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律

“羌人地,羌人治,主公此法甚妙,可說是絕了羌人的後顧之憂,若能成功說服白水羌,日後其他羌人,自會紛紛來投。”回到了楊望爲呂布安排的住處,賈詡微笑着看向呂布道。

“沒了後顧之憂,可不是一件好事。”呂布搖了搖頭,看向賈詡道:“飽暖思.淫.欲,人若沒了後顧之憂,很多時候就會想許多不該想的東西,比如權利,比如利益。”

“主公深謀遠慮,詡佩服。”賈詡由衷的感嘆道,自從被呂布抓來以來,賈詡最佩服的不是呂布打仗的水平,也不是那冠絕天下的武力,而是呂布對許多東西的獨到見解,這些見解有時候看似離經叛道,但究其根源,卻不離大道、人道,很多問題,都是直指人心,一針見血,賈詡真的很好奇,呂布腦子裡怎會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

“所以建立黑山縣,只是第一步,羌漢民俗不同,我們沒必要將其完全變成漢人,可以保留其獨特民風,但制度一定要一步步與漢人統一,爭天下,本就是一個求同存異的過程,至於如何治,卻還有待商酌。”說道最後,呂布輕嘆了一口氣,如今呂布已經有了一塊根基,也有了不少百姓,雖然以奇策,選出了不少治理地方的官員,但到現在爲止,呂布手下,缺乏一個能爲呂布管理律法之人。

莫要小看這律法,並不是有了一本法律就能完美實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風俗,人的觀念也不同,就像治理地方一樣,除了律法之外,還要顧忌到人情,這裡的人情可不是說人脈什麼的,而是風土人情,這些東西,總要因地制宜,卻又不能太過偏離。

就算有後事的見識,但呂布還是一個人,不是諸葛亮那種妖孽,也沒當過學霸,他的長處在掌握人心,識人用人,加上前身留下來的戰鬥經驗,算是一個合格的統帥,但他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將所有事情都自己一個人攬下來,不說有沒有那個精力,光是能力就不夠。

“主公如此一說,詡倒是想起一人,或可助主公一臂之力。”賈詡心中一動,微笑道。

“哦?”呂布扭頭,看向賈詡。

“此人名爲法衍,非士族,也非寒門,乃先秦戰國時期法家弟子,一生崇尚法學,早年曾於洛陽出仕,卻因德行有虧,爲士族所不容,黯然回鄉,後來李郭霍亂關中,避難逃往益州,與臣常有書信往來,若主公願意,詡願書信一封,請他前來。”賈詡看向呂布。

什麼是德行有虧?在這個講求忠義,以仁治天下的時代,做出一些與儒家仁義忠孝相悖的事情,就算是德行有虧,儒家以仁爲本,法家以法爲綱,同樣是以人爲本,看似沒什麼衝突,但實際上人情和律法有很多時候,是相沖的。

就拿這個時代的事情來說,劉備落難,逃於荒野,露宿於一戶獵戶家中,獵戶爲了款待劉備,殺妻而烹之,後來卻被劉備誇讚,但在法家看來,這獵戶的行爲,就是草菅人命,甚至劉備也難逃律法制裁。

當然,人分三六九等,以劉備的身份和名望,獵戶的做法值得傳送,但這也是法家不受人待見的原因,如果按照法家的理論行事,那就真的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明顯觸碰到士大夫階層的利益。

“招來!”呂布沉吟片刻,點點頭道,此人能用,若用的好,就是呂布手中一把利劍,但最終下場,恐怕不會太好。

“是。”賈詡看着呂布的面色,大概能夠猜到一些東西,心中輕嘆了口氣,繼續說道:“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主公當務之急,是如何成功說服這些羌族豪帥同意建成之事。”

萬事開頭難,很多事情,第一步總是十分困難,但只要走出了這一步,剩下的事情,就會水到渠成。

“文和有何方法?”呂布看向賈詡,微笑着詢問道。

“通婚。”賈詡沉聲道。

“這個之前已經說過,羌漢之間,本將軍是鼓勵通婚的。”呂布疑惑的看着賈詡。

“不,還不夠。”賈詡微笑道:“明日便是白水羌每年的祭祀之日,這場祭祀中,會選出族中最美麗的女子,而後由羌族勇士爭奪,只要能夠得到最終的勝利,便可以得到羌人最美麗的女人,詡希望,主公能夠抱得美人歸。”

“這又是何道理?”呂布皺了皺眉,看向賈詡道。

“上行則下效,主公雖然鼓勵羌漢通婚,但終究沒有任何說服力,若主公能夠在這場祭祀之中,娶得羌人最美的女人,也會讓羌人看出主公的誠意,同時,日後我軍治下也會有人效仿,所以,主公不但要抱得美人歸,而且這位羌族女子在主公妻妾之中,至少也要一個平妻之位。”賈詡微笑道。

“平妻?”呂布點點頭,這算得上一場政治婚姻:“就依文和所言。”

“主公不問這女子是何人?”賈詡輕笑道。

“白水羌最美的女子,應該不會太差。”呂布也笑道,其實只要不是太礙眼,是誰並不重要。

“此人名爲楊曦,乃楊望之女,主公今日也見過,另外,白水羌最近似乎有些麻煩。”

“原來是她。”呂布聞言,卻是想起了日間那位將全身都包裹在盔甲之中的女人,聽聲音,應該不會太差:“什麼麻煩?”

賈詡將北宮離之事向呂布說了一遍:“此人傳聞有萬夫不當之勇,而且手下頗有勢力,不知主公準備如何處置此人?”

“明夜自然見分曉,先看看其人,若實在桀驁難馴,便趁勢殺之,文和可與楊望商議,暗中着手準備。”對於北宮離,呂布並不是太在意,不過這白眼兒狼的特性總會讓人有些反感。

“是。”

第九十一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十二章 人性第一百二十六章 親征第十二章 人性第七十九章 戰神第三十九章 放縱(九更求訂閱)第五十五章 信第五十六章 先入洛陽者爲王第十九章 別惹我第一百一十五章 陸遜領兵第五十三章 先後第十四章 虎威第八十章 大限第四十八章 劫糧第七十二章 疑心第五十二章 願者上鉤第五十四章 建安十三年的最後一天第六十五章 血色長安(上)第九章 接見第七十六章 忠義第二十四章 夜戰第四十章 荊襄風雲(三)第十二章 人性第八十五章 爲君無道,臣當棄之第十三章 開始第七章 管中窺豹第十章 家與國第八章 城戰第九十六章 蓄勢第十四章 虎威第五十九章 在運動中消滅敵人第十三章 遼東水師第二十五章 賈詡之謀第五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十六章 再戰三英第三十三章 河套第三章 婚宴第五章 劉勳之邀第八十三章 推行第六十七章 再建一座虎牢關第二十七章 孫策入侵第三十七章 千里荒蕪第七章 機謀第四十五章 絕望第二十三章 別把自己當人第九十八章 經學大家第二十四章 呂布練兵第八十四章 大勢已定第三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二章 領主系統第五章 長安見聞第一百一十五章 陸遜領兵第十五章 驃騎揚威第十二章 人性第六十七章 血色長安(終)第八十九章 善後第十六章 三足之勢第三十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八十二章 蜀中來人第十七章 狼和羊第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二十二章 密謀荊襄第三十九章 放縱(九更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徐家少年第七十五章 破敵之機第三十九章 荊襄風雲(二)第二十四章 逆轉第二十四章 憤怒的單于第十四章 收服第六章 一念差而逆乾坤第九章 律第二十三章 夜談第八十四章 情、法第三十七章 千里荒蕪第六章 擊鞠場第一百零八章 所謂天才第二十六章 困境第二章 收服第十七章 雨夜劫營第一百零七章 笑話一場第十八章 虎狼之師第四章 西涼亂第一章 名傳天下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一百章 低等級的交鋒第五十章 賈詡獻策(求三江票)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二十三章 徐盛第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四十八章 均田與否第一百一十章 封王爭論第三十六章 曹操的煩惱第三十七章 氣勢洶洶第四十九章 追捕第二十九章 螳螂、蟬和黃雀(下)第五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三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零五章 成都暗流(二)第四十九章 賈詡到來
第九十一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十二章 人性第一百二十六章 親征第十二章 人性第七十九章 戰神第三十九章 放縱(九更求訂閱)第五十五章 信第五十六章 先入洛陽者爲王第十九章 別惹我第一百一十五章 陸遜領兵第五十三章 先後第十四章 虎威第八十章 大限第四十八章 劫糧第七十二章 疑心第五十二章 願者上鉤第五十四章 建安十三年的最後一天第六十五章 血色長安(上)第九章 接見第七十六章 忠義第二十四章 夜戰第四十章 荊襄風雲(三)第十二章 人性第八十五章 爲君無道,臣當棄之第十三章 開始第七章 管中窺豹第十章 家與國第八章 城戰第九十六章 蓄勢第十四章 虎威第五十九章 在運動中消滅敵人第十三章 遼東水師第二十五章 賈詡之謀第五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十六章 再戰三英第三十三章 河套第三章 婚宴第五章 劉勳之邀第八十三章 推行第六十七章 再建一座虎牢關第二十七章 孫策入侵第三十七章 千里荒蕪第七章 機謀第四十五章 絕望第二十三章 別把自己當人第九十八章 經學大家第二十四章 呂布練兵第八十四章 大勢已定第三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二章 領主系統第五章 長安見聞第一百一十五章 陸遜領兵第十五章 驃騎揚威第十二章 人性第六十七章 血色長安(終)第八十九章 善後第十六章 三足之勢第三十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八十二章 蜀中來人第十七章 狼和羊第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二十二章 密謀荊襄第三十九章 放縱(九更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徐家少年第七十五章 破敵之機第三十九章 荊襄風雲(二)第二十四章 逆轉第二十四章 憤怒的單于第十四章 收服第六章 一念差而逆乾坤第九章 律第二十三章 夜談第八十四章 情、法第三十七章 千里荒蕪第六章 擊鞠場第一百零八章 所謂天才第二十六章 困境第二章 收服第十七章 雨夜劫營第一百零七章 笑話一場第十八章 虎狼之師第四章 西涼亂第一章 名傳天下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一百章 低等級的交鋒第五十章 賈詡獻策(求三江票)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二十三章 徐盛第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四十八章 均田與否第一百一十章 封王爭論第三十六章 曹操的煩惱第三十七章 氣勢洶洶第四十九章 追捕第二十九章 螳螂、蟬和黃雀(下)第五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三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零五章 成都暗流(二)第四十九章 賈詡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