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糖霜嘴 砒霜心

德妃在窗櫺邊上默默思量,凝秋則一臉冷霜侍立在旁,這一幕恰恰落在問蘭眼裡。雖然問蘭聽不見屋內任何風吹草動,但見那二人一臉肅容,而德妃很快不辭而別,心下不約嘀咕起來。待亦蕊、凝秋等人紛紛散了,問蘭尋了個與李氏獨處的機會,將滿心疑問稟了。李氏不由一顫,本想借亦蕊之手提高小格格的地位,自己也可落個母貴之位。德妃在宮中時長,自己的小心思瞞得過亦蕊,怎瞞得過她。時逢不巧,小格格滿月前五日,康熙領衆寵妃嬪前往承德避暑山莊。原本德妃已答應亦蕊來參加滿月禮,此次卻失了信約,並讓胤禛也留在承德,獨獨亦蕊留了下來。留在紫禁城的嬪妃因見滿月禮上沒有四妃,都推託天氣炎熱,乏力不適。但是各宮都送來小格格滿月之賀禮,其中以延禧宮榮妃送了件雲南保山南紅瑪瑙佛掛件最爲稀罕,而德妃只是送了件金鑲羊脂玉平安扣。滿月當日在明月樓的設宴,便只有亦蕊、宋氏。李氏見狀,就不由眼圈就紅了,摟着小格格輕搖,泣道:“女兒啊,你怎不是個男兒身,都沒人疼你!”亦蕊忙勸道:“姐姐,你看這佛手、看這平安扣,還有皇阿瑪賜下的玉瓶,無一不是珍物。”說着,一件件叫人呈上來給她看。宋氏撇嘴只顧品茗,原本她就不願來,可不知怎地這幾日心中掛念着小格格,就來了明月樓。亦蕊從李氏的懷中接過小格格,逗弄了一會,見到宋氏那萬分渴望的眼神,便笑着遞過去,說:“宋姐姐,快抱抱!”宋氏迫不及待地伸出手去,剛剛碰到小格格衣角時,李氏喝道:“慢,奶孃,到時候餵奶了。”說罷,快步上來,接過孩子,遞給奶孃。宋氏眼中隱然有了淚花,凝秋見縫插針,攔住奶孃,道:“小格格還在熟睡呢……何不讓姨娘抱抱?也不急着餵奶不是?”奶孃遂看着李氏,李氏不好再說,小格格順利抱到了宋氏手中。宋氏欣喜若狂,溫柔地抱着孩子,她自己的女兒尚未滿月便離去,一腔母愛全情投在李氏孩子身上,似乎這個孩子便是自己的孩子一般。宋氏的表情無疑全看在李氏眼裡,她表面溫和微笑,內心不悅。想來李氏以命相賭,好不容易生出的孩子,怎可在一個晦氣人的手中視爲玩物?亦蕊對宋氏一向愧然,見她愛子如狂,說:“要不,讓小格格認宋姐姐爲乾孃,多一個人更疼她,豈不更好!”李氏說道:“都是服侍四阿哥的姐妹,本就是一家人,說是乾孃反而生份了不是?”亦蕊還想促合,凝秋說道:“宋格格好生休養,未來定能爲四阿哥開枝散葉。”宋氏雖愛孩兒,但他人的哪有自己的好,心下通透,說:“福晉福澤深厚,我們都等着小世子快出世呢?”亦蕊飛紅了臉,與宋氏、凝秋一邊打鬧起來,一邊逗弄孩,又反倒冷落了李氏。宴散,緋煙居。小格格交予奶孃抱下安睡,問蘭正服侍着李氏更衣準備就寢。李氏突然雙肩抖動,低聲泣道:“我怎麼如此命苦啊!”問蘭見狀,不知所謂,勸道:“主子說哪裡話?您身爲四阿哥側福晉,又平安誕下第一個孩子,小格格既健康又可愛,如此美滿,他人羨慕都羨慕不來呢!”李氏拉住問蘭的手,讓她在身側坐下,拭了拭淚,柔聲道:“問蘭妹妹……”問蘭聽此話,立欲跪下,李氏拉住她的手,說:“無妨。我獨身一人邁進這紅牆四壁,遇到的都是高高在上的妃嬪,區區一個四阿哥側福晉,在這紫禁城算得什麼?你與我雖相識時間不長,但我從第一眼見到你,就喜歡你。從大婚那夜,到宋氏陷害於我,你也一路看了過來。四阿哥寵愛福晉與宋氏,只怪我自己不爭氣。但這孩子,是我自個拼着九死一生才得的,怎都不能讓人害了去?”問蘭自李氏大婚那日起,便服侍在側,往事不堪,歷歷在目。她看見的都李氏堅強溫柔、大方得體的一面,此時,見李氏聲淚俱下,不由憤憤,道:“是誰要謀害小格格?”李氏兩眼一睜,似驚慌地說:“這……我也只是猜測。那日你不是告知我凝秋與德妃聽窗一事,我思來想去,那日福晉與我嘀咕了幾句德妃的不是,我笨口笨舌不會爭辯,只是喏喏,想來德妃將我也狠將上了。”問蘭疑道:“這德妃是小格格的親祖母,怎麼也不會害了小格格?主子您多心了。”李氏緊張地說:“她是不會要了小格格的命,但會將小格格給了宋氏,而我的命,也不知能否保住。福晉是四阿哥最寵愛的,自有人保着,娘娘的怒氣自然就全放在我一人身上。凝秋是她的人,自會幫她尋我的空子,找個機會,或乾脆害了我,或把小格格送予他人。”問蘭回想起今日宴會上的場面,心下信了五六分。李氏“嚶嚶”哭道:“問蘭妹妹,我待你如何?”問蘭點點頭,說:“主子心慈仁厚,處事公允,侍候您是問蘭的福氣。”李氏說:“那我認你做了義妹如何?”問蘭大吃一驚,不等她拒絕,李氏繼續說道:“我知你祖籍湖南,我阿瑪任長沙知府。待你年滿二十五歲出宮,我望你能待我孝敬、照顧阿瑪,盡一盡我女兒的本份。自然,李家上下也會待你如大小姐一般。”問蘭喜從心來,她從小父母雙亡,被寄養叔父家中,她最渴望的就是有一個自己的家庭。若是年滿出宮,成了老姑娘難嫁不說,恐怕還得回叔父家繼續爲奴爲婢。問蘭有點不敢相信這突如其來的福音,跪下說:“主子,奴婢從未想過出宮,就想在宮中伺候您一輩子!”李氏敢忙攜手扶她坐下,柔聲慰道:“在宮中有什麼好,我是沒法子了,只望我們姐妹同心熬過幾年,你能待我回去盡孝。”“主子!”問蘭雙目噙淚,李氏笑道:“叫姐姐!”接着從妝匣中取出一副龍鳳金鐲,說,“這是我出嫁時的嫁妝,且算得是姐妹的信物。龍的給姐姐,這爲鳳的就給妹妹了。”“姐姐!”問蘭接過金鐲,低聲且感激道,沉吟半晌後,堅定說,“有問蘭一天,就不能讓人欺辱了姐姐去!”李氏說道:“其實也怎麼特別的,只是這凝秋,最好打發她去其他地方伺候,去了這眼線!”說罷,附在問蘭耳邊,低語一番。過了一個多月,康熙等衆人從承德返回紫禁城,胤禛見小格格又長大了不少,心下歡喜,對李氏說:“滿月之事,是委屈你了,百日之時,定做安排!”李氏笑道:“妾身代小格格謝過阿瑪,但是就爲了個小娃娃鋪張浪費,甚無必要。四爺不必爲此事上心,家人吃頓飯便是了。”胤禛見李氏如此懂事,又是大大誇獎一番。第二日,李氏讓奶孃抱上小格格,到各宮答謝。一干人先行到了永和宮,德妃看過小格格後,笑道:“你看看她,耳朵長得和四阿哥一模一樣,定是個有福之人。”李氏恭順地陪着說了會話。最後,李氏說:“上次額娘路過緋煙居卻不入,是否怡琳有何處讓額娘不喜了?”德妃知道這事瞞她不住,但沒想到她會如此直接提出,倒是讓她一時答不上話。李氏笑道:“兒臣有幾句體己話,想與額娘,能否屏退左右?”德妃點點頭,衆奴才都退下了。李氏起身,重新又恭敬地行了禮,說:“請額娘務必相信兒臣!”德臣冷笑道:“怎麼?本宮說過不信你嗎?”李氏不敢起身,恭聲道:“兒臣仍是漢人,能被額娘看重,蒙四阿哥寵愛,誕下小格格,已是大幸。從未想要得到更多,更不曾想與福晉相提並論。”德妃“嗯”一聲,並不說話。李氏繼續說道:“四阿哥身邊的人中,兒臣年序最長,常見嫡福晉因年幼或爲人所欺,或事無主意,不由便出言相幫,又不好拂了她福晉的顏面,只能暗中獻計。想必額娘當初相重兒臣,也是爲了能輔助福晉。”德妃說:“你知道便好,別亂了自己本份。”李氏說:“那是自然。有兒臣一日,定會與福晉同心協力,讓四阿哥與娘娘重修舊好,輔助十四阿哥。”德妃沒想到這層居然也被李氏看出,不動聲色,道:“你這份心,本宮領了,四阿哥與十四阿哥都是本宮心頭肉,有什麼輔助不輔助的!”李氏一聽這話,便知賭對了七八分,說:“四阿哥雖精明能幹,但皇上認爲其喜怒不定,處事過嚴。相反,十四阿哥雖然年功,但聰明好學,心存仁厚,皇上最爲喜愛,將來定成大氣。”爲孃的,哪個不喜歡聽人誇自己的兒子,且李氏句句都點在德妃的心上,頓時哄得她眉開眼笑,說:“你先起來說話吧!”李氏這才起身,已感覺雙腿隱隱發麻,堅持說道:“兒臣對額娘忠心一片,耿言直說,還望額娘相信兒臣,不要再派人監視兒臣。”德妃驚疑道:“監視?本宮並無派人監視你啊?”“啊!”李氏故作吃驚,道:“難道凝秋不是娘娘派來監視我的嗎?凝秋促使福晉與宋氏聯成一線,打壓兒臣,兒臣正要爲此來向額娘告饒呢!”德妃手指在椅邊輕叩,宋氏是榮妃的人,凝秋怎會如此做?難道,凝秋已被榮妃收賣。心中太多疑團不結,便喚李氏先行退下。李氏笑着說:“兒臣還要去延禧宮回個禮,先行告退了!”延禧宮榮妃聽着李氏的描述,越聽越怒,最終竟然打爛了手中茶盞,喝道:“這賤人,居然私通德妃。本宮早知她是個不安份的東西,想學德妃,是啊,都是個奴婢出身的德性。狐媚妖的……”李氏一副低眉順眼的姿態,待榮妃稍作平靜後,說:“娘娘,按說海定閣的事,不該來找您。但這宮中也唯有您最爲公允,宋氏陷我於不義,可以不予她計較。她萬一哪日,她對娘娘……”“她敢!”榮妃現在就像只好斗的公雞,全失了端莊的態度。李氏說道:“三阿哥深得皇阿瑪之心,雖然我是四阿哥的人,但也不得不說一聲慚愧。我定會勸阻四阿哥沉迷權政,讓他多修心養性。”榮妃突然冷靜下來,似乎把全身的羽毛都收了起來,一下又恢復了高貴冷靜的樣子,緩緩說道:“你想……”李氏說:“小女家門凋零,在宮中無依無靠,但求娘娘福廕。”榮妃聽聞,不住點頭,長笑起來。回海定閣的路上,李氏腳步輕快,心下甚喜。這兩個笨人,誇誇兒子就中了計。誰說漢人不能做嫡福晉,受了寵,入了旗籍再擡旗,不就行了。福晉之位,她勢在必得。第二日,凝秋被傳到永和宮。只聽德妃冷冷說:“凝秋,三年期即將滿了,明日你出宮去吧!”

第22章 謠言猛於虎第201章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第34章 紅塵劫 最難修第175章 走馬上任第155章 窮作鳥獸困鬥第130章 重陳令人悲第123章 母苦兒未見第43章 飲盡孟婆湯 忘卻人間事第124章 生死如鴻毛第145章 愁紅怨綠 水流花謝第222章 引蛇出洞第11章 無爲有處有還無第20章 生死關頭第112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2章 齊家治國平天下第65章 凌霄不屈己第123章 母苦兒未見第184章 棋差一着第23章 出污泥怎不染第37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192章 大義覺迷錄第32章 神女有夢 襄王無心第40章 水落石出第196章 多情總被無情傷第140章 破器如何辨清影第105章 明年花開復誰在第159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209章 琴心三疊僻胎仙第134章 孤注一擲第106章 善惡終有報第187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25章 人心隔肚皮第155章 窮作鳥獸困鬥第99章 燭明香暗畫樓深第76章 不患寡第12章 誰人吟唱長門賦第155章 窮作鳥獸困鬥第85章 相逢不相識第126章 舊日竹馬青梅時第157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179章 絃音幾重思年少第148章 生死兩茫茫第124章 生死如鴻毛第4章 霹靂夜,獨行舟第126章 舊日竹馬青梅時第220章 東昇西墜爲誰功第185章 相逢好似初相識第25章 人心隔肚皮第89章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第39章 天下父母心第214章 大義滅親第96章 化及冥頑仍可知第176章 來時蕭索去時豐第218章 君心似我心第222章 引蛇出洞第94章 狂如水中撈月第69章 花木叢中人常在第127章 花降凡塵霜滿天第56章 清廉躬親以治家第143章 水落槎枯第170章 漏洞百出第202章 最難將息第203章 相煎何太急第202章 最難將息第80章 冤冤相報何時了第53章 身如不繫之舟第117章 翻雲覆雨第12章 誰人吟唱長門賦第16章 口蜜腹劍第55章 柴米油鹽醬醋茶第64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第91章 鶯春雁夜風敲竹第147章 萬箭穿心第224章 借問嘆者誰第152章 驚濤駭浪第124章 生死如鴻毛第122章 牡丹花間 琴瑟友之第145章 愁紅怨綠 水流花謝第191章 皇家手足第27章 義如琉璃瓦第145章 愁紅怨綠 水流花謝第205章 珠胎暗結第179章 絃音幾重思年少第189章 百密一疏第74章 義不容辭第13章 紅燭淚?爲誰泣第87章 錦書誰託鴻雁去第61章 燒蛟龍 魑魅泣第16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104章 江山易改 本性難移第171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93章 玉簪欲成中央斷第13章 紅燭淚?爲誰泣第18章 龍轉鳳第16章 口蜜腹劍第205章 珠胎暗結第143章 水落槎枯第95章 照水銀蟾沉夜魄第208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103章 高處不勝寒
第22章 謠言猛於虎第201章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第34章 紅塵劫 最難修第175章 走馬上任第155章 窮作鳥獸困鬥第130章 重陳令人悲第123章 母苦兒未見第43章 飲盡孟婆湯 忘卻人間事第124章 生死如鴻毛第145章 愁紅怨綠 水流花謝第222章 引蛇出洞第11章 無爲有處有還無第20章 生死關頭第112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2章 齊家治國平天下第65章 凌霄不屈己第123章 母苦兒未見第184章 棋差一着第23章 出污泥怎不染第37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192章 大義覺迷錄第32章 神女有夢 襄王無心第40章 水落石出第196章 多情總被無情傷第140章 破器如何辨清影第105章 明年花開復誰在第159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209章 琴心三疊僻胎仙第134章 孤注一擲第106章 善惡終有報第187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25章 人心隔肚皮第155章 窮作鳥獸困鬥第99章 燭明香暗畫樓深第76章 不患寡第12章 誰人吟唱長門賦第155章 窮作鳥獸困鬥第85章 相逢不相識第126章 舊日竹馬青梅時第157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179章 絃音幾重思年少第148章 生死兩茫茫第124章 生死如鴻毛第4章 霹靂夜,獨行舟第126章 舊日竹馬青梅時第220章 東昇西墜爲誰功第185章 相逢好似初相識第25章 人心隔肚皮第89章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第39章 天下父母心第214章 大義滅親第96章 化及冥頑仍可知第176章 來時蕭索去時豐第218章 君心似我心第222章 引蛇出洞第94章 狂如水中撈月第69章 花木叢中人常在第127章 花降凡塵霜滿天第56章 清廉躬親以治家第143章 水落槎枯第170章 漏洞百出第202章 最難將息第203章 相煎何太急第202章 最難將息第80章 冤冤相報何時了第53章 身如不繫之舟第117章 翻雲覆雨第12章 誰人吟唱長門賦第16章 口蜜腹劍第55章 柴米油鹽醬醋茶第64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第91章 鶯春雁夜風敲竹第147章 萬箭穿心第224章 借問嘆者誰第152章 驚濤駭浪第124章 生死如鴻毛第122章 牡丹花間 琴瑟友之第145章 愁紅怨綠 水流花謝第191章 皇家手足第27章 義如琉璃瓦第145章 愁紅怨綠 水流花謝第205章 珠胎暗結第179章 絃音幾重思年少第189章 百密一疏第74章 義不容辭第13章 紅燭淚?爲誰泣第87章 錦書誰託鴻雁去第61章 燒蛟龍 魑魅泣第16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104章 江山易改 本性難移第171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93章 玉簪欲成中央斷第13章 紅燭淚?爲誰泣第18章 龍轉鳳第16章 口蜜腹劍第205章 珠胎暗結第143章 水落槎枯第95章 照水銀蟾沉夜魄第208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103章 高處不勝寒