齒的瞪着陳浩,隨後欲要起身襲擊陳浩,卻被身旁的郝英俊等人按在了地上。

陳浩擺弄着儀刀來到萬蒼松近前,似笑非笑地揶揄道:“做賊心虛果然至理名言,萬訟師你以爲如何?”

萬蒼松皮笑肉不笑地拱手道:“陳翰林果然大才,竟然巧施妙計便將兇手引誘而出!佩服!佩服!只是萬某想知道陳翰林如何解惑,死者傷口與兇器的不吻合之處……”

這一疑問也是在場衆人想要知道,只要能夠解決這個疑惑就可以將莫邪定罪。陳浩對此只是深意一笑:“那有何難?陳某已被小人矇蔽一次,又豈會再被矇蔽?”

隨後不待衆人反應過來,陳浩便一刀刺入準備好的豬肉之中。隨後將其拔出,這時豬肉之上已然顯現出了傷口。陳浩示意衙役拿起豬肉以示衆人,並指着豬肉上的傷口道:“匕首乃是雙刃,呈現傷口是中間寬兩側窄小。大人與諸位請看,方纔陳某用儀刀刺入豬肉,由於儀刀刀刃只有一側,因此所呈現的傷口便少了一邊……”

話到這裡陳浩面色一沉道:“倘若陳某再將這儀刀反過刀身,重新在原有的傷口處入……”

說着陳浩將刀身反過來,隨後刺入原來的刀口,然後再幹淨利落的抽處。衆人再舉目觀瞧時,豬肉上的刀口形狀竟與雙刃匕首一致。這讓衆人當真是大開了眼界,這僞飾傷口當真是一模一樣。

“大人,如此可見此人才是殺害孫科的真正凶手,至於爲何會有匕首遺落孫家,不過是故佈疑陣罷了。至於孫劉氏衣物上血跡,方纔大人與諸位也親眼目睹,在濃醋與米酒浸泡之中顯現紅色,並不一定是人血,也可能是牲畜的血漬……至於孫劉氏爲何會有血漬,想必是有人有意栽贓陷害!”陳浩的這一分析得到了衆人的贊同,如今莫邪已經失口道出了殺人事實,顯然此事與孫劉氏無關。

而此刻萬蒼松卻依舊不肯認輸,於是移步上前沉聲問道:“陳翰林不過是信口雌黃,此人雖失口說出些許妄言,也不可斷定此人便定是兇手。若是兇手必有動機,試問此人動機何在?況且孫秀才屍體之上塗有櫸樹汁,陳翰林又作何解釋?”

“萬訟師這是在狡辯不成?那櫸樹汁乃是本縣差役萬姚受他人指使所爲,莫非真當陳某一無所知?”陳浩此刻的語氣冷了不少,若非顧及公堂之上的威儀,他都想將萬蒼松也揍一頓。

昨日陳浩回府之後一直覺得事有蹊蹺,這整個縣衙能夠接觸屍體也只有幾人而已。最後陳浩逐個排除,又查閱縣衙的值班記錄,才讓陳浩查出了端倪。之後將萬姚一拷問,才知道當晚萬姚乘着值班之便進入殮屍房,將早已準備好的櫸樹汁塗抹於屍體之上。

萬蒼松一聽震驚萬分,嘴角有些哆嗦道:“即便如此,未有動機談何殺人?”

移步向前走了幾步,陳浩眉頭輕挑掠過萬蒼松,而是將目光落在了盧琛身上,接着一字一句低聲道:“二位當真以爲陳某未有方法讓他開口道出幕後主謀?今日陳某不妨坦白直言,若要使其開口說話,陳某有一百種手段!盧駙馬!你信是不信?”

“你……”盧琛聞聽此言不禁心頭一怔,面對陳浩的目光他無法直視。他也知道陳浩若是動用刑法,也保不準莫邪會將他供出。屆時即便他是當朝駙馬,也難逃律法制裁。

反覆思量之下盧琛決定放棄這最後的掙扎,雖然他不知道陳浩爲何將此案就此瞭解並且不與追究。但是他知道這種結果對於他而言,已經是額外的恩德了。萬蒼松正欲說話,卻被陳浩打斷,隨後低聲怒意道:“萬訟師,若是論起關係,這個萬姚還是您的遠方表侄。若是仍在此處糾纏不休,休怪陳某無情將爾等盡數送入大牢!不要挑戰陳某的極限,若非此事牽連甚廣,今日豈能放過與你!?”一更。-- by:89|10054265 --

第44章 金蟬脫殼第68章 妙筆生花第48章 三件套第99章 終究不如你第74章 夜色幽藍第60章 顧忌與忌憚第82章 佛道之論第21章 引至山中第3章 置宅買衣遇媚女第42章 原來是他第10章 失手焚畫第76章 東方耳浩第30章 暗流已起第36章 廣陵散第67章 佳人三驚歎第14章 案情緣由第93章 揚長而去第101章 不能跟你走第30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528章 局中因與果(四)第103章 一卷經書第24章 盧琛的憤怒第63章 穆魯詩雅第54章 莫爲帝王工第47章 滿朝文武皆賭徒第83章 救治秘方第69章 花開花謝落塵煙第70章 面頰有痣第64章 充當說客第48章 確有罪責第17章 有事我擔着第67章 屍橫遍野第72章 燃眉之急第558章 猛龍過江第7章 九醞春第31章 吃飯不給錢第7章 一匹烈馬第8章 紅葉寺中鎖奸人第8章 已無人證第6章 長安落雪第97章 雙叉路口第83章 救治秘方第48章 何爲君子第85章 靜水流深(3)第16章 牢中暗影第12章 你敢陰我第59章 觀壁石下第117章 覺遠頓悟歸入定第559章 順利會師第87章 三女相遇第49 章 李字缺子第26章 意外的關注第69章 科舉已定第18章 替本官掌嘴第62章 破冰絕路第69章 花開花謝落塵煙第82章 佛道之論第22章 送客第535章 兵臨城下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100章 推理案情第108章 說三道四第50章 廟號爲宣第36章 魚躍龍門第533章 兵分三路第86章 金銀動道心第3章 刑部尚書第73章 兵臨幽州第37章 寶藏由來第16章 治理旱情第58章 節 討教一番第93章 揚長而去第76章 白馬寺中太極門第6章 長安落雪第81章 幽州城下小道士第87章 獨樂寺第68章 妙筆生花第22章 冰釋前嫌訴前因第66章 火牛陣第70章 投頭問勢第23章 張氏家宴第5章 名不虛傳第27章 快走,有埋伏第64章 充當說客第19章 風中的凌亂第70章 投頭問勢第89章 卿鳳齋第51章 新皇登基第69章 花椒的妙處第68章 機會來了第72章 靜怡無聲第113章 箭射四雁第28章 風中的銀杏樹第32章 滿庭芳第8章 紅葉寺中鎖奸人第18章 四道命令第20章 非你不可第36章 東宮密謀第554章 靜而待發第38章 無風自動
第44章 金蟬脫殼第68章 妙筆生花第48章 三件套第99章 終究不如你第74章 夜色幽藍第60章 顧忌與忌憚第82章 佛道之論第21章 引至山中第3章 置宅買衣遇媚女第42章 原來是他第10章 失手焚畫第76章 東方耳浩第30章 暗流已起第36章 廣陵散第67章 佳人三驚歎第14章 案情緣由第93章 揚長而去第101章 不能跟你走第30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528章 局中因與果(四)第103章 一卷經書第24章 盧琛的憤怒第63章 穆魯詩雅第54章 莫爲帝王工第47章 滿朝文武皆賭徒第83章 救治秘方第69章 花開花謝落塵煙第70章 面頰有痣第64章 充當說客第48章 確有罪責第17章 有事我擔着第67章 屍橫遍野第72章 燃眉之急第558章 猛龍過江第7章 九醞春第31章 吃飯不給錢第7章 一匹烈馬第8章 紅葉寺中鎖奸人第8章 已無人證第6章 長安落雪第97章 雙叉路口第83章 救治秘方第48章 何爲君子第85章 靜水流深(3)第16章 牢中暗影第12章 你敢陰我第59章 觀壁石下第117章 覺遠頓悟歸入定第559章 順利會師第87章 三女相遇第49 章 李字缺子第26章 意外的關注第69章 科舉已定第18章 替本官掌嘴第62章 破冰絕路第69章 花開花謝落塵煙第82章 佛道之論第22章 送客第535章 兵臨城下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100章 推理案情第108章 說三道四第50章 廟號爲宣第36章 魚躍龍門第533章 兵分三路第86章 金銀動道心第3章 刑部尚書第73章 兵臨幽州第37章 寶藏由來第16章 治理旱情第58章 節 討教一番第93章 揚長而去第76章 白馬寺中太極門第6章 長安落雪第81章 幽州城下小道士第87章 獨樂寺第68章 妙筆生花第22章 冰釋前嫌訴前因第66章 火牛陣第70章 投頭問勢第23章 張氏家宴第5章 名不虛傳第27章 快走,有埋伏第64章 充當說客第19章 風中的凌亂第70章 投頭問勢第89章 卿鳳齋第51章 新皇登基第69章 花椒的妙處第68章 機會來了第72章 靜怡無聲第113章 箭射四雁第28章 風中的銀杏樹第32章 滿庭芳第8章 紅葉寺中鎖奸人第18章 四道命令第20章 非你不可第36章 東宮密謀第554章 靜而待發第38章 無風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