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復仇者聯盟

趙雜毛出兵朝鮮,朝鮮王反正歸明的消息,傳入北京,令滿清朝廷大震。

這不僅是因爲朝鮮歸明後,將威脅滿清的老巢盛京,使得滿清腹背受敵,同時也因爲朝鮮對滿清而言,居然有很強的政治意義。

滿清作爲蠻夷,要與明朝爭奪天下,竊取中國神器,妄圖做中原正統,可以說是名不正言不順。

這便讓滿清時刻都感到不安,覺得不夠踏實,想改變自己外來之君,不被人們接受的現狀。

因此朝鮮做爲中國第一藩,認滿清爲宗主國,就等於承認滿清的正統地位,在政治上起了個帶頭作用,周邊便會紛紛認可滿清爲中原正統,內部的百姓見有諸多藩屬認可,也會逐漸認可滿清。

多爾袞得知了趙銘拿下漢城,朝鮮君臣反正歸明之事,博然大怒,訓斥了洪承疇等人,並斥令洪承疇組織兵馬,收復朝鮮。

平心而論,滿清在朝鮮稱藩後,對朝鮮其實還不錯,甚至可以說是掏心掏肺。

當年朝鮮王李倧發動政變,廢掉了投降滿清的光海君,皇太極盛怒之下,發兵攻入朝鮮,將李倧圍在南漢山城,清軍完全有能力徹底滅亡朝鮮,但是皇太極卻只是讓李倧當面迎降,並派兒子爲質子。

此後,朝鮮爲滿清藩屬,滿清並沒有讓朝鮮上繳賦稅,最多每年上貢幾株山參,還反過來賜朝鮮一堆禮品,另外朝鮮內部大臣多次秘謀反清,滿清也只是抓了參與之人,許多人還交給了朝鮮自己處理,可以說對朝鮮疼愛有加,十分寬容。

可是,朝鮮人滿清的示好卻渾然不見,只因爲滿清是蠻夷,便無視滿清的心意,心裡始終懷戀着高富帥的大明,便讓滿清徹底憤怒了,儼然一部狗血的言情劇。

這一次,多爾袞和滿清朝廷,都不能在容忍朝鮮的反覆無常,決心讓這個討厭的國家,徹底從世間消失,徹底毀了這個心懷二心,不知好歹的政權。

自中唐之後,關中、西北之地生態惡化,土地貧瘠,中國北方的威脅,開始向東北方向移動。

以前,北方少數民族入口,大多是從河套,從雁門、雲中等地,而自唐之後,開始移動從東面衝入河北平原。

金國是自東北興起,滅了北宋,蒙古先擊敗金國,佔據東北地區,然後多路滅金,滿清亦是從東北興起,攻入關內。

這其中有一個緣由,就是由於西北和關中貧瘠,北方遊牧自西北入侵,所過之地,物資和資源不足以支持遊牧民族繼續南下,所以自唐以後,西北方向的遊牧,便不在是中國的主要威脅。

東北方向則不同,自東北方一路往南打,沿途能夠獲得充足的資源,能夠使得北方民族,能夠繼續南下。

因此,在蒙古衰落後,明朝的防禦重點,就移動到了東北方向。

現在明軍控制朝鮮,而關外空虛,若是清軍不解決朝鮮,關外必定受到威脅,然後明軍變能以關外爲跳板,繼續南下。

因此從戰略上講,滿清絕對不允許東北方向上,成長出一個強大的政權。

洪承疇擔起責任後,立時着手調兵遣將,將原本要調往南方的河北、山東、關外之地的清兵,發往關外,準備攻擊朝鮮。

盛京城。

自從滿清入關後,盛京城內外,第一次集結這麼多軍隊。

在城池南郊,綿延一片軍營,入目望去,俱是一片墳包般的軍帳,難以計數,密密麻麻的清軍穿行於營中,足有數萬之衆。

在軍營中豎着一杆大纛旗,旗下是清軍帥帳,洪承疇正與一羣滿清的高級將領,商討軍情。

五月底、六月初,南方已經入夏,不過關外地區,天氣依舊涼爽,洪承疇頭頂碗帽,穿着黑色馬蹄袖官袍,胸前大串朝珠,坐在帥位上。

洪承疇目光掃視了一眼,兩側的將領,有在福建敗於趙銘之手的滿將韓代,有戴罪立功的馬光輝、楊承祖、李本深等人,幾乎都是在趙銘手下吃過虧的清軍將領,整個一復仇者聯盟。

這其中不少人,原本都在刑部大牢裡,等着被問罪,但是滿洲將領凋敝,而多爾袞又大舉擴充綠營兵,需要一些鐵桿的漢奸來領軍,洪承疇便撈出不少人戴罪聽命。

“諸位,海寇要守衛蘇鬆常,所以定然抽不出兵力增援朝鮮,而據細作探查,在朝鮮的海寇至多隻有一萬六千人左右,其中大半還是水師。”洪承疇故作輕鬆道:“朝鮮軍不堪一擊,不值一提,所以我們要對付的不過是海寇的五六千陸師而已。如今本督集結三地的精兵,共計三萬餘衆,其中還有漢軍正藍旗一部三千精銳火槍手,以五倍於海寇之兵,定能橫掃朝鮮,擊敗海寇!”

這次趙銘佔據朝鮮,將北方的清軍,幾乎都調動了起來。

除了洪承疇集結於盛京的三萬軍隊之外,旅順、登州的軍港的駐軍,依然未動,就怕趙銘聲東擊西,在清軍進攻朝鮮,無法回援時,趙銘又利用水師海上的機動能力,去打山東等地。

衆多清將大多與趙銘有仇,聽了洪承疇的話,都打起精神。

馬光輝大步走到大帳中間,豪氣抱拳,“中堂大人,卑職願意自請先鋒一職,爲大軍前驅,找趙雜毛一雪前恥!”

洪承疇看向馬光輝,此人在浙東屢次與趙銘交手,雖然是敗多勝少,折損了許多清軍,但經驗十分豐富,而且滿洲人自己的王爺同樣損兵折將,沒有打得過趙銘。

洪承疇沉聲道:“海寇只用一萬六千人,就調動了我大情數省之地,十餘萬大軍不敢南下。因此這次大清必須要擊敗趙雜毛,奪回朝鮮。馬將軍既然有這份豪氣,本督就命你爲先鋒,再讓一將配合你!”

說着,洪承疇掃視衆將,目光看向李本深,遂即朗聲道:“李將軍,本督令你副之,你二人將兵一萬,爲大軍開路先鋒,先過鴨綠江爲大軍開道!”

馬光輝與李本深立時打千兒行禮,“喳!卑職遵命!”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505章對決第571章新明洲第219章不犯錯誤第736章軍資交易第274章佔據福京第170章你是趙鐵棒第383章千里送人頭第393章傅上瑞督師南直第856章接見孫可望第345章你背叛大清第750章太監急第360章擊敗清軍第372章擊潰土國寶第214章整編髮餉第317章巡視東番第780章趙鐵棒是坑逼第842章輸糧換引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430章攻擊受挫第817章桂王繼統第196章追至城下第812章敵在靈谷寺第394章束縛第1035章兩條道路第406章謝遷危急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757章投靠姜襄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273章八閩蒙塵第114章惡人先告狀第一零八章趙銘被抓第563章趕走堵胤錫第647章禁軍危機第1076章兵臨勃固第921章聲振九霄第312章實業運動第954章老卒的憤怒第159章插秧建堡第928章朱明落幕第371章花錢買路第235章隆武帝欲離福京第516章議政王大臣會議第1093章陷入泥濘第809章武昌歸降第1049章廬山新政第813章皇帝要殺我第八十二章魯王君臣第363章攻陷杭州第四十三章多爾袞興兵十萬第479章倒睿聯盟第837章證券交易第277章鄭鴻逵入海第294章路遇伏擊第744章虎狼之師第239章漢化派第六章僥倖逃離第679章傳遞消息第十五章平息暗流第三十七章入太湖創業艱難第733章挖漢王牆角第530章籌劃伐周第429章衝擊車陣第153章崇明種田下第868章徐州城破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992章薩爾滸伏擊下第一章煉獄模式第642章何騰蛟慌了第639章浙軍兇猛第966章都得死第359章水師對決第340章兵臨寧波第909章展示實力第349章速定湖南第477章豪格暴斃第295章三面突進第1075章鈔能力第993章威服羣胡第九十六章怎麼又是這廝第561章戰後格局第898章吳三桂回師第719章搬空通州第713章山海關第537章援軍馬上就來第975章聲西擊東第五十九章清軍炸營第200章激戰金華上第913章共討國賊第387章大清必禁此物第361章困頓城下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924章擒賊先擒王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820章組閣施政第363章攻陷杭州第1067章仰光海戰(一)第744章虎狼之師第645章滿清細作第1097章歸化侯安樂公第209章開發臺灣
第505章對決第571章新明洲第219章不犯錯誤第736章軍資交易第274章佔據福京第170章你是趙鐵棒第383章千里送人頭第393章傅上瑞督師南直第856章接見孫可望第345章你背叛大清第750章太監急第360章擊敗清軍第372章擊潰土國寶第214章整編髮餉第317章巡視東番第780章趙鐵棒是坑逼第842章輸糧換引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430章攻擊受挫第817章桂王繼統第196章追至城下第812章敵在靈谷寺第394章束縛第1035章兩條道路第406章謝遷危急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757章投靠姜襄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273章八閩蒙塵第114章惡人先告狀第一零八章趙銘被抓第563章趕走堵胤錫第647章禁軍危機第1076章兵臨勃固第921章聲振九霄第312章實業運動第954章老卒的憤怒第159章插秧建堡第928章朱明落幕第371章花錢買路第235章隆武帝欲離福京第516章議政王大臣會議第1093章陷入泥濘第809章武昌歸降第1049章廬山新政第813章皇帝要殺我第八十二章魯王君臣第363章攻陷杭州第四十三章多爾袞興兵十萬第479章倒睿聯盟第837章證券交易第277章鄭鴻逵入海第294章路遇伏擊第744章虎狼之師第239章漢化派第六章僥倖逃離第679章傳遞消息第十五章平息暗流第三十七章入太湖創業艱難第733章挖漢王牆角第530章籌劃伐周第429章衝擊車陣第153章崇明種田下第868章徐州城破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992章薩爾滸伏擊下第一章煉獄模式第642章何騰蛟慌了第639章浙軍兇猛第966章都得死第359章水師對決第340章兵臨寧波第909章展示實力第349章速定湖南第477章豪格暴斃第295章三面突進第1075章鈔能力第993章威服羣胡第九十六章怎麼又是這廝第561章戰後格局第898章吳三桂回師第719章搬空通州第713章山海關第537章援軍馬上就來第975章聲西擊東第五十九章清軍炸營第200章激戰金華上第913章共討國賊第387章大清必禁此物第361章困頓城下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924章擒賊先擒王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820章組閣施政第363章攻陷杭州第1067章仰光海戰(一)第744章虎狼之師第645章滿清細作第1097章歸化侯安樂公第209章開發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