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聯絡江北

江北,揚州。

一艘吳越國的兵船,在瓜洲渡靠岸,一隊吳越國士卒,押着紅布遮蓋的大車登岸。

這時,一隊江北騎兵疾馳而來,爲首一將,抱拳行禮,“某李督鎮麾下,標營總兵杜永合,來迎接使者。”

嚴起恆微笑拱手,“有勞杜總兵了!”

當下,一行人,在騎兵的護衛下,進入揚州城,路上杜永合對於車輛十分好奇,不方打探,嚴起恆只是笑而不語。

不多時,一行人來到揚州城,魯王府邸,被引入偏廳。

朱以海在南京脫身後,猶豫老巢浙江落入趙銘之手,便只能暫駐於江北揚州。

現在,朱以海與趙銘的關係,比較複雜,一方面,朱以海感激趙銘,將他從南京解救出來,一方面又對趙銘佔據浙江,內心感到不快。

不過,浙江是趙銘從隆武朝廷手裡奪過去,並非從他手上搶奪,加上趙銘起兵,助他脫困,讓他對趙銘佔據浙江一事,也無話可說。

當然,有這麼件事情在,加上趙銘如今封王建藩,雖然只是個郡王,但畢竟也是王,地位幾乎與他一樣,兩人關係,便逐漸疏遠。

近一年來,趙銘與朱以海幾乎很少交流,而朱以海暗中在做的事情,也未告知趙銘。

這時,嚴起恆在偏廳等候,不多時,朱以海在李成棟、張名振等人的簇擁下,走進大殿。

“吳越國,吏曹參判嚴起恆,參見魯王殿下!”嚴起恆立時起身行禮。

朱以海走到主位坐定,李成棟、張名振、張煌言等人,於兩側按着品級入座。

朱以海擡手道:“嚴參判免禮,坐下說吧!”

“謝過魯王殿下!”嚴起恆坐下來,擡頭看了朱以海一眼,見他身穿龍袍,頭戴翼善冠,頗有威嚴,舉手投足之間,都散發着皇族的貴氣,不禁暗自點頭。

朱以海問道:“嚴參判來揚州,不知爲何?”

嚴起恆回過神來,微笑道:“餘乃是奉藩主之命,來見魯王殿下!”

趙銘這個時候,有什麼事情來找江北?

自從趙銘立國後,朱以海知道,趙銘其實已經脫離的浙系,自立門戶,便與趙銘逐漸疏遠,他想不到,趙銘忽然派人來見他會有什麼意圖。

嚴起恆見朱以海疑惑,解釋道:“殿下或許不知,就在一個月前,清軍突然增兵關外,十餘萬騎兵突襲遼東。”

這話一出,李成棟、張名振大驚失色,朱以海也爲之色變。

“遼東出事呢?”李成棟急聲問道。

李元胤還有六千多李部士卒,還在遼東給吳越軍效力,張名振屬下也有五六千人,在遼東接受吳越軍的指揮。

這些兵馬,都是李、張兩部的精銳,雖只有五六千人,卻是百戰之兵,能抵兩三萬普通士卒。

這可都是他們的心頭肉,要是有個閃失,那對兩鎮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嚴起恆見衆人焦急的神情,忙笑着擺手,“李都鎮多慮了。謝都督指揮無萬大軍,在蓋州大破十餘萬清軍,斬首三萬級!”

朱以海等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而嚴起恆接下來的話,便令幾人更加震驚。

嚴起恆看了衆人反應後,頗爲得意道:“這三萬清軍,並非綠營,其中大半,乃是滿洲兩藍旗和兩黃旗的旗兵,餘者皆是科爾奇蒙古的藩兵。此戰,滿清可謂元氣大傷矣!”

張煌言不禁驚呼,“三萬滿蒙精騎?”

嚴起恆頷首笑道:“不錯,三萬滿蒙精騎!這其中有江北軍的功勞,藩主令餘前來,向魯王殿下報捷,並送來一些斬獲。”

一戰殺了三萬滿蒙精騎,而且並非是綠營兵,實在駭人聽聞。

趙銘令嚴起恆送來一些八旗兵的盔甲,一是爲了增強江北軍的實力,付給他們報酬,二是,告訴江北軍,他沒有吹牛皮。

朱以海皺起眉頭,聽到這個消息,並沒有多歡喜,反而沉聲道:“這真是要恭喜吳越王了。只是,嚴參判過來,所謂之事,恐怕不只於此吧!”

嚴起恆心中生出一絲異樣,回道:“魯王殿下明鑑!藩主確實還有事情交代。”

朱以海道:“嚴參判請言之。”

嚴起恆沉吟道:“魯王殿下。這次清軍在關外大敗,所損失之衆,乃是兩藍和兩黃旗,還有科爾沁精兵。據說,科爾沁親王吳克善,也落水而亡。大明與滿清征戰是數十年,想必魯王殿下與諸位,也都知道滿清內部的格局。這次損失的清軍,主要是滿清支持福臨和其太后一系,而如此巨大的損失,必然打破滿清內部的格局!”

朱以海皺眉沉思一陣,問道:“吳越王的意思是?”

嚴起恆當即道:“阿濟格野心勃勃,雄踞徐州,擁兵近三十萬,常有不臣之心。如今,福臨實力大損,阿濟格未必沒有奪權之意。藩主的意思是,希望江北能收縮兵力,緩和與阿濟格的衝突,減輕阿濟格的外部壓力,使之能夠騰出手來奪權,讓滿清內部,爆發一場內訌。”

趙銘這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與洪承疇建議滿清南北議和,減輕明朝的外部威脅,等待明朝內亂,是一個道理。

朱以海沉思不語,一旁張煌言卻道:“殿下,若滿清內亂,於江北而言,也是個機會!”

朱以海聞語,才點頭頷首,“嚴參判可轉告吳越王,孤同意此議!”

嚴起恆大喜,遂即又道:“阿濟格此人,性情暴躁,能力遠不及多爾袞。此人雖擁兵近三十萬,真鬥起來,未必是布木布泰、濟爾哈朗等人的對手。因此,藩主準備增兵遼東,牽制住福臨一系人馬,幫他一把,所以在遼東的江北精兵,可能還需要在待一段時間。”

近一年來,李成棟和張名振數次要求,將江北兵馬,從遼東撤回來,卻一直被趙銘拖着,總得給江北一個說法,否則江北以爲趙銘要兼併他們的人馬,與吳越國翻臉,那就不妙了。

朱以海聞語,皺起眉頭,“李元胤等人在遼東征戰數年,將士疲乏,還是要早些歸來休整。”

嚴起恆不禁也皺起眉頭,發覺魯王對於抗清似乎不再積極,心中感到一絲失望,沉聲道:“魯王殿下,現在藩主正往遼東運兵,兵船緊張,即便要回來,也還請等些時間。”

第740章開戰!開戰!第505章對決第八十一章圖窮匕見第610章教化四夷第156章老巢被佔第450章聖旨到來第244章糧食缺口第792章金陵春之陣(八)第1040章貿易協定下第151章撤出長江第1053章周英同盟條約第168章荷蘭艦隊第249章抵達臺灣第362章水漫杭城第755章西清滅亡第115章離別第221章初提會師長江之策第133章激烈搏殺第270章博安甚騷第三十五章吳江縣羣英聚首第798章南京解圍前面一章已經修改第830章上京朝拜第273章八閩蒙塵第947章關寧軍都挺能跑第917章太上皇吐血第935章突襲敵營第1057章東南亞孤兒第129章趙李會師第781章李成棟又叛變了第614章安撫華僑第1004章漢蒙聯軍第631章黃雀在後第345章謀取呂宋第955章欺人太甚第693章先下手爲強第385章擴軍備戰第1106章國社大會第422章濟爾哈朗第455章北進戰略第440章助餉斂財第947章關寧軍都挺能跑第377章更無一個是男兒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914章暗度陳倉第548章張煌言諫言第四十六章趙博安八字方略第743章收取福建第774章舉城而降第630章一觸即發第265章福建危機第690章殿下太天真了第1057章東南亞孤兒第473章激烈搏殺第802章小覷於孤第632章大將軍第269章溫州會晤第574章先下手爲強第764章聯西抗漢第171章挾持黃斌卿第561章戰後格局第272章爭奪福建第1109章國宴第六十五章舟山羣島第747章桂王朱由榔第411章守大明死戰不退第494章勸降旅順第976章川東義軍第624章城中內應第949章調整國策第570章跨越赤道第945章又做不了主第163章劫了船泥巴第521章政變上第551章山窮水盡疑無路第306章瑞金會師第947章關寧軍都挺能跑第1072章僵局第152章崇明種田上第811章錢謙益的沙龍第354章趙博安二入長江第571章新明洲第1008章五路伐周第724章殿下仁義第332章荷蘭勾結滿清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369章蘇鬆常三府第1048章鳥羽合戰下第148章忠貞營復楚第640章攻破鎮江第593章衝入內灣第八十五章防線缺口第二十七章崑山之屠第317章巡視東番第898章吳三桂回師第735章提前佈局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413章勇往直前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
第740章開戰!開戰!第505章對決第八十一章圖窮匕見第610章教化四夷第156章老巢被佔第450章聖旨到來第244章糧食缺口第792章金陵春之陣(八)第1040章貿易協定下第151章撤出長江第1053章周英同盟條約第168章荷蘭艦隊第249章抵達臺灣第362章水漫杭城第755章西清滅亡第115章離別第221章初提會師長江之策第133章激烈搏殺第270章博安甚騷第三十五章吳江縣羣英聚首第798章南京解圍前面一章已經修改第830章上京朝拜第273章八閩蒙塵第947章關寧軍都挺能跑第917章太上皇吐血第935章突襲敵營第1057章東南亞孤兒第129章趙李會師第781章李成棟又叛變了第614章安撫華僑第1004章漢蒙聯軍第631章黃雀在後第345章謀取呂宋第955章欺人太甚第693章先下手爲強第385章擴軍備戰第1106章國社大會第422章濟爾哈朗第455章北進戰略第440章助餉斂財第947章關寧軍都挺能跑第377章更無一個是男兒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914章暗度陳倉第548章張煌言諫言第四十六章趙博安八字方略第743章收取福建第774章舉城而降第630章一觸即發第265章福建危機第690章殿下太天真了第1057章東南亞孤兒第473章激烈搏殺第802章小覷於孤第632章大將軍第269章溫州會晤第574章先下手爲強第764章聯西抗漢第171章挾持黃斌卿第561章戰後格局第272章爭奪福建第1109章國宴第六十五章舟山羣島第747章桂王朱由榔第411章守大明死戰不退第494章勸降旅順第976章川東義軍第624章城中內應第949章調整國策第570章跨越赤道第945章又做不了主第163章劫了船泥巴第521章政變上第551章山窮水盡疑無路第306章瑞金會師第947章關寧軍都挺能跑第1072章僵局第152章崇明種田上第811章錢謙益的沙龍第354章趙博安二入長江第571章新明洲第1008章五路伐周第724章殿下仁義第332章荷蘭勾結滿清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369章蘇鬆常三府第1048章鳥羽合戰下第148章忠貞營復楚第640章攻破鎮江第593章衝入內灣第八十五章防線缺口第二十七章崑山之屠第317章巡視東番第898章吳三桂回師第735章提前佈局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413章勇往直前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