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荊襄風雲(二)

送走了伊籍,劉備有些心事重重的離開了大廳。

“大哥,何事煩心?”關羽跟張飛自院子裡出來,跟伊籍見過禮告別之後,見劉備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疑惑的詢問道。

“呂布的使者要來了。”劉備嘆了口氣,昔日徐州時,呂布窮極來投,當時劉備是一方諸侯,後來呂布奪了徐州,劉備暫時依附曹操前來攻打,呂布猶如喪家之犬般逃出了徐州,當時呂布幾乎已經喪失了爭奪天下的資格,劉備雖然也是一直在流亡,但當時的境遇,要比呂布強不少,至少諸侯願意接納他,尤其是在得了皇叔之名以後,劉備可以清楚地感覺到諸侯對自己越發重視,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受到禮遇。

不過這纔多久?

兩年,不過兩年的時間,呂布搖身一變,成了英雄,雄霸一方,能夠與曹操、袁紹這等北方強軍掰腕子,而劉備呢,還是不得不寄人籬下,爲尋找一塊落腳之地而疲於奔波,要說心裡面沒有一點不平衡,那絕對是騙人的,只是眼下天下大勢就如劉備之前所說,北方亂則南方安,呂布眼下絕不能敗,至少不能敗的太慘,如果沒了呂布,依照劉備對袁紹的瞭解,恐怕絕不是曹操的對手,一旦北方形成統一的話,那南方的災難就來了。

“呂布的使者?”張飛濃眉一挑,一雙環眼殺機盡顯:“大哥,要不要做了他們?”

“不得魯莽!”劉備有些頭疼的瞪着張飛,厲聲呵斥道:“殺他容易,但若呂布被袁紹、曹操打敗,用不了多久,北方一統,我們拿什麼去跟人家爭?”

這大概是劉備第一次以如此嚴厲的態度呵斥張飛,將張飛嚇了一跳,縮着脖子不敢說話。

呼了口氣,劉備算是平靜了一些,看着張飛,也覺得語氣有些重了,劉備有些不忍道:“翼德,此事關乎天下大勢,切不可亂來。”

“知道了,哥哥。”

“雲長,聽說呂布的使者已經到了襄陽,想必隨後景升兄會招我前去,你陪我一起去。”劉備看向關羽道。

“我也要去。”張飛連忙攔住劉備,嘿笑道:“哥哥,我到時候閉嘴就是,這次,你可不能拉下我一個。”

劉備瞪了張飛一眼,關羽道:“哥哥,三弟雖然莽撞,但也不是不識大體之人,就帶他去吧,早晚也得見見這荊襄名士。”

“就是,就是。”張飛連忙應和,卻被劉備一眼瞪得不敢說話。

“也好,不過切記,莫要多言。”劉備看着張飛,沉聲道。

“是,哥哥放心。”張飛將胸脯拍的砰砰響。

“玄德公,主公有請!”傍晚的時候,一名刺史府家丁來到劉備的府邸,躬身送上一張請帖道。

劉備送走了家丁之後,跟關羽、張飛換了一身衣服之後,便一起前往刺史府。

“義山兄膽量倒是頗大,可知這中原百姓人人對呂布恨不得生啖其肉,義山兄此時代表呂布來效仿那蘇秦張儀之輩前來,這份膽量倒是令人欽佩。”剛剛進府,便聽到蔡瑁陰陽怪氣的聲音。

“德珪兄此言從何而來?”另一道聲音帶着訝異道:“我主呂布,自入關中以來,對內發展民生,造福萬民,令關中之地重現漢武繁華,對外痛擊胡寇,滅匈奴,亂鮮卑,封狼居胥,令北地百姓免受胡患,令老有所養,幼有所教,究竟做了何等事情,竟令中原百姓恨不得生啖其肉?莫非中原百姓,都似德珪兄這般蠻橫無理?”

“哼!”蔡瑁一堵,冷哼一聲道:“他二背其主,不爲人臣!”

“德珪兄道聽途說之言,何爲主?天子方爲天下之主,當初我主殺丁原,滅董卓,都是奉了皇命,此乃忠貞之舉,何來背主之說?還是說,德珪兄以爲,丁原、董卓之命可比皇命更有用?”

“你……”蔡瑁聞言,被氣的說不出話來,聽聞身後傳來腳步聲,扭頭一看,卻是看到劉備三兄弟過來,眼珠一轉,冷笑道:“就算如你所說,但當初玄德公收留於他,卻趁虛奪取徐州,這等不義之舉又當如何說?”

名義上是爲劉備叫屈,但實際上卻是打着分化劉備的心思,如果楊阜承認了呂布不義,那自然最好,若不承認,必然狡辯,這樣就等於得罪了劉備。

楊阜雖然不認得劉備三人,但身後的趙雲跟呂玲綺可認得,得到趙雲的警告之後,楊阜微笑着看向蔡瑁道:“都督此言差矣,若非有小人從中挑撥,又何以會有此事?更何況我主雖得了徐州,但其後也曾於紀靈手中救過玄德公的性命,怎算不義。”

“趙雲!?”蔡瑁正要反駁,耳邊卻突然傳來一聲炸雷般的怒吼,震得蔡瑁和周圍所有人都有些發懵,卻見張飛指着趙雲,怒罵道:“我道你爲何如此決絕,走的那般乾脆,原來是已經想好了要投呂布!”

“翼德閉嘴!”見四周人的注意都被集中過來,劉備面色發黑,拉了張飛一把。

“大哥,這個背主之徒,他……”張飛指着趙雲,面色難看的道。

趙雲的面色也有些難看,背主之徒?自己何時效忠過?

蔡瑁本想發難,此時聞言,卻雙手一抱,靜靜地看着事態的發展。

劉備面色也不好看,畢竟距離他們跟趙雲分別這才半個多月的時間,趙雲卻加入了呂布使者的隊伍,也不免多想一些,不過他還是阻止了張飛,現在跟趙雲鬧,對自己沒有任何利益,反倒是讓旁人看了笑話,令劉表跟呂布之間的聯盟徒生波折。

勉強一笑,對趙雲拱手道:“子龍勿怪,翼德這些天心情不大好。”

“是啊,也難怪。”蔡瑁不陰不陽的冷笑道:“背主求榮,若我遇到這等家奴,說不定比翼德將軍更生氣。”

楊阜看了趙雲一眼,事情的經過,他多多少少從呂玲綺那裡瞭解過一些,當下微笑着向劉備拱手道:“這位想來便是近來名聲遠播的劉備劉皇叔?”

“正是,備見過先生。”劉備苦笑着一拱手,這份態度,倒是讓楊阜多了幾分好感,搖頭問道:“子龍與皇叔有何交情,在下不知,但在下卻知道,子龍去年爲小姐所救,爲主公掃平西域立下汗馬功勞,只要他願意,封官拜將不說,前途也是不可限量,但子龍卻在主公封賞之前,掛冠而去,只爲昔日一諾,恕在下不敬,以皇叔今時今日的局面,子龍若留在我主麾下,若說前程,絕不會比跟隨皇叔差,可對?”

“不錯。”劉備苦澀的點點頭。

“但子龍卻沒有任何留戀,甚至情願辜負我家小姐一片癡心,棄官來投,在下覺得,這份情誼,絕不摻雜任何功利之心,這等情操,也令我輩汗顏。”楊阜深吸了一口氣,看向劉備道:“雖不知子龍因何與皇叔決裂,但當日我遇上子龍將軍時,小姐卻是重傷初愈。”

“我家小姐雖然有些刁蠻,卻是性情中人,當初爲助主公,率五十六騎出西域,平居延,下伊吾,敗鮮卑,可說有功於漢家江山,爲愛郎,千里相隨,但卻被人打成重傷,今日這位將軍既然提起,那請恕在下斗膽一問,是何人所傷?”

周圍的人原本聽張飛罵趙雲,頓時對趙雲有些反感,畢竟劉備現在可說是荊州這邊的,內心裡自然更願意站在劉備這邊,只是隨着楊阜的敘述,目光也漸漸變了,這個時代,對於忠義之人總是有着極高的評價,尤其是趙雲這種一諾千金之人,更是如此。

這樣的人物被劉備拒之門外,哪怕是親近劉備的人,心中也生出些許疙瘩。

呂玲綺站在楊阜身後,帶着她的修羅面具,今日這場合,蔡瑁在這裡她真不好亮明身份,本來將趙雲吃虧,想要助陣,聲源趙雲,如今見楊阜鎮住了場面,也不再多言。

“這……其中有些誤會。”劉備勉強笑道。

“也許吧。”楊阜微微一笑,不再糾纏此事,轉而看向一衆荊襄名士,微笑着拱手道:“聽聞荊襄之地,人傑地靈,豪傑輩出,阜此番乃是帶着我家主公誠意而來,也希望各位高士能夠將公私分明,莫要效仿那販夫走卒街頭吵鬧一般。”

“義山先生言重了。”劉表搖頭笑道:“義山先生遠來,今日之宴特爲先生接風,今夜只談風月,莫談國事,有何要事,明日再說。”

楊阜微微點頭,微笑着看向劉備道:“之前言語之間有何得罪之處,還望皇叔海涵。”

“不敢。”劉備微微頷首,帶着一臉鐵青的張飛和關羽落座。

經過這麼一攪局,蔡瑁也不好繼續發難,當下在劉表的示意下,各種美食美酒流水般端上來,一隊舞女開始舞動曼妙身姿,爲了表示對趙雲這位義士的敬佩,劉表還特地給趙雲準備了席位,看的張飛恨得牙癢,卻幾次被劉備壓制住,無法發作,酒宴也在這樣看似歡樂的氣氛中,直至深夜才結束。全本小說網

第四十六章 計成(4/5)求月票第六章 逼供第八十五章 就怕無有罵我人第二十章 論諸葛第五十九章 悲劇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第三十三章 深入草原第十二章 窮途第三十八章 械鬥第七十二章 機鋒第六章 龐統的弱點第一百零八章 所謂天才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八十一章 夜鷹第八十七章 掌控軍心第四章 心理戰第四章 大國氣度第三十三章 河套第三十六章 軍令如山(六更求首訂)第三十一章 截殺第二十三章 別把自己當人第六十二章 斬將奪旗第十二章 窮途第一百一十章 封王爭論第八十四章 大勢已定第十章 絕處逢生第六十章 箭挫三軍第三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八章 撤兵第一百零八章 所謂天才第二十五章 胡患第三十三章 狼的法則第八章 故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刺殺第十四章 曹操退兵第一百章 低等級的交鋒第六十一章 對策第三十八章 荊襄風雲(一)第二十三章 夜談第八十四章 情、法第二章 消息第十七章 鐵鎖連舟第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四十二章 荊襄風雲(完)第八十一章 休戰第十九章 虎狼之性第十一章 招攬失敗第六十七章 血色長安(終)第四十三章 軟骨頭(1/5)第六章 士氣交鋒第四十二章 荊襄風雲(完)第四十七章 分歧第六十四章 木獸攻城第八章 故人第九十六章 蓄勢第三章 婚宴第四十六章 無題第四十二章 雪藏第五十四章 法衍第十章 破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箭退軍第六章 龐統的弱點第二十一章 官渡之戰的開始第四章 思緒第十四章 曹操退兵第五十九章 在運動中消滅敵人第五十章 攻心第四十章 敵蹤第十八章 黃巾殘部第二十章 黃巾猛將第六十一章 憋屈的名將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第三十六章 何人可用第十八章 建安五年的第一場雪第七十四章 大霧彌江第五十一章 草原大決戰(一)第二十四章 憤怒的單于第一百零六章 奪權第五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六章 一念差而逆乾坤第五十七章 鷹視第二十八章 魏延第四十六章 英雄遲暮第八章 年關第八十九章 善後第二十章 論諸葛第四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二十章 割須棄袍第二十三章 徐盛第七十六章 幽州平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箭退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末路第十八章 建安五年的第一場雪第四十章 陰差陽錯(十更,再求月票)第四十章 敵蹤第二十四章 歡呼的夜梟營第五章 小人物第五十三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本卷終)第三十二章 古城混戰第六十二章 醜鬼第十一章 江東二喬
第四十六章 計成(4/5)求月票第六章 逼供第八十五章 就怕無有罵我人第二十章 論諸葛第五十九章 悲劇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第三十三章 深入草原第十二章 窮途第三十八章 械鬥第七十二章 機鋒第六章 龐統的弱點第一百零八章 所謂天才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八十一章 夜鷹第八十七章 掌控軍心第四章 心理戰第四章 大國氣度第三十三章 河套第三十六章 軍令如山(六更求首訂)第三十一章 截殺第二十三章 別把自己當人第六十二章 斬將奪旗第十二章 窮途第一百一十章 封王爭論第八十四章 大勢已定第十章 絕處逢生第六十章 箭挫三軍第三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八章 撤兵第一百零八章 所謂天才第二十五章 胡患第三十三章 狼的法則第八章 故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刺殺第十四章 曹操退兵第一百章 低等級的交鋒第六十一章 對策第三十八章 荊襄風雲(一)第二十三章 夜談第八十四章 情、法第二章 消息第十七章 鐵鎖連舟第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四十二章 荊襄風雲(完)第八十一章 休戰第十九章 虎狼之性第十一章 招攬失敗第六十七章 血色長安(終)第四十三章 軟骨頭(1/5)第六章 士氣交鋒第四十二章 荊襄風雲(完)第四十七章 分歧第六十四章 木獸攻城第八章 故人第九十六章 蓄勢第三章 婚宴第四十六章 無題第四十二章 雪藏第五十四章 法衍第十章 破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箭退軍第六章 龐統的弱點第二十一章 官渡之戰的開始第四章 思緒第十四章 曹操退兵第五十九章 在運動中消滅敵人第五十章 攻心第四十章 敵蹤第十八章 黃巾殘部第二十章 黃巾猛將第六十一章 憋屈的名將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第三十六章 何人可用第十八章 建安五年的第一場雪第七十四章 大霧彌江第五十一章 草原大決戰(一)第二十四章 憤怒的單于第一百零六章 奪權第五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六章 一念差而逆乾坤第五十七章 鷹視第二十八章 魏延第四十六章 英雄遲暮第八章 年關第八十九章 善後第二十章 論諸葛第四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二十章 割須棄袍第二十三章 徐盛第七十六章 幽州平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箭退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末路第十八章 建安五年的第一場雪第四十章 陰差陽錯(十更,再求月票)第四十章 敵蹤第二十四章 歡呼的夜梟營第五章 小人物第五十三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本卷終)第三十二章 古城混戰第六十二章 醜鬼第十一章 江東二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