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進入印度

吳三桂的軍隊,沿着開伯爾山口,快速的推進。

前面騎兵伺候四出,爲大軍張目,騎兵不時勒馬駐立,查看山谷兩側光禿禿的紅土山峰。

這裡地形險峻,不過山坡上缺少植被,卻也使得斥候一目瞭然,並未發現莫臥兒帝國的軍隊。

這時,騎在戰馬上,密密麻麻的披甲騎兵,綿延十餘里,大軍從山谷穿行而過,畫面頗爲壯觀。

這樣險要的地形,只要一道關牆,就能擋住大軍前進的通道。

吳三桂騎在戰馬上,一邊感嘆山谷的險峻,一邊擔心突然殺出一股敵軍。

雖說孫可望說,莫臥兒人沒有在山谷駐軍,但是對吳三桂和周軍衆將而言,只要是稍微有些軍事常識,就不可能放棄這個兵家必爭之地,他們始終不放心。

“君上知道莫臥兒開國太祖,率領多少兵馬,就征服了天竺西北部嗎?”孫可望見吳三桂精神緊繃,微笑道。

吳三桂微微搖頭,“從地圖來看,這天竺不小,版圖接近關內大小,怎麼也得十萬大軍吧。”

滿洲入關時,十八萬大軍,在加上他五萬關寧軍,共計二十多萬人,險些征服明朝。

孫可望說這個印度很好征服,但吳三桂估摸着,怎麼也得十萬起步吧。

孫可望搖搖頭,笑道:“一萬二千帖木兒騎兵。”

“一萬二千人,就建立了莫臥兒?”吳三桂挑眉道。

孫可望繼續道:“臣在給君上說一件唐朝時的趣事吧!”

吳三桂和衆多周將都豎起了耳朵,吳三桂道:“難道唐朝也征服過天竺,寡人怎麼沒聽說過。”

“唐朝並未派兵,乃是唐朝所派出的使者王玄策,借唐朝之名,滅了天竺一國。可謂是一人滅一國!”孫可望道。

“一人滅一國?”吳三桂和衆多周將都不太相信,感覺太玄乎了。

孫可望道:“唐貞觀十五年,中天竺派遣使者來唐,唐太宗異常高興,可隨後幾年,卻沒了中天竺的消息,於是在貞觀二十一年,唐太宗以王玄策爲正使前往天竺。王玄策到了中天竺後,才知道中天竺之所以停止朝貢,乃是新國王阿羅那順政變,奪取了政權,所以才斷了與唐朝的聯繫。這個阿羅那順,異常自大,不僅沒有迎接唐使,還派軍攻擊使團,搶劫了使團的財物,整個使團只有王玄策和蔣師仁逃到了吐蕃。”

孫可望見吳三桂等人都被吸引,遂即繼續說道:“當時吐蕃與唐朝交好,僥倖逃生的王玄策很是憤怒,便向吐蕃借兵一千,而後又發檄文從泥婆羅徵招七千兵馬,便浩浩蕩蕩殺向中天竺,三戰大敗阿羅那順,俘虜數萬,降五百餘城,威震異域,使得天竺震驚。貞觀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把俘獲的阿羅那順及王妃、子等,俘虜的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二萬餘送到長安獻俘。唐太宗封王玄策爲朝散大夫。這些並非臣瞎編,而是有古書爲證!”

衆多周將聽後,感到震驚。

吳三桂感慨道:“漢唐之際,我漢家兒郎的血氣,非我們能比啊!”

這時,一騎風馳而來,於馬上抱拳道:“君上,往前二十里,就是山谷出口。”

吳三桂問道:“可有莫臥兒兵馬設防?”

“一路並未發現有兵馬防禦!”斥候抱拳回稟。

吳三桂聞語,大笑起來,他昂然於馬背上,豪情萬丈的揮拳,“傳令大軍,加速行軍,隨寡人征服天竺。”

聽了孫可望說的故事後,吳三桂和衆多周將,豪情大漲,都來了精神。

山谷中軍官大聲吆喝,騎兵們加快速度,馬蹄噠噠的奔馳向前。

天黑時分,兩萬周軍終於穿過興都庫什山脈,從開伯爾山口走了出來。

這時,吳三桂駐馬大纛旗下,前方變成一望無際的河谷平原。

“君上,從地圖上看,前方不遠處,就是莫臥兒的白沙瓦城,大軍可奪下此城,作爲前進的據點。”孫可望看了看地圖,擡頭道。

吳三桂聞語拔出戰刀,向前一指,朗聲喝令,“殺過去,血洗白沙瓦。”

吳三桂決定,照搬當年皇太極入關的策略,對莫臥兒帝國進行血腥的屠殺和殘酷的劫掠,以達到威懾印度人,並消耗莫臥兒國力的目的。

在不斷的侵略和劫掠之後,待莫臥兒實力衰退,再蠶食鯨吞,奪取天竺之地,登基稱帝。

白沙瓦是莫臥兒邊境上的一座小城,大概只有六千人居住於此,並沒有城牆,就是一個大些的村鎮。

夜幕降臨,白沙瓦一片寧靜,城市外圍賤民居住的棚戶區一片漆黑,只有中間高種姓貴族的院子還點着燈火。

這時,密密麻麻的賤民窟中,賤民們早就入睡,沒有察覺到,數裡外,吳三桂率領兩萬騎兵,殺氣騰騰的奔馳而來。

周軍騎兵挺起馬槊,舉起火槍,像是一羣餓狼撲向城市。

騎兵在接近城市時,分成數股,從四面八方圍住城池,吳三桂拔出戰刀,咆哮着怒吼道:“殺!”

兩萬周軍騎兵,嘯叫着撲向城市,準備發動血腥的屠殺,搶個盆滿鉢滿。

騎兵衝入城市,舉起戰刀,卻沒有一人反抗,低矮的棚戶中,瘦弱的印度賤民,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周軍騎兵翻身下馬,闖入賤民家中,準備搶劫一番,卻發現賤民家中比乞丐還窮。

這讓周軍騎兵大失所望,急忙向城中涌去,將數座大宅圍得水泄不通。

大宅內的印度人,與黑瘦的賤民不同,膚色比較白皙,女人也是前凸後翹,周軍用木頭撞開大門,一擁而入,將裡面的男人全部砍死,然後便開始搶劫裡面的財物,姦污宅子內的婦女。

關寧軍,壓抑許久的獸性,在這一刻又釋放出來,到處都是一副悽慘的場景。

幾日後,莫臥兒帝國德里城。

帝國皇帝奧朗則布大汗,正在奢靡的王宮內,欣賞着妖豔的歌姬,露着肚臍,扭動腰肢跳舞,一名侍衛匆匆走上前,來到大汗身邊,附耳一陣低語。

奧朗則布有些不敢置信的看了侍衛一眼,得到侍衛肯定的眼神後,頓時勃然大怒;“該死,他們這是找死!”

(晚上十一點還有一章)

第860章冊封吳三桂第840章蒙古八旗第145章風氣湖廣第879章攻城作業第466章接管朝鮮第1055章明輪船試航第980章被追哭了第462章攻佔江華島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一零六章分頭行動第453章組建幕府第859章暗示孫可望第252章打上門來第927章金陵冬之陣下第143章人心思漢第946章合冰了第703章政變下第791章金陵春之陣(七)第577章收割肥羊第888章緩兵之計第1042章南洋橡膠園第583章程璧歸航第430章攻擊受挫第638章兵貴神速第511章暗殺多爾袞第913章共討國賊第642章何騰蛟慌了第219章不犯錯誤第517章密議第299章國士無雙第966章都得死第412章破釜沉舟第113章誣陷第199章開始攻擊第793章金陵春之陣九第346章馬光輝投降第331章軍火生意第一百章抗清低潮第339章出兵響應第1108章重塑理想第1013章細作稟報第五章神秘黑衣人第三章好爲人師第391章正藍旗首戰第三章好爲人師第963章王鐸效應第六章僥倖逃離第452章變相科舉第326章說服德川家上第179章湖廣大敗第370章攔截清軍第231章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466章接管朝鮮第五十二章尼堪被擒第849章併購錢氏織業第965章西方山寨貨帶來的危機第1102章惠民政策第925章金陵冬之陣上第578章南進北進戰略第981章老毛子來了第232章四板斧第961章更大的危機第407章何騰蛟北伐第296章圍剿多鐸第451章東海總督第761章咸陽立朝第272章爭奪福建第1078章一灘爛泥第573章尋找航路第154章滅明戰略第903章圍困鎖城第1063章援助東籲第942章滎陽合戰下第十三章委以重任第220章船隊北上第153章崇明種田下第244章糧食缺口第301章救援隆武第470碧蹄館伏擊第809章武昌歸降第486章渡海援遼第234章多鐸撤軍第四十一章伏清軍趙銘識爲宗第980章被追哭了第569章路遇阻攔第1111章日本使者第573章尋找航路第166章聽說你要找人打我第258章準備就緒第769章定國撤軍第993章威服羣胡第249章抵達臺灣第一百零一章返回金塘島第875章兵臨北京第127章剎住降清之風第990章傾族之力第1091章讓大明再次偉大第364章佈告天下第915章攘外安內?第1055章明輪船試航
第860章冊封吳三桂第840章蒙古八旗第145章風氣湖廣第879章攻城作業第466章接管朝鮮第1055章明輪船試航第980章被追哭了第462章攻佔江華島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一零六章分頭行動第453章組建幕府第859章暗示孫可望第252章打上門來第927章金陵冬之陣下第143章人心思漢第946章合冰了第703章政變下第791章金陵春之陣(七)第577章收割肥羊第888章緩兵之計第1042章南洋橡膠園第583章程璧歸航第430章攻擊受挫第638章兵貴神速第511章暗殺多爾袞第913章共討國賊第642章何騰蛟慌了第219章不犯錯誤第517章密議第299章國士無雙第966章都得死第412章破釜沉舟第113章誣陷第199章開始攻擊第793章金陵春之陣九第346章馬光輝投降第331章軍火生意第一百章抗清低潮第339章出兵響應第1108章重塑理想第1013章細作稟報第五章神秘黑衣人第三章好爲人師第391章正藍旗首戰第三章好爲人師第963章王鐸效應第六章僥倖逃離第452章變相科舉第326章說服德川家上第179章湖廣大敗第370章攔截清軍第231章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466章接管朝鮮第五十二章尼堪被擒第849章併購錢氏織業第965章西方山寨貨帶來的危機第1102章惠民政策第925章金陵冬之陣上第578章南進北進戰略第981章老毛子來了第232章四板斧第961章更大的危機第407章何騰蛟北伐第296章圍剿多鐸第451章東海總督第761章咸陽立朝第272章爭奪福建第1078章一灘爛泥第573章尋找航路第154章滅明戰略第903章圍困鎖城第1063章援助東籲第942章滎陽合戰下第十三章委以重任第220章船隊北上第153章崇明種田下第244章糧食缺口第301章救援隆武第470碧蹄館伏擊第809章武昌歸降第486章渡海援遼第234章多鐸撤軍第四十一章伏清軍趙銘識爲宗第980章被追哭了第569章路遇阻攔第1111章日本使者第573章尋找航路第166章聽說你要找人打我第258章準備就緒第769章定國撤軍第993章威服羣胡第249章抵達臺灣第一百零一章返回金塘島第875章兵臨北京第127章剎住降清之風第990章傾族之力第1091章讓大明再次偉大第364章佈告天下第915章攘外安內?第1055章明輪船試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