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狡免三窟八娘獻計 歌舞昇平董氏進門(二)

亂紛紛的春節過去了,很快就到了春天。

這時候江府宴客的風波早就成了昨日雲煙,已經沒有人還記得了。不管以朱御史爲首的幾個人如何忠心爲國,盼望收復舊日河山,朝中卻是一片歌舞昇平。

南宋偏安時有人作了有名的一首詩,“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與此時此景再相像不過了。

在春節喜慶的餘韻中,董氏熱熱鬧鬧地進了門。不過說是熱鬧,也就是相比一般的妾室而言。華清院擺了幾桌酒,又用一頂小轎吹打着將她擡了進來,還放了一陣子鞭炮。

盧八娘將董氏安排在華清院內院裡的東耳房,她更想將董氏安排到一個獨立的院落裡,可是那是不可能的,華清院還是太小,這裡已經是相對較遠的距離了。

至於董氏屋子裡面的佈置,也很不錯,盧八娘並不吝嗇,兩百萬已經用了,不差再用個小小的零頭。司馬十七郎以後住在那裡時,也會感受到她的大度。

客人們已經散了,盧八娘坐在妝臺前卸下首飾,因爲招待客人,她今天打扮得要比平時要華貴,首飾自然也多。之後拆了頭髮,脫了外裳,又去洗浴過後,笑着對桃花說:“你也去睡吧。”

“要麼我住在外面的榻上陪着娘子?”桃花退到了門口,又不甘心地轉過頭來問。

“不用了。”

現在縣公不在家時,夫人也不用自己陪着,說不再怕一個人睡了,但是今天卻不一樣。桃花忿忿不平起來,“縣公爲什麼要納妾呢?難道他眼睛瞎了嗎?董娘子哪裡有夫人好!她只配給夫人拾鞋子!”平時桃花並不喜歡司馬十七郎整天與夫人在一起,可她也隱約明白了納妾對盧八孃的不利,於是又恨不得把司馬十七郎叫回來了。

盧八娘感受到桃花對她的維護,微微笑了,“桃花,你以後嫁人了,可以不讓你的夫君納妾。”

“他要是敢納妾,我就打斷他的腿!”桃花惡狠狠地說。

“原來還說不嫁人呢,現在就改了主意?已經想到不讓夫君納妾了,桃花真長大了。”盧八娘笑道:“趕緊去吧。”

看夫人還有心情說笑,應該是沒事了,桃花放下心來,奶孃、寧姑姑她們一直都那樣緊張,還一直叮囑她要小心注意夫人,就是白操心。

桃花出了門,將門仔細掩好,盧八娘走上來將門栓放下,然後又檢查了窗戶。雖然王府裡的安全非常有保障,但自己一個人住她還是要查一次才能安睡。

屋子裡靜靜的,桌上的蠟燭發出微弱的光,盧八娘上前將燭火息了。眼前一片黑暗,前世的她最怕這樣的黑暗,但又習慣於在黑暗獨自一人,到了這一世,這種感覺很久沒有了,今天再品味一下,卻又是不同。她感受到自己對黑暗的恐懼地變弱了,至少她不會因爲受不了這種恐懼和孤獨而沒有了活下去的勇氣。

司馬十七郎固然不能陪伴她一輩子,桃花也是一樣,她會長大、成家、有自己的孩子,不可能一直伴在她身邊。而她自己的心,也越來越強大起來了。

寂靜的夜晚還是有些清冷,盧八娘懷裡抱着的手爐源源不斷地傳遞給她令人心暖的熱量,她再不會像前世一樣,外表堅硬,心內脆弱不堪,最後只有自我結束。這一世她要堅強地面對一切的問題,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盧八娘不後悔她將司馬十七郎推走,這個人對她而言就是毒品,遲早要戒掉,越早戒,反噬就會越小。但她也承認,自己心裡還是空蕩蕩地不舒服,如果正常的女人這時候會怎麼做呢?應該是大哭一場吧,盧八娘努力眨了眨眼睛,雖然酸澀,可一滴淚也沒有,她有多少年沒流過淚了,應該不會流淚了吧。

算了,認識到自己離正常的女人還是差很多,盧八娘放棄了哭幾聲的打算,然後她突然想起了她畫的北湖風景,這些天的畫作並不滿意,總覺得缺少些什麼,現在她頓悟了,缺的是這種蕭索的意境。如果把現在的心情代入到作品中,想來應該不錯,一霎間,盧八娘有了想挑燈作畫的衝動,馬上她又壓了下來,她不是十□□的文藝青年了,而且養生中最重要的就是生活規律。

盧八娘打開牀帳上了牀,卻落入了一個熟悉的懷抱,“你這是何必呢?趕緊出去!”內院門戶極嚴,外面的人進不來,但司馬十七郎從耳房則能輕易過來。

“就知道夫人一定會趕我出去,我纔在你洗浴時悄悄躲在這裡。”司馬十七郎嘻笑着說:“放心吧,我已經洗了澡,你聞聞,加了薄荷葉了呢。”

“別胡鬧!”盧八娘拿開他的手,“你這樣做董氏如何自處?”

“一個妾,管她怎麼想呢。”司馬十七郎理所當然地說:“等我有了嫡長子後,我第一個將董氏收房。畢竟是正式擡進門的,又是世家女,只要她謹守本分,我們不會虧待了她。”

“畢竟是她進門的第一天……”

“那有什麼,”司馬十七郎還是不以爲然,納妾不同於娶妻的洞房花燭夜,必要夫妻同起同臥,“什麼時候收房還不是我們說了算?”

“董氏若生子,身份也不錯了。”盧八娘提醒司馬十七郎,她爲什麼肯花兩百萬,還不是爲了她是世家女,生的孩子身份也高一些,滿足司馬十七郎極重視出身的偏執。

盧八娘是真心盼着司馬十七郎能早日有兒子的,在這個時代,司馬十七郎的兒子,也就是她的兒子。司馬十七郎的性格太強了,不可能被她完全收服,況且夫爲妻綱,自己想管他也名不正言不順。但兒子卻不同了,她要培養出唯她命是從的兒子來,孝順嫡母可是兒子們的責任啊。

“再好也比不了嫡子。前些時候我糊塗了,非鬧着要納妾。既然已經納進來,我們就養着吧,也不是養不起,我們生嫡子的計劃不能變。”他教育盧八娘,“孟表兄生了庶長子,被多少人嘲笑?不說別人,王妃就盼着我們也生下庶長子,亂了規矩呢。”

司馬十七郎本來就是個有主意的人,他在短暫的迷失後又重新找回了自己,堅定的程度根本是盧八娘不能改變的,當然盧八娘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一定要改變他的想法,她便在他的身下嘟噥着說:“都隨你的意吧。”

回答她的是深深的吻和令人銷魂的纏綿。

第二天一早,盧八娘剛醒來就聽門外桃花壓低了聲音訓人:“你不必一大早就在外面凍着,給誰看的!夫人每天卯正起牀,你只管卯正時過來就行。進了正屋,你不許進內室,東西也不許亂碰!知道了嗎?”

“是。”一個陌生的聲音低聲應了,應該是董氏。

司馬十七郎正在穿衣服,突然笑了,“桃花這小丫頭片子,這麼兇,將來一定嫁不出去。”

盧八娘知道他是想起來昨天聽到桃花和自己的對話了,也就一笑說:“我看倒不一定。”

盧八娘很少有什麼事與自己頂牛,但就是桃花,她特別維護。司馬十七郎在這種小事上不與她計較,便攔住盧八娘,自己起身將門打開,“我才知道你一人住時是要拴門的。可一早起來就去開門,容易吹了風,你以後還是不要再拴門了,最多讓人在外面把門頂好。”

“啊!”桃花被突然出現的司馬十七郎嚇了一跳,“縣公怎麼在這裡?你怎麼進去的?”

司馬十七郎理也不理她,直接出去練劍了。

寧姑姑禁不住說桃花,“縣公在這裡有什麼不對的,你怎麼說話呢?”

桃花便說董氏:“你怎麼沒告訴我們縣公不在耳房裡呢?”

盧八娘聽了桃花又要遷怒董氏,就在裡面叫了一聲,“桃花。”

桃花便顧不上再說什麼,趕緊進來幫着她梳妝。寧姑姑也在一旁做着雜事,但一張臉上的笑意卻掩也掩住。納妾的第一晚,縣公就住到了正房,這是表明夫人的地位是誰也動搖不了的,很快內院的人們在行動間都多了幾分輕快。

盧八娘明白大家都在想什麼,也不多說,收拾好後出了內室,剛坐在榻上,董氏已經過來跪到她的面前“給夫人請安”。

盧八娘滿意她恭順的態度,點頭道:“先起來吧,等縣公回來後一起行禮。”

董氏答了一聲“是”,起來站到了一旁。盧八娘看她的臉上沒有一絲不甘,老老實實地站在了一旁,滿意地點點頭,她就是看上董氏懦弱的個性才選中了她。

“還住得慣嗎?”盧八娘問。

“住得慣。”

“我見你只帶來一個小丫頭,恐怕身邊人不夠用,再撥給你一個人使吧。”盧八娘自然要在董氏身邊放上一個人,華清院不能脫離她的控制,於是吩咐寧姑姑,“姑姑看着安排一個懂事的過去。”

“是。”董氏和寧姑姑一同答應。

“不要這樣拘謹,說說你姨娘怎麼樣?還有沒有同母的兄弟姐妹?”盧八娘笑着問。

“姨娘身子還好,除了我,還有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姐姐五年前嫁出去了,弟弟今年十三歲。”

不用說董氏的姐姐一定被嫁到庶族換錢了,盧八娘又問:“平時在家裡都做什麼?”

“做針線,也讀書習字。”

第34章 孟太白擺宴慶生子 盧八娘買妾擲千金(二)第56章 天生異象道士推命 先皇聖旨親王北上(二)第百十七章 實踐諾言重返京城展示軍威見駕省親二第75章 多方調兵北上搶糧 三人聯手南下開礦(二)第260章 體民情皇上做工苦爲出海義王躲相親(二)第28章 入宮輪值盡心盡力 打點生意蒸蒸日上(二)第百十三章 子教父豁然而開朗夫救妻虛驚且團圓一第44章 脫胎換骨八娘重生 重信守諾桃花允婚(二)第260章 體民情皇上做工苦爲出海義王躲相親(二)第38章 悟修德擬慎心安比君子願自強不息(一)第93章 機緣難得擴大基業 世子掌印鎮守後方(一)第40章 夫貴妻榮九娘諂媚 爭權奪勢陳王回京(二)第8章 臂釧生輝夫君深情 深井清冷王妃爲難(二)第20章 愚忠孝人子尊父母 冷心腸貴女拒再嫁(一)第24章 夜半私語海誓山盟 慧眼識人約定婚姻(二)第8章 臂釧生輝夫君深情 深井清冷王妃爲難(一)第35章 遭挫折十七郎立志 遇紛爭盧七娘調節(二)第62章 盧八娘首飾換軍糧 薛刺史聯姻許庶女(二)第12章 阿春病癒內宅生變 八娘噩夢驚恐難忍(二)第百二十二章 圖報復孟右軍挑撥爲理想司馬捷顯才二第74章 煮酒笑談京中舊事 排戲展現淮北新貌(二)第54章 時局變幻八娘出京不得人心安王被囚(一)第18章 夏日炎炎美人午睡 溫言涓涓細君論情(一)第33章 不忍失去最後瘋狂 話不投機千年鴻溝(二)第37章 性懦弱董氏得憐惜 憂前程八娘點迷津(一)第百二十九章 孟白離世遺身後事皇帝親至斷家產二第65章 簽定婚書祺娘請封 益州生變春煊報效(二)第百二十七章 盧八娘談笑定大位崔夫人細論隱密事一第69章 心氣平笑談薛側妃躊躇間自比無鹽女(二)第24章 夜半私語海誓山盟 慧眼識人約定婚姻(二)第7章 庶子娶親王府敷衍 心病難醫貴女服藥(二)第7章 庶子娶親王府敷衍 心病難醫貴女服藥(二)第百三十二章 格外之喜明珠降生意料之中遂意祝壽一第百三章 盧八娘三箭驚四座十七郎獵虎壓衆將一第百十三章 子教父豁然而開朗夫救妻虛驚且團圓二第55章 任閒職英郡王不甘 現晨光嫡長子降生(二)第85章 爲奔喪名士辯忠孝 出義憤衆將揮老拳(二)第21章 思謀聯姻伯孃來訪 天真公正桃花評論(二)第74章 煮酒笑談京中舊事 排戲展現淮北新貌(二)第28章 入宮輪值盡心盡力 打點生意蒸蒸日上(一)第14章 睹春宮盧八娘發病 解心疑十七郎坦白(二)第72章 十七郎出資招兵馬薛祺娘被騙露真容(一)第59章 舍安穩盧八娘渡河 選營寨十七郎駐軍(一)第122章 淮王妃一語驚四座董夫人楚州迎貴客(二)第93章 機緣難得擴大基業 世子掌印鎮守後方(一)第90章 賢王妃夜深起織衣 慧夫人隨夫至淮北(二)第37章 性懦弱董氏得憐惜 憂前程八娘點迷津(二)第74章 煮酒笑談京中舊事 排戲展現淮北新貌(一)第69章 心氣平笑談薛側妃躊躇間自比無鹽女(二)第54章 時局變幻八娘出京不得人心安王被囚(一)第百二十九章 孟白離世遺身後事皇帝親至斷家產二第18章 夏日炎炎美人午睡 溫言涓涓細君論情(一)第百十三章 子教父豁然而開朗夫救妻虛驚且團圓二第81章 建宗祠十七郎教弟 送玻璃盧八娘勸姐(二)第26章 得聖眷十七封縣公 攔猛虎陳王傷手臂(一)第百五章 田將軍嚴守淮王府池師傅求見十七郎一第35章 遭挫折十七郎立志 遇紛爭盧七娘調節(二)第66章 迎王妃淮北軍歡呼 劃郡縣盧八娘裂土(一)第百十四章 最是無言坦誠相問嫣然一笑王府歡騰二第百三十一章 感父語皇上拒納妃行俠義玲瓏勝義王二第34章 孟太白擺宴慶生子 盧八娘買妾擲千金(二)第6章 孟表兄求親反遭拒 十七郎贏得美人歸(二)第75章 多方調兵北上搶糧 三人聯手南下開礦(一)第4章 花園生變八娘絕食 親事不成益堂威脅(一)第87章 利之所趨幾處熙攘 情之所起一往而深(一)第80章 謀出路湖陽嫁尚喆打秋風諸弟至淮北(一)第37章 性懦弱董氏得憐惜 憂前程八娘點迷津(二)第83章 美王妃試探顯妒嫉 小世子祭祀知禮儀(一)第32章 楚州刺史入京述職 半年夫妻漸生嫌隙(一)第11章 補衣不成平安被罵 買簪露富崔嶸心塞(二)第26章 得聖眷十七封縣公 攔猛虎陳王傷手臂(一)第9章 體味人生心情愉悅 談論出身孟氏復出(一)第85章 爲奔喪名士辯忠孝 出義憤衆將揮老拳(二)第94章 受重傷淮北王託孤 接軍權盧八娘發令(一)第36章 狡免三窟八娘獻計 歌舞昇平董氏進門(二)第91章 辦學堂郡主顯才華 收私鹽董氏謀自立(二)第23章 表兄出頭恢復名聲 侍女爬牀遷怒夫婿(一)第81章 建宗祠十七郎教弟 送玻璃盧八娘勸姐(二)第百二十一章 表明態度崔家投靠攀附權貴盧九獻女一第百二十五章 細叮嚀父母意不同共明月作畫傳深情一第95章 狼子心陶刺史發難 危急中淮王妃決斷(二)第53章 孟表兄小意送櫻桃 寧夫人二進英王府(二)第3章 盧八娘淡然選夫婿 十七郎偷聽有決斷(一)第13章 作法事難解前生恨 十三郎怒曝舊家醜(二)第50章 盡忠盡孝郡王盟誓 謀求前途王妃鋪路(二)第52章 知有孕盧八娘驚倒 盼生子十七郎喜極(二)第55章 任閒職英郡王不甘 現晨光嫡長子降生(二)第51章 寧夫人一進英王府 安神醫細品靈芝草(一)第22章 真愛成虛孟白酒醉 深情擁吻玉杯傳情(一)第80章 謀出路湖陽嫁尚喆打秋風諸弟至淮北(一)第百九章 助人救已解開心鎖深思熟慮拒絕改變一第11章 補衣不成平安被罵 買簪露富崔嶸心塞(一)第百二十七章 盧八娘談笑定大位崔夫人細論隱密事一第19章 上惡當十七郎受傷 識大局盧八娘議政(一)第8章 臂釧生輝夫君深情 深井清冷王妃爲難(一)第12章 阿春病癒內宅生變 八娘噩夢驚恐難忍(二)第98章 京城解圍鐵騎顯威 吳郡平叛水軍制勝(一)第百二十一章 表明態度崔家投靠攀附權貴盧九獻女一第百二十二章 圖報負孟右軍挑撥爲理想司馬捷顯才一第62章 盧八娘首飾換軍糧 薛刺史聯姻許庶女(二)
第34章 孟太白擺宴慶生子 盧八娘買妾擲千金(二)第56章 天生異象道士推命 先皇聖旨親王北上(二)第百十七章 實踐諾言重返京城展示軍威見駕省親二第75章 多方調兵北上搶糧 三人聯手南下開礦(二)第260章 體民情皇上做工苦爲出海義王躲相親(二)第28章 入宮輪值盡心盡力 打點生意蒸蒸日上(二)第百十三章 子教父豁然而開朗夫救妻虛驚且團圓一第44章 脫胎換骨八娘重生 重信守諾桃花允婚(二)第260章 體民情皇上做工苦爲出海義王躲相親(二)第38章 悟修德擬慎心安比君子願自強不息(一)第93章 機緣難得擴大基業 世子掌印鎮守後方(一)第40章 夫貴妻榮九娘諂媚 爭權奪勢陳王回京(二)第8章 臂釧生輝夫君深情 深井清冷王妃爲難(二)第20章 愚忠孝人子尊父母 冷心腸貴女拒再嫁(一)第24章 夜半私語海誓山盟 慧眼識人約定婚姻(二)第8章 臂釧生輝夫君深情 深井清冷王妃爲難(一)第35章 遭挫折十七郎立志 遇紛爭盧七娘調節(二)第62章 盧八娘首飾換軍糧 薛刺史聯姻許庶女(二)第12章 阿春病癒內宅生變 八娘噩夢驚恐難忍(二)第百二十二章 圖報復孟右軍挑撥爲理想司馬捷顯才二第74章 煮酒笑談京中舊事 排戲展現淮北新貌(二)第54章 時局變幻八娘出京不得人心安王被囚(一)第18章 夏日炎炎美人午睡 溫言涓涓細君論情(一)第33章 不忍失去最後瘋狂 話不投機千年鴻溝(二)第37章 性懦弱董氏得憐惜 憂前程八娘點迷津(一)第百二十九章 孟白離世遺身後事皇帝親至斷家產二第65章 簽定婚書祺娘請封 益州生變春煊報效(二)第百二十七章 盧八娘談笑定大位崔夫人細論隱密事一第69章 心氣平笑談薛側妃躊躇間自比無鹽女(二)第24章 夜半私語海誓山盟 慧眼識人約定婚姻(二)第7章 庶子娶親王府敷衍 心病難醫貴女服藥(二)第7章 庶子娶親王府敷衍 心病難醫貴女服藥(二)第百三十二章 格外之喜明珠降生意料之中遂意祝壽一第百三章 盧八娘三箭驚四座十七郎獵虎壓衆將一第百十三章 子教父豁然而開朗夫救妻虛驚且團圓二第55章 任閒職英郡王不甘 現晨光嫡長子降生(二)第85章 爲奔喪名士辯忠孝 出義憤衆將揮老拳(二)第21章 思謀聯姻伯孃來訪 天真公正桃花評論(二)第74章 煮酒笑談京中舊事 排戲展現淮北新貌(二)第28章 入宮輪值盡心盡力 打點生意蒸蒸日上(一)第14章 睹春宮盧八娘發病 解心疑十七郎坦白(二)第72章 十七郎出資招兵馬薛祺娘被騙露真容(一)第59章 舍安穩盧八娘渡河 選營寨十七郎駐軍(一)第122章 淮王妃一語驚四座董夫人楚州迎貴客(二)第93章 機緣難得擴大基業 世子掌印鎮守後方(一)第90章 賢王妃夜深起織衣 慧夫人隨夫至淮北(二)第37章 性懦弱董氏得憐惜 憂前程八娘點迷津(二)第74章 煮酒笑談京中舊事 排戲展現淮北新貌(一)第69章 心氣平笑談薛側妃躊躇間自比無鹽女(二)第54章 時局變幻八娘出京不得人心安王被囚(一)第百二十九章 孟白離世遺身後事皇帝親至斷家產二第18章 夏日炎炎美人午睡 溫言涓涓細君論情(一)第百十三章 子教父豁然而開朗夫救妻虛驚且團圓二第81章 建宗祠十七郎教弟 送玻璃盧八娘勸姐(二)第26章 得聖眷十七封縣公 攔猛虎陳王傷手臂(一)第百五章 田將軍嚴守淮王府池師傅求見十七郎一第35章 遭挫折十七郎立志 遇紛爭盧七娘調節(二)第66章 迎王妃淮北軍歡呼 劃郡縣盧八娘裂土(一)第百十四章 最是無言坦誠相問嫣然一笑王府歡騰二第百三十一章 感父語皇上拒納妃行俠義玲瓏勝義王二第34章 孟太白擺宴慶生子 盧八娘買妾擲千金(二)第6章 孟表兄求親反遭拒 十七郎贏得美人歸(二)第75章 多方調兵北上搶糧 三人聯手南下開礦(一)第4章 花園生變八娘絕食 親事不成益堂威脅(一)第87章 利之所趨幾處熙攘 情之所起一往而深(一)第80章 謀出路湖陽嫁尚喆打秋風諸弟至淮北(一)第37章 性懦弱董氏得憐惜 憂前程八娘點迷津(二)第83章 美王妃試探顯妒嫉 小世子祭祀知禮儀(一)第32章 楚州刺史入京述職 半年夫妻漸生嫌隙(一)第11章 補衣不成平安被罵 買簪露富崔嶸心塞(二)第26章 得聖眷十七封縣公 攔猛虎陳王傷手臂(一)第9章 體味人生心情愉悅 談論出身孟氏復出(一)第85章 爲奔喪名士辯忠孝 出義憤衆將揮老拳(二)第94章 受重傷淮北王託孤 接軍權盧八娘發令(一)第36章 狡免三窟八娘獻計 歌舞昇平董氏進門(二)第91章 辦學堂郡主顯才華 收私鹽董氏謀自立(二)第23章 表兄出頭恢復名聲 侍女爬牀遷怒夫婿(一)第81章 建宗祠十七郎教弟 送玻璃盧八娘勸姐(二)第百二十一章 表明態度崔家投靠攀附權貴盧九獻女一第百二十五章 細叮嚀父母意不同共明月作畫傳深情一第95章 狼子心陶刺史發難 危急中淮王妃決斷(二)第53章 孟表兄小意送櫻桃 寧夫人二進英王府(二)第3章 盧八娘淡然選夫婿 十七郎偷聽有決斷(一)第13章 作法事難解前生恨 十三郎怒曝舊家醜(二)第50章 盡忠盡孝郡王盟誓 謀求前途王妃鋪路(二)第52章 知有孕盧八娘驚倒 盼生子十七郎喜極(二)第55章 任閒職英郡王不甘 現晨光嫡長子降生(二)第51章 寧夫人一進英王府 安神醫細品靈芝草(一)第22章 真愛成虛孟白酒醉 深情擁吻玉杯傳情(一)第80章 謀出路湖陽嫁尚喆打秋風諸弟至淮北(一)第百九章 助人救已解開心鎖深思熟慮拒絕改變一第11章 補衣不成平安被罵 買簪露富崔嶸心塞(一)第百二十七章 盧八娘談笑定大位崔夫人細論隱密事一第19章 上惡當十七郎受傷 識大局盧八娘議政(一)第8章 臂釧生輝夫君深情 深井清冷王妃爲難(一)第12章 阿春病癒內宅生變 八娘噩夢驚恐難忍(二)第98章 京城解圍鐵騎顯威 吳郡平叛水軍制勝(一)第百二十一章 表明態度崔家投靠攀附權貴盧九獻女一第百二十二章 圖報負孟右軍挑撥爲理想司馬捷顯才一第62章 盧八娘首飾換軍糧 薛刺史聯姻許庶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