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漢王攝政

永曆立朝,有神宗一脈的身份,加之朱以海的詔書,政權的交接還算順利。

趙銘駐紮重兵於南直隸,對南京戒嚴,整個南京城,以及周邊都十分穩定。

不過,雖然如此,趙銘卻並未放鬆警惕,而是以清軍攻入江北,兵臨長江爲由,繼續保持着對南京的戒嚴。

去歲末,阿濟格乘着唐魯紛紛,趁機發大兵十萬,涌入江北劫掠。

因江北精兵,都在與隆武作戰,所以清軍連戰連捷,破十餘城,逼近揚州一線。

明朝內部紛亂,無暇顧及江北,至今並未派遣援兵救援江北,清軍沒有威脅,便於江北駐紮下來。

永曆立朝後,朝中有江北籍官員奏請,發兵驅逐江北清軍,趙銘都壓了下來。

……

湖廣,武昌。

堵胤錫、鄭成功、高一功等人,聚集一堂。

這時,堵胤錫看完趙銘書信,不禁沉聲道:“漢王解釋了靈谷寺之變,以及廢立之事!你們怎麼看?”

高一功無感道:“只要之前條件未變,南京的事情,我不管!”

鄭成功道:“如此一來,南京朝廷便落入趙博安一人之手,非我等幸事!”

堵胤錫道:“確實如此!不過,事已至此,也只能接受這一事實。畢竟,以我們的實力,此時也無法抗拒漢王,並不能改變,不如保存實力!”

說完,堵胤錫看向鄭成功道:“延平王與漢王相熟,可知道漢王,到底是何爲人?他廢朱以海,立桂王爲帝,到底是出於公心,還是私意?”

鄭成功沉着臉,不快道:“我與他不熟!”並不願意分析趙銘。

堵胤錫見此也不多言,遂即道:“漢王承諾條件不變,還會舉薦我和姜閣老入閣!若是,兩位沒有什麼想法,那我就給漢王回信,表示湖廣承認桂王爲大明皇帝!”

……

江西,贛州。

唐王朱聿鐭看了趙銘書信,對旁邊金聲桓道:“趙博安狼子野心,廢立皇帝,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金聲桓不禁道:“殿下,如今漢王勢大,我們只能臣服於南京,承認桂王爲皇帝!”

趙銘給金聲桓寫了私信,承諾只有他不添亂,就將贛南封給他。

朱聿鐭卻恨極趙銘,“孤王不甘心!朱以海自作自受,孤對他一點也不同情,可是孤不能容忍,趙博安竊取大明的江山啊!”

金聲桓聞語,忙道:“殿下,如今漢王勢大,公然對抗漢王,必然爲其所滅。眼下只能隱忍,臥薪嚐膽,等天下人看清他的面目,再行打算!”

朱聿鐭一臉懊惱,一拳砸在桌上,“唉!好吧!孤就再忍耐一段時間!”

……

西南,貴陽。

李定國看着趙銘書信,不禁皺起眉頭,廢了建武皇帝,又立永曆皇帝,漢王意欲何爲?

若是爲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立個年幼的宗室,豈不更加方便?難得真像信中所說,是爲了還位於神宗一脈,結束天下動亂。

李定國搖了搖頭,“算了!且先看看漢王今後行事,若有大逆不道之舉,定然伐之!”

……

七月一日,在朱由榔登基一個半月之後,隨着湖廣、江西、西南各方勢力送來奏疏,宣佈承認永曆爲大明皇帝,趙銘終於逐漸放鬆了對南京的管控,並開始了下一步動作。

清晨,奉天殿上,朱由榔身穿龍袍,高坐於皇位上。

南京城中,文武百官,站立於大殿兩側,漢王趙銘則跪拜於地,聽着太監宣讀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得衆臣公擁戴,登皇帝大位,欲中興大明,復興祖宗基業,然朕少時正逢板蕩,未曾蒙學,不知國事。近來處理政務,力不從心。昔爲王,不過誤己,今爲帝,乃誤國!朕每思之,深感憂鬱。”

“朝中漢王趙銘,威望素著,護國有功,治國有方,名在當世,功在千秋,德才兼備。朕聞昔者周公攝政,踐阼而治。今朕初登大寶,不善理政,念國中良相、固特立攝政,以輔朝政。”

“今冊封,漢王趙銘,爲大明攝政,執掌朝政。衆卿視之如朕!欽哉!”

太監朗聲讀完,朱由榔滿臉堆笑,伸手催促道:“愛卿快快接旨啊!”

近一個多月來,朱由榔被朝中大臣可算是折騰慘了,雞沒叫就起來洗漱,準備上朝,散朝後,又要聽大臣彙報,批閱堆積如山的奏疏。

起初,朱由榔還有點興趣,準備大幹一場,可是時間一久,就受不了,一來許多奏疏,他看都看不懂,批閱速度,完全趕不上堆積的速度。

奏疏不僅沒有因爲他批閱而減少,反而越積越多,令他感到絕望。

再者在他批閱之後,大臣沒有稱讚,反而對他一陣批評,不斷的指出他的錯誤,讓朱由榔覺得索然無味。

這也難怪,明朝藩王都是鐵飯碗,並不注重子孫的教育和培養。

畢竟作爲明朝宗藩,學不學都是一樣,不能從政不能從商,只能那麼樸實無華的像豬一樣生活。

雖出生於皇族,但大多都是文盲,像朱聿鍵、朱以海這樣的藩王,真是鳳毛麟角,大多數藩王都平庸無能,形同廢人。

很不幸,朱由榔不是鳳毛麟角,而是那大多數人中的一個。

他雖是神宗一脈,但在此前,從未想到過會繼承皇位,所以沒受到過帝王教育。

如今一朝爲帝,立時兩眼一抹黑,對於政事根本無力處理。

趙銘伏首於地,嘴角露出得意的微笑,大聲道:“臣趙銘,領旨!”

趙銘直起身來,已是一臉穩重可靠的嚴肅之色,他從太監手中接過聖旨,遂即朗聲行禮:“陛下放心,臣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由榔開心微笑,對諸多臣公道:“以後國事,就拜託漢王,大小事物,問漢王即可!”

說完,朱由榔便站起身來,迫不及待的退朝,返回後宮玩樂。

漢王趙銘頂着南京紳民的咒罵,爲皇帝選了十多個秀女充實後宮,都是絕色的美人,朱由榔近幾日都在後宮廝混。

這時,皇帝退出大殿,趙銘遂即站起身來。

大殿兩側的文武百官,頓時推金山倒玉柱般拜倒,而後山呼海嘯般喊道:“臣等恭賀攝政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趙銘看着腳下的文武,內心激盪,十五載,孤終於登上大明權利的巔峰了。

第123章夏完淳第504章僵持第145章風氣湖廣第533章登陸江北第336章三省會攻第628章收復杭州第1106章國社大會第817章桂王繼統第814章靈谷寺之變第508章排槍擊潰第九十四章富陽城陷第949章調整國策第139章鄭芝龍會見清使第992章薩爾滸伏擊下第251章俘虜西夷的壯士第579章爪哇事變第1045章挑撥離間第232章四板斧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395章默契不在第938章吳三桂與時間賽跑第121章火器工坊第1054章鐵幕初臨第881攻上城頭第641章重振雄風第940章滎陽合戰上第782章建武末路第八十五章防線缺口第689章聯絡江北第604章浙系志願軍第625章鄭彩的抉擇第678章風起遼東第十五章平息暗流第202章激戰金華下第724章殿下仁義第1058章邊境衝突第133章激烈搏殺第783章緊急求援第851章煤業上馬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297章清軍潰敗第484章隔間對持第813章皇帝要殺我第344章攻下城池第814章靈谷寺之變第425章緩兵之計第161章琉球羣島第835章江淮綿業第863章討建奴復神京檄第131章兩軍對壘第1076章兵臨勃固第543章生死激戰第144章祭拜孝陵第703章政變下第181章博洛的盤算第173章黃大帥力戰而亡第392章大員密探第636章鎮江會師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270章博安甚騷第935章突襲敵營第五十五章激怒孔有德第379章裡應外合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552章二龍交鋒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五十二章尼堪被擒第七十六章輜重被劫第一零五章俘獲荷蘭戰艦第953章登陸海灣第337章臉上無光第十七章趙豬蹄子第447章偉大的思想家趙銘第271章清軍入關第802章小覷於孤第293章追擊多鐸第818章永曆立朝第469章空間換時間第572章第一塊殖民地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507章線列步兵第309章重用宗藩第九十九章國無儲君第767章討餉第911章王爺降了吧第450章聖旨到來第421章南北議和第709章兵臨錦州第670章阻止何騰蛟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394章束縛第十三章委以重任第1077章試探進攻第237章游擊戰第318章臺灣新政第874章阿濟格籠城御趙第891章再次攻城第1007章緊急馳援第1092章三十步齊射第223章攻陷淮安
第123章夏完淳第504章僵持第145章風氣湖廣第533章登陸江北第336章三省會攻第628章收復杭州第1106章國社大會第817章桂王繼統第814章靈谷寺之變第508章排槍擊潰第九十四章富陽城陷第949章調整國策第139章鄭芝龍會見清使第992章薩爾滸伏擊下第251章俘虜西夷的壯士第579章爪哇事變第1045章挑撥離間第232章四板斧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395章默契不在第938章吳三桂與時間賽跑第121章火器工坊第1054章鐵幕初臨第881攻上城頭第641章重振雄風第940章滎陽合戰上第782章建武末路第八十五章防線缺口第689章聯絡江北第604章浙系志願軍第625章鄭彩的抉擇第678章風起遼東第十五章平息暗流第202章激戰金華下第724章殿下仁義第1058章邊境衝突第133章激烈搏殺第783章緊急求援第851章煤業上馬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297章清軍潰敗第484章隔間對持第813章皇帝要殺我第344章攻下城池第814章靈谷寺之變第425章緩兵之計第161章琉球羣島第835章江淮綿業第863章討建奴復神京檄第131章兩軍對壘第1076章兵臨勃固第543章生死激戰第144章祭拜孝陵第703章政變下第181章博洛的盤算第173章黃大帥力戰而亡第392章大員密探第636章鎮江會師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270章博安甚騷第935章突襲敵營第五十五章激怒孔有德第379章裡應外合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552章二龍交鋒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五十二章尼堪被擒第七十六章輜重被劫第一零五章俘獲荷蘭戰艦第953章登陸海灣第337章臉上無光第十七章趙豬蹄子第447章偉大的思想家趙銘第271章清軍入關第802章小覷於孤第293章追擊多鐸第818章永曆立朝第469章空間換時間第572章第一塊殖民地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507章線列步兵第309章重用宗藩第九十九章國無儲君第767章討餉第911章王爺降了吧第450章聖旨到來第421章南北議和第709章兵臨錦州第670章阻止何騰蛟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394章束縛第十三章委以重任第1077章試探進攻第237章游擊戰第318章臺灣新政第874章阿濟格籠城御趙第891章再次攻城第1007章緊急馳援第1092章三十步齊射第223章攻陷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