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東南亞孤兒

趙銘來到崇明島,視察水軍,在海上觀看水軍演習後,遂即便下令,東海、南海、遠洋三支艦隊,組成一支聯合艦隊,派遣二十餘艘戰艦南下,去解放被荷蘭殖民的爪哇等地。

眼下在東亞地區,大明的勢力範圍內,西夷的殖民地,只剩下荷蘭人控制的爪哇,還有蘇門答臘島。

這裡位於馬六甲附近,對明朝前出印度洋,將形成威脅。

因此,趙銘覺得在出兵印度前,派遣艦隊,解放這一地區。

這一是爲了將西方殖民者趕出東亞地區,保證東亞文明以大明爲中心。

二是因爲,暫時失去印度後,明朝需要資源和市場,來彌補損失。爪哇和蘇門達臘的荷蘭殖民地雖不大,但也是塊肉,解放這裡,明朝能夠獲得一定的資源,還有市場,緩解國內壓力。

三是因爲,明朝艦隊還沒有遠征的經驗,遠征爪哇,是爲今後,衝入印度洋,征討吳三桂,而提前練兵。

第四則是,延平藩與荷蘭人在南洋衝突不斷。如今,荷蘭人明顯不支,趙銘不想讓延平藩獨吞整個印尼和馬來地區,所以決定前去,分一杯羹。

明軍若是解放爪哇和蘇門答臘,整個東亞地區,便沒了西方殖民者的殖民地。

這對明朝很重要,不過趙銘卻始終沒有趕走澳門的葡萄牙人。

明朝雖然允許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但是葡萄牙人需要嚮明朝交稅,澳門並不算葡萄牙的殖民地。

再者,明朝與西方走向對抗之後,趙銘需要一個窗口,瞭解西方社會的發展,還有新的科技,同時也需要一個西方的合作伙伴,將明朝的商品,運到西方去。

現在,吳三桂和英國人控制印度,斬斷了明朝在印度洋上的航路,那麼葡萄牙人就對明朝更加重要了。

~~~~~~

一六六三年十一月。

由於絕貢之罰,東籲國今歲,沒有嚮明朝派出使者。

自去歲,因爲不願意放棄東南亞的地區霸權,東籲國拒絕加入明朝新朝貢體系之後,東籲國在東亞的處境,就便得十分艱難。

這一點,是東籲王白莽沒有想到的,他有點不明白,爲何不向明朝朝貢後,整個東亞所有的國家,一下都與東籲國斷絕了往來。

這種斷絕,並非是官方使者不在往來,還包括商人和民間,也斷絕了與東籲的聯繫。

這使得東籲國,一下子彷彿成了東亞的孤兒,文明的孤島,有種被世界拋棄的感覺。

東籲在中南半島算是大國,不過國內,主要以水稻種植爲主,許多物資,都需要從外進口獲得。

明朝領着一衆朝貢國,斷絕於東籲的往來,實際上就是對東籲進行封鎖,立刻就使得東籲國內,出現了各種問題。

這令東籲王大怒,指責明朝這是領着一羣小弟,對東籲國赤裸裸的霸凌,要求各國開放與東籲的貿易,但卻無人理會,東籲上下,才體會道絕貢之罰的恐怖。

而正在這時,東籲王又聽見一個令他肝膽俱裂的消息,與東籲國一起拒絕加入新朝貢體系的日本國,發生了動亂,拒絕明朝的德川幕府,被叛軍打得大敗,極有可能被叛軍推翻。

這讓東籲王大感不安,內心斷定,日本的叛亂,肯定有明朝的影子。

此時,東籲國的細作,也傳回消息,明朝在東南亞的屬國,在與東籲的邊界,增加了兵力,而明朝則在雲貴地區,大修官道,運送大批兵馬和物資,進入了雲南地區。

如果經濟封鎖,只是讓東籲王感到不安,那麼這個消息,則讓東籲王感到恐懼。

十一月,大明已經入冬,不過東籲的氣候,卻如春一般溫暖。

東籲沒有冬天,不過東籲王白莽的心,卻跟掉入冰窟一般,渾身上下都感覺到一股徹骨的寒意。

“大王,據細作來報,近幾個月內,明朝向暹羅、安南等國,運輸了大批的火器。還派遣了不少軍官來訓練這些國家的軍隊。”東籲大臣芒幹,憂鬱道:“明朝這樣的舉動,肯定是要爭對我們。”

白莽咬牙切齒,“當初我們就該徹底滅了暹羅。”

“現在,我內布匹、鐵器什麼東西都價格大漲,各部落頭人,對大王都有些不滿。如果這個時候,明朝前來進攻,恐怕有不少人,會倒向明朝啊!”芒幹憂心忡忡,“臣聽說,明朝在雲貴大修官道,於昆明已經集結了數萬大軍,其狼子野心,已經昭然若揭了。”

這些情況,白莽早就清楚,可是他卻沒有辦法。

他幾次派遣使者,表示希望能夠與明朝重新談判,加入朝貢體系,都被明朝拒絕,使者剛到邊境,就被明朝擋了回來,根本不給東籲改過的機會。

東籲國在東南亞算是強國,但在明朝面前,還是不夠看。

此前,東籲國敢於對抗明朝,不給明朝面子,並不是東籲國覺得東籲強過大明,而是他們認爲明朝不會對東籲動真格的。

東籲王覺得中原看不上東籲這塊地,不願意多生是非,希望邊境安寧,不會真的攻打東籲。

當年東籲與明朝在雲南交過手,被明朝打得大敗,不過明朝勝利之後,便撤出了東籲,此後東籲撐着明朝不注意,又將明朝收復的土地蠶食回去,還佔了不少明朝的土地。

不過,這次東籲學乖了,佔了便宜之後,嚮明朝稱臣,明朝得了面子,東籲得了實惠,這件事情就過去了。

這讓東籲國上下,自以爲了解明朝,東籲搞點小摩擦,蠶食點土地,都沒什麼問題,只要最後服軟,讓明朝得個面子,事情就能過去。

鬧一鬧,東籲反而會得到更多實惠,成了東籲人的共同認識。

東籲王現在也想服軟個軟,給明朝一個面子,不過明朝這次卻似乎鐵了心要滅了東籲。

這讓東籲王內心悲憤,“明朝欺人太甚,真當本王怕了他,他們真敢進攻,本王就讓他們都死在叢林裡。”

白莽放了句狠話,可心裡其實沒底,因爲明朝南方,也有熟悉叢林的軍隊。

這時,一名大臣卻匆匆跑進殿來,一臉欣喜道:“大王,有使者到東吁了。”

第1020章河東名門的隕落第625章鄭彩的抉擇第764章聯西抗漢第606章廢立國儲第747章桂王朱由榔第七十五章馬士英的堅持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二十章江南鼎沸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710章兵鋒之盛第647章禁軍危機第二十八章趙銘覺醒第411章守大明死戰不退第377章更無一個是男兒第249章抵達臺灣第362章水漫杭城第233章擊敗滿達海第160章天然水泥第633章軍心動搖第900章閻應元入城第746章廈門海戰第271章清軍入關第三十四章槍挑屯齊第768章以進爲退第711章河北大戰第800章騰蛟末路第683章半渡而擊第577章收割肥羊第185章重現薩爾滸第966章都得死第271章清軍入關第750章太監急第695章淮江酒肆第644章胡馬南侵第368章清軍撤軍第938章吳三桂與時間賽跑第1022章追擊吳三桂第839章收復河套第710章兵鋒之盛第296章圍剿多鐸第865章至書招降第1023章逃出嘉峪關第220章船隊北上第771章胡漢三又回來了第199章開始攻擊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954章老卒的憤怒第746章廈門海戰第1036章逆城市化第273章八閩蒙塵第788章金陵春之陣(四)第937章追擊吳三桂第1042章南洋橡膠園第609章大中華文明圈第412章破釜沉舟第997章攻破棱堡第1029章拒絕條約第385章擴軍備戰第991章薩爾滸伏擊上第540章伏擊趙雜毛第1000章軍情司在行動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710章兵鋒之盛第294章路遇伏擊第180章浙江反攻第188章博洛進退兩難第558章突出重圍下第八十三章攻杭事敗第580章國社黨存在的意義第854章有錢有糧第377章更無一個是男兒第八十一章圖窮匕見第890章將計就計第862章暗流第292章還不跟本王跑第1072章僵局第784章安慶陷落第118章大舉進攻601章英國商船第441章閣部醒醒第1051章前進達瓦里氏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760章歸降吳三桂第518章多爾袞之死中第488章兵力旅順第八十三章攻杭事敗第七十章火頭營一小兵第409章清軍突襲第641章重振雄風第546章替大帥不值第477章豪格暴斃第253章初戰受挫(爲掌門)第1044章扶持新將軍第232章四板斧第489章施琅的無奈第921章聲振九霄第271章清軍入關第622章搜捕浙黨第591章荷蘭人的戰略第749章西清軍閥
第1020章河東名門的隕落第625章鄭彩的抉擇第764章聯西抗漢第606章廢立國儲第747章桂王朱由榔第七十五章馬士英的堅持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二十章江南鼎沸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710章兵鋒之盛第647章禁軍危機第二十八章趙銘覺醒第411章守大明死戰不退第377章更無一個是男兒第249章抵達臺灣第362章水漫杭城第233章擊敗滿達海第160章天然水泥第633章軍心動搖第900章閻應元入城第746章廈門海戰第271章清軍入關第三十四章槍挑屯齊第768章以進爲退第711章河北大戰第800章騰蛟末路第683章半渡而擊第577章收割肥羊第185章重現薩爾滸第966章都得死第271章清軍入關第750章太監急第695章淮江酒肆第644章胡馬南侵第368章清軍撤軍第938章吳三桂與時間賽跑第1022章追擊吳三桂第839章收復河套第710章兵鋒之盛第296章圍剿多鐸第865章至書招降第1023章逃出嘉峪關第220章船隊北上第771章胡漢三又回來了第199章開始攻擊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954章老卒的憤怒第746章廈門海戰第1036章逆城市化第273章八閩蒙塵第788章金陵春之陣(四)第937章追擊吳三桂第1042章南洋橡膠園第609章大中華文明圈第412章破釜沉舟第997章攻破棱堡第1029章拒絕條約第385章擴軍備戰第991章薩爾滸伏擊上第540章伏擊趙雜毛第1000章軍情司在行動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710章兵鋒之盛第294章路遇伏擊第180章浙江反攻第188章博洛進退兩難第558章突出重圍下第八十三章攻杭事敗第580章國社黨存在的意義第854章有錢有糧第377章更無一個是男兒第八十一章圖窮匕見第890章將計就計第862章暗流第292章還不跟本王跑第1072章僵局第784章安慶陷落第118章大舉進攻601章英國商船第441章閣部醒醒第1051章前進達瓦里氏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760章歸降吳三桂第518章多爾袞之死中第488章兵力旅順第八十三章攻杭事敗第七十章火頭營一小兵第409章清軍突襲第641章重振雄風第546章替大帥不值第477章豪格暴斃第253章初戰受挫(爲掌門)第1044章扶持新將軍第232章四板斧第489章施琅的無奈第921章聲振九霄第271章清軍入關第622章搜捕浙黨第591章荷蘭人的戰略第749章西清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