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再生革和再生膠

“維勒安局長你瘋了嗎,讓帝國大規模儲備毛皮和橡膠?這簡直是在謀殺納稅人的血汗!靡費國帑!”阿爾伯特。施佩爾怒氣衝衝地衝進自己老上司維勒安。蒙斯克的辦公室,那股咆哮隔着幾道門都聽得見。

“呦,這不是施佩爾嘛,怎麼,聽說元首明年有可能提拔你做帝國軍需部生產副總監,就一下子脾氣這麼大了。”維勒安倒是沒有對對方的失禮有什麼介懷,仍然用非常有涵養的語氣調侃着。

施佩爾從1935年進入佩內明德秘密基地擔任項目總監後,將近兩年來還是卓有成績的,帝國工業和軍事技術上的很多重大項目都得到了突破,維勒安也一直藉機爲施佩爾在希特勒面前邀功請賞,所以希特勒終於開口表示明年也就是1937年初就提拔施佩爾擔任帝國軍需部生產副總監——當然,總監的職位還是勃洛姆堡元帥的守舊派系的,不過這樣也已經很不錯了,至少施佩爾這個統籌管理的天才不至於像原來的歷史那樣到了1942年才進入帝國軍需統籌的核心。

“維勒安局長,你明白我是怎麼意思的,剛纔我是有點激動,但是那絕對是對事不對人,我不知道您是聽了誰的讒言才這麼決定的,也或者是看到西班牙人幹仗起來了機會難得所以想趁機多囤積點戰略物資,但是你不該選擇橡膠和毛皮的。”施佩爾力爭讓自己儘量冷靜一點,用更加和緩的語氣和維勒安說話。

“爲什麼?目前世界上的橡膠產量主要在東南亞國家,每年僅印尼馬來西亞兩國的產量就可以達到130萬噸,佔全世界三分之二以上。平時各國供需都比較平衡,如果我們出手太大的話很容易引人注意。但是現在西班牙開始打得不可開交了,我們以美資公司出面大規模高價收購天然橡膠及其期貨的話,別人一定會以爲我們是想趁戰爭囤積居奇炒作賺錢的奸商,這樣很符合米國人的一貫作風,敵人不會懷疑我們的真實身份的。”

維勒安喝了一口咖啡,繼續說道,“而且,最關鍵的是,英美都不會看漲橡膠的國際行情的,因爲他們知道西班牙的戰爭規模不足以讓全球市場橡膠大漲。所以他們根本不會跟風,甚至還會在高價位拋出他們的儲備橡膠。想想看,這是多麼美妙的機會——只要我們按照去年的價格的兩倍收購,各國就都會源源不斷地把他們的橡膠儲備統統賣給我們,以英美的工業規模,如果說他們擁有數十萬噸的橡膠短期儲備我是絲毫不會覺得意外的。這樣我們一年就可以弄到百萬噸以上的橡膠,足夠帝國軍工業用兩年多了。”

施佩爾沒有插嘴,似乎是意識到了自己一開始有點衝動,語氣不太合適,所以聽維勒安說完後才提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維勒安局長,有時候我覺得您簡直就是一個無所不知的人,但是這一次,我不得不說,你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英國人和美國人當然不會跟風囤積橡膠,相反他們確實還會很樂意的把他們的儲備橡膠高價賣給我們賺一筆差價——但是這是有原因的,這不是因爲他們沒有生意頭腦,而是因爲他們比你有常識——因爲橡膠是會老化的,不可能囤積很久,所以任何炒家握在手裡都不可能太久,如果我們現在就開始儲備橡膠的話,除非帝國38年就和法國人開戰,不然的話等到我們要用到這些東西的時候,他們早就成了一堆龜裂老化的碎膠皮了!還有,你從土耳其囤積的皮貨也是一樣!他們都是會老化的!你有木有常識的啊!”

施佩爾一口氣把自己的問題說完,越說越帶勁兒,似乎又有點控制不住情緒了。不過很可惜,他期望中那種維勒安大吃一驚猛拍腦門自慚形穢的情況好像並沒有發生。

其實如果從常理來說的話,施佩爾的話一點都不錯,而且完全是切中了問題的關鍵。

橡膠和毛皮這些東西與鋼鐵、石油、稀有金屬不一樣,因爲後者是礦產品,可以任意存放很久的時間都不會變質。而橡膠和毛皮都是生物製品,所以它們天生有一個永遠無法逾越的大敵,天然生膠即使存放得再得當,其保質期也不會超過半年,如果半年內不進行加工的話,那麼立刻就會成爲一堆廢渣,如果算上初步的硫化處理,最長保質壽命也不會超過兩年。而皮革製品的最大保質期限基本也是兩年左右,再延長的話雖然不一定會完全碎裂但是也必然導致保暖性能下降、保存成本上升。

這也是爲什麼汽車保養得再好開的再少輪胎也是基本上每年都換,皮衣毛皮也是如此。也就是說,除非希特勒開始囤積橡膠和皮革後一兩年內就要大造坦克進攻毛子,不然的話,如果繼續遷延日月這些東西都會日漸老化成爲空耗國帑的垃圾——這也是爲什麼在原本的歷史上小鬍子沒有大規模囤積這些物資的原因,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做不到。

所以英國人和米國人一點都不擔心希特勒會囤積橡膠,蘇聯人也一點都不擔心希特勒囤積毛皮。至少在所有戰略物資中,這些生物型產品的物資是受關注度最低的。

“那麼,是誰告訴你帝國準備38年就和法國人開搞的?”維勒安還是一副欠揍的冷靜表情,饒有興味地盯着施佩爾,“難道以帝國最新的工業水平,可以‘把橡膠和皮革保存七八年都沒有問題’這一點我需要到處宣揚?”

“等等!你是說……”

“只要元首需要,法本化學什麼都可以搞出來。合成石油,合成橡膠,以及——再生膠和再生革——當然,這些目前都是帝國的最高機密,我不希望你會讓任何多餘的人知道這個消息。明白我的意思了麼。對於外國人,我們最好他們仍然把我們當成是炒作期貨失敗的蠢貨,越蠢越好,那樣的話,當我們露出獠牙的時候纔會更加出其不意。”

“明白!那我可以……深入瞭解一下麼,別誤會,我只是……對於這種說法還有一點擔心。”

維勒安玩味地笑了笑,最後還是決定滿足施佩爾的擔心和好奇心,和他另約了一個時間,過幾天去法本化學在法蘭克福的最新秘密工廠視察一番。

……

三天後,法蘭克福郊外的法本化學秘密工廠。

一座特製的鍋爐裡面,幾十噸已經有過三五年使用歷史的廢膠皮被層層碼放在類似於蒸籠篩架的地方,鍋爐內是高壓加熱的煤焦油蒸汽和裂化渣油。經過一段時間的處理後,這些膠體還要重新粉碎並且經過一道特殊的脫硫工藝把當初生產時的硫化反應過程完全逆轉過來。最後把化學成分和生膠相似的再生膠噴粉乾燥,整個工序就完成了。

“乾燥噴粉沒什麼技術含量,整個工藝的關鍵在於蒸煮脫硫的環節。上個月我看到的最新進展報告顯示,這種再生膠的性狀已經非常接近一次天然膠了,當然如果完全用再生膠來製作橡膠製品的話,可能在某些要求嚴格的場合還是不現實的。

目前我們只需要在重新制作坦克負重輪的時候,參雜35%的新鮮生膠和65%的再生膠,就可以完全達到100%新鮮生膠的強度效果了,如果讓他們進一步研發改良配方的話,將來只用30%甚至20%新鮮生膠就可以保持整體質量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再生膠就算化學結構和天然膠類似,但是其物理性能終歸是有差距的,所以要保證質量的話,參雜一部分天然生膠一起加工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這樣的話至少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天然膠消耗量。而對於那些用在對承重和彈性要求不高的場合,哪怕100%都用再生膠也沒有關係。

“哦,這真是太神奇了。硫化反應居然還可以直接逆轉?這簡直就是……哦,我覺得,這簡直就像鹹魚還能重新變回鮮魚一樣讓人不可思議!”施佩爾看着自己手上一塊50%新鮮生膠50%再生膠的製成樣品,柔軟的彈性和耐壓能力讓他完全感受不到和用新鮮的天然橡膠製成品之間的差距。

“鹹魚變回鮮魚?這個比喻真是不咋地。不如就用‘生死人,肉白骨’好了。”維勒安聳了聳肩,問道,“那麼,這裡應該沒什麼問題了吧。我們可以去皮革車間看一下了。”

再生皮革的製造就化學原理來說更加簡單,皮革本身無需進行徹底的化學變性,只是經過物理加工機械撕磨成細碎的纖維後,拌入乳膠等化學藥劑攪拌混凝,然後熱壓結片,而且因爲是重新熱壓塑型的,再生皮革可以直接在模具裡面壓制成半件皮衣的樣子,然後簡單縫合一下就可以直接製成成衣,連裁剪的工藝也省了,既節約工時又不會浪費邊角費料。施佩爾試穿了一下一件法本化學用再生皮革製造的黨衛軍軍大衣,結果發現保暖效果非常好,比純天然動物皮革的還要好,唯一的弊端就是因爲乳膠等化學凝劑的使用導致衣服透氣性太差——不過如果一個德軍士兵冬天踏上俄國的土地的時候,相信一百個裡面會有一百零一個都願意放棄透氣性換取保暖性的。

“想不到這裡居然有這麼多好東西,維勒安局長,這些東西那麼重要,當初爲什麼不放到佩內明德去研發呢,放在法蘭克福這種地方保密性太差了。”

“這種東西也不算是什麼高科技吧。等到戰爭快要爆發的時候,這些簡易的工廠都會得到大規模的擴建的,等到戰爭開始後,法本化學擁有再生膠、合成汽油這些技術就再也瞞不住了,敵人肯定會知道的。而再生皮革的話可能可以多隱瞞一陣子,但是也僅限於我們進攻俄國的第一年而已,所以我們完全沒必要把這些東西放到佩內明德去。”

當然,事實上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原因維勒安沒有說出來。在原來的歷史上,法本化學於1935年最早弄出了丁苯橡膠這種世上最早的合成橡膠,而丁苯橡膠在彈性和耐壓性上完全和天然橡膠沒有可比性。到二戰開始的時候爲止,盟軍國家都沒有重視過合成橡膠,到了1942年以後米國的杜邦化學和聯合碳化物公司纔開始大力發展合成橡膠,並且最終弄出了氯丁橡膠這種耐腐蝕性優於傳統膠的產品。

現在因爲維勒安的出現,法本化學在合成橡膠領域的發展速度更爲突飛猛進,而杜邦化學則早在1929年就灰飛煙滅了,聯碳公司也在接手杜邦遺產的時候被維勒安坑害到吐血數斗大病數年,技術骨幹作鳥獸散。在這種情況下,維勒安顯然還打算把再生膠的欺騙計劃繼續深化下去。

維勒安的具體計劃是:在戰爭開始之前,隱瞞再生膠技術的存在,讓英美放鬆對德國生物性戰略資源儲備的戒心。而一旦開戰之後,再利用戈培爾的宣傳機構大肆宣傳帝國的再生膠技術,讓元首給法本化學的卡爾博施等科學家們頒佈重獎和勳章——就像上一次戰爭中皇帝重賞卡爾博施發明合成氨技術時那樣——把帝國所有的橡膠製品都吹噓成再生膠製造,用再生膠掩蓋合成膠的存在,誤導英美的技術研發方向,從而延緩他們擁有合成橡膠技術的時間。而事實上,後來維勒安的這一手卑鄙無恥的情報欺騙也確實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而在再生皮革技術這方面,維勒安的保密計劃一直被很好地執行到了1942年春季,直到德軍入侵蘇聯的時候都沒有出現意外。從1940年戰爭爆發開始到1942年一季度,貝利亞的克格勃人馬都在關注歐洲棉花、皮革等原材料和製成品的市場供需情報,一直沒有發現德國人有大規模的採購禦寒衣物材料的行動,因此認爲德國人入侵蘇聯的行動必然還遠遠沒有準備完成。

因此,當4月底德國人的四百萬陸軍每人都配給到了3件再生皮革製造的軍大衣入侵蘇聯的時候,史達林和蘇軍高層被這種瘋狂的突然襲擊驚得目瞪口呆,隨之而來的第一反應就是武斷的相信“依靠冬季凍死倉促進攻準備不足的德國人”。可是事實是那一年德國人到了12月份依然生龍活虎地活躍在莫斯科郊外,一點都沒有準備不足隨時會被凍垮的表現。

到了那個時候,史達林才知道,原來德國人依仗着自己世界第一的化工科技,從十年前的烏克蘭大饑荒時代就已經開始爲入侵蘇聯而低價囤積皮革製品了,其用心之深遠,足足讓史達林嘔出一口老血數日臥牀不起。

第二十一章 研發抗生素第四十二章 戰爭陰雲第九十一章 夷平普利茅斯第二十五章 羣狼猛進第二十四章 被拋棄的棋子第五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九十二章 無線電精靈第十九章 空降作戰第二十章 塔崩毒氣始末第二章 你不知道碎甲彈保質期只有半年?第二十八章 血戰密支那第四十二章 正戲開場第二章 絞肉機端倪第一百零四章 七月風暴:爲了部落第三十六章 應急之策-下第五十八章 虎王榮耀第八十九章 忙碌的空軍第十一章 維勒安和阿道夫的相互刺探第一百零二章 遠東三國志-上第九十五章 Z計劃第一章 靜靜地頓河第四十章 蛟龍入海第三十四章 曲終人散大蕭條第四十二章 荷蘭要塞東歐版第三十九章 天羅地網第四十三章 北線戰事第四十九章 南進還是北上德國版第十八章 結盟第四十五章 不輸於人第三十章 山寨的力量-上第二十六章 殺都懶得殺第六十三章 流乾米國的熱血-上第二章 絞肉機端倪第二十九章 慘案第七十七章 你是想做男人第六十二章 戰前最後的種田第五十二章 長空決戰第十章 重返歐洲第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三十九章 秘密通往巴庫之路第五十七章 牆倒衆人推-上第六十四章 鐵托之死-下第五十三章 爭分奪秒第十章 重返歐洲第六十章 澳洲包圍網第二十九章 醬油空襲第七十六章 橡膠之戰第五十一章 隱忍第七章 洛克菲勒的毒蛇第六十二章 人才挖角第八十八章 齊亞諾中招第一百章 斬斷北海島鏈第三十四章 誤會第四十章 斷其耳目第十七章 彼得堡餘輝第四章 儘管劃下道來第十六章 飛行訓練第九十二章 普利茅斯空戰第四十八章 魔改的逆襲第十八章 再生革和再生膠第四十四章 分化瓦解第五十四章 松山死節洪督師-下第十章 沒證據就是沒幹第十五章 挪威與芬蘭第八十五章 對英基調第六章 行刺第六十二章 登陸澳洲第二十八章 死城敖德薩第五十一章 隱忍第四十四章 浴血淞滬第四十四章 浴血淞滬第九十章 開罐器強襲第二十一章 圈套第八十章 濃霧中的暗戰-下第四章 儘管劃下道來第八章 艦隊決戰-下第六十五章 兩翼齊飛-下第九十二章 普利茅斯空戰第七十二章 突破阿拉斯第九十三章 插曲-弩炮行動第二十八章 血戰密支那第十三章 活學活用第六十章 試探進攻第三十章 標準化的高平兩用炮第七十七章 你是想做男人第十八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三章 線不如點 點不如面第四十二章 南線風雲第三十八章 有抱負的暴君第四十五章 不輸於人第二十三章 發電機第二第九十章 開罐器強襲第六章 行刺第一百零二章 推倒諾娃第八十章 箭在弦上第十五章 挪威與芬蘭第五十三章 耳光響亮-上第二十四章 被拋棄的棋子第三十章 古德里安出手第四十七章 虛則實之
第二十一章 研發抗生素第四十二章 戰爭陰雲第九十一章 夷平普利茅斯第二十五章 羣狼猛進第二十四章 被拋棄的棋子第五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九十二章 無線電精靈第十九章 空降作戰第二十章 塔崩毒氣始末第二章 你不知道碎甲彈保質期只有半年?第二十八章 血戰密支那第四十二章 正戲開場第二章 絞肉機端倪第一百零四章 七月風暴:爲了部落第三十六章 應急之策-下第五十八章 虎王榮耀第八十九章 忙碌的空軍第十一章 維勒安和阿道夫的相互刺探第一百零二章 遠東三國志-上第九十五章 Z計劃第一章 靜靜地頓河第四十章 蛟龍入海第三十四章 曲終人散大蕭條第四十二章 荷蘭要塞東歐版第三十九章 天羅地網第四十三章 北線戰事第四十九章 南進還是北上德國版第十八章 結盟第四十五章 不輸於人第三十章 山寨的力量-上第二十六章 殺都懶得殺第六十三章 流乾米國的熱血-上第二章 絞肉機端倪第二十九章 慘案第七十七章 你是想做男人第六十二章 戰前最後的種田第五十二章 長空決戰第十章 重返歐洲第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三十九章 秘密通往巴庫之路第五十七章 牆倒衆人推-上第六十四章 鐵托之死-下第五十三章 爭分奪秒第十章 重返歐洲第六十章 澳洲包圍網第二十九章 醬油空襲第七十六章 橡膠之戰第五十一章 隱忍第七章 洛克菲勒的毒蛇第六十二章 人才挖角第八十八章 齊亞諾中招第一百章 斬斷北海島鏈第三十四章 誤會第四十章 斷其耳目第十七章 彼得堡餘輝第四章 儘管劃下道來第十六章 飛行訓練第九十二章 普利茅斯空戰第四十八章 魔改的逆襲第十八章 再生革和再生膠第四十四章 分化瓦解第五十四章 松山死節洪督師-下第十章 沒證據就是沒幹第十五章 挪威與芬蘭第八十五章 對英基調第六章 行刺第六十二章 登陸澳洲第二十八章 死城敖德薩第五十一章 隱忍第四十四章 浴血淞滬第四十四章 浴血淞滬第九十章 開罐器強襲第二十一章 圈套第八十章 濃霧中的暗戰-下第四章 儘管劃下道來第八章 艦隊決戰-下第六十五章 兩翼齊飛-下第九十二章 普利茅斯空戰第七十二章 突破阿拉斯第九十三章 插曲-弩炮行動第二十八章 血戰密支那第十三章 活學活用第六十章 試探進攻第三十章 標準化的高平兩用炮第七十七章 你是想做男人第十八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三章 線不如點 點不如面第四十二章 南線風雲第三十八章 有抱負的暴君第四十五章 不輸於人第二十三章 發電機第二第九十章 開罐器強襲第六章 行刺第一百零二章 推倒諾娃第八十章 箭在弦上第十五章 挪威與芬蘭第五十三章 耳光響亮-上第二十四章 被拋棄的棋子第三十章 古德里安出手第四十七章 虛則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