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小六部

趙銘將寧波各地捋了一遍,裹挾大批人員和物資上島。

他留一些物資,給予繼續留在浙東抗清的義軍,對餘大部分選擇臣服滿清的百姓和士紳,則並沒有手下留情。

他們之中,或許絕大多數人,都只是想活命而已,並未想過幫助清軍,但只要他們臣服,給滿清交糧納稅,服徭役,其實就是變相的支持清軍。

八月底,趙銘回到了舟山島,並未急着立刻出擊。

這次浙西之戰,趙銘雖然打贏,但是人馬卻也需要休整。

這一是因爲他繳獲了大批物資、兵器,軍隊需要換裝,二是他人馬再次擴張,需要進行整編,三是,要將浙江都指揮使司的職能完善起來,結束他這一系人馬的混亂。

金華之役,趙銘出力很大,又未分得地盤,因此在分配繳獲時,朱以海便多給了趙銘一些器械和馬匹。

趙銘索要之物,主要是鳥銃、弓箭和盔甲,另外還分得馬匹八千匹。

這些東西給了趙銘後,足夠他將屬下人馬進行換裝整編,準備至少編練出一支兩萬人的強軍。

金塘島,官廳內。

趙銘坐在桌案後,陳於階站着稟報,“大帥,卑職對繳獲之物,進行了清點。衣甲直接能用的,大概只有三千件,剩下的大多有所破損,鳥銃則只選出兩千杆,有三千杆需要回爐重練。”

趙銘對自己的軍隊,進行了思考,眼下戰爭頻繁,士卒消耗巨大,練兵的方向,只能選擇比較容易編練的兵種來練。

選擇兵種一是要容易訓練,二是裝備儘量簡單,統一制式,便於補充,三是必須要廉價,經得起消耗。

這麼篩選下來,趙銘準備選擇火槍手和長矛手,另外再配合一些騎兵和炮隊。

此時,火槍的性能,其實很多時候比不過弓箭,而火槍之所以逐漸取代弓箭,其實是因爲他廉價,訓練起來簡單。

一把上好步弓製作出來,需要大半年的時間,甚至更久,一杆火槍卻只要一個月的時間,一名弓手訓練需要兩到三年,火槍手只要三個月,就能拉上戰場。

另外鉛彈的製造,也比箭矢容易許多,士卒行軍途中,點了篝火自己就可以製造,工坊用模具生產,那就更加輕鬆了。

長矛手的訓練,所需要的時間,同樣比較短,只需要半年,然後打幾次仗,就能成爲精銳的士兵。

因此趙銘選擇,把火槍兵和長矛手,做爲軍中主力,這兩個兵種,十分適合暴兵。

不過,趙銘也並非是將全部的士卒,都變成火槍手和長矛手,事實上,他還準備保留相當一部分軍隊,訓練弓箭、刀盾,以及鴛鴦陣。

這部分軍隊,將以旗隊,以局爲單位,乘船去襲擾沿海地區。

大戰中繳獲的兵力,多半都有損傷,趙銘微微頷首,“將能用的器械裝備下去,剩下的能修補就修補,不能修的全部回爐!”

陳於階抱拳行禮,“卑職明白!”

趙銘點了點頭,“以後軍中,重點製造火槍和長矛,另外對於火槍,本帥有個想法!”

陳於階好奇道:“還請大帥指點!”

趙銘道:“本帥觀察,士卒在使用火槍時,裝填十分麻煩,就想着陳主事,能不能製造一種紙筒,將火藥和彈藥事先裝好,等士卒們使用時,便能咬破後直接使用。”

明朝火槍的定裝火藥,早就有了,戚繼光時,是每個士卒身上,帶上十多個裝好了火藥的竹筒,使用時將火藥倒出來即可。

趙銘這個建議,比用竹筒又更進一步。

陳於階聞語後,想了想,不敢保證,只是抱拳道:“卑職找工匠試一試,造出樣品後,呈給大帥。”

趙銘微微頷首,“那好,你儘快去辦!”

這個計劃能成,趙銘變能流水般訓練一批批的火槍兵,再配合定裝火藥,清軍就算再能打,老子一批批的上,堆也堆死滿清。

想到這裡,趙銘心頭不禁燃起一股豪情。

在交代完器械之事後,趙銘遂即召集主要骨幹,來商議事情。

明朝的衛所繫體中,都指揮使司,相當於大軍區,有相當的獨立性,自給自足,儼如獨立王國。

一般而言,都指揮司,有都指揮使一人,正二品,都指揮同知兩人,從二品,都指揮僉事四人,正三品。

此外還有經歷司經歷,正六品,都事,正七品,斷事司斷事,正六品,副斷事,正七品,司獄司司獄,從九品。

衛所因爲自己自足,自己繳稅,自己管理軍戶,完全獨立於地方,軍籍、納稅、司法斷事,都是內部解決,只有與地方有矛盾時,才上報,由巡撫、總督來決斷。

這個體系之下,趙銘稍做變通,就能弄個小朝廷出來。

官廳內,趙銘坐在中堂,他是都指揮使,負責統領司事,掌握全局,兩側則坐着一衆屬下,有老人,也有剛投靠過來之人。

這時趙銘掃視衆人一眼,各人都是端坐,側首注視着趙銘。

“諸位,如今都指揮使司,實力日漸壯大,不過職能卻十分混亂,今日本帥便給諸位來個具體的劃分,以便行政運作!”趙銘說了一句,遂即看向馬士鰲道:“馬先生,你爲兵備同知,可招募幕僚,掌管軍隊訓練、選用武官及兵籍、軍械等。”

按着趙銘的意識,馬士鰲便等於,掌管一個小兵部。

馬士鰲對此並不意外,只是抱拳,“卑職領命!”

趙銘遂即對陳名遇道:“陳先生,你爲屯戶同知,同樣招募幕僚,掌管屯戶戶籍,以及田地、賦稅、俸餉等一切財政事宜。”

陳明遇起身行禮,“卑職領命!”

趙銘繼續道:“陳主事、馮御史、戴給諫、徐給諫,你們雖不是我浙江都指揮使司的官員,不過本帥已經向朝廷舉薦你們四位,爲都指揮使司僉事。”

陳於階、馮京第、戴之俊、徐孚遠,都是朝廷冊封過的官員,他們有的是趙銘從魯王那裡借來,有的則是在浙東打游擊,投靠了趙銘。

四人聽了趙銘的話,齊齊起身抱拳,“卑職等人謝大帥提攜。”

趙銘遂即道:“陳主事爲工科僉事,主管兵器鑄造,管理匠人,以及採礦、築堡、造船諸事。馮御史爲刑科僉事,負責審理屯戶刑名案件。戴給諫爲禮科僉事,負則管理祭祀,以及在各衛所開辦官學。徐給諫爲吏科僉事,負責管理文職,考覈官員!”

四人聽了趙銘的話,有些不敢相信,愣了一下後,再次行禮,“卑職等人領命,大帥放心,我等一定會盡忠盡職,將大帥吩咐之事辦好!”

趙銘聞語,滿意頷首,這樣一來,他便將兩個同知,四個僉事,變相成了一個小六部,足夠行政上的運轉。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更遲了點。)

第1070章仰光海戰(完)第454章再下西洋第471章利在速決第524章滿清危機第270章博安甚騷第799章隆武駕崩第829章國有企業第963章王鐸效應第681章死裡逃生第578章南進北進戰略第325章幕府插手第164章金塘島危機第168章荷蘭艦隊第177章臨近夏收第909章展示實力第772章驚惶失措第477章豪格暴斃第118章大舉進攻第300章光復福建第663章登壇拜將第937章追擊吳三桂第626章發兵杭州第691章抵達遼東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635章吳越王第543章生死激戰第981章老毛子來了第214章整編髮餉第993章威服羣胡第1022章追擊吳三桂第610章教化四夷第779章視察澳門第1029章拒絕條約第383章千里送人頭第237章游擊戰第1008章五路伐周第902章兵臨南京第637章洪承疇復起第918章夜襲得手第1024章君上不會當真了吧第792章金陵春之陣(八)第644章胡馬南侵第228章誰急打誰第569章路遇阻攔第980章被追哭了第479章倒睿聯盟第299章國士無雙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896章最後的晚餐第295章三面突進第211章圍剿義軍第六十五章舟山羣島第949章調整國策第690章殿下太天真了第133章激烈搏殺第165章宣旨使者第661章返回蘇州第456章再次北上第九十六章怎麼又是這廝第884章朱由榔的痛苦生活第455章北進戰略第618章臼炮轟擊第265章福建危機第619章攻陷馬尼拉第246章臺北衝突(爲了掌門)第236章海禁、造船、招撫第996章開始表演第877章例行招降第七十七章緊急軍情第555章出賣趙銘第289章清軍水師覆滅第314章介紹世界第412章破釜沉舟第753章福臨末路中第691章抵達遼東第195章金華陷落第1061章瞞天過海第143章人心思漢第769章定國撤軍第304章何長庚成仁第四十四章胡爲宗島上授藝第637章洪承疇復起第263章兵臨雞籠第七十五章馬士英的堅持第351章馬某豈會背叛大清第410章堵胤錫兵變第470碧蹄館伏擊第328章籌備博覽會第四十四章胡爲宗島上授藝第一百章抗清低潮第182章四明山義軍第529章問計洪承疇第158章小趙這個人還是不錯的第903章圍困鎖城第258章準備就緒第530章齊聚杭州第437章鬧餉第285章聯絡鄭鴻逵第792章金陵春之陣(八)第八十章魯王危機
第1070章仰光海戰(完)第454章再下西洋第471章利在速決第524章滿清危機第270章博安甚騷第799章隆武駕崩第829章國有企業第963章王鐸效應第681章死裡逃生第578章南進北進戰略第325章幕府插手第164章金塘島危機第168章荷蘭艦隊第177章臨近夏收第909章展示實力第772章驚惶失措第477章豪格暴斃第118章大舉進攻第300章光復福建第663章登壇拜將第937章追擊吳三桂第626章發兵杭州第691章抵達遼東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635章吳越王第543章生死激戰第981章老毛子來了第214章整編髮餉第993章威服羣胡第1022章追擊吳三桂第610章教化四夷第779章視察澳門第1029章拒絕條約第383章千里送人頭第237章游擊戰第1008章五路伐周第902章兵臨南京第637章洪承疇復起第918章夜襲得手第1024章君上不會當真了吧第792章金陵春之陣(八)第644章胡馬南侵第228章誰急打誰第569章路遇阻攔第980章被追哭了第479章倒睿聯盟第299章國士無雙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896章最後的晚餐第295章三面突進第211章圍剿義軍第六十五章舟山羣島第949章調整國策第690章殿下太天真了第133章激烈搏殺第165章宣旨使者第661章返回蘇州第456章再次北上第九十六章怎麼又是這廝第884章朱由榔的痛苦生活第455章北進戰略第618章臼炮轟擊第265章福建危機第619章攻陷馬尼拉第246章臺北衝突(爲了掌門)第236章海禁、造船、招撫第996章開始表演第877章例行招降第七十七章緊急軍情第555章出賣趙銘第289章清軍水師覆滅第314章介紹世界第412章破釜沉舟第753章福臨末路中第691章抵達遼東第195章金華陷落第1061章瞞天過海第143章人心思漢第769章定國撤軍第304章何長庚成仁第四十四章胡爲宗島上授藝第637章洪承疇復起第263章兵臨雞籠第七十五章馬士英的堅持第351章馬某豈會背叛大清第410章堵胤錫兵變第470碧蹄館伏擊第328章籌備博覽會第四十四章胡爲宗島上授藝第一百章抗清低潮第182章四明山義軍第529章問計洪承疇第158章小趙這個人還是不錯的第903章圍困鎖城第258章準備就緒第530章齊聚杭州第437章鬧餉第285章聯絡鄭鴻逵第792章金陵春之陣(八)第八十章魯王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