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滿清危機

錢謙益的話,令趙銘心頭一驚。

多爾袞墜亡,這個消息,令他感到有些意外。

雖說歷史上多爾滾,便是出獵墜亡,但如今軌跡早已改變,沒想到多爾滾的居然還是這個結局。

這件事情似乎有些巧了,難道說是其中有什麼必然性。

趙銘將多爾滾視爲主要對手之一,現在明清之爭勝負尚未分出,他的對手卻忽然死了,讓趙銘有些不太適應。

他一直覺得,多爾滾該死在他的手中,甚至需要親手斬殺此賊,才能一解心頭之恨,卻不想多爾滾就這麼沒了。

這些年來,趙銘已經習慣了與多爾滾過招,現在滿清要中場換人,換上一個陌生的對手,讓趙銘有些不太習慣,摸不清滿清的底細。

歷史上多爾滾的死因,就有些存疑,可能是死於滿清的內部鬥爭,現在趙銘聽到這個消息,內心同樣懷疑,不禁問道:“怎麼一回事,多爾滾的死是意外,還是滿清內部傾軋?”

科爾沁蒙古騎兵,奪下瀋陽後,趙銘因爲糧草不濟,補給不便,率領十餘萬聯軍,撤出了遼河平原,大軍一部退入朝鮮,一部退到遼東半島。

此時,蒙古騎兵不敢冒然進攻朝鮮和遼東,而趙銘物資消耗巨大,也沒有實力,繼續作戰,所以在留下謝遷、俞國望等將之後,趙銘便領着唐通等降將,從朝鮮渡海返回江東。

因此趙銘對於多爾滾墜亡一事,並不清楚,沒有得到消息。

黃宗羲立時道:“總理,卑職以爲這並非一場意外,而是建奴內部的傾軋!”

趙銘挑眉道:“何以見得?”

黃宗羲沉聲道:“因爲江西的勒克德渾忽然撤軍北上!”

趙銘有些疑惑,錢謙益遂即解釋道:“勒克德渾乃是代善之孫,兩紅旗的人,他忽然撤軍北上,不久之後,北方就有消息傳來,說多爾滾墜馬而亡。這個勒克德渾,顯然是事先就得到了消息,所以才提前撤兵北上爭權,因此這必定是滿清內部傾軋。”

趙銘微微頷首,問道:“朝廷在楚贛大捷,與勒克德渾撤軍,是否有關係?”

“總理英明!”黃宗羲道:“勒克德渾自南昌北上後,將江西防務,交給了滿清江西提督金聲桓,但金聲桓只是稍作抵抗,便向唐王和兵臨南昌城下的鄭成功投降了。”

金聲桓原來是左良玉的部將,隨左夢庚一起投降滿清,此後爲滿清出力,以一己之力,打下大半個江西。

趙銘聽說金聲桓反正,便知道滿清在楚贛的佈局,估計是全被破壞了。

歷史上金聲桓在南昌反正,給了滿清造成極大的麻煩,清軍調集精銳,圍攻大半年才平定金聲桓。

如今,明朝的力量要遠遠強於歷史上,金聲桓忽然投降,滿清在江西的防禦,便徹底崩壞了。

黃宗羲繼續說道:“勒克德渾撤走,金聲桓投降,江西全境被朝廷光復,九江黃州一帶的尚可喜,見事不妙,撤到長江之北,而唐王和鄭成功則以金聲桓爲先鋒,逆江而上,下九江,取黃州,與朝廷大軍會師於武昌城下。如今朝廷二三十萬大軍,將武昌圍困,拼命攻打,孔有德被困城中,想要突圍都沒有可能,朝廷光復楚贛,已是定局。這次朝廷能在楚贛迅速打開局面,確實是因爲勒克德渾北返,而引發的連鎖反應。”

趙銘聽他這麼說,便明白了整個事情的脈絡。

滿清內部發聲傾軋,倒多爾滾派,爲了對付多爾滾,暗中調集兵力北返,以抗衡北京的兩白旗,而勒克德渾撤兵,又引發了金聲桓反正,使得隆武朝廷,一下在楚贛打開了局面。

趙銘道:“武昌城中,孔有德之兵,頂多四萬人。現在被湖廣和江西之衆圍困,而唯一的援軍尚可喜,又渡江北逃,那麼武昌遲早會被朝廷拿下,屆時皇帝和朝廷,定然聲威大振!”

“總理說的不錯!太子這邊見朝廷將下武昌,擔心朝廷光復楚贛之後,立刻建瓴而下,謀取金陵,所以想在朝廷出兵之前,奪取光復南都之功!”錢謙益沉聲說道。

黃宗羲道:“當初陛下封魯王殿下爲國儲,一是因爲陛下受制於鄭芝龍,地位不穩,二是,抗清大局艱難,所以才封魯王殿下爲國儲,以便團結唐魯兩系,共同抗擊清軍。如今,陛下已經擺脫鄭芝龍,朝廷在湖廣也站穩腳跟,且陛下威望漸盛,加之皇長子出生,朝廷那邊便有了,廢掉國儲,另立太子的聲音。這讓儲君那邊有些不安,所以想要趁着滿清內部傾軋,加上朝廷還在圍攻武昌的機會,提前光復南京。如此,國儲有光復南都之功,地位便無可動搖了。”

趙銘聽兩人說辭,基本理解了現今局勢。

趙銘思索片刻,沉聲道:“咱們浙系收復浙江後,兵馬休整已經超過兩年。儲君想要此時收復南京,確實是一個難得的時機。”

這兩年來,趙銘雖在征戰,可是浙系主力,包括東海鎮的決大多數兵力,其實都在養精蓄銳。

現在滿清內部傾軋,多爾滾墜馬而亡,清廷內部必然重新洗牌,精力被牽制在權利的重新分配之中,無暇顧及南方,確實是明軍大舉反攻的絕佳時機。

現在朝廷圍攻武昌,若是浙系趁此良機,收復南京,殲滅滿清在楚贛和江南的主力,那滿清距離崩潰,便不遠了。

因此雖說趙銘剛剛從關外戰場退下來,但只要朱以海想要趁此機會,發起光復金陵之戰,趙銘肯定要支持。

趙銘看向兩人,問道:“我不在江東這段時間,神策軍的訓練,藩府的軍械儲備如何,可否進行一場大戰?”

錢謙益顯然是支持浙軍發起收復金陵之役,“總理放心,新軍訓練兩年,可堪一用,華興公司鑄造的槍炮,也足夠發起一場大戰!”

趙銘聞語頷首,嚴肅道:“既然如此,那本帥就去一趟杭州,與儲君商議,趁着滿清內亂,要他們的命!哼,多爾滾死了,本帥到要看看,滿清怎麼化解眼下的危機!”

第834章國資委第366章驚聞噩耗第437章鬧餉第832章都來了第426章趙雜毛來了第475章收降李本深第619章攻陷馬尼拉第977章會師破關第731章移民南洋第160章天然水泥第920章驅民出城第876章又吹一遍江北之戰第603章出兵呂宋第118章大舉進攻第902章兵臨南京第156章老巢被佔第788章金陵春之陣(四)第710章兵鋒之盛第816章信仰崩塌第560章負氣撤軍第十二章城中暗流第941章滎陽合戰中第162章有海盜第136章剮田雄第836章官紳勾結第476章天意如此第446章臣亦天下之主也第1099章德里之變第482章耍流氓第1070章仰光海戰(完)第1023章逃出嘉峪關第623章被困城中第414章生死激戰第218章臺灣格局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702章政變中第847章股價大戰第283章擊退鄭軍第二十四章突圍求援第794章金陵春之陣十第1080章失去信心第653章闖宮第363章攻陷杭州第995章天造地設的戲臺子第831章宋應星第1008章五路伐周第792章金陵春之陣(八)第986章像極了蒙古帝國的沙俄第925章金陵冬之陣上第1032章緊急求和第949章調整國策第218章臺灣格局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198章缺少人才第392章大員密探第158章小趙這個人還是不錯的第八十五章防線缺口第539章孤軍深入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827章視察松江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928章朱明落幕第378章重組東林第797章金陵春之陣(完)第655章仇恨的種子第八十五章防線缺口第454章再下西洋第1027章開伯爾山口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381章王師進城第799章隆武駕崩第839章收復河套第620章盆滿鉢滿第351章馬某豈會背叛大清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801章傅上瑞投清第144章祭拜孝陵第765章龍城飛將第720章江北生變第1005章突襲河套第556章突出重圍上第916章回師南京第373章傳首蘇鬆第855章長安使團第465章朝鮮歸降第六十五章舟山羣島第726章要封就封漢王第373章傳首蘇鬆第1036章逆城市化第175章兼併舟山第960章猛龍過江第526章光復武昌第169章暗度陳倉第九十二章我以我血薦軒轅第610章教化四夷第615章南京消息第462章攻佔江華島第492章黃海大戰下第809章武昌歸降
第834章國資委第366章驚聞噩耗第437章鬧餉第832章都來了第426章趙雜毛來了第475章收降李本深第619章攻陷馬尼拉第977章會師破關第731章移民南洋第160章天然水泥第920章驅民出城第876章又吹一遍江北之戰第603章出兵呂宋第118章大舉進攻第902章兵臨南京第156章老巢被佔第788章金陵春之陣(四)第710章兵鋒之盛第816章信仰崩塌第560章負氣撤軍第十二章城中暗流第941章滎陽合戰中第162章有海盜第136章剮田雄第836章官紳勾結第476章天意如此第446章臣亦天下之主也第1099章德里之變第482章耍流氓第1070章仰光海戰(完)第1023章逃出嘉峪關第623章被困城中第414章生死激戰第218章臺灣格局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702章政變中第847章股價大戰第283章擊退鄭軍第二十四章突圍求援第794章金陵春之陣十第1080章失去信心第653章闖宮第363章攻陷杭州第995章天造地設的戲臺子第831章宋應星第1008章五路伐周第792章金陵春之陣(八)第986章像極了蒙古帝國的沙俄第925章金陵冬之陣上第1032章緊急求和第949章調整國策第218章臺灣格局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198章缺少人才第392章大員密探第158章小趙這個人還是不錯的第八十五章防線缺口第539章孤軍深入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827章視察松江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928章朱明落幕第378章重組東林第797章金陵春之陣(完)第655章仇恨的種子第八十五章防線缺口第454章再下西洋第1027章開伯爾山口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381章王師進城第799章隆武駕崩第839章收復河套第620章盆滿鉢滿第351章馬某豈會背叛大清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801章傅上瑞投清第144章祭拜孝陵第765章龍城飛將第720章江北生變第1005章突襲河套第556章突出重圍上第916章回師南京第373章傳首蘇鬆第855章長安使團第465章朝鮮歸降第六十五章舟山羣島第726章要封就封漢王第373章傳首蘇鬆第1036章逆城市化第175章兼併舟山第960章猛龍過江第526章光復武昌第169章暗度陳倉第九十二章我以我血薦軒轅第610章教化四夷第615章南京消息第462章攻佔江華島第492章黃海大戰下第809章武昌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