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沒證據就是沒幹

“怪獸!怪獸!那些坦克究竟是什麼東西!”一羣驚恐地蘇聯炮兵看着一輛輛“突擊虎”穿過德軍遠程炮兵灑下的煙霧彈煙幕,然後在煙幕的掩護下接近到距離拱衛中央主堡壘北翼的科布林堡護牆僅有一兩千米的地方出現,對着蘇軍要塞抵近射出巨大的彈丸,開炮的火光和底部排氣彈藥飛行過程中尾部噴射出來的煙雲火柱足足能擴散出幾十米的距離。讓“突擊虎”開火時那驚天動地的威勢讓戰車本身哪怕是藏在厚厚的煙幕中都根本無法遮掩其行蹤,所以那些德國人也就索性放棄了躲在煙幕後面盲目開火,而是衝出煙霧精確瞄準。

“轟轟~”數處蘇聯人的堅固炮臺和有着刁鑽火力點的坑道樞紐設施在抵近精確直瞄的重炮打擊下垮塌崩裂,數十具屍首被巨大的高壓衝擊波碾成肉餅拋灑開來。蘇聯人也不是吃素的,在震驚之餘很快就嘗試做出反擊,每輛突擊虎在30秒的時間內就至少受到了4門122mm蘇軍榴彈炮的重點照顧。

可惜的是,驚人的一幕出現了,那些122mm榴彈和152mm榴彈哪怕在德軍的怪獸10米內爆炸,其爆破威力也似乎無法撼動敵人的怪獸分毫,有兩發122mm榴彈甚至在蘇軍炮手的肉眼注視下被確認直接命中了德軍怪獸的正面,但是除了被彈開偏斜後凌空爆炸泛起一團煙雲,隨後就什麼效果都沒有了。德軍的怪獸可以繼續施施然地倒車,緩緩回到煙幕中去——如果不是因爲這種使用320mm重炮的突擊炮裝一發炮彈需要停車等待1分鐘的話,說不定德國人還懶得退回煙幕中去。

一般來說,攻堅作戰的時候煙幕彈能夠起到的作用還是有限的,畢竟要產生巨量的煙幕覆蓋一場戰鬥的整個進攻正面的話,沒有巨量的火炮和航空炸彈是做不到的,如果要覆蓋一個師的進攻正面,哪怕是按照德軍的炮兵配屬密度,起碼也需要三道四個軍的重炮集中使用——也就是說,一般德軍進攻部隊如果僅依靠本部隊配屬的火炮發射煙霧彈的話,能夠覆蓋105~15%的進攻正面已經很不錯了,這也註定了煙幕彈只能作爲一些戰術突破的小規模使用。

當然,德國人有專門的“化學煙霧部隊”,可以讓煙幕彈的使用變得更加廉價和易於集中——這支部隊最有名的武器也就是早年掛着“六管噴煙器”虛名迷惑假想敵國的六管火箭炮了。德軍的六管火箭炮在研發之初,就配屬過僅有單個火箭噴射口的簡易廉價煙霧火箭彈,因爲煙霧彈無需考慮精度問題,本來就是大面積覆蓋使用,自然用不上那些14°斜向後傾角、多火箭噴射口的精度提高措施——同時也是火箭彈的成本飆升措施。

但是無論前沿煙霧如何濃密,各國陸軍都是知道一個真理的——如果雙方炮兵規模相若,一方依靠集中釋放煙幕掩護衝鋒的話,另一方只要集中所有炮火覆蓋煙幕地區,同樣可以起到非常優良的阻斷衝鋒作用。這就是一個一力降十會的打法,拼的就是誰的炮多。只是這一招今天貌似失效了。“突擊虎”肆無忌憚地近距離攻堅給了蘇軍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所有位於德軍進攻正面的蘇軍炮兵都拼了命的對着德軍裝甲箭頭藏身的煙幕區拼命開炮,卻似乎取得不了什麼戰果。“突擊虎”這種檔次的存在,顯然不是依靠炮彈爆破的衝擊波和彈片就能搞定的東西了。

短短的焦灼只持續了5分鐘左右,科布林堡北部正面的近防火力就被攪成了一鍋粥,許多在炮火壓制和地毯轟炸中倖存下來的堅固火力點在抵近打擊下被拔除,而若干個原本隱蔽良好的坑道樞紐節點也被炸塌掩埋,讓蘇軍守備部隊前壓增援的速度更加放緩。很多被阻斷的坑道陷入了沒有後援的境地,或者說雖然可以把預備隊派上來,但是卻不能直接在坑道中隱蔽機動,而是要和德軍的進攻部隊一樣從地面道路推進,暴露在覆蓋炮火之下。

兩個連的4號坦克很快跟進,第45步兵師協同掩護的步兵單位也以稀疏的隊形快速分批接近。堡壘正面數公里的平緩地帶沒能給德國人造成多大的傷亡被突破了,在德軍士兵和坦克普遍接近到不足1000米的距離內後,才聽見蘇軍機槍、反坦克槍和小口徑火炮、迫擊炮的反擊。但是從規模和組織上來看,這些反擊顯然已經是失去指揮的各自爲戰。德軍僅付出了百餘人的傷亡,就抵近到科布林堡護牆,4號坦克和突擊虎率先從被320mm炮彈反覆射擊炸塌的護牆缺口中衝入,又或者以半損毀的護牆爲依託,對着堡壘內部的蘇軍發起攻擊。在德軍同樣獲得了要塞護牆的掩蔽後,蘇軍的地利之勢就蕩然無存了。甚至有些“突擊虎”找到了非常良好的射擊陣位——從被自己的炮彈轟開的斷牆廢墟後面開上牆基,然後對着後面的蘇軍火力點直瞄射擊,隨後倒車退到廢墟的掩護之下,科布林堡的護牆地基足有兩三米厚,顯然任何蘇軍的直擊炮彈都不可能打穿斷牆的地基幹掉背後的德軍突擊炮,蘇軍重炮缺乏機動的特徵在德軍逐漸變得靈活的進攻面前侷限性越來越明顯。

戰鬥持續到正午,科布林堡就被德軍肅清了全部永備工事和堅固火力點,德軍大部隊控制了堡壘的大部地區。一兩個小時候,布格河西岸的170步兵師成果也不錯,同樣擊破了中央主堡的西部屏障捷列斯波爾要塞。

部分坑道廢墟中仍然有成百上千的蘇軍士兵躲喵貓負隅頑抗,德國人在嘗試了幾次肅清這些耗子之後,很快就發現了自己的錯誤——這些耗子對這裡的坑道地形熟悉程度,完全不是德國人可比的。在這些廢墟中進行最後的肅清,無疑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幸好,在“化學煙霧部隊”的協助下,德軍進攻部隊很快就做出了決斷。大部分人被撤了下來休整,只有少數部隊被配發了防毒面具,固守科布林堡中的一些堅固制高點,防止蘇聯人的反擊。

隨後,一些穿着特殊裝備的工兵在一些奇怪的半履帶車搭載下駛入了堡壘,還有一些配備了防毒面具的精銳小隊和坦克掩護他們。一罐罐高壓鋼瓶灌裝的液體被運到了德軍把守的各個坑道出入口,隨後打開減壓閥往裡面灌注一些黃綠色的液體,在大氣壓強降低後,這些液體很快揮發,由於密度大於空氣,很快就沉降充塞了各處坑道節點。

控制科布林堡各處制高點和炮臺的德軍在此後的3小時裡擊破了中央主堡方向發動的數次反擊,擊斃蘇軍士兵逾千,一些勇敢地士兵甚至用“鐵拳”火箭彈攻頂的辦法,摧毀了兩輛試圖通過主堡和科布林堡之間橋樑的kv-2重型坦克,讓蘇聯人不得不重新考慮他們魯莽的反擊計劃。

下午三時,覺得時間差不多後,德軍工兵部隊故技重施,往地下坑道里灌入了上百噸的渣油燃燒彈裝藥——這些物質和空軍使用的渣油燃燒彈成分基本相同,只是增稠劑的用量較少,以便增強其本身的流動性。

熊熊烈火在坑道內部燒了半個小時才熄滅,直到裡面的氧氣被幾乎耗光。易於受熱分解的沙林在後續的炙烤下反應生成了各種小分子氯化物,讓蘇聯人再也找不到什麼蛛絲馬跡。

直到戰爭結束後幾十年,蘇聯方面——當然,那時候應該叫俄羅斯了——對於佈列斯特要塞戰役的控訴仍然是:德國人非常殘暴地使用了燃燒彈滅殺了坑道內的一切蘇聯士兵。

……

入夜時分,佈列斯特要塞的四處外圍副堡全部被德國人徹底肅清,一直對己方軍隊被圍不亂、堅持耗子戰法的優點深信不疑的蘇軍指揮官根本無法想象德國人是怎麼做到的——如果說德國人有實力強攻那些堅固的要塞,他一點都不懷疑,可要是說德國人可以那麼快肅清數千化整爲零的蘇軍士兵,他怎麼都無法相信。

如果他知道德國人是因爲不願意白晝渡河或者穿過佈列斯特中央主堡和四周副堡之間的橋樑,以免被以逸待勞的蘇軍大量殺傷的話,說不定蘇軍守備司令官會直接氣死也未可知。

“將軍,我們只剩下6000多人的戰鬥部隊了,德國人的火力封鎖和壓制讓四周副堡壘中的守軍失敗後根本沒辦法撤回來,目前應該已經全部損失了——中央主堡和四周副堡之間有人工開挖的河流阻隔,地下坑道也沒法連接,地面上的橋樑一直處於德國人遠程重炮的封鎖中,目前處於一種敵我雙方都沒法使用的狀態。”

“混蛋!德國人的動作爲什麼這麼快!哪怕我們的人能夠撐住一天也好!哪怕撐到天黑,德國人還能用重炮連續對着大橋和河堤炮轟八個小時不成。”蘇軍司令官恨恨地把拳頭砸在案桌上,無奈地面對着這個現實,如果四周的守軍哪怕可以多撐一天,在夜幕掩護下一定可以撤回來的,可惜德國人的攻勢實在是太凌厲了,原本想着外圍工事起碼也要撐上三五天,結果一天都沒到,“不過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要做好我們該做的,士兵不夠就給後勤人員也配發武器協助防守。”

佈列斯特要塞裡還是有那麼一兩萬隨軍人員和後勤人員的,聽到司令官的命令後,下面的人就知道那是準備孤注一擲了。

“那麼,要炸燬四周的大橋麼?到了這一步……”

“不能炸橋,你沒看到德國人黃昏的時候已經弄來了一些衝鋒舟和渡船了麼,留着橋好歹我們還能知道德國人的進攻方向,如果炸了之後,那就真是神出鬼沒了,在主堡和四周副堡連接的橋樑入口處密集佈置kv-2重型坦克堵住,t34作爲預備隊埋伏在2線隨時準備反衝鋒。”

第五十九章 血戰餘波第三十六章 應急之策-下第十七章 彼得堡餘輝第十六章 先拯救誰第七十八章 還是要做懦夫?第二十五章 禿鷹軍團和U型潛艇第七十五章 敦刻爾克還是布魯日?第六十四章 兩翼齊飛-中第五章 海峽衝刺-下第三十三章 最後的致命一擊第十七章 彼得堡餘輝第十三章 結識阿道夫第三十七章 賣隊友的優良傳統第二十六章 麥克馬洪蛆蟲第三十六章 坦克進化論第三十章 山寨的力量-上第二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六十四章 流乾米國的熱血-下第二十二章 蘇聯艦隊覆滅第二十三章 波斯灣洗牌第一百零九章 養肥再殺第三十七章 坦克瘦身論第六十一章 諾門坎第十五章 西班牙陰雲第五十九章 牆倒衆人推-下第十三章 鮑裡索夫坦克戰-上第六章 如何利用廢兩改元-下第二十五章 籌資撒網第十四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十一章 機場爭奪戰第十四章 超級風金屬的產物第五章 騙術三重奏第七十章 偷天換日第四十一章 劃分勢力第五十九章 電鑽突擊第四章 迷霧中的虎王第八十章 濃霧中的暗戰-下第五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六十五章 風雲驟起第五十章 法本化學的新業務第二十四章 棄子的餘熱第五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零六章 藍飄帶之殤-上第五十八章 蘇聯之行(下)第三十六章 應急之策-下第一百零九章 養肥再殺第五十七章 熊計劃第七十五章 發現施佩爾第四十七章 戰略轟炸機試飛第三章 流亡企第四十三章 北渡第九十二章 無線電精靈第九章 鋼鐵咆哮-上第四十一章 箭在弦上第七十一章 火星行動-中第七章 組合鐵拳-中第七章 組合鐵拳-中第五十六章 蘇聯之行(上)第七章 恍惚之間第六十一章 諾門坎第二十二章 滅絕第四十四章 蘇芬終戰第一章 白色方案第八十七章 鷹降阿爾卑斯第六十二章 登陸澳洲第四十一章 箭在弦上第六十三章 流乾米國的熱血-上第五十四章 從蘇利亞州到古裡水電站第六十二章 登陸澳洲第四十九章 維勒安的秘密武器-下第十一章 絞肉磨骨第二十九章 鬆動的防線第三章 胎死腹中的《白銀法案》第四十二章 荷蘭要塞東歐版第二十三章 波斯灣洗牌第一百二十章 以色列人的戰備第二十八章 血戰密支那第二十七章 瓜分計劃第八十八章 防禦碎甲彈第十四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零六章 藍飄帶之殤-上第四十九章 “現代”績效考覈-下第七十三章 墨西哥之鷹-下第十二章 廢除苛捐雜稅第五十八章 被識破了?第十八章 北極熊末日-上第五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二十一章 洗地第十一章 黑夜餘波第十八章 結盟第十八章 北極熊末日-上第二十八章 收攏圈套第四十八掌 遠東停戰第一百零四章 割史達林的肉喂土耳其第一百零六章 藍飄帶之殤-上第六十章 連根拔起的格魯烏第七十二章 火星行動-下第十八章 再生革和再生膠第五十八章 維勒安上任第十章 重返歐洲
第五十九章 血戰餘波第三十六章 應急之策-下第十七章 彼得堡餘輝第十六章 先拯救誰第七十八章 還是要做懦夫?第二十五章 禿鷹軍團和U型潛艇第七十五章 敦刻爾克還是布魯日?第六十四章 兩翼齊飛-中第五章 海峽衝刺-下第三十三章 最後的致命一擊第十七章 彼得堡餘輝第十三章 結識阿道夫第三十七章 賣隊友的優良傳統第二十六章 麥克馬洪蛆蟲第三十六章 坦克進化論第三十章 山寨的力量-上第二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六十四章 流乾米國的熱血-下第二十二章 蘇聯艦隊覆滅第二十三章 波斯灣洗牌第一百零九章 養肥再殺第三十七章 坦克瘦身論第六十一章 諾門坎第十五章 西班牙陰雲第五十九章 牆倒衆人推-下第十三章 鮑裡索夫坦克戰-上第六章 如何利用廢兩改元-下第二十五章 籌資撒網第十四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十一章 機場爭奪戰第十四章 超級風金屬的產物第五章 騙術三重奏第七十章 偷天換日第四十一章 劃分勢力第五十九章 電鑽突擊第四章 迷霧中的虎王第八十章 濃霧中的暗戰-下第五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六十五章 風雲驟起第五十章 法本化學的新業務第二十四章 棄子的餘熱第五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零六章 藍飄帶之殤-上第五十八章 蘇聯之行(下)第三十六章 應急之策-下第一百零九章 養肥再殺第五十七章 熊計劃第七十五章 發現施佩爾第四十七章 戰略轟炸機試飛第三章 流亡企第四十三章 北渡第九十二章 無線電精靈第九章 鋼鐵咆哮-上第四十一章 箭在弦上第七十一章 火星行動-中第七章 組合鐵拳-中第七章 組合鐵拳-中第五十六章 蘇聯之行(上)第七章 恍惚之間第六十一章 諾門坎第二十二章 滅絕第四十四章 蘇芬終戰第一章 白色方案第八十七章 鷹降阿爾卑斯第六十二章 登陸澳洲第四十一章 箭在弦上第六十三章 流乾米國的熱血-上第五十四章 從蘇利亞州到古裡水電站第六十二章 登陸澳洲第四十九章 維勒安的秘密武器-下第十一章 絞肉磨骨第二十九章 鬆動的防線第三章 胎死腹中的《白銀法案》第四十二章 荷蘭要塞東歐版第二十三章 波斯灣洗牌第一百二十章 以色列人的戰備第二十八章 血戰密支那第二十七章 瓜分計劃第八十八章 防禦碎甲彈第十四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零六章 藍飄帶之殤-上第四十九章 “現代”績效考覈-下第七十三章 墨西哥之鷹-下第十二章 廢除苛捐雜稅第五十八章 被識破了?第十八章 北極熊末日-上第五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二十一章 洗地第十一章 黑夜餘波第十八章 結盟第十八章 北極熊末日-上第二十八章 收攏圈套第四十八掌 遠東停戰第一百零四章 割史達林的肉喂土耳其第一百零六章 藍飄帶之殤-上第六十章 連根拔起的格魯烏第七十二章 火星行動-下第十八章 再生革和再生膠第五十八章 維勒安上任第十章 重返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