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閩江口大海戰上

多鐸實力強大,正鴻逵並不看好浙軍,覺得以鄭軍現在的狀態,冒然參戰,或許並不能取勝,所以想要爲鄭家留點家底。

鄭聯和鄭彩支持出兵,讓鄭家內部的意見不統一,鄭鴻逵神情冷峻,目光如炬,思索一陣之後,才沉聲表態道:“夏監軍,這件事情,本侯需要找衆將商議!”

夏完淳聞語,知道鄭家人要統一內部意見,明白正鴻逵的意思,於是先行禮告退。

等夏完淳出帳後,鄭鴻逵沉着臉問鄭彩、鄭聯兩人,“如今軍中情況,你們不是不知,那多鐸兵強馬壯,就是我們鄭家爲一體時,也鬥不過多鐸,何況如今四分五裂,只有三萬無家可歸的殘軍!”

鄭彩道:“叔叔,夏監軍說的有些道理,如今存亡之秋,若是不出力,浙江若敗,我們不能久持,難以獨立支撐。浙軍若勝,必然會記恨我們,我們同樣難以生存!”

鄭聯道:“魯王現爲太子,今後的大明皇帝,我們此時投靠,必能獲得太子好感,而且咱們乘船而去,勝則上岸收復福州,敗則入海,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

鄭鴻逵沉默一陣,鄭森被圍,隆武皇帝陷入險境,他並非不想救,其實很想起兵勤王,只是他心裡明白,隆武和魯王朱以海,眼下雖然因爲抗清走到一起,但今後並非不可能沒有矛盾。

如今是皇長子還小,要是大一點,難免不會生出事端。

鄭鴻逵並不想與朱以海走得太近,不過鄭聯和鄭彩說的有理,現在是存亡之秋,不幫助浙系,他便救不出鄭森和隆武皇帝。

鄭鴻逵沉吟片刻,呼出一口濁氣,“既然你們兩個人都贊成,那就一戰吧!”

夏完淳得知鄭鴻逵同意出兵,當即派人去通知朱以海和趙銘,而他則留在金夏,負責聯絡溝通事宜。

既然決定出兵,鄭鴻逵遂即召集衆將商議,並派出人手,分赴福建各州縣,聯絡鄭家的舊部,準備配和他們的行動。

朱以海和趙銘在福建威望不夠,只有鄭家人才能號召福建,這也是趙銘要聯合金夏的一個原因。

在派遣細作深入內地之時,鄭鴻逵、鄭聯、鄭彩和夏完淳等人則緊急磋商出兵問題。

最後,鄭鴻逵決定留下一萬人守金夏,率領兩萬人馬參戰,而夏完淳提出的第一個作戰目標,便是歸降清軍的鄭軍水軍。

這讓鄭家人心裡很不是滋味,夏完淳則勸說道:“鄭家立足的根本是大海,水師爲清軍所有,諸位何以安身?”

鄭鴻逵等人聽了,沉默半響,只能沉重的點了點頭,沒有在多言。

正月十五日,上元節。

這天金夏兩島上的鄭軍士卒,匆匆用了一頓飯,便齊齊上船,準備起錨升帆,往福州而去。

鄭家不愧是東亞地區的海上霸主,鄭軍殘兵退到金夏兩島,不到三萬人,居然有上千艘海船。

當然這些海船,並非都是戰船,也不是每艘都能出海,其實有許多船隻都是無人操作,停泊於海港內。

這次出征,鄭鴻逵挑選了三百條海船,其中還有兩艘仿造西夷炮船,兩萬名水手和士卒隨行,要與清軍的海上力量決一死戰。

這時在海港內,鄭鴻逵登上旗艦觀海號,揮手喝令,“起錨升帆!”

觀海號高大的桅杆上,掛起了令旗,海港內號角聲響起,各艘海船上的水手們,紛紛起錨升帆,船隻浩浩蕩蕩的開出海港,三百餘艘戰船,乘風破浪,船帆如雲,迎着初生的太陽向東,陽光給船隊上了一層金色,船尾的航跡泛着金光,甚爲壯觀。

正月十八日,閩江口,馬祖列島官塘山島北面海灣內。

浙江水師指揮使郭忠站在舵樓上,遠眺南方海面,等待鄭軍消息傳來。

多鐸知道趙銘水師厲害,發兵連江時,便考慮到明軍會突襲福州,斷他後路,所以留下一萬清軍,兩萬鄭軍海船四百餘艘,佈防福州和閩江口。

同對待鄭軍步軍不同,多鐸對於投降的鄭軍水軍,其實還很優待,保證了他們的糧食和物資供給,對於投降將領也是大家籠絡。

現在多鐸在連江,郭忠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多鐸陷在連江後,率領船隊突襲閩江口,剿滅清軍水師,然後切斷多鐸糧道。

此時,明軍水師在馬祖列島,已經泊船十餘天,而金夏島的鄭軍還沒有趕來,讓郭忠有些擔心。

如果清軍水師發現,明軍水師蹤跡,做好了準備,又或是金夏的鄭鴻逵不來,那這一戰就將是一場惡戰。

“指揮使!”忽然一聲吆喝,顧三麻子從一條小船上順着船梯,登上鎮海號旗艦。

明軍水師一部,還在圍困雞籠的西班牙人,這次參戰水師原本只有兩艘炮艦,但是趙銘感到力量不足,又將顧三麻子調來。

四艘炮艦,二十餘艘大型福船,共計約三千水軍,藏在馬祖列島。

郭忠回頭看見顧三麻子,只見他形色匆匆,神情肅穆,心頭立時一動,挑眉問道:“老顧,是鄭鴻逵出兵呢?”

“出了!”顧三麻子竄上舵樓,喘着大氣,大聲說道:“夏監軍送來信息,定虜侯已經於十五日,率領兩萬水師出發了。”

有兩萬鄭軍水軍助戰,明軍水師兵力和戰船,便超過了清軍水師,機會便來了。

這一戰,關係到連江戰役的勝敗,同時也關係着天下局勢的走向,明軍能否在丟失福建之後,力挽狂瀾,穩定局面,防止局勢繼續惡化,就看這一戰了。

郭忠一拳砸在舵樓上,臉上露出激動和振奮之色,大聲說道:“老顧,這一戰,必勝!”

顧三麻子鄭重點頭,附和道:“對,大明不會亡,咱們必勝!”

當下,旗艦令旗掛起,沉寂多日的明軍各條戰船都沸騰起來,水手們衝出船艙,來到甲板上,巨大的船錨被拉起,鐵鏈摩擦着甲板,咯咯直響,船帆被升起,遮蔽天日,三千水軍不到一刻鐘,便準備完畢。

郭忠遂即下令,“傳令各船,兵發閩江口,引誘清軍水師出戰!”

船隊揚起滿帆,浩浩蕩蕩的離開海港,直接衝向西北方向。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下午送媳婦出門,晚上十二點前更新。)

第三十二章達成協議第535章負隅頑抗第122章海洋理念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689章聯絡江北第331章軍火生意第657章舊江口撤退第254章存在差距第139章鄭芝龍會見清使第516章議政王大臣會議第931章東洲殖民地第753章福臨末路中第536章進攻兇猛第648章趙銘叫停第422章濟爾哈朗第121章火器工坊第423章常州告急第一零九章朱聿鍵的困境第227章訓斥滿達海第432章質疑多爾袞的路線第341章負隅頑抗第931章東洲殖民地第五十九章清軍炸營第九十章富陽阻擊第389章恢復工商第301章救援隆武第1028章進入印度第869章入城安撫第1025章糧荒第117章浙東危機第117章浙東危機第940章滎陽合戰上第154章滅明戰略第167章錢不錢無所謂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907章滿人不想做奴才第723章安置百姓第123章夏完淳第847章股價大戰第561章戰後格局第643章絕不能撤第962章又沒錢了第328章籌備博覽會第921章聲振九霄第428章胡虜易與耳第606章廢立國儲第400章常州之戰第950章送走朱由榔第612章呂宋海戰中第743章收取福建第四十九章胡爲宗慷慨相助第283章擊退鄭軍第801章傅上瑞投清第450章聖旨到來第781章李成棟又叛變了第716章席捲河北第四十六章趙博安八字方略第997章攻破棱堡第272章爭奪福建第379章裡應外合第451章東海總督第1010章相遇第六章僥倖逃離第1037章新世界與舊世界第443章收拾殘局第472章急往馳援第五十一章李成棟被逼反正第541章深夜進軍第291章八旗進攻第320章荷蘭人壓價第521章政變上第二十章江南鼎沸第822章我是集權派第566章下南洋第662章建藩立國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1069章仰光海戰(三)第657章舊江口撤退第553章君心難測第175章兼併舟山第730章羣雄逐鹿第352章方士衍慘死第337章臉上無光第四十一章伏清軍趙銘識爲宗第428章胡虜易與耳第795章金陵春之陣十一第948章人心散了第743章收取福建第412章破釜沉舟第一章煉獄模式第808章換個皇帝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940章滎陽合戰上第532章朱以海的心思第844章江浙紳商第611章呂宋海戰上第743章收取福建第八十二章魯王君臣第526章光復武昌
第三十二章達成協議第535章負隅頑抗第122章海洋理念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689章聯絡江北第331章軍火生意第657章舊江口撤退第254章存在差距第139章鄭芝龍會見清使第516章議政王大臣會議第931章東洲殖民地第753章福臨末路中第536章進攻兇猛第648章趙銘叫停第422章濟爾哈朗第121章火器工坊第423章常州告急第一零九章朱聿鍵的困境第227章訓斥滿達海第432章質疑多爾袞的路線第341章負隅頑抗第931章東洲殖民地第五十九章清軍炸營第九十章富陽阻擊第389章恢復工商第301章救援隆武第1028章進入印度第869章入城安撫第1025章糧荒第117章浙東危機第117章浙東危機第940章滎陽合戰上第154章滅明戰略第167章錢不錢無所謂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907章滿人不想做奴才第723章安置百姓第123章夏完淳第847章股價大戰第561章戰後格局第643章絕不能撤第962章又沒錢了第328章籌備博覽會第921章聲振九霄第428章胡虜易與耳第606章廢立國儲第400章常州之戰第950章送走朱由榔第612章呂宋海戰中第743章收取福建第四十九章胡爲宗慷慨相助第283章擊退鄭軍第801章傅上瑞投清第450章聖旨到來第781章李成棟又叛變了第716章席捲河北第四十六章趙博安八字方略第997章攻破棱堡第272章爭奪福建第379章裡應外合第451章東海總督第1010章相遇第六章僥倖逃離第1037章新世界與舊世界第443章收拾殘局第472章急往馳援第五十一章李成棟被逼反正第541章深夜進軍第291章八旗進攻第320章荷蘭人壓價第521章政變上第二十章江南鼎沸第822章我是集權派第566章下南洋第662章建藩立國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1069章仰光海戰(三)第657章舊江口撤退第553章君心難測第175章兼併舟山第730章羣雄逐鹿第352章方士衍慘死第337章臉上無光第四十一章伏清軍趙銘識爲宗第428章胡虜易與耳第795章金陵春之陣十一第948章人心散了第743章收取福建第412章破釜沉舟第一章煉獄模式第808章換個皇帝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940章滎陽合戰上第532章朱以海的心思第844章江浙紳商第611章呂宋海戰上第743章收取福建第八十二章魯王君臣第526章光復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