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海外信託】

6月7日的上午,林志超來到恆隆銀行的總部,和高層們開了一個早會。

恆隆銀行自從被林志超收購一來,存款直線上升,如今已經突破100億港幣;當然,這裡麪包括了林志超存入的5億美金,也就是40億港幣不到。

但依舊是個了不起的成就,充分說明林志超在香港的個人影響力,是信譽的保障。

而在這兩年不到的時間裡,林志超也是讓林本豐組建了一支非常專業的銀行隊伍,不惜到處挖人材加盟,就連匯豐銀行的信貸部副總經理,都被林志超挖了過來,差點被匯豐銀行大班‘翻臉’。

恆隆銀行雖然是一家中等銀行,但林志超卻按照大型銀行在發展,管理層的薪水都遠高於中等銀行的水平。

畢竟恆隆銀行的母公司‘八達通金融’,裡面的股東包括林氏家族五大集團(各佔10%),其餘兩個股東是維港投資、林氏家族辦公室,可謂背景雄厚。

“今天早晨,港府發表聲明——海託銀行‘無法償還債務’,停業兩天。我想,海託銀行已經是資不抵債,即將被港府接管。所以,我請大家來,是打算去和港府接觸,看看能不能由我們來接管海託銀行!”

一衆高層驚訝起來,林本豐馬上說道:“老闆,海託銀行的情況估計非常嚴重,我聽說昨天晚上,港府在機場抓捕了欲逃離香港的海託高層人士,包括海託創始人張明添之妻、代董事長吳嬋蕊、以及其子張成忠我估計,海託的虧損可能高達幾十億港幣!”

海外信託銀行成立於1956年,由來自大馬的富商張明添牽頭,邀請香港銀行家曹耀等港商臺組而成,該行於1972年上市。

1976年,海託在灣仔興建30層高的總行大廈;

到 70年代未,員工過千,資產近30億港元。

目前,該行控有工商銀行、大捷財務公司,共擁有43間本地分行、8間海外分行。

1982年3月,張明添逝世,家族外的黃長贊接任董事長,其子張承忠繼任常務董事長。不久,黃長贊被張氏家族排擠出董事局,由張明添之妻吳嬋蕊代董事長。

在張明添逝世前海託銀行高層就頻頻作調整,這不外乎是兩大原因:一是經營出了問題;二是確保張氏家族穩坐海託江山。

如今連家人都不抓進去,顯然是虧損不小!

林志超卻說道:“假設他的虧損是30億港幣,我們也只需要注資20億港幣,後續無非是花費長達數年的減少虧損。但你們想過沒有,一旦是港府接管,由港府來注入資金,將來海託銀行可能賣出40億港幣。這也是爲什麼,一直以來,我要讓恆隆銀行,甚至是八達通金融集團,招募更多的精英人才加盟,目的就是爲了接管香港的華資問題銀行。有問題不怕,因爲這種問題一般都是投資虧損、以及貸款不規範造成的,但是整個銀行的網絡存在,就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購買銀行,並不是購買其淨資產,而是在購買其‘潛力’。海託銀行海外8間分行、本地43間分行,這些網絡是八達通金融集團需要的。

若是將海託銀行的總虧損賺回來,再在恆隆銀行、海託銀行都走上正軌的時候,進行合併成‘八達通銀行’;這樣一來,八達通銀行便一舉成爲香港第五大的本地銀行,僅次於匯豐、恆生、渣打、東亞的第五大資產總值銀行。

林本豐點點頭,說道:“老闆的想法是可行的,只要我們的資金充足。不過注入20億,對於我們100億出頭的資產,也是非常危險的,畢竟我們放貸的金額非常高。”

林志超馬上說道:“我個人馬上存入5億美金進來恆隆,本來這些資金我就想存入自家銀行的”

衆人不由得驚訝老闆的財大氣粗,5億美金的現金流,香港怕是任何富豪都拿不出。

上午,林志超便來到財政司的辦公室,見到了彭勵治。

彭勵治在1974年時,還是太古洋行的董事局主席,在1981年擔任香港財政司。這種情況充分說明,四大洋行和港府的關係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當然,在絕對實力面前,這種官商勾結在林志超面前也不夠看。

比如當年林志超收購了九龍倉集團,不久後港府就制定了35%就是全面收購線(原來51%),但實際上這種對林志超影響也不大,因爲那個時期,林志超手裡至少是幾百億的現金流(黃金套現),只要找準機會(股市萎靡),他完全可以私有化很多企業,只是他不願意那麼做而已。

“彭司長,我來是想請問一下,海託銀行是否即將被港府接管?”

彭勵治馬上反應過來,說道:“莫非,林先生準備接管海託銀行?”

因爲有恆隆銀行的先例,彭勵治馬上明白林志超的想法。

林志超說道:“政府接管海託銀行,是擔心引起連鎖反應,造成香港金融混亂。所以我在想,如果我們恆隆銀行接管海託銀行,是否更能體現出香港自由經濟模式!”

彭勵治好奇的說道:“林先生知道海託銀行的情況嘛?”

林志超搖搖頭,說道:“我們希望在港府的協助下,查看一下資料,只要虧損能接受,我們馬上可以注入20億港幣進去。”

彭勵治驚訝起來,20億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去拿下一個需要被接管的銀行,怕是沒有其他商人有這個魄力吧?

他馬上問道:“恆隆銀行被八達通金融收購之後,這兩年確實發展不錯,這一點我是知道。只是我不希望,因爲海託銀行的事情,連累了恆隆銀行,畢竟20億港幣不是一個小數字、”

林志超說道:“我今天已經將我在匯豐、恆生的個人存款,轉入恆隆銀行存,差不多是40億港幣。有這筆資金擔保,海託銀行的問題不會有任何問題,不會造成香港金融動盪。”

彭勵治簡直被林志超的作風,震驚的一陣又一陣的,就是簡單粗暴。

當然他也明白,林志超作爲華人首富,香港壓根沒有其他富豪可以和之相媲美,就是幾個富豪加起來,也不及林志超的財富值。不過短時間拿出40億港幣,注入恆隆銀行,還真是被人遠遠低估了。

“可以,我馬上安排恆隆銀行團隊,並提供你們資料。”

“好的,那就麻煩彭司長!”

“這是我應該做的,林先生說的很對,港府接管的目的是不引起金融動盪,並不是真的想去經營銀行,這不是港府的工作。不過海外信託銀行爆出很多問題,銀監處後續會持續跟進,並拿這個案例警示。”“沒問題,我們安全配合。更何況,我們也希望追回一些損失!”

當天,恆生指數暴跌87點,跌幅之大,可見海託銀行影響之甚,業界稱之爲‘海託震盪’。

在海外信託銀行的總行和分行,都聚集着不少儲戶,但這些大門都已經關上,並且有警察在巡邏,所以大家也是焦急不已。

“不會有事吧?那可是我這輩子辛辛苦苦攢下的錢,可千萬別有事!”

“聽說抓住了欲攜鉅款私逃的張明添家族成員,這些該死的雜碎,居然還想跑!”

“被我抓住,我一定拿他們的腦袋當球踢!”

市民越積越多,大家都非常的擔憂,港府也派出公職人員勸道,但很難馬上消除大家的憂慮。直到下午傳出一個消息,大家頓時轟動了。

“最新消息,林志超先生旗下的恆隆銀行,欲接管海外信託銀行,上午林志超先生已經和財政司進行了會談。”

“真的啊?如果有林志超先生擔保,我的存款肯定沒有問題了!”

有人發出疑問:“恆隆銀行不是規模,比海託銀行還小嘛?”

立馬有人回道:“那是老賬了,自從恆隆銀行被林志超先生接管後,存款一年翻一番都不止。更何況,恆隆銀行背後是八達通金融集團,而這個集團的股東分別是長實集團、環球集團、九龍倉集團、傳媒集團、長江工業集團、林志超個人持股的企業,你說這些股東,哪一個不是大水喉!”

提問的恍然,說道:“這不都是林志超的企業嘛!”

有人說道:“現在是林氏五虎在接班這些企業了,怕是林志超先生要專門坐鎮八達通金融集團了。”

待得知恆隆銀行可能接管海外信託銀行之後,大部分人都鬆了一口氣。

簡單的來講,在香港市民眼中,林志超的財富是香港其他幾個鉅富的總和纔對,因爲林志超是航運、地產、工業、傳媒、酒店、服裝領域的霸主。

當天晚上八點,林志超帶領恆隆銀行的高層,和港府以彭勵治財政司爲首的官員,以及金融專家,召開了新聞發佈會。

發佈會上。

恆隆銀行總裁林本豐宣佈:恆隆銀行注入20億港幣進入海外信託銀行,將保障每一個儲戶的資金安全問題,並全面接管海外信託銀行。

財政司司長彭勵治,則介紹了海外信託銀行的問題所在,初步調查是當年張明添聽從好友葉莊霖,運用‘支票輪’,後導致‘支票輪’越滾越大,初步統計已經造成9000萬美金的虧損;另外,還有海外信託投資上,也產生賬面虧損20億出頭,總計虧損28之巨。

話音剛落,現場一片嘈雜的聲音。

巔峰時期的海外信託銀行,存款高達300億,資產值高達120億;不過從1981年開始,這些數據就一直下跌,海外信託還出售過華人銀行,並曾經機會出手收購而來的工商銀行。

正因爲不少人知道海外信託銀行不行了,所以存款也是在大幅介紹,目前總存款在120多億港幣,至於總資產也瘋狂貶值。

因爲海外信託是上市企業,所以造成如此大的虧損,張明添家族及董事會又造假賬、再加上張明添死亡後的社會關係失去,所以再不接收,就只有倒閉一途。

很快,記者們紛紛向林志超提出問題,因爲他一向都是主角的命!

記者:“林先生,恆隆銀行注入20億港幣給海外信託,是否自身受到影響?”

林志超:“不會!由於恆隆銀行暫時沒有上市,那麼恆隆銀行的責任就是我的責任,所以這一點請大家完全放心。”

言下之意,一個橫跨那麼多產業的霸主,難道會缺錢嘛?

衆人紛紛露出笑容,這一點大家當然相信,就是市民也相信‘財神爺’的信譽啊!

記者:“恆隆銀行斥巨資20億港幣注入海外信託,這樣一個虧損巨大的銀行,是否值得呢?”

林志超說道:“值得!從投資的角度來講,在專業的管理團隊下,只需花費5~6年時間左右,便可以將虧損賺回來,我們則得到了一個龐大的銀行網絡。”

隨後,彭勵治也對林志超連續接管兩家問題銀行,進行讚賞,他認爲有效地的遏制住即將發生的多米骨牌效應,未釀成大禍。同時,也減輕了港府的財政支出。

次日,香港媒體競相報道此事,海外信託銀行的儲戶紛紛鬆了一口氣。

林志超的信譽和恆隆銀行的接管,再加上港府監管和調查,這讓海外信託銀行頓時安穩起來。雖然會有少部分人會選擇取出資金,但整體大局不會影響的。

當天,恆隆銀行派駐團隊進駐海外信託銀行,港府亦派了金融專家,雙方合作穩定和調查海外信託銀行。

恆隆銀行注入20億港幣,並不取消海外信託銀行的上市地位,注入之後,恆隆銀行佔海外信託銀行80%的股權,依舊保持上市地位。

雖然小股東股份被攤薄,至少也不會顆粒無收。

而恆隆銀行也不可能拿到100%海外信託,因爲這是一家上市企業,就是港府也是這邊注入資金,換取大部分股權,而非所有股權。

股民、儲戶的利益,也是需要保證的。

第50章 【慈善真諦】第106章 【逼上梁山】第184章 【女人不香了】第228章 【沒有對手】第509章 【廣場協議】第297章 【皇長子獨立】第476章 【人間帝王】第246章 【鋼鐵帝國】第510章 【做空石油】第270章 【正氣稟然】第225章 【翁婿做鄰居】第148章 【麻煩上門】第78章 【不計前嫌】第230章 【有人抄作業】第154章 【1952年】第581章 【林志超的傳奇】第449章 【收購世嘉】第184章 【女人不香了】第39章 【魅力男人】第415章 【合作共贏】第506章 【最美港姐】第393章 【跌勢洶洶】第507章 【海外信託】第568章 【進城收費】第53章 【喜得大將】第411章 【全球化戰略】第5章 【結束工作】第570章 【巴林銀行】第176章 【開放門戶】第236章 【試探收購】第470章 【豪門生活】第500章 【豪門雲集】第474章 【迪士尼公司】第392章 【股災來了】第472章 【紅白機暢銷】第115章 【財源滾滾】第249章 【又一個賺錢項目】第238章 【名正言順】第169章 【萬物復甦】第427章 【科技大亨】第160章 【瘋狂試探】第463章 【再次競爭】第520章 【收購赫斯基】第18章 【扮豬吃老虎】第324章 【永做華夏人】第521章 【我教你】第139章 【用之於港島】第151章 【太平紳士】第340章 【貨櫃碼頭】第92章 【收放自如】(求全訂!)第324章 【永做華夏人】第521章 【我教你】第323章 【過江龍】第131章 【招兵買馬】(求月票!)第411章 【全球化戰略】第382章 【色是刮骨刀】第467章 【賣賣賣賣】第172章 【工業發展】第345章 【就是缺錢!】第498章 【港流文化】第36章 【壟斷市場】第218章 【大賺特賺】第181章 【遭遇小人】第381章 【豬都可以上市】第101章 【年輕夢想】第236章 【試探收購】第492章 【圖謀ABC】第167章 【新的一年】第445章 【互相算計】第518章 【半退休狀態】第412章 【開的是坦克】第440章 【和記黃埔】第285章 【銀行擠提事件】第141章 【調整結構】(求月票!)第206章 【工廠帝國】第10章 【分層出售】第414章 【五個兒子】第158章 【區別對待】第295章 【另一種人生】第138章 【社會名望】第103章 【喜得貴子】第417章 【洛克菲勒家族】第349章 【吝嗇和大方】第38章 【悲劇人物】第465章 【錯過機會】第503章 【要連卡佛】第29章 【會面港督】第272章 【第一次打擊】第14章 【開工典禮】第152章 【潛龍在淵】第436章 【陰謀詭計】第290章 【新的一年】第285章 【銀行擠提事件】第279章 【收穫的季節】第415章 【合作共贏】第413章 【分家不分散】第470章 【豪門生活】第256章 【關係網】第31章 【滿載而歸】第369章 【吃裡扒外】
第50章 【慈善真諦】第106章 【逼上梁山】第184章 【女人不香了】第228章 【沒有對手】第509章 【廣場協議】第297章 【皇長子獨立】第476章 【人間帝王】第246章 【鋼鐵帝國】第510章 【做空石油】第270章 【正氣稟然】第225章 【翁婿做鄰居】第148章 【麻煩上門】第78章 【不計前嫌】第230章 【有人抄作業】第154章 【1952年】第581章 【林志超的傳奇】第449章 【收購世嘉】第184章 【女人不香了】第39章 【魅力男人】第415章 【合作共贏】第506章 【最美港姐】第393章 【跌勢洶洶】第507章 【海外信託】第568章 【進城收費】第53章 【喜得大將】第411章 【全球化戰略】第5章 【結束工作】第570章 【巴林銀行】第176章 【開放門戶】第236章 【試探收購】第470章 【豪門生活】第500章 【豪門雲集】第474章 【迪士尼公司】第392章 【股災來了】第472章 【紅白機暢銷】第115章 【財源滾滾】第249章 【又一個賺錢項目】第238章 【名正言順】第169章 【萬物復甦】第427章 【科技大亨】第160章 【瘋狂試探】第463章 【再次競爭】第520章 【收購赫斯基】第18章 【扮豬吃老虎】第324章 【永做華夏人】第521章 【我教你】第139章 【用之於港島】第151章 【太平紳士】第340章 【貨櫃碼頭】第92章 【收放自如】(求全訂!)第324章 【永做華夏人】第521章 【我教你】第323章 【過江龍】第131章 【招兵買馬】(求月票!)第411章 【全球化戰略】第382章 【色是刮骨刀】第467章 【賣賣賣賣】第172章 【工業發展】第345章 【就是缺錢!】第498章 【港流文化】第36章 【壟斷市場】第218章 【大賺特賺】第181章 【遭遇小人】第381章 【豬都可以上市】第101章 【年輕夢想】第236章 【試探收購】第492章 【圖謀ABC】第167章 【新的一年】第445章 【互相算計】第518章 【半退休狀態】第412章 【開的是坦克】第440章 【和記黃埔】第285章 【銀行擠提事件】第141章 【調整結構】(求月票!)第206章 【工廠帝國】第10章 【分層出售】第414章 【五個兒子】第158章 【區別對待】第295章 【另一種人生】第138章 【社會名望】第103章 【喜得貴子】第417章 【洛克菲勒家族】第349章 【吝嗇和大方】第38章 【悲劇人物】第465章 【錯過機會】第503章 【要連卡佛】第29章 【會面港督】第272章 【第一次打擊】第14章 【開工典禮】第152章 【潛龍在淵】第436章 【陰謀詭計】第290章 【新的一年】第285章 【銀行擠提事件】第279章 【收穫的季節】第415章 【合作共贏】第413章 【分家不分散】第470章 【豪門生活】第256章 【關係網】第31章 【滿載而歸】第369章 【吃裡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