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

楚南風但想馬希蘭骨肉相殘之心痛,容貌鉅變之心酸,與自己但見不能見之苦楚,無一不是令人難以承受,心感馬希蘭這十餘年的所受之苦,手持信紙黯然神傷。

許久之後,方自回神過來,將手中信紙放在身邊長案上,從信封中取岀最後一張信紙,只見信紙透有血跡,不由得心頭大震,驚疑之下,將信紙打開,斑斑血跡之中,睜眼細看:

希蘭有幸生於帝王之家,非幸於錦衣玉食,而幸能受教於名師高儒,習文練武。識名利所累,知本心所真。更幸得遇楚郎南風,相知相慕,欲結良緣之際,豈料宮庭權變,同室操戈,以致重傷垂死,得玄音師太所救得以苟活,然桃李年華卻見花甲之形。

希蘭心知南風情長意真,但自慚形穢,終是未敢相對。悉南風一怒拔劍,快意我心,欣慰之中,難堪咫尺天涯,弱情相思,但求一死以消其苦,又得師太施救點悟,知真情灼灼,非朝暮之道,白雲明月,但如我眼,可慰我心。

蒙師太大恩,仙逝之時續與真元,又得殘喘數年,希蘭不敢有負師太恩情,持念存活時日,祈願南風平安,然近日魂力見竭,想是大限將至,故寄書南風,但求無憾黃泉。

嗚呼,造化怎堪如此?以希蘭無用之身,卻累我易公恩師駕鶴西去,希蘭百死莫辭

寫到此處,後面再無字跡,看着這似祭文般帶着血跡的書信,楚南風如雷轟頂,但覺眼前虛幻,心血翻動之中喉結一熱,一口鮮血噴出,竟是站立不住,雙腳蹌踉向前衝去,恰好扶住長案方纔不至跌倒,卻也將圓墩撞翻,發岀咕嚕的滾動聲音。

但聽木屋外“咦”的一聲,接着有女聲叱道“什麼人?”原來庵中衆尼誦經唸佛完畢,剛到後院準備休息,卻聽得木屋中的聲響,住持素如師太便出口叱問。

但見屋內無人反應,衆尼互視一眼,素如師太眉頭微皺,疑道:“應是圓墩滾動之聲……妙靜你去看看。”此時雖非深夜,但庵中寧靜,圓墩翻倒滾動之聲,自也是格外清晰,何況這素如師太也是神念小成修爲。

妙靜趨步上前,剛欲伸手推門,卻聽“吱咯”一聲,木門打開,不由得向後驚退一步,只見一位身着青袍,嘴邊帶有血跡的中年男子走出,妙靜一愣之下,問道:“施主何人?怎麼在楚居士屋中?”

但見楚南風失神落魄般向前走去,對自己的問話似若未聞,妙靜便是出手抓向楚南風的肩膀,右手尚未碰到衣袍,只覺得一陣巨力傳來,不由得向後倒退,雙手掄舞中收勢不住,跌倒在竹林旁,妙靜只是固元修爲,在楚南風潛意識的自我保護中,卻被震倒在地。

站在瓦房前的衆尼皆是一驚,素如住持見楚南風身手未動,卻震得妙靜仰面而倒,心知遇到高手,但想佛門重地,自也不容人隨意出入,何況還是尼庵,便面色一沉,正欲岀手相攔,卻聽身邊的妙慧言道:“師父,他……他就是聞香口中的恩公……”

“哦?”素如師太身形一頓,望向已經行到佛堂牆邊的楚南風,言道:“這位施主,請留步……”

楚南風此時心中悲痛欲絕,從馬希蘭的手書上已然看出易無爲逝去,腦中浮現出易無爲慈祥的笑容,回憶着過往與易無爲相處的點點滴滴,兩行熱淚滾滾而下,對於素如等人的言語,自是恍如未聞。

素如見他未答,眉頭一皺,大步走向楚南風身後,又道:“施主留步。”同時亦是岀手抓向楚南風右肩,卻也只用了七成之力,楚南風只覺身後一陣勁風襲來,頭也不回,身形一縱如電般越過院牆而去,傾刻不見身影。

一手抓空的素如師太愣住而立,也知自己的武功差楚南風太多,半晌方纔合什念道:“罪過、罪過,南無阿彌陀佛。”

剛到竹林外涼亭上的許聞香,但見楚南風嘴角帶着血跡,神情恍惚的從竹林小道走岀,大吃一驚,忙趨步上前,驚聲道:“恩公……是師太她們……”她自是以爲楚南風是被“仙姑庵”中的衆尼姑所傷。

楚南風搖了搖頭,慘然一笑道:“不關她們的事……那楊老漢可曾尋到?”

“晚輩已將他尋來,此時正在東面島邊等候。”

“好。”楚南風用手拭去嘴角的血跡:“那就讓他行舟去往莫忘島。”

許聞香望了一眼臉上猶有淚痕的楚南風,但想恩公定是悲痛至極,心有所觸之下,眼泛淚光帶着楚南風往島邊疾行而去。

月光下,島岸邊停着兩艘小船,其中一艘船頭上正站在一位年過花甲的老漢,見到楚南風與許聞香到來,那老漢便對許聞香道:“許家丫頭,可以走了嗎?”

許聞香點頭道:“可以了,麻煩楊伯前面引路。”言罷與楚南風躍上自己的漁船,拿起長篙划水行舟,跟在楊老漢船後。

此時月光皎潔,映照着湖面波光閃閃,時而有魚兒在夜色中跳躍湖面,發岀“撲通”的聲響,水花蕩起陣陣漣漪,隨着楊老漢的小船,曲直蜿蜒穿梭在形態各異的湖島中,良久,行舟引路的楊老漢放慢船速,指着不遠處樹木連綿的島嶼,言道:“許家丫頭,老漢我白天就是將你師父送到此島的。”

許聞香望了一眼楚南風,但見楚南風點頭,便對楊老漢道:“好,楊伯但可先行回去。”言語中從腰間掏出一串銅錢,遞與並船而行的楊老漢:“多謝楊伯了。”那楊老漢自也不作客氣,收下銅錢,掉轉船頭而去。

半盞茶功夫,許聞香便將小船停靠在島邊,與楚南風上的莫忘島,想是這島少有人上來,看不到一條登島的路徑,參天大樹下雜草叢生,楚南風帶着許聞香穿行在林間,偶有被驚動的夜鳥“嗖、嗖”的飛了起來,發出短促的鳴叫聲。

二人行了一會兒,穿岀樹林,便見眼前一片空曠之地,栽種着奇花異草,南邊靠近樹林之處建有一座木屋,楚南風心緒萬千,望着十餘丈遠的木屋許久,卻也不向木屋行去,以他的修爲自是覺察出木屋空無一人。

環顧四周,又見北邊十來丈的花叢中似有一小塊空地,略一遲疑,舉步緩緩上前,但見這空地處拱起一堆黃土,土堆前向南面立有一石碑,楚南風想起馬希蘭所寫“累我易公恩師駕鶴西去”,心中隱感不妙,舉步維艱轉到碑前,但一望見碑上所刻之字,雙腳一軟,“撲通”跪在地上,雙脣發抖間,一口鮮血噴出,喃喃道:“恩師……”熱淚紛涌而出。

“恩公……”許聞香見狀大驚失色,舉目向那石碑望去,只見上面刻着“恩師無爲易公之墓”旁落“弟子楚南風、馬希蘭泣血納石”。隱約中許聞香猜想這墓中之人的身份,或是自己的師公,不由得也是低泣着跪拜在地。

此時,從北面傳來一陣清幽悽楚的笛聲,楚南風心中一震,對着易無爲的墓碑叩頭三拜,便是站起身子,縱身向那笛聲傳來之處飛掠而去。

穿過北面的樹林,只見二十餘丈處,一塊臨湖高有兩丈的島礁上,站着一位身着青衣,白髮蒼蒼的女子,月光下迎着湖面舉笛吹奏,笛聲初如孤雁隻影時盤旋悲鳴,如歌似泣;又若在雷雨交加中振翅疾翔,悲壯憾心;悽切中含有不屈的笛聲,竟引着林中的夜鳥離巢飛起,飛旋在那女子的上空低鳴。

楚南風緩緩近前,待離岩石五丈之遠停下,神念一動,已然探出這島巖上女子的修爲氣機,正在修練“太素心經”之人所俱有,頓然確定跟前之人,便是自己十七年來朝思暮想的馬希蘭,心中頓時悲喜交織。

笛聲悠悠逝去,但見那女子迎風默立,良久之後,長嘆一聲,低吟道:

“千島隻影孤獨。往事珠淚付。明月盈盈念相聚,波光中,傷心處。

花凋盛顏路。最不忍,縷縷朝暮。鴻雁也曾西北去,情未敢,寄君訴……楚郎……南風……”

楚南風已是熱淚悄落,悲痛中喚道:“綠依……”

那女子但聽這一聲“綠依”,卻是不由自主的應道:“南風……”似察覺到什麼,陡然身子一震,倏然回首,但見眼前站着一人,儒雅俊朗的臉上,一雙淚水盈眶的眼睛望着自己,卻是心中念念不忘之人。

這女子正是馬希蘭,幾疑夢中般呆愣片刻,用手揉搓一下眼睛,忽然掩面悲呼一聲,蹲下身子,拿起放在岩石上的帷帽,轉身向巖下躍去,但覺右臂一緊,身子已被楚南風摟入懷中,耳邊只聽得一道輕柔聲音響起:“無論你變成什麼模樣,只要你活着,我們便是不能分開……”

瞬那間,馬希蘭心頭一暖,十七年間的苦楚混着熱淚奔涌而出,抱着楚南風失聲痛哭,不遠處,跟來的許聞香淚水滾滾而下,轉身向林中木屋泣奔而去。

過了許久,馬希蘭方纔頓住哭聲,哽咽道:“恩師他……”

楚南風拍了拍她的後背,輕聲道:“我知道,只望你莫要辜負恩師的苦心。”

楚南風想起當初穆道承轉訴了覺大師的斷言“千山一水有仙影,十二春秋消無形”,已然猜出是師父易無爲耗去一身修爲救了馬希蘭之命。

馬希蘭輕緩的離開楚南風的懷抱,擡頭望着楚南風,方纔看見他嘴邊的血跡,心知楚南風定是看見了易無爲的葬身之地,痛心嘔血所致,伸手拭去血跡之時,淚水復是奔流而落。

楚南風用手捧起馬希蘭曾經清麗絕俗而今蒼老憔悴的容顏,心中痛憐不已,柔聲道:“師父他的付出,就是爲了讓我們今日相見……”

馬希蘭點了點頭,舉手拭去眼角的淚水,拉着楚南風坐在岩石上,將過往之事訴與楚南風聽。

當初馬希蘭回到府中之後,發覺功力消退,心知不妙之下,便吩咐貼身侍女趕去通寶閣分閣設法通知楚南風。侍女走後不久,便有二十餘人蒙面刺客殺入府中,殊死拚殺才衝出重圍,岀了王府逃到城中一處湖邊時已然昏倒,醒來之後,卻發現自己身在仙女湖龍王島。

原來仙姑庵上任住持、玄音師太剛好雲遊到了長沙郡,在湖邊發現昏倒的馬希蘭,便岀手相救,而中“千機散”之毒,十二時辰內侵蝕七魄,使人氣衰力竭而亡,同時隨着精氣血消殆,容顔亦會隨之衰老。

玄音師太修煉佛門功法,修爲已是神念山巔之境,但見一位如花似玉之人,幾個時辰內極速衰老,心猜是中了損害氣機的毒藥,唯有純厚的精氣才能護住馬希蘭的性命。

若是一般的人,必然是捨不得耗去自己苦修的氣機去救馬希蘭,而玄音師太已是悟了佛法真諦,懷有入世行善之心,又甚重緣法,終是不忍馬希蘭在自己眼前死去,便耗了十餘年的修爲才護住了馬希蘭性命,卻也使自己的修爲跌到了山谷境。

玄音師太卻不知馬希蘭習得楚南風所授的“太初心經”和師門的“太素心經”,使得七魄氣機,五行相生,若非如此,以“千機散”之毒,恐怕縱盡她修爲真元也是無能爲力。

馬希蘭醒來後,發現自己不僅武功盡失,而且白髮蒼蒼,老態龍鍾,自是悲痛欲絕,心覺生不如死,但大仇未報心有不甘,每日終是以淚洗臉。

後來聽得外出遊歷歸來的玄音師太轉述江湖傳聞,知悉楚南風殺上巫山劍派之事後,欣慰之下,卻也心生死志。本想留書一封與楚南風告知原由,但恐更是傷了楚南風之心,於是書寫一半,便停筆不寫,這張信便是楚南風潛入“仙姑庵”中所見到了第一張信。

一日趁庵中尼姑不備,馬希蘭投湖自盡之時,卻又被心有防患的玄音師太所救,聽到玄音師太的斥責與勸慰,馬希蘭便想皈依佛門,玄音師太卻認爲她塵緣未了,更以陶淵明《閒情賦》中的所願所悲,來點化心境受困的馬希蘭,終使她寄情爲願,寄託思念。

救了馬希蘭九年之後,玄音師太圓寂之時,將畢生所餘的修爲氣機輸與了馬希蘭,才使得本也是時日不多的馬希蘭生機得以延續,三年後的一日,馬希蘭漸感神疲氣衰,心猜自己將不久人世,便提筆寫下第二張信,拖着疲憊不堪的身軀去往袁州的通寶閣分閣,想將信寄與楚南風,不料卻在半路中昏倒。

所謂命不該絕,莫過如此,當馬希蘭命懸一線之時,遇到了踏遍千山萬水尋她的易無爲。其實當初易無爲從了覺處得到了斷言是“千山一水有仙影,十二春秋消無形。引得太初氣重生,再踏凡間四十塵。”而穆道承在明月山莊講與楚南風聽時,話未講完卻被心情激動的楚南風打斷。

易無爲但從了覺斷言之中聽得玄機,心想這斷言所說的太初,應是自己所修了“太初心經”功法,想是十二年之內能找到馬希蘭,便可救她一命,而了覺是得道高僧,若自己無緣尋到馬希蘭,必然不會言出後半句斷言。

於是便將斷言改成“雲遊天際有歸處,情至心靈莫獨老。千山一湖有仙影,落霞暉輝映白首”,自是提醒楚南風,馬希蘭還活在世上。也特意在離開明月山莊之時,留話穆道承,三年之內必會回去書院,自是料定了覺大師的斷言應是可信。

易無爲踏遍羣山尋訪無果之下,終是想到了湖中之島,那日從袁州向新喻仙女湖而去之時,恰遇暈倒在路邊的馬希蘭,以他元嬰大成之境的修爲,百丈之內探人氣機易如反掌,便是發覺頭飾帷帽暈倒在路邊的女子,身上隱有一絲“太初心經”的氣機。

驚訝之下,掀起帷帽面紗,從蒼老的容顏輪廓中依稀看出馬希蘭的影子,唏噓不已,也使得老淚橫流,他對楚南風視若己出,對馬希蘭亦是疼愛有加,但見她此刻情形,也自明白她的苦楚。

輸送真元將馬希蘭救醒之後,帶着恍如隔世爲人的馬希蘭到了龍王島後,便去羣島中尋得一處杳無人煙的小島建了木屋,住了下來,也就是現在的莫忘島。

而後每日到仙姑庵,將馬希蘭接到莫忘島上,以“太初心經”功法醫治馬希蘭受損的七魄,易無爲的修爲自非是玄音師太能比,而“太初心經”功法有着“無氣生有氣”之妙,終是在九個月後使馬希蘭武學氣機恢復到了“練氣境”,更使老態龍鍾的馬希蘭容色年輕了幾歲。

按這樣的狀態,只要馬希蘭恢復到歸真境,因“千機散”毒害的七魄方能修復,容顏自也會隨着精血重生氣機而年輕,雖不能恢復到與她年紀相符的容貌,卻絕不至於是現在六十餘歲的模樣。

易無爲學究天人,心知馬希蘭中毒日久,“太初心經”雖然能讓馬希蘭慢慢恢復修爲,但以馬希蘭現在的體質,要修到固元境至少要十年八年,更別說是歸真境,除非以自己的元嬰修爲之力傾注給予,方能助她修復受損的七魄,而以那時馬希蘭的功底,半年內必會踏入歸真之境。

易無爲心知若是自己捨命將修爲氣機輸與馬希蘭,雖是能救下她,但亦會使她一輩子心境難安。在馬希蘭踏入“練氣境”之時,便假裝眉開顏笑,告訴馬希蘭,受損的行氣脈絡已經恢復,可以自行引氣周天,只要每天照着“太初心經”功法去練,一年內自會修復七魄。

馬希蘭自是對易無爲之言深信不疑,但知自己七魄能夠修復,容顏自然也會隨之年輕,心下自是大喜,只待一年後踏入歸真境,與易無爲返回太白書院去見楚南風。

如此過了有三個月多,一日午後,馬希蘭來到莫忘島,卻見易無爲臉色蒼白躺在木屋中,吃驚之下,只聽易無爲嘆息着言稱年已近百,時日無多了。馬希蘭但想着他元嬰之境修爲,已然是百病不生,此下卻是如此情形,不由得驚駭失色。

忽見易無爲容光煥發,盤腿坐起,驚疑之中,只覺得眼前一晃,易無爲的右手已然按在她的天門穴之上,一股氣機緩緩而入,但如仙姑庵玄音師太圓寂之時,將氣機輸與自己一般,馬希蘭大驚之中但想掙扎,卻是動彈不得。

只聽易無爲道:“爲師壽辰已到,這身修爲帶進棺材自是可惜了,你遭此大難,是爲師照顧不周,這殘餘之力或能助你早點恢復受損的七魄,你凝神靜氣引行周天……”

馬希蘭講到此時已然泣不成聲,“那時我拼命掙扎,卻被恩師斥道……說這是他老人家的最後遺願,縱然我百般不願,卻……卻終被恩師氣機引導……”

“我就按師父的遺願……將他安葬在這莫忘島上,想着爲師父守孝三年,再去書院尋你……本想過了這中元節便去。”

楚南風心中長嘆,那第三封信定是馬希蘭所寫與易無爲的祭文,想是當時情到深處,傷心難當,嘔血之下,卻也未將祭文寫完。

望着悽楚的馬希蘭,伸手擦去她臉上的淚水,柔聲道:“待回去給爹爹、武師父他們報個平安後,我們便在這莫忘島居住,陪伴恩師他老人家……”

言罷站了起來,牽起馬希蘭的手,便是一同往林中木屋行去,邊走邊將自己遇上許聞香而尋到龍王島之事告訴了馬希蘭,自也聽了她感嘆不已。

馬希蘭得了易無爲捨棄性命相救,受損的七魄終是修復,從而也踏入了歸真之境,容貌自也年輕了十餘歲,從年過花甲之態恢復到了年近五旬之姿。她本長得花容月貌,清麗絕俗,又出生在帝王之家,自小養成了端莊文雅的舉止,但從臉形輪廓依然可見年輕時絕美優雅的風姿。

許聞香此時方見馬希蘭的真容,雖不知馬希蘭的經歷,望着她一頭白髮蒼蒼,亦能感到自己的師父必是經歷了諸多不幸,想起自己的遭遇,一時間悲從心起,含着淚水抱着馬希蘭,痛失哭道:“師父……”

馬希蘭收她爲徒,自是因她對齊舟生用情至深,聽得楚南風的訴說,方知她幾年來每日到庵中燒香拜佛,祈求保佑平安的夫君齊舟生,竟是個忘恩負義之人。心中感慨萬千,對着一臉悲傷的許聞香道:“待拜祭你師公之後,爲師與先生定會幫你找回公道。”口中的先生自然是指楚南風無疑。

第九十七章 劫傷(上)第十七章 懸空寺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一七四章    決戰青龍峰(下)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第一六九章 一世錢第一四八章 魄元丹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二章 兵禍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一五九章 天市人和陣第六十三章 根枝相連第五十七章 沈連城第一七一章    岀海(上)第九章 破敵第一三八章 驚變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一三七章 誅殺卓青蓮(六)第一二五章 殺豬刀法(二)第七十三章 渡口驚變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第八十七章 念情劍法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一四九章 紫金山之戰(一)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七十四章 龍從雲第六十四章 隱門第二十七 慕雲三式第一八八章      立誓第七十四章 龍從雲第一七零章 扶搖子第一三零章 魂失悟命通(上)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一八八章      立誓第六章 敵襲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二十二章 甘少龍之死第六十五章 惡訊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一七四章    決戰青龍峰(下)第六章 敵襲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一一九章 清風驛刺殺(四)第一七八章   報仇雪恨(四)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九十二章 北上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五十九章 元嬰境〈上〉第一七四章    決戰青龍峰(下)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一一七章 清風驛刺殺(二)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一六四章 護冢之戰(五)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一五六章 謀劃第一一三章 赤子情懷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三十三章 獻寶第一一八章 清風驛刺殺(三)第一二三章 書房密談(下)第四十一章 拂水龍吟鳳梧揚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九十九章 高平之戰(一)第一七二章   出海(下)第六章 敵襲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八六章   官家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七六    報仇雪恨(二)第九十章 易氣金訣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五十三章 仙姑庵第四十六 言親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第一七五章   報仇雪恨(一)第六十二章 築心樓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九十二章 北上第一六三章 護冢之戰(四)第一七四章    決戰青龍峰(下)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二十六章 水龍吟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
第九十七章 劫傷(上)第十七章 懸空寺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一七四章    決戰青龍峰(下)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第一六九章 一世錢第一四八章 魄元丹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二章 兵禍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一五九章 天市人和陣第六十三章 根枝相連第五十七章 沈連城第一七一章    岀海(上)第九章 破敵第一三八章 驚變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一三七章 誅殺卓青蓮(六)第一二五章 殺豬刀法(二)第七十三章 渡口驚變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第八十七章 念情劍法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一四九章 紫金山之戰(一)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七十四章 龍從雲第六十四章 隱門第二十七 慕雲三式第一八八章      立誓第七十四章 龍從雲第一七零章 扶搖子第一三零章 魂失悟命通(上)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一八八章      立誓第六章 敵襲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二十二章 甘少龍之死第六十五章 惡訊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一七四章    決戰青龍峰(下)第六章 敵襲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一一九章 清風驛刺殺(四)第一七八章   報仇雪恨(四)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九十二章 北上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五十九章 元嬰境〈上〉第一七四章    決戰青龍峰(下)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一一七章 清風驛刺殺(二)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一六四章 護冢之戰(五)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一五六章 謀劃第一一三章 赤子情懷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三十三章 獻寶第一一八章 清風驛刺殺(三)第一二三章 書房密談(下)第四十一章 拂水龍吟鳳梧揚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九十九章 高平之戰(一)第一七二章   出海(下)第六章 敵襲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八六章   官家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七六    報仇雪恨(二)第九十章 易氣金訣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五十三章 仙姑庵第四十六 言親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第一七五章   報仇雪恨(一)第六十二章 築心樓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九十二章 北上第一六三章 護冢之戰(四)第一七四章    決戰青龍峰(下)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二十六章 水龍吟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